中成药增修订情况.ppt
《中成药增修订情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成药增修订情况.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介绍,2010年9月,2,中国药典2010版中成药增修订主要内容,一.中成药质量标准的基本情况二.2010版药典中成药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及技术要求三.2010版药典中成药品种和项目收载的总体情况四.2010版药典中成药标准增修订内容与特色五.中成药质量标准发展思路,3,一.基本情况,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国家药品标准包括 中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其他药品标准(局颁标准),4,药品标准的特性,科学性 权威性 进展性,5,进展性,1977版药典收载显微鉴别1985版药典收载TLC鉴别1990
2、版药典收载对照药材的TLC鉴别和色谱方法的含量测定2000版药典建立了以色谱法含量测定为主导的质控方法2005版药典大幅度增加HPLC方法,重视特征成分、活性成分的测定2010版药典加强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活性成分、多成分的测定,增加了指纹图谱的测定,从整体上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6,中药质量标准的特殊性,成分的复杂性 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仍属控制标准,7,中药质量标准的现状,已收载品种近一万种部分品种混乱,同物异名仍存在相当一部分品种,质量标准还不能控制质量中药质量标准正在逐步提高,8,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前提,处方组成、剂量固定 药材的品种、产地固定 制备工艺稳定,9,中药质量标准所
3、包含的项目,名称 含量测定 处方 功能与主治 制法 用法与用量 性状 注意 鉴别 规格 检查 贮藏 浸出物测定,10,二.2010版药典中成药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2010版中国药典中成药标准制定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实用、规范”、质量可控性和标准先进性的原则,11,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成药标准的总体目标,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及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增加和完善中药安全性检测方法增强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12,2010年版药典一部立项情况,新增品种来源:基本药物目录 医保目录 临
4、床用药须知增修订项目:提高标准的可控性 提高标准的可行性 提高标准的安全性,专项研究课题 含朱砂、雄黄中成药中游离砷、汞检测方法研究;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研究;,13,项目设置要求鉴别:专属性TLC鉴别(最好对照药材与对照品同时对照),生药原粉入药的要有显微鉴别;检查:安全性指标:含矿物药的进行重金属、砷盐检查,含毒性药材的进行限量检查;含量测定:选择君药、臣药中有效成分测定含量,含量低于万分之一的不能收入标准,注意选择指标与药材一致。,14,不收载的原则:含有濒危药材、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含动物粪便、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品种、处方药材基源不清楚或基础工作薄
5、弱的品种原则上不收载。,15,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处方药典分列的品种或易混淆品种应核对和明确所用药材品种不同剂型的系列品种处方药材基源应一致 药典成方制剂原则上不再使用和收载濒危药材 除规定使用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的特殊品种外,其他使用麝香、牛黄的品种均改为“人工麝香”或“人工牛黄”;属于濒危物种或商品匮乏的药材,若需减去或替换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并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列入中国药典。,16,制法制法内容简要表述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主要技术参数、主要辅料的品种用量及规定的制成量。起草说明中应详细列出完整的生产工艺和全部技术参数。除丸剂、散剂、锭剂、酒剂、膏药、贴膏剂等剂型暂不规
6、定制成总量外,其他各剂型制成总量均规范为1000个制剂单位。,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17,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鉴别选择适宜的专属性鉴别方法。对于不易达到专属性要求的一般理化鉴别、荧光鉴别及光谱鉴别,一般不宜采用。原则上应对处方中所有以粉末投料的药材逐一进行研究,选择特征性强与处方中其它药味无交叉干扰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18,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中药鉴别的首选方法TLC尽量应采用以对照品和对照药材或对照提取物同时进行对照对照药材的主斑点应在样品中均有对应处方中含多来源植物药味的,其鉴别用对照药材必须明确来源,应考察不同来源对照药材的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
7、制备应尽可能除去干扰杂质展开剂的选择至少需做二种以上不同展开剂的比较专属性、耐用性、重现性考察,19,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含量测定应选择专属性成分、活性成分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 避免选择无专属性的指标成分、低活性的微量成分或水解产物作为测定指标。当单一成分不能反映该药的整体活性时,应采用多成分或多组分的检测方法。若处方中含有化学药成分应进行含量测定天然产物中相互转化的产物可分别测定,以总量制定限度。如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等以总量计算,20,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含量限度应根据中药制剂实测结果与原料药材的含量情况综合确定 原粉入药的转移率原则上要求在90%以
8、上。有毒成分及中西药复方制剂中化学药品的含量应规定上下限。明确中药各种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要求以及方法学验证各项试验结果的精密度要求 选用的分析方法应符合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及检验操作规程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1,方法验证,“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准确度(回收率):测定结果应在95%105%范围,前处理较复杂可在90%11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5%;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3%;专属性实验:不含被测成分或小于同样条件下供试品测定数值的5%。峰纯度检查耐用性考察,22,含量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要求,23,
9、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应能体现中药的整体特征在满足表征中药化学成分群整体性质的前提下,要求有较好的重现性。明确了指纹图谱方法认证、验证、数据处理及计算分析的依据和方法。注射液指纹图谱要求注射剂中含有的大类成分,一般都应在指纹图谱中得到体现,必要时应建立多张指纹图谱。经质量研究明确结构的成份,应当在指纹图谱中得到体现,一般不低于已明确成份的90。,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24,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对照模板建立,25,注重中药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的建立和完善 加强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毒性成分、残留溶剂及生物安全等检测。含矿物药的进行重金属、砷盐检查,含毒性药材的进行限量检查 注重绿色
10、环保要求 尽量采用毒害小、污染少的试剂、试药,避免使用苯等毒性大的溶剂;并尽量采用中国药典附录中已收载的试剂与试液。,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26,三.2010版药典中成药品种和项目收载总体情况,中成药增修订品种 2010年版收载总数:1063 2010年版新增品种数:499 2010年版修订品种数:254,27,1、鉴别项-新增各项鉴别2165项,28,2、检查项-新增各项检查628项,29,3、指纹图谱 2010年版收载总数:指纹图谱6项均为新增,30,4、含量测定-新增含量测定754项,31,一部(中药)增修订86.4,32,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33,四.2010年版药典中成药
11、增修订的内容与特色,(一)品种数量大幅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提高(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三)注重中成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四)实现整体性、多成分、多指标质量控制(五)使中成药标准更科学、有效(六)注重绿色环保及减少濒危药材使用,34,(一)品种数量大幅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提高,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 2005版收载中成药564种2010版收载中成药1063种 大量增加收载基本药物目录及医保目录品种,使临床常用品种标准得到提高。本版中成药新增品种数量在一、二、三部药典中占首位,也是历版药典中新增品种数量最多的一版。,35,(一)品种数量大幅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提高,新增剂型品种露剂品种:金银花
12、露涂膜剂品种:疏痛安涂膜剂,36,标准整体水平全面大幅度提高首次对原标准(包括拟新增品种和2005年版全部修订品种)收载的方法进行了全面验证和复核,使质量标准整体水平和系统性、可行性、规范性大大提高。标准起点高、可控性强,质量标准中鉴别、含量测定、检查等项目均较前几版有大幅度增加。,(一)品种数量大幅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提高,37,(一)品种数量大幅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提高,标准整体水平全面大幅度提高2010版药典共收载检测项目6236项,其中新增检测项目3553项,是历版药典中新增检测项目数量最多的一版。制剂中可控项目平均超过所含药味的1/3。90%以上的中药制剂均有定量检测指标。大幅度的增加了
13、TLC鉴别.原粉入药的品种均增加了显微鉴别,方法简便、专属,38,标准整体水平全面大幅度提高对原专属性不强的测定方法(紫外、重量法、容量法)修改为HPLC、GC等专属性强的方法。戊已丸05版:UV法测定黄连总生物碱含量10版: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和芍药苷含量黄氏响声丸05版:TLC-S法测定贝母素乙含量10版:HPLC法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一)品种数量大幅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提高,39,(一)品种数量大幅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提高,标准整体水平全面大幅度提高HPLC用于乌头碱限量检查如:原乌头碱限量检查基本用TLC,二十五味珊瑚丸用HPLC检查乌头碱限量含量测定增加了较多的新对照品青叶
14、胆片测定獐牙苦苷金莲花润喉片测定荭草苷,40,(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41,(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处方项 单味药也列处方 多来源药材分列的品种在处方中明确品种 黄柏与关黄柏 金银花与山银花 葛根 与粉葛 牛黄与人工牛黄 麝香与人工麝香 冰片与天然冰片,42,(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首次明确了中成药处方入药者均为“饮片”,解决了长期以来配方和投料究竟是使用药材还是使饮片的问题。中成药处方中药味全部改用饮片名表述。应符合饮片标准的规定。2010版药典饮片标准数量大幅度增加,由2005年版的13个,增加至438个,并有822个标准,基本覆盖了中医临床常用饮片目录
15、。,43,(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44,(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45,(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制法项下不同工艺并列不同规格工艺并列,如小儿咽扁颗粒,有蔗糖与无蔗糖规格不同制粒工艺并列,如小儿泻痢片挥发油包合与不包合工艺并列,如抗病毒口服液,广藿香中百秋李醇,增加鉴别,46,(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水分测定中成药检查项下水分测定方法不再说明试验采用的具体测定方法,一般默认为附录收载的水分测定法第一法进行测定,若存在特殊的测定方法,则在标准中予以说明。另丸剂以甲苯法测定为准。,47,(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中药特色,48,(二)标准进一步规范并符合
16、中药特色,49,增加剂型安全性要求:眼用制剂按无菌制剂要求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剂型均按无菌要求口服酊剂增订甲醇限量检查橡胶膏剂首次提出不得检出致病菌检查要求等;,(三)注重中成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50,强化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控制 一部附录新增了异常毒性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降压物质检查法、过敏反应检查法以及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等5个附录方法,提高对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性控制技术要求如:注射用灯盏花素 相关物质、注射剂有关物质、异常毒性、降压物质、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检查 增补本将对中药注射剂剂中的铅、镉、汞、砷、铜分别进行了的限定,改变过去仅仅笼统地测定重金属总量的质量控制方式,(三)
17、注重中成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51,(三)注重中成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及中西药复方制剂中化学药品的含量均规定了上下限,一般应在5%20%之间平消片(胶囊)测定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并制定含量上下范围消渇丸 测定处方中的化学药格列本尿,按标示量计维银翘片 测定处方中的化学药维生素、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酚,均按标示量计,52,(三)注重中成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重金属检测标准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物检测标准的研究毒性成分的限量控制雄黄、朱砂中有害成分的控制,53,重金属检测标准的研究,重金属检查与测定法、重金属检查法(化学法)重金属、砷盐检查(黄连上清片等7个品种)、原子吸
18、收分光光度法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紫血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OES)中药注射液要求进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54,重金属检测标准的研究,国内外标准现状,丰富和完善了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方法和检测手段构建了完善的元素测定方法的体系,限量,55,研究内容,HPLC-ICP-MS,ICP-OES,微波消解仪,样品的确定,限量建议,检测方法的选择,常用用量较大食药两用儿童用药,前处理技术:微波消解检测元素的有效富集、不损失、不受基质干扰;分析技术:ICP-MS和ICP-OES 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宽动态线性范围、精密度高、干
19、扰少,根据不同药材对不同元素的富集作用及实际测定数据,形成科学合理的限量建议,中成药以安全用量为限度。,56,毒性成分的限量控制,乌头碱限量(固肾定喘丸等32个品种)、TLC检查、HPLC检查土大黄苷检查(三黄片等),样1 样2 样3 样4 土大黄苷对照,57,雄黄、朱砂中有害成分的控制,58,(四)实现中成药整体性、多成分、多指标质量控制,1、注重中药质量控制的整体性和均一性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的应用特点:整体质量控制,较全面的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有效性具专属性,保证产品真实性控制工艺稳定性,保证产品的均一性与稳定性,59,(四)实现中成药整体性、多成分、多指标质量控制,60,(四)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成药 增修 情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7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