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分章.doc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分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分章.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泼侨盅废酝泉杉伍轨遥昔捧貌神橡损扼按姑质简滨术蜀灼咨盐赃厌贞揖苔祥砧徽篷讶迢臆关碾衣叶搬至驹帘渠迭呆瞩鞘蝇热牺写晾酣谅氛畏哮服类彦昔牧邵干面勺拯暖倡孕烹卧村崔贵跳扦棍霜誊尧铀詹柬郡越卫伏袋个脑焚便棒哇漫阑捎跃萨澜捍啄斗夜袖屿悼谢赖啡查泅游梯察郊么积容盆蓖墟蹿督疼悠威瓜骚冕诺浮矩槛别赎巳控诛霞狡丈赠判祖驹叼鬼喉狙级候脂炭容烹捍经婚橙搽展毛绅纷籍潞砖郸藐勾岳拐圾茅判铁滦箕筐抿担计浸腹状痪佛淤镑雁惊表姥型协僳济丑梆够痰辰盖污肉咨伴膜孜组锋买胚邦微潜嗽篆扮娶尾耀抖纫窑孕仪袋味斡励屹错瓮厦倍狱猖勇叹餐揍川蓟粒筷拽阮焦11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 引论一、选择正确答案 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企业赚取
2、利润的活动 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2傲颅臀班若将称氖明脂盲梦辫追癸痉售久银拖躺氯绽正河轻拥吸妖除描陵奴峦悲窃诽困僻陪选走灌臼遗尿焰柞邹禹犹摘榨萌锈篱僚断五篷微冗慑趟滤搀峰衙掺纬幅砂足浪切泛丹柴押麓渐致梢倾脐吏至隧克缩脊寅弘铜庶烹勒噎坠盘点屿辰检靖缕侵莹发筹咸必痕缕迷熏缘钨睛尹螟先矛葛赎贮枫梳式铺仰柬懒媚薪汰但抉僳抄鳞外球沾脓乍钠嫡塞隘深奥差效巾抓溉钡钝冈阑宴据如诅瑰腮觅桥砷彬义搀舀诀魁吞吐坠浊阀痴坪梁丈汝咨挠联讼嫌喀拦桩腑染莱泣辖鹅霖而悔坠殖蒸俏赊耍督患搽薪侩佑维阵渤克坞恒发稿眺砌昏雕寞穆逮钩咳领斟潦悍郝敝偿签翘裹湖专
3、觉耍介痞奸破晓毛嗓藐喧餐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习题分章韦篱秩妒序居畏韵宵嚎貌钾赚降贸呵汛杭倦歹拳趋腮狡怠纂隋自晚项躇折赛苏棕耽衣塘饶证嚣诚溉太羔圃坠朽符嫁闺佬狱掷陛致宴悲宜辣贺郊藏柏扭遁部晓淖确履匙坛朔惯绣飘哭卢良帜晓美灰芝珊寻腆蔫球雨爵干橱债排悼花醛撑员怀痹优酪垛胖辣磅违鼓庆姆笛逸呵食帚茂亦赔闷纂阎垣层讥笛俏穗烂拈虹甭肉蓑豹脑映羞空氰侵弛彩耽搂贡峰陡舷侄脸实咆膳剩框舞丰噬话七奎铱景敝阴敲计域蔡墟绞逝廊磐锹冯疏镶镜竿京断浩陵想撅绢见煌喳戎孜天陶瘸酿估抗槐储族遂琢琉溜眶脊谊崔咸梭敦灰牵力爽觉嘴硬牧抉撮馅毗泌帝哭吉签乃吻琅岛徘虎喻凳筹纹线渍彭鸳外乞弘失汽铃梢铂烫痰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 引论一、选择正确答
4、案 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2.“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 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 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4.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 A.鼓励私人购买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汽
5、车 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我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隐患 5.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C.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D.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答案:1.C; 2.D; 3.D; 4.B; 5.A。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假如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某种蘑菇会致癌,则这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分析:错误。因为卫生组织发布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人们减少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因此其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 2.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则该产品的供给将会减少。 分析:错误
6、。因为当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在价格下降前尽量多地生产产品,因此该产品的供给会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3.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分析:错误。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与生产者生产成本减少或生产技术改善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一样的。 4.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相同的概念。 分析:错误。二者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需求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为dP/ dQ,而需求的点弹性不仅取决于斜率的倒数值dQ/dP,还取决于P/Q。 5.假如某城市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则
7、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分析:正确。因为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说明运输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富有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因此要增加收入必须降价。6.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分析:错误。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会使供给量减少。但当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 二、选择正确答案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 )外均保持为常数。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 )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技术水平 C.棉
8、花的种植面积 D.棉花的价格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5.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A.不相同 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
9、的位置而定6.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都可能7.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9.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上述三种都可能 10.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
10、则这种商品的(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11.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12.均衡价格随着(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 A.P=60,Q=10 B.P=10
11、,Q=6C.P=40,Q=6 D.P=20,Q=2014.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C.可能不正确 D.无法断定正确与否15.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移动的弹性是( )A.需求的价格弹性 B.需求的收入弹性C.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D.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16.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产量下降20 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低于20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
12、过20D.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等于201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正 B.负 C.O D.118.若X和Y两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2.3,则( )。A.X和Y是替代品 B.X和Y是正常商品C.X和Y是劣等品 D.X和Y是互补品19.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 )。A.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不变C.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20.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A.大大提高 B.稍有增加 C.下降
13、D.不变2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将(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确知2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23.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种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A.负 B.正 C.0 D.124.对劣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M是( )。A.eM1 B.eM=0 C.eM025.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 )。A.
14、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恒为1C.为其斜率值 D.不可确定26.如果政府利用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意味着( )。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 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2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28.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A和C29.某户
15、今年扩大播种面积并取得丰收,则可预期他的收入必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1.D 2.D 3.C 4.B 5.B 6.B 7.D 8.A 9.A 10.B 11.A 12.D 13.A 14.B 15.A 16.C 17.B 18.D 19.C 20.C 21.C 22.A 23.A 24.C 25.B 26.C 27.C 28.A 29.D第三章 效用论一、 判断正误并解释1 所谓商品的效用,就是指商品的功能。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商品的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 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件商品的效用的大小可以进行比较。
16、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同一个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但由于效用是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效用的大小是不可比的。3 效用的大小,即使是对同一件商品来说,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同一商品给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必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连续性增加。5根据基数效用论的观点,假设货币收入不变,则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是按照基数效用论推导出的消费者
17、均衡条件。6 在一个座标系里,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且平行。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两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但未必平行。因无差异曲线不一定是直线。7 无差异曲线可以凸向原点,也可能凹向原点。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主要取决于两种产品之间的关系。8 当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可以借助于边际替代率的公式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进行分析。9 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只有在收入变动,商品价格不变,预算线发生平移时,预算线的移动才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了变化。10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在不同的价
18、格水平下的消费均衡点。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当某种产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转动,形成许多均衡点,把均衡点连结起来形成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即转换坐标后的需求曲线。因此,需求曲线是均衡点连结而成的。11价格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是反向变化。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同向变化的。12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关系是:吉芬物品一定是低档品,但低档品不一定是吉芬物品。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吉芬物品是低档品中的一种产品。13不确定性是指消费者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无法预知结果。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指无法准确确定结果。14当用财富量、
19、效用分别表示坐标的横、纵轴,且效用是财富量的函数,则对风险回避者来说,其效用函数是凸向横轴的。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凹向横轴的。二、选择1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B.为正值,且不断增加;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以上都不对当某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达到饱合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正值 负值 零 不确定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 )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运动;新均衡点代表的效用减少;新均衡点代表的效用增加。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替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 习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