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ppt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体质,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生命延续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等重要内容的理论知识。,(一)、概念,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 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观:形神合一,(二)影响体质的因素,1.先天因素:关键作用。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决定着子代禀赋的薄厚强弱,影响其体质。它是构成不同体质的基础。2.年龄因素:不同体质都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成熟、定型和演变的发展变化过程,也是中医学的“恒动观念”的重要表现。年龄因素对于男性与女性的体质影响,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3.性别差异:中
2、医学家认为“男子以肾为先天”(清费伯雄孟河先生医案),“男子以精为本”(清程文囿医述)、“女子以肝为先天”(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血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在病理上,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也以男子较高。清唐宗海血证论卷二专列“男女异同论”一篇,对此详细论述。,4.地理气候因素:包括水土性质、气候特点、生活习俗等。5、其他因素:包括:饮食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疾病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常见大病久病之后,体质趋弱。,(三)体质的特点,1.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是内在脏腑气血等强弱盛衰的概括,2.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体质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体质学说的任务就是揭示
3、其规律,并就体质做出合理的分类。,3.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成年后个体生理特性相对稳定,一般不会骤然剧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年龄递增、慢性疾病的病理损害,以及自身持之以恒的摄身行为等,都可以影响体质。,4.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在不同个体身上,体质的存在和演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偏于某种体质类型者,在初显端倪之后,多具有循着这类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地演化趋势,从而为及早采取措施,防体质恶化于未然提供了可能。,(四)体质的构成和分类,1.体质的构成要素2.分类,(1)体型 指个体外观形状上的特征。它以躯体的形态和功能特点,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体型差异为直观,一望便知
4、,故备受重视。内经论及体质的篇章中,大多数是抓住体型特点的。,(2)脏腑 各项生理活动离不开脏腑,因此,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个体体质的要素。内经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3)精气血津液 都是维持生命活动、并决定生理特点的重要物质,故也可影响体质。,(4)生理功能 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自我协调,以及偏盛偏衰的基本状态等,都是生理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们都是构成体质的要素。古代医家常说的“阳体”(阳质)、“阴体”(阴质)等,大多是从生理功能的特点来认识或对体质进行分类的。,2.分类,阴阳分类五行分类脏腑分类体型肥瘦分类禀性勇怯分类,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瘀
5、血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平和体质,功能协调体质: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分,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畅;舌质红润,脉象缓和有力;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敏,适应能力强。,阳虚体质,临床表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 长,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迟。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2、体内阳气虚弱,或寒邪凝滞。,治则:温中散寒、调畅经络、活血补气。方药:肾气丸;右归丸。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300克针灸:雷火灸(神阙、关元);悬灸;艾灸;隔附子饼灸。保健穴:气海穴(每日按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课件 体质 学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