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绪论.ppt
《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绪论.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 论,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三、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1.中医学的起源 中医学源于原始社会,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三千余年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创造出来的。商代已初步积累了一些用药经验。殷虚出土的甲骨文有疾病的名称多达20余个。淮南子修务训也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饮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2.中医理论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 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脉学、经络、命门、
2、三焦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引入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 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难经:脉学、经络、命门、三焦,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全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为中药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系东汉名医张仲景参阅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古籍,并平脉辩证而成。提出六经辩证,为中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奠定了基础。,(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 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 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
3、不断提高。中医学从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晋 王叔和编撰了我国第一部脉 学专著 脉经,晋 皇甫谧编撰了我国最早的针 灸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隋 巢元方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唐 孙思邈编撰了千金要方 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 部医学百科全书。他对医德的论 述,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 三因方,该书以病因与病 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 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 论的总结。,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
4、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 杲、朱震亨,刘完素(字守真),创河 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寒凉派。代表 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派。代表作有儒门事 亲。,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 人),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也”补土派。代表作有脾 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代表作为 格致余论。,3.明
5、清时期,明代命门学说 张介宾(字景岳)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 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字养葵)著格致余论,强调“命门之 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吴有性(字又可)著 温疫论,创“戾气”说,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清 叶香岩先生,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阐明了温 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 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对湿 热病的病因、症状、传 变规律、治则治法等做 了简要的阐述。,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 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 证理论。,瘀血理论的发展,王清任(字勋臣),著 医林改错,
6、改正了古医 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 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 心(而)在脑”,并发展了中 医的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 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4.近代与现代,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 现了大碰撞。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 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 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 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周恩来总理接见
7、著名中医学家孔伯华先生。,毛泽东主席接见 著名中医学家施今墨 先生,共商中医发展 大计。,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 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 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 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 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 着机体的生命活动。,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
8、 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 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 割的,即形神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 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它们以五脏 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络通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 过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代谢,完成 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 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 的
9、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 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 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 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2)病理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 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 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 络的影响。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 响的。,(3
10、)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 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 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验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 的具体体现;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中医学也强调在整体 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 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
11、与自然 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 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主要包括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古人以“天地”名之。天地阴阳二气处于不断 的运动变化之中,故人体的生理活动必受天 地之气的影响而有相应的变化。,一年间气候变化的规律一般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自然界的生物在这种规律性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而人体生理也随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相适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精品课程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