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导论.ppt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导论.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导论,陕西省信息化工程研究院 二0一四年十月,提 纲,两化融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两化融合的意义与重要性两化融合的现状与问题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原始奴隶,人力和畜力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农业生产方式演变,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工业生产方式演变,信息生产方式演变,工业与农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信息化与两化融合,工业化: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将其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工业化是工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
2、升的过程。工业化不仅仅是要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更重要的是要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1967年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与信息化两个历史进程的融合发展。推进企业的两化融合,除技术、设备、产品的融合外,还包括企业愿景、目标、商业模式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后工业化社会与其基本特征,后工业化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又称知识社会,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经济结
3、构从商品生产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2、职业分布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3、理论知识日益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的依据。知识被编码成抽象的符号系统,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的经验。4、未来方向是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价,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可能会成为社会变革的新手段。5、决策方式演化为对具有大量相互作用变元的大系统进行管理,使之互相协调以达到特定目标,催生了新的“智能技术”,先进制造业的概念,2012年2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的研究报告。这是美国政府在先后发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后,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加快创新、促进美
4、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美国重振制造业核心是用先进制造业打造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支持全美大学和企业组建了15个地域性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如先进复合材料、数字化激光成型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其核心是把制造业信息化转变为信息化制造业。目前美国计划取得了相当效果。美国是发达国家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智能化制造与工业4.0,工业4.0”(1.0 机械化,2.0电气自动化,3.0数字化,4.0智能化制造)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实施“工业4.0”
5、战略建议书。“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渐进式发展模式: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先管理现代化后管理信息化,采用的技术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换代。发达国家的两化融合多属于这种模式跨越式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融合发展、管理现代化与管理信息化同步发展。技术上高端切入、快速换代,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发达国家的的两化融合呈现出渐进式发展的特征:蒸汽机时代:由于
6、动力输送困难,属于“小工业”时代 电力时代:动力能够大范围传输,工业规模急剧扩大,进入“大工业时代”自动化时代:得益于信息技术大发展,解决了信息传递 与处理的难题,逐步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日渐融合,我国两化融合的发展进阶,我国的两化融合属于跨越式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化阶段:1949-1978,纯国有计划经济,对于两化融合既无需求、也无条件,但已开始有少量的信息化应用案例。开放改革阶段:1979-1999,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纯国有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从闭关自守想开放引进转变,信息化需求逐渐增强,开始探索两化融合发展 超速发展阶段:2000-,加入WTO,面向两
7、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经济超高速发展。两化融合在企业、行业、区域层面快速发展,即将进入两化深度融合发展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2013年 中国经济总量8.98万亿美元,人均6652 美元(73),已经开始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门槛,但依然面临着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单位GDP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严重。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下:2010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转为负增长,从2001-2007年3.3%的平均值变为2007-2012年的
8、-0.9%。面临刘易斯拐点。,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国家创新能力偏低:2012年12月商业周刊刊登BCG咨询公司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此次创新能力调查中仅位列第27名。,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经济增长能力主要是投资性驱动型增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企业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情况,两化融合的认知,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国策。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
9、七大报告强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八大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业企业围绕其战略发展目标,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要素,在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紧密结合的环境下,大力推进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的优化,实现企业业务系统综合集成、企业间业务协同以及发展模式创新,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变革生产方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能
10、力。基本任务: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任务,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战略融合:战略要协调一致,模式要高度匹配,规划、计 划要密切配合 技术融合: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相互渗透、融合产生新 的科技成果;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形 成新的生产力要素;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 化产品业务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业务,促进业务创新 与经营管理创新业态融合:通过两化融合,产生生产性服务业等新的产业 模式资源融合: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融合,两化融合的不同层面,技术层面:通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机械电子技术,工业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11、等。产品层面:将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和工业产品中。改进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性能与经济价值。经管层面:信息技术应用到到物资采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辅助决策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产业层面:通过两化融合催生出新的产业,如汽车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创意产业、企业信息化咨询业等。,两化融合的阶段划分,工信部在2010年6月16日发布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提出了四阶段评估方法:基础建设阶段:重点关注的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少量单项应用。局部应用阶段:单项信息化业务应用有一定成熟度、但未开展协同应
12、用集成应用阶段:在成熟的局部应用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协同应用深度创新阶段:依托信息化整合协同应用体系,在市场开拓、决策支持、产品与业态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提 纲,两化融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两化融合的意义与重要性两化融合的现状与问题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托信息化环境,两化融合成为了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将能够为企业提供高于竞争对手的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提高产品价值、延伸产品价值链,能够形成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两化融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建
13、设“两型”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协助企业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催生新型业态、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_催生新型业态,陕鼓集团公司主导产品是轴流压缩机和能量回收透平装置,属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这两类产品均保持单年份出产最多的世界记录。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着眼培育新型业态,促使企业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业务系统集成、服务为中心转型。研制开发了旋转机械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对客户购买投运的产品实施实时状态监测管理,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运行趋势。可向用户提供包括故障预警、故障咨询、故障诊断及现场服务等6类20余项技术服务。伴随着价值链的延伸,陕鼓
14、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年均增速均在42%以上,人均劳动生产率已达27万元,是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0.039吨标煤/万元,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2。,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_促进产品智能化,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应用和研发缝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等核心支撑技术,创新发展。企业主导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BASS3200系列自动开袋机 采用全部汉化的操作界面和形象化的图标操作和中文化的故障提示信息,使编程、操作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其优越的性能使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近10倍。TC129电子花样机具有稳定的嵌入式电脑控制系
15、统,可储存999个花样数据,产品附加值提高近15倍。TC762/764可编程全/半自动贴袋机采用自动化控制设计理念,硬件平台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PC104系统,实现了完全的电脑控制。产品更新换代后,附加值提高近20倍。,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_经营管理信息化,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实施ERP系统,加强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建立了规范的企业数据标准及编码体系,促进了技术整合,提高了市场应变能力。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20%,产品平均降低成本5%,库存占用降低15%。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PDM项目,实现了产品数字建模,产品定义100%数字化;预装配、并行产品定义100%数字化。与
16、过去的飞机研发项目相比,设计更改和返工减少了50%;装配问题减少了50-80%;研制周期缩短了50%以上。东方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实施集成的信息化系统使产品研制周期从原来的2-3年减少到现在的7-8个月,工艺及工装准备采用了CAD技术及基于成组技术的创新手段,生产准备成本降低了20%-30%,节约原材料10%左右,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_生产运营优化,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线布局调整与产能提升工程,构建了机匣、叶片、盘轴、精锻、喷管、热处理等8个“小流水、专业化”优良制造中心。其中机匣优良制造中心,具有同行业领先水平,达到了加速新产品研制、尽快形成批产能力、缩短交货期
17、、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优良制造中心与数字化生产线以精益生产、知识管理、并行工程等先进理念为指导,以流程优化为手段,以“技术准备”、“计划制定”、“制造执行”为业务核心,以精密制造装备、高速安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数字化集成应用平台为载体,基本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敏捷制造。,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_数字油田与数字矿山,延长集团吴起采油厂在产量较好的油井安装信息化监测设备544套,通过传感、采集设备和通信系统,在线监控油井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使生产技术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油井设备工作情况,保证及时维护,使产量损失最小化,效益最大化。该企业研发的企业信息资
18、源中心(EIRC)平台,整合全厂勘探开发数据及信息资源,为海量数据存储、分析,科学利用资源,建设“数字油田”,提高采收率奠定了基础。陕煤化集团全面推进数字矿山建设。实施“四局八矿”数字化建设试点陕煤化黄陵矿业公司建成“数字化矿山”,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提 纲,两化融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两化融合的意义与重要性两化融合的现状与问题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两化融合的现状_先期评估试点,自十七大明确提出“两化融合”任务以来,我国的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两化融合工作发展迅速工信部在2010年组织完成了钢铁、化肥、重型机械、轿车、造纸、棉纺织、肉制品加
19、工等7个重点行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评估报告认为,整体上这些行业的两化融合进阶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24.5%的评估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关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43%的评估企业处于信息化局部覆盖阶段,各单项业务应用有一定成熟度,但协同集成应用基本尚未开展;22.2%的评估企业处于集成阶段初期或向集成阶段过渡,不同程度开展了关键业务系统间的协同集成;10.3%的评估企业处于深度创新阶段,在市场开拓创新、决策支持和综合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两化融合的评估规范,工信部在2011年1月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及其持续
20、改进。,2013年9月,正式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2013,并从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两化融合评估框架,评估指标的体系结构,陕西省的两化融合现状,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2011年有171户企业产值超过10亿。获得“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已建成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125家(国家级6个、省级19个、县级100个)部分领军企业两化融合已步入国家领先水平,装备制造、能源生产等行业信息化水平提升明显,西咸两化融合试验区在全国第二批八个试验区中排名进入前三甲。
21、拥有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扎实基础和良好机遇。,陕西省两化融合现状,由于历史原因和区位条件的限制,陕西省工业化规模和工业化质量指数在全国各省市中还相对偏低,2010年工业化规模指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1.8%虽然信息化发展速度处于全国较先进的水平,但信息化规模和信息化质量指数还略低于全国平均值。2010年的“两化”融合综合指数在全国排名为第15位,综合评价指数值为0.315,略低于0.324的全国平均水平,和广东(0.609)、江苏(0.534)、北京(0.476)的水平相去甚远。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并存(能源重化工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中的比重占到63.4%)在调整经济结构、改变
22、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中,陕西还面临着明显的挑战,陕西省两化融合现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规范与地方性标准,培育了多个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推广试点经验,引领企业两化融合的全面发展。依托产业集群,整体推进行业层面的两化融合,进行区域两化融合试点。重点建设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以能源化工循环产业链为特征的榆林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专用汽车和零部件、钛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宝鸡省级制造业产业两化融合试验区。,陕西省两化融合评估试点,制订了陕西省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分别从就绪度(
23、融合基础)、成熟度(融合程度)和贡献度(融合效益)三个角度总体评估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分解出10个二级指标,综合考虑可操作性、可扩展性等原则,结合我省工业企业实际,最终确定了29个三级指标。设计了5套分行业调研问卷,在期间,对全省164家典型企业进行了调研考察。对采集到的两化融合数据按照评估体系进行了分析,形成了评估报告。关中地区两化融合全省领先、陕北地区两化融合特色明显,陕南地区主要关注的是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陕西两化融合评估,2013年,陕西省工信厅组织对164家不同行业的试点企业进行了两化融合评估。评估结果如右图:,陕西两化融合现状分析,企业信息化方面,大部分企业在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管理体系 导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