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四诊.ppt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四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四诊.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中医护理诊断程序,目的要求:,1、掌握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2、了解“四诊”在临床上的应用。,一、望 诊,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小儿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舌质、舌苔,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的情况,称为望诊。,(一)望 神,1、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思维活动。,2、望神的内容:望病人的面部气色和眼神、形体的动静状态、精神意识、言语气息、对环境的反映等。,全身望诊,3、神的表现,(1)得神 概念:又称有神,是精充、气
2、足、神旺的表现。表现: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目光明亮、精彩内 含,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 作灵活、体态自如。意义:主脏腑精气充足。见于正常人,或轻病而脏 腑精气未伤者,预后良好。,全身望诊,(2)少神 概念:又称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表现: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两目乏神,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意义:是正气不足表现。见于虚证或轻病。(3)失神 概念: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表现:精神萎靡,或神昏谵语,面色晦暗无华,目暗睛迷,瞳仁呆滞,肌肉消瘦,呼吸 微弱,动作迟钝,强迫体位。或见循衣 摸床、撮空理线。意义:脏腑功能衰败,预后不良。,全身望诊,(4)假神 概念:是久病、
3、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精 神“好转”的虚假征象。表现:突然目光明亮、神志突然转清、突然 语言清亮、突然颧红如妆、突然能食。意义:脏腑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 越。是阴阳离决的危候。,全身望诊,(二)望面色,1、常色与病色(1)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颜色与光泽。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有主色与客色之分:主色面色肤色终生不变者。客色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人的面色与 肤色也会相应改变。,全身望诊,(2)五色主病 青色,全身望诊,赤色,全身望诊,黄色,全身望诊,白色,全身望诊,黑色,全身望诊,(三)望形态,1、望形体 形体的变化及意义:强实证、热证 弱虚证、寒证 胖形盛气虚,肥人多痰
4、易患中风、眩晕 瘦形瘦阴虚,瘦人多火 易患劳嗽,全身望诊,2、望姿态(1)动静:动、强、仰、伸阳、热、实证 静、弱、俯、屈阴、寒、虚证(2)异常动态:痫病 卒然昏倒,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中风 卒然昏倒,伴口眠歪斜,半身不遂 肝风内动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双 目上视 痿证 肢体筋脉驰缓,肌肉痿软无力 痹证 关节红肿疼痛,活动障碍者,(四)望头颈五官,1、望头颈(1)头形:过大脑积水 过小小脑儿、囟门早闭(2)囟门的变化 囟填(囟门高突)实热证(温病火邪上攻)囟陷(囟门凹陷)虚证(气血精亏、吐泻 伤津)解颅(囟门迟闭)肾气亏虚(3)头摇 肝风上扰,或气血亏虚,局部望诊,(4)望头
5、发 正常:发黑浓密润泽,局部望诊,2、望五官,(1)望眼 1)眼的五轮学说及脏腑分属 目眦心(血轮)白睛肺(气轮)黑睛肝(风轮)瞳仁肾(水轮)眼胞脾(肉轮),局部望诊,2)目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意义注意眼神、外形、颜色和动态等变化,白睛,目眦淡白 血虚目眦色红 心火,白睛红赤 肺热白睛发黄 黄疸,局部望诊,目眦,黑睛,黑珠肿痛 肝火全目红肿 肝火,(2)、望耳 耳的色泽形态级分泌物改变及其意义 耳实证(如红肿、流脓)肝胆火旺 耳虚证(如干枯、瘦薄)肾虚 耳后红络 麻疹先兆 耳轮甲错 瘀血、肠痈,局部望诊,(3)、望鼻 鼻的形态色泽及分泌物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色青 腹痛 红肿 胃热、血热 酒齄鼻
6、肺胃湿热 鼻柱塌陷 梅毒、麻风 鼻渊 久流浊涕腥臭(风热、肝胆湿热),局部望诊,(4)望口、唇 口与唇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口唇樱桃红 煤气中毒 口腔溃疡 心脾积热 鹅口疮 脾胃湿热 口僻 中风、风中经络 撮口 脐风 口噤 动风,局部望诊,(5)望齿、龈 齿与龈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牙齿干燥胃热、肾阴虚 咬牙啮齿胃热、虫积、消化不良 牙龈红肿胃热 牙龈出血胃火、脾虚(6)望咽喉 实证(如咽红肿、乳蛾)肺胃热盛 虚证(如咽嫩红、少痛)肺肾阴虚 白喉 外感疫邪,局部望诊,(五)望皮肤,1、形色变化 正常人皮肤荣润而光泽,是精气充沛的征象。2、斑疹 斑 阳斑:热迫血行 阴斑:脾不统血 疹
7、 麻疹:风热时邪 风疹:外感风邪 隐疹:营血亏虚,风邪入络,局部望诊,(六)望小儿指纹,望小儿指纹是观察小儿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色泽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适宜于3岁以下的小儿。分为:风关、气关、命关,(七)望 舌,舌诊,1、舌的脏腑分部 舌尖 心肺 舌中 脾胃 舌根 肾 舌边 肝胆,望舌,又称舌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2、舌诊的内容,(1)望舌质舌的神、色、形、态(候脏腑气血的盛衰)(2)望舌苔苔质、苔色(候邪气的浅深、胃气的有无)3、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淡红舌、薄白苔,舌诊,4、望舌的注意事项:(1)在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下观察。(2)充分暴露舌体
8、。(3)先舌苔后舌质,观察顺序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4)注意辨别染舌或其他假象。,5、病理现象,舌质荣润,舌质干枯,意义:荣有神 枯无神,舌诊,主要指舌的荣枯。,舌神,(1)舌色,1)淡白舌 舌象:舌色较淡红舌浅,白色多 而红色少。主病:阳虚证淡白胖嫩湿润 气血不足淡白瘦薄,舌淡苔白有齿印,舌诊,舌色的变化有:淡白、红、绛、紫、青紫。,2)红、绛舌 舌象:舌色呈鲜红色(红舌),或深红色(绛舌)。主病:实热证舌红绛苔黄 阴虚证舌红绛少苔 或无苔,舌红无苔,舌诊,舌红苔黄,(2)舌色,(2)舌色,3)青、紫舌 舌象:舌色呈青色或紫色。主病:热入营血舌紫绛苔焦黄 阴寒内盛舌青苔白或灰黑 血瘀
9、证舌紫暗或紫斑,舌紫暗、紫斑,舌诊,(3)舌形,1)胖大、肿胀 舌象:舌体大而厚,甚则肿胀而不能回缩。主病:水湿痰饮 舌体胖大色淡 心脾积热 舌体红肿疼痛,舌诊,肿胀舌,胖大舌,舌形变化有:老嫩、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3)舌形,2)瘦薄舌 舌象:舌体瘦小而薄。主病:气血两虚舌淡白瘦小 阴虚火旺舌红绛瘦小,舌诊,舌淡白瘦薄,舌绛瘦小,(3)舌形,2)老嫩 舌象:舌体坚敛苍老者为老舌;舌体浮胖娇嫩者为嫩舌。,老舌,舌诊,主病:老舌主实证 嫩舌主虚证,嫩舌,(3)舌形,3)裂纹舌 舌象: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裂沟,深 浅不一。主病:热盛伤阴舌红苔黄干有裂纹 阴虚液枯舌有裂纹而苔少,舌红干有
10、裂纹,舌诊,(3)舌形,4)点刺舌 舌象:蕈状乳头肿胀高突,甚则形如芒刺。主病:实热证。,舌红点刺,舌诊,(4)舌态,(1)痿软舌 舌象:舌体软弱,无力运动及伸缩。主病:气血俱虚舌淡白而痿软 阴液亏虚舌痿软而红绛少苔,舌诊,舌态变化有:强硬、痿软、歪斜、颤动、吐弄、短缩。,(4)舌态,(2)强硬舌 舌象: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主病:热入心包舌强硬而色红绛 热盛伤津舌强硬而色红绛 风痰阻络舌强而歪斜,舌强硬色红,舌诊,(4)舌态,(3)歪斜舌 舌象:伸舌时舌体不由自主地歪向一侧。主病:中风、中风先兆。,舌诊,(4)舌态,(4)颤动舌 舌象: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止。主病:肝风内动。,舌诊,(5
11、)吐弄舌 舌象:舌伸出口外不收者为吐舌;舌微露出口,旋即收回,或反复舐口唇者为弄。主病:心脾积热(吐舌);动风(弄舌)。,2.望舌苔(1)苔色,1)白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白色 主病:表证舌苔薄白 寒(湿)证舌苔白厚湿润,舌诊,苔色的变化有:白、黄、灰黑。,(1)苔色,2)黄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黄色。主病:里证、热证。,舌诊,(浅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极),(1)苔色,3)灰黑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浅黑(灰)色或黑色。主病:里寒证舌淡胖嫩苔灰黑 里热证舌红绛苔焦黑,舌诊,(2)苔质,1)厚薄 舌象:透过舌苔可隐隐见到舌质者称为薄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者为厚苔。主病:薄苔主表证;厚苔主里证(痰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护理 诊断 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