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生科院-景观生态学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ppt
《中大生科院-景观生态学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大生科院-景观生态学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就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第一节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过程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可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由于对自然资源近乎掠夺性的开发导致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至20世纪6070年代,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建立起来。,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和土地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管理及旅游发展等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并深深扎根于景观生态学,成为景观生态学的有机构成,它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而发展。,生态规划:
2、以土地利用规划为核心,注重整体性、综合性和联系性,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在对当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调节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改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建议,确保自然平衡和资源保护。,主要内容:生态要素评价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规划目标确定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人口适宜容量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园林绿地系统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规划管理对策,景观规划和设计:强调小尺度的人类栖居地进行居住空间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校园、国家公园等,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规划及生
3、态规划的关系:景观规划注重中小尺度的空间和建筑单位的配置;生态规划强调大中尺度的生态要素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性;景观生态规划在关注区域生态特征的基础上,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特点:利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优化利用。,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将可持续发展融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中 持续发展的3方面理解:首先,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护生态功能的完
4、整性,而不是以掠夺自然和损害自然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其次,能协调当前与未来世代发展要求的关系,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第三,能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的需求,使整个人类公平地得到发展,逐渐达到健康、富有的生活目标。,预测预报功能加强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具有动态特性,把景观状态作为时间的函数,预测预报规划后景观变化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保证变化的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强调其自调节和自修复能力。生态合理性与实效性更强 生态合理性是一个合理规范人类生态行为的科学实践概念。实效性指研究成果能直接或间接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生态合理性和
5、实效性的高度统一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任务之一。定性向定量模拟发展,方法与技术更新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一、景观生态规划(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涉及到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两个方面;焦点在于景观空间组织异质性的维持和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生态系统。,内涵:它
6、涉及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建立在充分理解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特性、生态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础之上;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规划强调立足于当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潜力,形成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的互补与协调,同时考虑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而不是建立封闭的景观生态系统;它侧重于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它不仅协调自然过程,还协调文化和社会经济过程,包括农业、林业、工业和城市规划等
7、。,自然优先原则: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维持自然景观生态过程 持续性原则:景观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对景观进行整体优化利用。针对性原则:针对规划目标选取不同的分析指标 多样性原则:维持特定系统中环境资源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综合性原则:,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综合性原则:两个含义:其一,景观生态规划决策的作出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合作;其二,景观生态规划是在全面和综合分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各种条件下对景观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全面综合分析景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还要进行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三、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则目标 规划目标
8、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第二类是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第三类是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景观生态调查 景观调查的主要目标是收集区域的资料与数据。获取资料的手段:历史资料、实地调查、社会调查和遥感及计算机数据库。,包括:自然地理因素 地质 水文 气候 生物地形地貌因素 土地构造 自然特征 人为特征文化因素 社会影响 政治和法律约束 经济因素,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 景观格局与过程分析对景观生态规划有重要的意义,成功的规划与设计在于我们对规划区景观的理解程度,因为景观生态规划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而调整或
9、构建新的景观结构,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而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做到这一点。,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是景观生态规划及管理的基础。根据景观生态分类的结果,客观而概括地反映规划区景观生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关系,就是景观生态图。可作为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图件。,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其目标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
10、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景观功能区划分 功能区的划分从景观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地区景观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能力的增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评价及实施 成本效益分析 对区域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Forman认为,一个合理的景观规划方案应有以下几个特征:考虑规划区域较广阔的空间背景;考虑规划区较长的历史背景包括生物地理史、人文历史和自然干扰;规划中要考虑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规划方案应有选择余地,其中最优方案应基
11、于规划者明智的判断,而不涉及政策约束,这样可供选择的折衷方案才清晰、明确。,景观规划中5个必需要素:时空背景整体背景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区域的生态特性规划区域的空间特性,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基于三种研究途径:适宜性评价系统分析与模拟空间格局的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的类型,综合景观生态规划(捷克科学家Ruzicka 和Miklos提出),LANDEP的系统研究和内容,NEXT,景观生态数据分析:通过对景观及其区域中生物和非生物组分、景观结构、生态现象和过程及社会经济状况等的调查和分析形成规划的基础信息。景观生态数据综合:在前者的基础上,借助图层叠置等手段建立生态同质的景观基本空间单元,并利用分类、分区及一
12、些区域分析指数,为规划提供可靠的空间结构状况。景观生态数据解释:对通过生态分析和综合所得到的景观生态数据赋予相应的生态学意义以及这些生态含义所基于的理论依据。这是景观生态数据与景观生态规划之间的桥梁。,Back,优化是LANDEP的核心,包括评价和建议两部分,评价:确定土地系统对人类活动的适应能力及景观特性对人类活动的忍受极限。包括3个步骤确定加权系统:对每一被评价的人类活动确定一个加权系数。被解译特性的功能适宜性:评价每一被解译的人类活动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和地理上的可能性、对当地多方面的影响每一景观生态类型对人为活动的总适宜性:局部适应性的积累。局部适应性是指一个给定景观生态类型对一项给
13、定活动的适宜性。,提出建议:找出既定景观生态类型最适合的人为活动是什么,从而使区域景观生态特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包括4个步骤:初步建议:对每一个给定的景观生态类型所适宜的最佳人为活动做出判断,一般提出3或3种以上的最佳人为活动建议。最终选择:在地图上绘出每一个景观生态类型最适宜的人为活动类型,用新的功能类型 在空间上取代原有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的保护与管理:对所建议的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现有区域规划文件进行比较,提出保护与管理措施。管理过程的图表解释:在GIS支持下,建立规划图形与关联数据库。,Back,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景观生态规划,McHarg在其Design with Nature中建
14、立了一个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确立范围与目标广泛收集研究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料,并分别描绘在地图上根据目标综合分析,提取进一步信息对各主要因素及各种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进行适宜性分析形成综合的适宜性图件,为土地分配利用提供依据,特点:以土地利用与自然条件的协调为基本目标,是景观规划较为可行的生态学途径。不足:单纯追求景观单元”垂直”方向的匹配,而忽视”水平”方向景观单元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景观整体的综合效益,未能反映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论、生物控制论的系统分析和景观模拟逐步得到发展。,基于系统分析与模拟的景观生态规划,Odum(1969)基于生态学中
15、分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的区域生态系统模型在模型中,根据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功能,将区域分成4个景观单元类型:生产性单元:主要为农业和生产性的林业用地保护性单元: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关键生态作用的景观单元,如保护性栖息地、防护林等人工单元:城市化和工业化土地,对生态过程常具负面作用调和性单元:前述单元类型中在系统中起协调作用的景观单元,区域生态系统模型,第二层次:各单元类型间物质和能量转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第三层次:以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为对象,研究自然和社会经济输入、输出的调控机制,并为区域土地利用的分配提供决策依据。,系统分析与模拟方法注重以区域的生态持续为目标,
16、从整体把握景观的利用,是较合理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但由于自然过程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更增加了过程模拟和系统模拟的难度,该方法难以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德国景观生态规划(基于格局分析),环境影响,景观多样性的维持,稀有、敏感的生态组合,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类型鉴别,各土地利用类型环境影响评价,空间格局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百分比、景观多样性指标,环境影响敏感性调查:识别环境影响敏感且值得保护的近天然和半天然景观,景观之间的相关性:景观间的连接性和依赖性,景观的可达性,环境影响结构分析:区分系统内影响和系统间影响,Forman基于格局分析的景观生态规划,Forman在其Land
17、Mosaic(1995)中,提出了景观格局的优化方法,将生态学的原则和原理与不同的土地规划任务相结合,以发现景观利用中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生态学途径。,背景分析:景观在区域中的生态作用;区域中景观的空间配置;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特点及其对景观的可能景响。,总体布局: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Forman提出了一个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的景观总体布局模式。,关键地段识别:对具有关键生态作用或生态价值的景观地段给予特别重视,如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生境类型或单元、生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干扰敏感以影响较大的单元等。生态属性规划:依据现时景观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规划的总体目标和
18、总体布局为基础,进一步明确景观生态优化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调整现有景观利用的方式和格局,决定景观未来的格局和功能空间属性规划:通过景观格局空间配置的调整实现上述目标,如斑块及其边缘属性;廊道及其网络属性等。,第三节 景观生态设计的原理 景观生态设计与景观生态规划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景观生态规划是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景观生态设计就是在小尺度上对景观生态规划中划分的功能区域特定功能的实现过程,一般都与具体的工程相联系,以具体的生态技术应用为特征。,一、景观生态设计原理,共生原理:小尺度空间结构的镶嵌常导致共
19、生,因此系统应着眼于创造小的空间结构并确保其相互耦合与镶嵌。多重利用原理:目标不止一个,或可以通过几种局部的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循环再生原理:任一废物必是其他某一生态过程或功能有用的”原料”或缓冲剂。局部控制、整体调节:对局部的控制可使整体得到调节。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因地制宜,繁简得当,不可主次不分,降低了可行性。另外应注意近期与远期利益相结合。,三、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的关系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管理构成了景观生态建设,属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从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来看,内容密切联系却又不尽相同。,景观生态设计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
20、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往往是一个居住小区、一个流域、各类公园和休闲地等的设计;而景观生态规划则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使整体功能最优。景观生态规划强调从空间上对景观结构的规划,具有地理科学中区划研究的性质,通过景观结构的区别,构建不同的功能区域,而景观生态设计强调对功能区域的具体设计,由生态性质入手,选择其理想的利用方式和方向。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生态设计是从结构到具体单元,从整体到部分逐步具体化的过程。,第四节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应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农村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保护区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城市
21、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高密度人群、人工建筑体的集合,是由人类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与技术能力而建设起来的人造景观。生态环境组成、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改变,人类生存空间扩大,物质生活条件改善。问题:人口密度过高,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大气水体污染、热岛效应、城市绿地稀缺),城市景观的特点:城市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主要靠人为活动来协调和维持。城市景观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城市具有较低的景观多样性城市景观具有较高的破碎性城市景观具有梯度性,城市中的景观要素:斑块:工业区、居住区、公园等。廊道:道路、河流、绿地,城市景态生态规划就是根据
22、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居住。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深入和细致,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常常是一个居住小区、休闲地等的设计。,总体目标: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使人们感觉到安全、舒适、健康、便利。具体目标可分为三类:1.保护生物多样性;2.自然资源的合理;3.对当前不合理景观的调整。,环境敏感区规划,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天然灾害的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地区,可分为生态敏感
23、区、文化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生态敏感区包括城市中的河流水系、滨河地区、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和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文化敏感区指城市中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灾害敏感区包括城市可能发生的洪涝区、地质不稳定区和空气严重污染区等。在城市中首先保护环境敏感区,对不得已的破坏加以补偿。,图片,绿地规划,可分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交通绿地和风景区绿地等。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考虑,生态绿地不仅数量要多,而且分布均匀。根据景观的集中与分散格局规划,生态绿地的空间配置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过集中使用土地,在建成区保留一些小的自然植被和廊道,同时在人类活动区沿自然植被和廊道周围地带设计一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大生科院-景观生态学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中大生科院 景观生态学 第八 景观 生态 规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