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ppt
《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温馨提示:请点击相关栏目。,自主探究 考点突破,合作探究 史论互证,开放课堂 高考研习,考点一、美苏冷战,1、轻巧识记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表现,政治,经济,军事,美国,苏联,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美国,苏联,马歇尔计划,经互会,美国,苏联,北约,华约,开始出现两大阵营的对峙,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自主探究考点突破,2、归纳概括马歇尔计划的影响(1)对美国:经济上控制西欧市场以及西欧的海外殖民地,为美国资本输出提供场所;政治上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2)对欧洲:帮助西欧渡过经济难关,防止了西欧发生政治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统
2、治秩序。(3)苏联与东欧成立经互会,形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3、思维升华对美苏冷战的认识 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系格局,导致两个阵营尖锐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考点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概念阐释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1)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雅尔塔等会议确定的战后世界新秩序,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苏联解体标志其结束。(3)“冷战”:是雅
3、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2、易误辨析“冷战”不等于无战争“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3、整体图示“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考点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通史链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权的衰落,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霸权受到了苏联、西欧、日本的严重挑战,经济上与西欧、日本形成竞争局面,军事、科技上受到了苏联的挑战,迫使美国调整外交战略。,西欧、日本的崛起,侵越战争
4、失败,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苏联航天技术的发展,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2、轻巧识记欧洲“一体化”,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欧洲议会成立,共同体防务合作,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3、思维升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世界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强大的美国,衰落的苏联,欧洲,亚洲,亚非,美洲,欧亚,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4、概念阐释不结盟运动与不结盟政策(1)不结盟运动:是由广大发展中
5、国家组建的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2)不结盟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不结盟战略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无敌国式外交战略,它强调不与美、苏两个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也反对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成为盟友。,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5、易误辨析世界多极化趋势(1)西欧联合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在经济得以恢复的基础上,为维护其经济发展与稳定而产生的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2)“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
6、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3)不结盟运动是不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组织。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6、整体图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考点四、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轻巧识记苏联解体的原因,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2、归纳概括两极格局的瓦解(1)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原因: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戈尔巴乔夫的
7、政治民主化改革;西方“和平演变”战略。(3)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3、易误辨析“独联体”“独联体”是由前苏联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形式,而不是一个国家。,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4、概念阐释“多极化”与“一超多强”(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一基本的世界格局。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是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2)“一超多强”:是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过程中的现状,是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结束放映,
8、返回导航页,5.思维升华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1)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格局多极化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支持,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在当今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下,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6、整体图示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合作探究史论互证,问题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1两极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
9、”,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互会,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扶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互相攻击,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2.两极格局的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2)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世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3)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4)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10、,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在局部地区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3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集中体现。(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4)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史论一、美苏冷战下的国际局势 1、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史料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史证史料
11、反映了杜鲁门的立场:美国有责任维护和平与国家安全,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谋求世界霸权。,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史论一、美苏冷战下的国际局势 2、对美苏冷战的评价 史料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史证史料反映了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
12、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1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发展演变(1)战后初期,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并得以控制西欧。(2)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参加国包括英、法等西欧国家。(3)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美国同西欧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4)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和壮大以及欧盟的诞生,欧洲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多极化趋势下的重要力量。,问题二
13、、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出现及其发展特点,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2多极化的出现(1)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3多极化发展的特点(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2)竞争过渡: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等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3)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舞台,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史论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洲“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史料谋求欧
14、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史证史料表明欧洲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欧洲的联合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史论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2、法国积极推行欧洲一体化进程 史料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它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
15、防务的真正的欧洲。”,史证史料反映戴高乐总统表达了法国推动欧洲联合、自强的主张。戴高乐强调,在美苏“冷战”过程中,西欧国家走向联合,实力日益强大才能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结束放映,返回导航页,史论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史料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其家乡群马县的演讲(1983年7月28日),史证史料反映了日本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从而冲击了两极格局,成为世界多极化的推动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极 世界 形成 多极化 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