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构成-色彩构成.ppt
《三大构成-色彩构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构成-色彩构成.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色彩构成,第一单元:色彩的物理属性,(一)色彩光谱,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折射将日光分离成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单一色光,它们按彩虹的颜色秩序排列。,现代光学认为,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它主要包括宇宙射线、紫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交流电波等。电磁波在380毫微米至78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的光波被称为可见光谱,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白色日光。,光谱中各色在可见光区域中的波长有所不同。其中红色光拥有光谱色中最长的波长;绿色光居中;紫色光的波长最短。,光与色,从物理学角度解析,物体本身并没有色彩,但他能够通过对不同波长色光的吸收、反射或折射,显示出发光体中的某一色彩
2、面貌。我们的眼睛是在光的作用下感受景物的存在。光线明亮时,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万物鲜艳而清晰;光线暗淡时,色彩变得阴暗而模糊;如果没有了光,在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有彩色与无彩色,当物体呈现出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黑、白、灰性质时,就为无彩色。可见光谱中的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基本色及他们之间不同量的混合色都属于有彩色系。,色彩分类及其属性,色彩三属性(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我们视觉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它们是任何色彩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作为区别不同颜色的标准。,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在我们感觉颜色差别的同时,还会感觉到它们之间的明暗差异,这
3、就是色彩的明度关系。在无彩色系中,最高明度为白色,最低名都为黑色,二者之间为系列灰色。,明度,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将光谱中的青色去掉,剩下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了色彩体系中最基本的色相。在色彩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使用色环表达光谱中的色相秩序。,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纯度,同一色相的纯度也可以有所不同。,纯度,色立体由于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属性,色彩学家研究的以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色立体的基本结构,明度中轴,纯度色阶,色相环,色立体的垂直剖面是色相的纯度和明度的变化关系,它构成了一个色相变化的平面表示图,该色相的纯度依据
4、明度层次向上逐渐接近白色,向下则渐变接近黑色,向内渐变为灰色,如此得到一个同色相的系列色彩。,知识要点提示,1、物体本无色,是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感知物体的颜色。2、固有色是人们对物体在白色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印象。3、通过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述色彩的相貌。,第二单元:色彩混合,单元学习目标:从色彩混合的学习中认识色彩的视觉规律,了解色光、颜料、空间混合的不同原理及作用,体会在配色中运用其规律所获得的色彩效果。,色彩混和,色光混合会增强亮度,混合的色光越多,混合色的明度越亮,由于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度之和,因此也“加色混合”。朱红+翠绿=黄色光翠绿+蓝紫=蓝绿光蓝紫+
5、朱红=紫红光 红光+绿光+黄光=白光,(一)色光三原色与加色混合,(二)色料三原色与减色混合,在色料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下降,因此称其为减色混合。三原色的混合,可以得到所需的各种色彩,而三原色自身不能被其它颜色混合而获得。颜色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混合相反。,(三)视觉混合或中性混合,视觉色彩混合不是变化色光或颜色本色,而是在色彩进入视觉之后,基于人的视觉生理原因产生的色彩混合。混合后的色彩效果类似于它们的中间色,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因此也称为“中性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加色混合,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按等比例放在圆盘上快速旋转,于是各色混合成一种新的颜色。这种混合
6、方法与色料混合法近似,混合的明度是混合各色的平均明度,既不降低,也不增加,故也属于中性混合。,旋转混合的原理是视觉暂留与视觉渗合作用混色而产生的效应,知识要点提示,2、减色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下降。3、中性混合后的色彩类似于它们的中间色,亮度即不增加,也不降低。4、不同混合方法在色彩应用中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1、加色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度之和。,第三单元:色彩的生理规律,视觉适应距离适应、明暗适应、颜色适应视错现象物理性视错、心理性视错,距离适应,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明暗适应,明暗适应
7、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明适应仅需0.2秒钟,暗适应的过程约5-10分钟。,颜色适应,人在日光下观察物体的颜色,然后突然改在室内灯光下观察物体,开始时物体的颜色带有黄色。几分钟后,当视觉适应了灯光的颜色,室内照明趋向变白,物体的颜色也趋向恢复到日光下原来的颜色。人眼在颜色刺激的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化叫做颜色适应。,视错现象(物理性视错),色彩视觉因主要受物理因素色光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物理性视错”。这种错觉直接反映在色彩的膨缩感、进退感、轻重感等方面。,37:30:33,视错现象(心里性视错),色彩视觉因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
8、理性视错”。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范畴。,视觉残像是人的视力对色彩需求的一种平衡,即色彩补偿现象。灰色的树干会显出紫色,这是因为与树叶的黄色相对应。,视觉残像,同样由于邻近色的影响使一个色看起来象两色。,第四单元 色彩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冷暖对比构成,明度等级,1-3度为高明度,4-6度为中明度,7-9度为低明度,明度对比,长、中、短调,987654321,髙长调,髙中调,髙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1,8,9,5,8,9,7,8,9,6,5,9,6,5,3,6,5,4,2,9,2,5,2,3,1,1,1,以低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画面称为暗调;
9、以中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画面称为中调;以高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画面称为高调,按明度对比的强弱关系分为长调和短调。这样,色彩明度对比的强弱差异可以分为6类。,987654321,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指因色彩三要素中的色相差异关系而呈现的色彩对比效果。,邻近色,同类色,相对比的色彩在色环上处于15度范围时属于同类色相对比。由于这个角度的对比色仍然属于某种单一的或相同的基础色,故称为色相的同类色对比。,1、同类色对比,邻近色的对比指在色相环上0-60度之间的色彩差别对比所呈现的色彩构成效果。,2、邻近色对比,对比色对比是指色环上所处角度为120150度的色彩间的对比。它们的对比关系相对补色的对比略显柔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成 色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