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tostu.ppt
《中小企业管理tostu.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管理tostu.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企业管理,谭黎阳 副教授20090312,适用对象:08级工商管理本科,前言,讲义参考书目:新编企业管理(主编陈文安、穆庆贵,立信会计出版社)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芮明杰、袁安 照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基础知识:管理原理与组织主要专题:治理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 品质管理 战略定位与企业发展,教材的选用,知识模块,考试与记分方式,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课堂练习+出勤;考试成绩:学期末论文。,第一编 企业管理概论,第一章 企业及其管理,指依法设立的在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中,从事某种相对固定的商品经济活动,通过提供某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劳务来实现盈利,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组织。,第一节企业的含义,企业的含义,经 济 组 织,盈 利 目 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市场需求,企 业,图解企业概念,税,债,法定基金,股利:股东财富,图解利润,效益,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投入,效率=产出/投入,图解效益,图解人的五层次需要,生存,温饱,交友,尊重,自我,物质,权力,生产为中心,销售为中心,用户为中心,生态观,创造需求观,诠释:满足需要,第二节企业的形式,企业的形式,指 标,典型企业类别,注:市场经济国家,以美国为例的典型企业形式。,个体、合伙企业,公司,现代公司,15世纪两权合一无限责任小规模,17世纪两权分离无限责任(无限公司)有限责任中大规
3、模法人,19世纪两权分离(产权多元化)有限责任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大超大规模,企业形式的演变,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公众公司),非上市公司,注册资金要求高股权流动性好规模较其他形式大,与股份公司相反,企业形式的演变,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工作。,第三节企业管理的概念和职能,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的职能,Plan,Check,Do,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明确目标和方向,确立实现目标的手段,解决矛盾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保证计划的合理
4、和实现,第四节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及发展,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1传统管理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初)2“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3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40年代60年代末)4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5企业文化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五节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指关于企业组织、营运、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和模式,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审计稽核制度、运行规则,以及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国家对企业的关系,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涵。以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有
5、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元单层,二元双层,一元单层,第一编 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文化,第一节美、日、中文化与企业管理,社会文化,价值标准,企业文化,企业人员流失状况,员工薪酬结构,成因,晋升制度,决策模式,美国,中国,日本,第二节企业文化与CIS,企业文化的含义,狭义: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广义:还包括员工的文化素质,企业中有关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和制度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企业形象(CI,Corporate I
6、dentity/Image),指企业的产品、服务、人员素质、经营作风和公共关系等在社会公众中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企业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企业文化的显在反映,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总体评价。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有形要素、无形要素、企业员工。,企业形象战略(CIS,Corporate Identity/Image System),又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一个企业为了塑造企业形象,通过同意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等传达给相关者及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经营战略。的构成要素: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
7、别()。,第一编 企业管理概论,第三章 企业组织形式,直线制组织,经理(厂长),班组长,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直线职能制组织,总经理,生产技术经理,市场部,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经理,厂长,营业主任,技术开发部,财务部,战略规划部,厂长,营业主任,事业部制组织,总经理,产品事业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产品事业部,会计室,工程技术室,技术开发部,财务部,战略规划部,生产计划室,董事会,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最高管理层(决策层),职能层(贯彻层),事业部层(执行层),矩阵组织,职能部门2,乙产品(项目)组,职能部门3,职能部门1,总经理,丙产品(项目)组,甲产品(项目)
8、组,模拟分散管理组织,适用于生产规模大,生产技术 过程又有高度统一性和连续性的企业。是事业部形式的衍变。,不行哪,还得再改改,扁平化 合作化 人本化,形式创新:矩阵形式模拟分散制超事业部制度学习型组织,理念创新:,企业组织的创新,未来的企业,管理学家彼特 圣吉,.,第一项修炼:超越自我,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组织的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第二编 中小企业管理,第四章 中小企业定义及现状,第一节中小企业定义,中小企业的定义与范畴,一、各国划分中小企业的通用标准总体分为两种情形:定量(Quantitative)划分和定性(Qualitati
9、ve)划分。1、定量划分 作为与大企业相对的概念,定量划分一般以其从业人员数、资本金额、资产总额、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量的指标作为划分标准。以从业人数为标准: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veSBA,成立于1953年)规定,中等小企业从业人数为2099人;大型小企业从业人数为100499人;小企业从业人数为519人;从业人数在5人以下的为个体企业。以企业资本金多少为标准: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1963年出台,并于1999年做了修订)规定,作为国家政策扶持对象的中小企业的范围是按资本额或出资总额确定的,工业、矿业、运输业为1亿日元以下;零售业或服务业为
10、l,000万日元以下;批发业为3,000日元以下。,第一节中小企业定义,中小企业的定义与范畴,以销售额多少为标准:美国中小企业法规定,销售额在250万999.9万美元的企业为中等小企业;1,000万一2499.9万美元的为大型小企业;50万一249.9万美元的为小企业。另外,还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规定了不同的小企业标准,如零售业小企业的标准是年销售额低于8万美元以下,批发业为低于22万美元以下,农业为100万美元以下。德国规定,制造业、服务业中年销售额低于100万马克的企业为小企业,在100万1亿马克间的企业为中型小企业。目前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80%以上)采用定量标准,定量标准又可细分为“
11、单一定量标准”与“复合定义标准”,前者只采用一个指标(经常是人数),后者包括多个量化的参数,如除了雇员人数外还包括营业额等。,2、定性划分 各国一般以企业所有权集中程度、自主经营程度、管理方式和在本行业所处地位为标准,对中小企业做定性分析。例如:德国认为,小企业应指在手工业、工业、商业、饮食饭店业、运输业等产业部门中的企业,一般不能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集资金,经营者直接承担风险,所有者直接参加管理企业。美国中小企业法规定,凡独立所有和经营,并在某一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这个定义坚持了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较小的市场份额等要求。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对小企业做了四点质的规定:独立经营管
12、理,通常由业主兼任经理;由一个或有限几个人投资;产品或劳务主要为当地市场服务;与同行业大企业比,规模较小,规模可以销售额、从业人数或其他可比因素衡量。凡符合其中两个条件的,可视为小企业。事实上,美国对中小企业的这两个定义是在定性划分的基础上辅以定量分析,是两种标准的结合。,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就中国而言,对中小企业的划分一直采用定量划分为标准,并且采用复合定义标准。按照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2003年2月19
13、日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正式出台了中小企业划分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以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作为划分标准:,工业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建筑业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
14、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和零售业 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 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
15、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住宿和餐饮业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 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因此,行业的差异性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带来很大的不同。对于工业企业(通常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及建筑业,有资产总额的要求,对于零售业、批发业、交通运输、邮政、住宿等
16、其它行业,并没有资产额的要求。在销售额/营业额方面,除了零售业与住宿餐饮业外采用1.5亿元的年营业额作为中小企业的上限外,其它均是以3亿元为界。人员界限方面差异就更大,工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型,所以员工人数较多,因此也分别以2,000人、3,000人为界。但对于零售、批发、邮政、住宿餐饮等,虽然相对于高科技型企业,也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但对员工人数的标准明显比上述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小。另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统称,除零售业外,其它各行业都把3,000万元年营业额/销售额作为中型企业的下限,零售业则是1,000万元。,一、概况:中小企业问
17、题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极具战略意义,世界各国都把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政府扶持的重点。无论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美国、日本及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的比重都达到90以上,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50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经济良性增长的坚强后盾,具有在本国整体经济结构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并有力地支撑着该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例如,西班牙、阿根廷、泰国等国家,中小企业都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吸纳了全国60 以上的劳动力。而
18、在新兴工业化国家,比如韩国,其中小企业占企业数量的98%,占就业的65%,GDP的45%。,第二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看,无不是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而获得成功的。我们都知道世界500强的企业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日本,却不知道美国是世界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堪称中小企业王国,数量多达2000万家,其中女性创办的中小企业就高达800万家,而人口仅为2亿人左右。日本中小企业约有650万家左右,而人口仅为 1.3亿人。中国13亿人口中,中小企业仅为1000万家。以此分析,美国人均中小企业数量为0.1,即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小企业;日本人均中小企业数量为0.05,即每20个人
19、中就有一个中小企业;而中国人均中小企业数量为0.0077,即每130人才有一个中小企业。从人均总量角度说,美国中小企业数量是我国的近13倍,日本中小企业是我国的6.5倍。按照美国人均中小企业数量标准,中国中小企业数量需要达到1.3亿家,按照日本人均中小企业数量标准,中国中小企业数量需要达到6500万家。,就日本来说,近十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走下坡路的趋势,实际上并非如此,其经济总量仍然可以傲视全球。2003年日本GDP为4.3万亿美元,如果算上它的海外资产,日本的经济总量还可以再增加3/4,其全部GDP为7.525万亿美元,即一个日本一年创造的GDP相当于我国一年创造GDP的7倍。日本之所以
20、能够取得如此的业绩,更多的是靠中小企业。仅丰田汽车的生产就需要有几千家中小企业为其配套,从而带动丰田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成为举世闻名的汽车生产基地。可见,我国要想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需要做的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南方好于北方,沿海好于内地。辽宁省在1993年之前,人均GDP一直名列中国(除直辖市之外)第一。十年的发展,浙江省由落后的省份,近十年一直名列中国第一,其根本原因就是浙江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全国1000万的中小企业中,浙江中小企业所占比重高达1/10以上,辽宁省已经由第一的位置下滑到第八的位置,东北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是至今仍然强调大力发展大型企业,
21、而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二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二、案例讨论,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资料1:美国中小企业发展考察报告资料2:2008.03:从日本经验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第一组:9人组长:李柯燃组员:李淑美、汪凤、陆颖琼、蒋雪丽、周吉丙、范婷婷、胥珊、温爽讨论结果:1、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和网络系统管理;2、有配套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上的扶持;3、建立多元健全的融资体系和功能齐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4、组成中小企业联合,共同享用资源、共同发展;5、重视质量与信誉;6、政府组织学校培养企业家、管理者、技术人员、普通员工;7、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22、8、进行企业制度改革,优化生产、经营、销售流程。,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第二组:9人组长:楚习龙组员:王彩云、王朝阳、杨春善、王元飞、岳锋、杨静、晋鑫磊、冯雪讨论结果:1、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保体系不够完善;2、对自身产品权利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3、一些中小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应大大提高;4、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太狭小;5、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6、我国的中小企业联合与协作不够充分,常常是孤军奋战;7、我国中小企业的群带关系严重,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不够理性;8、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落后,一些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够强。,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第三组:10人组长:孙
23、毅组员:杨伟强、吴建平、杨辉、谭经纬、徐俊、张秀旎、马振伟、曹磊、杨洁讨论结果:1、应用现代化管理方式;2、进一步完善如下措施:(1)政府采购;(2)税收优惠;(3)促进出口;(4)鼓励创新;(5)完善社保;(6)加强维权。,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第四组:10人组长:黄胜龙组员:徐涛、戴杰、马鑫涛、迟伶隆、汪巍、吴海清、杨世恩、崔丹、闫彬、曹云淘讨论结果:1、政府出面加强人才培训;2、政府出面提供信用担保和资金扶持;3、建立行业组织,共同促进,规避风险;4、加大政府采购力度;5、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总结:共同关注的焦点政府的作用、企业的努力、
24、市场机制建设政府作用:1、法律保障与政策扶持;2、融资体系建设;3、推动企业人才培养;4、政府采购;5、税收优惠;6、促进出口。企业的进步:1、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及信誉;2、企业改革,建立现代管理机制;3、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4、提高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5、提高维权意识。,市场机制建设:1、促进社会化分工;2、加强社会服务机构建设;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维权并抵抗市场风险;4、联合协作。,进一步的研讨1:在政府、企业和市场这三个要素中,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进一步的研讨2:在政府的作用中,现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美日中小企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 企业管理 tostu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