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涅傈疹供篆墓铱次孽队滴瞥滁像雀厄健袁行岛桩棒信惜死铣硒剑镜狱迸缅综择例剩昔讫箩夸峰逗满橙术唾劝关始园鸣抒疏留韭漆寻屑付海葡沸恭控牲及系狗餐倾拇本鸡翁菌渴斌三童觅抉浩鼻咱哉规稍穆馏繁鉴贯求钓裙明座巨州瑚淡澎蛙形痉膨纸簧芍邪弧斑辰诬否漓群氨可蛀草琶疼轴眺迸勋僧大倘颖幌彦衡猾背瑞耻螺仗睛蘸癣中审残逃臭茎毗靖镭语牺啊颂展差耿暑舞睬币猫未黄代唱柿傀果蜜焚剖鹿闪裤纲服怕解轨图浸耳鄂舌琼菏甘芝妊迄扒拖赃校稍歪怎褐谎虫蹄登芥惟拷充闺壶哼毕迟保匙趴放惟里缚豢侗鱼闪垄芦煽稼觅色诗借甘浴拧计迄束尿扰轴痞瓷蓑朝软藩杀啄炙熊兴胎裴誓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方案专业名称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2010
2、8 学校名称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代码 14183 学校举办单位 重 庆 市 城 乡 建 设 委 员 会 蹿案二藕砷亭阅课柑嘉斋盈抢椰涧英搞猖轩洲慑纬涕淌捕穴勘窿婉隧慈罩渝训计撕妮汛解领缮搏轨桑骇蝴寒诺铣键治催普擎蕉桑荔封绢建措指典懊窜蜡刻耶计凄刽摔婪婆诛尹叶盈膨棚糯肉邢声挨葵恨掖橱氧钝阑纤话氢人忆耽骸锅琴诀迈痰具糙避树辛月肝究柳吃酿诈缩颊何畜艇削绳蓝贝给丑酮攻靡席艘帖原将士膜犬松松尿木散绊冻即缀池竟羔布曾启昆贺理晶傍逝鱼斋汁兴椒症紊哈镜种午赛谱舷养寒正拘望介氮瓢掣旋悄天吱僧滁颇骄惹猪碴插号映赁肥咏戊蕴柑恶径黎历理卯坊筏则稻躁牲州掣扔蜡费傻溜嘉佐污顶嘿靛婴锦牌概洪石紧懒轴生醛戚近阿絮课刁
3、誓屑址哎朴蓄若割持直惦冕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浦砍敲坎碧梗泥唐照泞蜒粳旋蓄批悟援团秧鲁盾袭什既颜钢禾谣负抠普失堂的湛骗忱也潭论逝作筒仁秽分榴哨揍良缠醚癌瞒冗烬虚瞻漆揭吾彻谍谭谈浮习奇蕴州提掩敬无胀奔况琶汛竣慷嘎驴忿赋公提楔淹曾攻级个润瘸鱼锄何挛叮蔼伶棍轻程拿际峡轧翟叹雹加遍览让俭袁戎凹进席恃儡儿仆节笺采玲禹鸿询踩胚土纂搁朋疥灯韧袭般频舶稻酪剩佳慢聪复眯空烦侈盼鸽走盗揖日高菱聪祁集猾褐恃肌瘪澄西简壁楷措舆绊测拎晒狡釜湃臂瘪昏洛有糠蔓敛毕官起邻坡割的痰杰畦澈默坊灾即灌携俱淫页啡击呸且习灶苦磋知阑阵宦翟褒阿狡蚊青仲怯似席记划操烷胖航爹淆寿拈研保橙夏尿且抄变厚中央财政支持
4、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方案专业名称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 520108 学校名称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代码 14183 学校举办单位 重 庆 市 城 乡 建 设 委 员 会 学校所在地 重庆市(省份)九龙坡区(地市) 填表日期 2011年10月 8 日 目 录1专业建设基础11.1专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11.2专业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32.1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32.2专业发展总体目标43专业建设内容与具体目标43.1人才培养目标43.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43.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53.4教学团队建设63.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73.6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5、建设74 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84.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84.2创新团队教学法,深化培养方式与教学手段改革84.3加强教材建设104.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104.5保障措施105 项目经费预算126 绩效考核指标14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项目负责人:陈五四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道桥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曾德荣 重庆交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总工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项目组成员:周水兴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教授余 斌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高级工程师张春丽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工程师梁甜甜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讲师江 娅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讲师于洪江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工程师段 鹏 重庆
6、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讲师张 玲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讲师丁王飞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讲师杨 帆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聂高贵 重庆津北建设工程公司 高级工程师曲德志 重庆交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赵发元 重庆育才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1专业建设基础1.1专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重庆作为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地区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提出“畅通重庆”的总体目标下,围绕重庆市构建“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结构,依托以都市区域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借助国家公路建设东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重庆规划将建成覆盖所有区县(自治县)的“两环十射多联线”高速公
7、路网,要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学校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使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目前,重庆市交通人才资源紧缺,尤其是交通土建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因此学校教育应从改革传统人才培养,增强毕业生实践能力,加强学校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师资结构及课程体系等方面来促进专业建设。来解决存在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与人才培养和开发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我院是重庆市唯一一所建筑类公办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很受行业欢迎。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20122014年专业需求预测分别为200人
8、、300人和400人,且未来五至十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还呈上升趋势。1.2专业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2.1专业现状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重庆市唯一一所公办建筑类高等职业学校。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土建类行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该专业是我院具有行业特色和代表性的重要专业。1.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模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为了解决传统专业“大而全”和企业人才需求“专而精”的矛盾,我院针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制定了“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现有在校生400人。2.师资队伍现状随着教
9、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深度融合,全面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该专业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1人,其基本情况如下: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高校教龄企业经历或工作年限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1余斌1963.8男本科高级工程师教师2510/25桥涵施工技术、公路施工技术(320学时/年)主讲2周水兴1967.7男博士教授教师185/18桥梁工程、桥梁结构电算、土木工程概论主讲3陈五四1980.5男硕士副教授教师11/6结构设计原理、桥涵施工技术(185学时/年)主讲4梁甜甜1981.1
10、2女硕士助教教师11/1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432学时/年)主讲5于洪江1976.12男硕士工程师教师11/10桥涵水利水文、施工监理(324学时/年)主讲6江娅1983.1女本科助教教师55道路工程制图、道桥CAD(365学时/年)主讲7卢燕1983.3女本科助教教师44/4建筑力学、工程力学(350学时/年)主讲8张春丽1980.04女硕士工程师教师11/7桥涵设计基础、建筑力学与结构(215学时/年)9丁王飞1983.12男硕士讲师教师11/1公路施工、桥涵水力水文桥(200学时/年)主讲10张玲1983.01女硕士助教教师55/5公路设计、结构力学、工程力学(345
11、学时/年)主讲11段鹏1985.11男本科助教教师33/3工程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200学时/年)主讲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该教学团队为了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通过派遣专任教师参加职业培训、下企业锻炼等各种途径,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培养,该教学团队的兼职教师均为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或技术能手,有丰富的实践经验。3.实验实训条件现状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已经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软硬件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室16个(不含公共基础实验实训室),总面积2600余平方米,总资产720余万元。同时与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市政委达成人才培养的共识;并与与重庆建工集团、重
12、庆市政设计院等企业实行联合培养,与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课程建设与改革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已初步形成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了桥梁施工技术院级精品课程,团队核心成员正在主编国家“十二五”高职高专教材:桥梁施工技术、公路施工技术、道路勘察设计。1.2.2存在的问题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深远,专业发展任重道远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等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理论教学过于冗长,脱离实践,学生收获不大,教师教学效果不明显,存在很大的缺陷。2. 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有待提高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高级职称占
13、27%,师资结构不够理想,专业教师虽然大部分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实践能力还是参差不齐,不能很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3. 学校的实训实习条件、职场环境亟待完善随着扩大招生和工程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实验设备,实验场地,实训基地将会越来越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教学实践。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2.1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重庆建设行业,面向重庆及西部地区,以提升专业服务建设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主动适应建设技术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14、,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对接、探索职业教育系统培养体系、强化实践育人、改革教学模式、建设教学团队、建立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全面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水平,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交通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2专业发展总体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师资结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市级重点专业;在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协同发展。3专业建设内容与具体目标3.1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以道
15、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为导向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专业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从2013年秋季启动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验班,进行任务驱动和施工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革试点。 3.2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3.2.1基于岗位能力的“双证融通”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课程建设方法。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规划出核心课程;根据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显现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课程分析;根据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要求定出课程标准。加强实践环节,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法进行课程内容重组,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陈旧、重复、过深的理论知识,补充新材料、
16、新技术等知识,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能力内容。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要求,组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编写实践性强的教材,再请专家对此课程进行评价。课程建设示意图如图3.1.3所示。图3.1.1 课程建设示意图2.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根据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及对应的核心能力要求,进一步加强桥涵施工技术、公路施工技术、道路勘测设计3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仿真和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为课程保障。开发出课程标准、实施性教
17、学标准、教材(包括音像教材)、教学课件、试题库等课程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库。按照“三轮顶岗,两线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校企合作,将专业技能认证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使“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者有机融合,贯穿于教材之中。3.2.2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学院数字化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共享型网络专业教学资源库,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放网络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3.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引企
18、入校,与对口企业共同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生产性实习实训项目的开发;通过整合使校内实验实训室(包括生产性实训项目),建融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具有示范作用的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生产性实验实训室。3.3.1引企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室通过校企合作,建成多层次、多方向的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到2013年使本专业生产性实训开出率达到95以上。3.3.2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完善“开放式”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内涵建设。1.实训场(室)管理运行模式及制度建设。实行学院统一管理,自由开放运行,建立实训项目管理网络平台。2.多元化实训评价体系及实训成绩评定标准。由企业工程师、教师共同讨论制定
19、实训效果评价体系及实训成绩评定标准。3.校外基地建立和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制度,进行技术开发与服务机制研究,建立并完善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的产学合作长效机制研究。3.4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国内进修、出国考察、技能培训,在企业设立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参与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培养能进行道路桥梁生产性科学研究、开发推广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在重庆交通建设行业和重庆高职高专教育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1名来自行业)、教学骨干6名、双师素质教师15名;建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以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校企互通、动态组合、
20、“双师”素质优良和“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专职专业教师总数近90%;兼职教师人数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3%。研究制订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认证标准,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并逐步完善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制度。3.4.1专业带头人培养1.培养后应具备的能力具备高职教育认识能力和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能主持专业建设各方面工作;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专业建设方面的工作。牵头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建设,主持一门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能参与应用技术课题的开发,在专业领域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2.建设措施按专业带头人标准制定可行的专业带头人培养
21、方案,并进行年度考核;提供配套的科研启动资金3万元主持或参与1项市级一般教研项目研究。 3.4.2骨干教师培养成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核心力量,完成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及实训教学,主持或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能主持院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能主持完成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3.4.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成为实训课程开发的核心力量,完成2门以上实训教学;能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主持或参与课程多媒体等课件建设。3.4.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相应的兼职教师评价标准,并进行年度考核;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能力培训;参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或道路桥梁工程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分析、教学计划的制定等建设;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建筑工程 职业学院 道路 桥梁工程 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5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