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北京嘉泽东博医院,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最顽固的、最痛苦的疼痛性疾病有 些人患病数十年不得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患者可在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求治。本病诊断较容易,但治疗困难,是多学科临床研究的热点疾病1.概念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三叉神经分布区,图示,三叉神经分布说明,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始于三叉神经运动核,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经卵圆孔出颅,分布于咀嚼肌,它支配咀嚼运动,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半月神经节)内。该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节压
2、迹处,为两层硬脑膜所包裹;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中枢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入脑,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其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三条大的分支,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三叉神经损害后可出现面部感觉和咀嚼运动的障碍。,三叉N运动核,三叉N运动根,半月N节,三叉N脑桥核脊束核,眼神经,上颌N,下颌N,咀嚼肌,特殊内脏运动,躯体感觉,三叉N,三叉神经分布图,2.分类:,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性三叉神经痛,3.病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清.几种学说:(1)血管压迫学说:(2)
3、机械压迫学说(3)缺血学说(4)中枢病源学说(5)其他:,血管压迫学说,目前最为流行并被许多学者公认的观点。微血管压迫神经根1934年,Dandy首次提出血管压迫神经根是致痛的原因之一,但未提及减压问题。1959年,Gardner首先报道1例神经血管减压术成功。1967年,Jannetta证实了Dandy关于血管压迫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并开创了显微血管减压术。1980年,Jannetta 在411例三叉神经痛手术中发现动脉、静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三叉神经高达95%;Zorman 报道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见90例(72%)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见图。,血管,三叉神经,颈内动脉压迫:Ke
4、rr提出颈内动脉管的骨顶部常可缺如由筋膜组织替代,故半月节腹面根及其分支与下面的颈内动脉紧密接触,颈动脉的搏动使半月节及后根髓鞘崩解而引起疼痛。,机械压迫学说 硬膜鞘或岩骨嵴的压迫:三叉神经节及后根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或后根通过硬膜孔时在高起的岩骨嵴处成角扭曲受压而致病.有人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侧发病率高3倍。,缺血学说 见于中老年人,易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缺血缺氧,反复发作,血循环阻断后产生的致痛物质而致三叉神经痛。,中枢病源学说 Wilson(1954)认为本病是一种位于中枢的三叉神经元阵发性发放,类似于感觉性癫痫。有人认为部位可能在三
5、叉神经脊束核内。,5.临床特征,(1)发病情况:发病率1.8,多发生于中老年人,7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为男性的23倍。大多为单侧,以三叉神经第2、第3支发生率最高.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正常。重者发作时在床上翻滚,并有自杀念头。每次发作时间由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夜间发作减轻或停止。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性质:电击样 刀割样 撕裂样或灼烧样剧痛。板机点:病人面、颌、舌部受机械性刺激,如说话、进食、洗脸、刷牙、剃须甚至微风拂面皆可诱发疼痛发作。(2)痛性抽搐:严重时可伴同侧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
6、涎。(3)病程:,6.诊断,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诊断要点如下:1发痛部位为三叉神经或其某分支的分布区。2多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不发作时绝大部分患者完全不痛,仅极少数患者仍有轻度疼痛。3大多数患者有“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不引起发作。495%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一侧性。5疼痛发作时不合并有恶心、呕吐。6对此病一般镇痛药物完全无效,7病程冗长,7.鉴别诊断,牙痛舌咽神经痛颞颌关节病非典型性面痛鼻窦炎MS,延髓空洞症,原发性/转移性颅底肿瘤.蝶腭神经痛,8.治疗,病因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治疗:药物治疗:不建议使用无痛介入疗法:(专家首推
7、疗法),药物治疗:因三叉神经痛类似于癫痫样电发放,故临床上用抗癫痫药物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常用的药物为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开始每次100 mg,tid可逐渐加量至每次200 mg。一般每日600 mg可止痛或疼痛明显减轻。如效果不佳可逐渐增至最大剂量400 mg,每日24次,疼痛消失12周左右可逐渐减量、停药。主要不良反应为服药期间出现头痛、头晕、发困等,偶有过敏疹者。较严重的有复视,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血尿素氮偏高,抑郁症等。发生此类严重反应者极少,且为时甚短,往往和剂量有关,一旦停药便可恢复。在用药期间应检查血象(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细胞)及肝、肾功能。,无痛介入疗法:疗法介绍:在影像可视系统引导下,利用美国进口高频热凝治疗技术到达神经根部,精确定位病变神经并进行治疗,是目前国际先进的治疗技术,治疗过程没有任何疼痛感。治疗原理利用治疗设备尖端特制的传感器,在影像系统引导下,到达神经的根部,精确定位病变神经,通过特定电极传感器精确输出超高频微波,选择性把神经传导痛觉纤维蛋白凝固变性,而不影响正常神经感觉和温度觉的功能,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END!谢谢大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6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