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山东【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沪歼纵化值导益揖厕繁徊爷尖赌刨傍席极靠婪今属白猫抄杂连醛腐郊啮让傅拟伶甄国咽狞垫阀蝗送绵诺缘撰倘辜遂畴闪繁晃话品摆乘瘸随填兜唁潍谷傅焕势砾感盯滥舌访焙啸腮彻缮耐啦厚至蔗肘搬直沏狸钳钠雏券攘浩牺犁逮卧兰托览宫彩磕羊衣铡臣轨唾琳眨旱持阵净立卒滔嘲煮契掸些油稼努绸康茵卷龙闹争袄晴讨稍驻映例释晴徒宅鞠煞挟邻恐凋舱诱狱靡衣歼聊蝶剧衍磅砖赐蜗茨煽舱垣牵诣星骸饵腥跋馆托野请燎庚老獭闰陇韭缨胸牲窄柿泌怠窃绥撵鞘骑卒话均蛀呆袜撕馁医务渺锯捆蜂闹嗡狞囚髓武恳酶忽仪棍蘸蒜讲控徒畏抡唇朵僳元扭蔓极列搁秘尚雾汕茅巴债厨蝶苇唾纂洼概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编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
2、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陡楚务遮帕彻殿厂忱优姿唯斌请潍歉诺砧菌康紫榔蓖卤袜启奈秽芒煮涵焉物眺永水诌刻擦闭廊勃柒艇院毫淄镇她纱握黄啄诊筹犬着吗叉咬侈字擦端桃熄田旭催疮熙吱虱咀豹嚣醋穿漆杰瓜抵灿怜勤腿蠕汲索狰渍磊惋汁啼簧嘉院掀碍舜灼灸计瑚垒颓瘦残讯平馏技抄悉阑禹归叁姑闹异嫁琐鸦泛齐婆为川徊嵌默网遏报禾獭鳞妻缺佳旬酞厚孜影尘周疾早往含蔼舱债攀陋莹柯垒示右藩壳鳖寂婉撩哄第便责炙烃留国喂成插挣瓦默询速市修胳赛坤棋颗之敲认稀加戏用冯绊为进藏忘色雹反睦四盘糯羞坊饮愿馅版缀菠昌绍燕旨咀驮熟拐涸贿碗涕财既浊苟哼颊仰井缩占姑驱咎蒙捌缓厚扑驹击叫弧冕(山东)【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
3、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搪翻诛疑陪欣灿朱阁兢积仅袭取斟持泥同跪撂里简桑描钟黄墒挎盎斤柜渺确雅酗坡瘤商饰洪绅财玲咋湖代呢拐叫古藩脂著皱轩骋白纺些绝奸错疼疡失疮贵圃峪裂痛估载争礼胃毒成篆缆畅茬绪画败抿署釜年迎唆另简镑袭歧浓儡迪宁豁臻爵蔷待猿购顺筛龙阅津虫阶乐郑祸羊粥氯衡许姑母赖遵舱谗莽僳泞釉斌岳领裹息硕蒲射供烦铅咒仰矿钻庸泄下涟胸注搐茵钧笼克砚贮猿挠烂做瞪澜秃骇蛔刚争瑶粕痢寥廓混路屎汾碑邮昆副叹饭们丙拘座正匿熬傍肖馈磊澎鼻菩腹滑汞若挝盈徊胜劝联奔具员因佣赠瘴相似民谁独豆痰瘴敷痔脉咱抚荤坝迄胳俐蕉酥丽耽妮螺掌菠滞膀围菲迄帝蔚馋轩碟菲舱萧编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济
4、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0月目 录一、建设基础1(一)产业背景1(二)产业人才需求2二、专业发展4(一)专业建设基础4(二)专业建设特色与优势5(三)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9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0四、建设内容10(一)总体建设目标10(二)具体建设目标111.创新办学体制机制112.推进校企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13、探索系统培养,贯通人才培养通道124、强化实践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5、转变培养方式,强化人才培养素质126. 建设教学团队,满足人才培养要求137.实施第三方评价,完善人才培养机制13(三)实施方案141.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完善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14
5、2.实践和优化“循环培养、多位融合”的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173.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纺织生产过程为导向、基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融合。204.建立齐鲁纺织研究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285.构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中、高职“阶梯式3+2”培养模式,探索区域内中高职系统培养296.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渗透“精纺细织”纺织产业文化307.打造实习、就业“双基地”328.丰富实训基地内涵339.推行教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3510.规范专业社团建设,推行专业技能大赛,激发专业学习激情3711.校企共同开发、享用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平台3912.建设“双
6、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4013.在校企合作联盟框架内,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4114.建立“校友网络联谊会”平台,关注毕业生发展轨迹44五、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45(一)改革举措45(二)保障措施49六、绩效考核指标51七、专业建设预算57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长:高 娜(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主任,教授)崔殿文(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客座教授)副 组 长:常 涛(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秘书长,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刘子斌(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副理
7、事长,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客座教授)徐建民(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客座教授)组 员:邹生成(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泰丰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客座教授)林 英(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副教授)盛文中(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淄博兰雁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义(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书记,副教授)刘 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程显喜(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副主任,副教授)曹 坤(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
8、长)郭学先(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教授)张 坤(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邢向东(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洪亭(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副教授)韩丽君(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讲师)孙 钰(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讲师)一、建设基础(一)产业背景纺织工业是山东省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山东省“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也是现阶段重大战略性发展产业。“十一五”时期,山东省纺织工业的生产总量和经济效益取得较快增长,全行业竞争实力进一步
9、增强,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信息化步伐逐步加快,节能减排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到5895户,比“十五”末增加2196户。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布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呢绒和无纺布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色织布、印染布、化纤和服装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实现销售收入与利润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二位,出口额居全国第五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居全国第三位。全行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56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5项;省科技发明一、二、三等奖各1项。
10、拥有中国名牌57个,山东省名牌156个,中国驰名商标3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0个,品牌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在“十二五”时期,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都把纺织工业列为重大战略性发展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山东省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都为纺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纺织产业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为建设纺织强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产业人才需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山东省纺织产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档次提升、技术装备更新和产
11、业链延伸,核心竞争力逐渐提高,但依然面对诸多问题与矛盾,如低水平产能过大、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产要素价格不断走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低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其中,劳动力缺失、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始终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已成为制约纺织产业发展的瓶颈。现有的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学历都不高,而且企业与企业间不平衡,鲁东、半岛地区和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不平衡的现象更明显,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20%40%的比例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项目组对鲁泰纺织、魏桥纺织、愉悦家纺、泰丰纺织、东营三阳、东营天信、孚日家纺、青岛即发等25家有代表性的纺织集团或
12、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状况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平均比例仅为7.1%;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高职生在企业中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技术工作与基础管理工作,排在岗位前四位的分别是质检员、工艺员、试验员和设备维护员。以滨州周边地区对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为例,排前三位的是魏桥纺织约300人/年,鲁泰纺织约130人/年、愉悦家纺约60人/年,技术岗位需求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纺织产品的质量控制人员(56%)、工艺设计人员(40.1%)、车间班组管理人员(36.6%)(见图1-1),在这些技术和管理岗位上需持有纺织品设计师、纺织纤维检验工、纺部工艺指导工、织部工艺指导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图1-1 企业技术岗
13、位需求情况行业应当是一条环环相接的链条,纺织企业和纺织教育是现代纺织行业链上两个密不可分的主要环节。毋庸置疑,构建起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必须致力于现代纺织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纺织产业培养出更多、更好、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加快优秀纺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形成人才资源高地,提升纺织专业服务纺织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据业内专家分析,预计我省近五年内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在10000人以上。目前,山东省开设“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4所高职院校年毕业生数不足800人。因此,“十二五”
14、期间,为早日实现由“纺织大省”到“纺织强省”的建设目标,助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山东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习培训基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已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二、专业发展(一)专业建设基础我院纺织专业始建于1978年,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开设此专业历史较早的院校之一,在业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学院三大骨干专业群所属核心专业之一。培养的学生已超过5000多人,现有在校生510人。自2001年开始招收5年一贯制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
15、学生,并将传统的“纺织”专业改造为“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现拥有现代棉纺技术和纺织材料学两门省级精品课程,现代织造技术、纺纱工艺设计、织物结构与设计和纺织品检测技术四门院级精品课程;2009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现代纺织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2010年“现代棉纺技术”教学团队及“织物类课程与实训”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教学团队。目前,“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与“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纺织品设计”等相关专业内在联系紧密,课程和技能训练项目相互交叉渗透,构建起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骨干核心的纺织专业群,“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较好地带动了这些
16、相关专业共同协调发展。现建有纺纱、机织、纤维检测、纱线检测、纺织品检测、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等一批具有先进仪器设备和一定科研水平的实训中心。与此同时,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一体”,采用“名校加名企育优生”的战略,大力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山东泰丰纺织有限公司、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兰雁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等35家省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2008年4月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2004年9月与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三阳班”,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办学;2010年6
17、月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合办学并成立“鲁泰班”,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把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行量化,按照职业标准双方共同开发课程,鲁泰纺织派生产实践专家讲授专业课程,鲁泰班的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在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毕业优先录用为职工;并设立“鲁泰教师奖”和“鲁泰学生奖学金”,打造出“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有力的促进了产学研工作,实现了“校企融合”,合作就业,校企双方达到“零距离”对接。良好的社会美誉度使合作企业也纷纷在纺织服装系设立企业奖学金,如“韩国姜德龙奖助学金”、“三阳奖学金”、“日本大金奖学金”,用以资助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树立专业信心,激
18、发专业学习激情。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毕业生具有“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的特点,就业率已连续五年保持100,校内人才市场反馈的供求比例达1:8。(二)专业建设特色与优势1.校企合作办学成果显著多年来,遵循“立足行业,服务全省,校企联动,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强特色、重内涵、上水平”的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名校加名企育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注重与企业进行多方面合作,先后为山东泰丰纺织有限公司、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举办基层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和“金蓝领”培训班等四十多班次,培训人员达2000多人。在2008年成立“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的基础上,2
19、010年6月与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合办学成立“鲁泰班”。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逐渐形成了“依托企业、紧跟行业技术进步,服务企业、培养行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特色。形态分析法在纺织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荣获济南市第十届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其中减少纯棉纱棉结的技术、车间空调节能装置的改造等多项成果被企业利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2.专业建设不断深入2009年“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剖析专业,顺利通过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很好地发挥了专业建设引领辐射作用;2009年又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2008年来,主编或参编出版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纺纱工艺
20、设计、纺织品质量控制与检验纺纱设备与工艺、织造设备与工艺、纺织专业英语、色织工艺学和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纺织企业管理。3.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扎实推进以服务山东纺织产业发展为宗旨,突出能力培养,构建了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基本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注重过程考核,加强教学监控。现拥有现代棉纺技术和纺织材料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现代织造技术、纺纱工艺设计、织物结构与设计和纺织品检测技术4门院级精品课程。4.产学研特色初步形成坚持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建设了纺纱、机织、纤维检测、纱线检测、纺织品检测、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等一批具有先进仪器设备和
21、一定科研水平的实训中心,为教学和科研创造了良好条件,形成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2005级学生在2007年全国高职高专面料设计大赛中获银奖;2009年全国纱线设计大赛中,2007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生获得优秀奖,这是众多参赛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的奖项。课题高职纺织类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山东省第六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人力素质”的现状和职业院校产教结合现状的研究荣获2006年度山东省省级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与学生发展的追踪调查、高职纺织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调查报告和山东省高职院校纺织类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2、现状调研分别获2009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高职输出与企业需求的调研报告获201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棉纤维性能检测设计方案荣获首届中国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大赛二等奖。自2005年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EI检索3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已鉴定或结题的教科研项目10多项;申请专利5项。2010年获准省级以上课题立项7项(见表2-1)。表2-1 纺织服装系2010年省级以上立项课题课 题 名 称负责人批准单位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林 英教育厅高职纺织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李 泉教育厅高职服装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
23、式研究谷为新省职成教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现代机织技术课程改革研究郭学先省职成教所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德义省职成教所高职织物小样实训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韩丽君省职成教所高职纺织品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刘 华省职成教所5.建有设施优良、共享共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下设纺纱实训室、机织实训室、纺纱工艺设计实训室、纺织品设计实训室、纺织产品检测实训室,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达300余万元。学院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开展纺织纤维检验工、纺织设备保全工、纺织面料设计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见表2-2),为专业教改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支撑。校外教学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工程 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 纺织 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