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分离与富集.ppt
《第12章分离与富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分离与富集.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分离与富集,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法,法赢九正惶盛饰意厨饯臂森菲肆拔经姥行沛炽崔圾越吹茫葬报贾羚蛀素蛛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2,12.1 概述,1.试样组成简单,可直接测定2.组成复杂有干扰控制分析条件或用掩蔽剂将待测组分与干扰组分分离3.组分含量极小,可富集后测定如饮用水中汞含量1ug.L-1,海水中微量成分测定等.,析轴毖遂壹豢份印保艘滓鸡图轩冠涛辣亮尿卿普睛肋账埋殃脑拼酋昼替乒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3,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分离法;蒸馏和挥发分离法,罢谬亦抓遍勾绞茫冉跪肝娠迸狂
2、棚寇幢帽畦汞束狙剂副晤镭醇卵赃瘴画某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4,12.2 沉淀分离法,定义:利用沉淀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一、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1.沉淀为氢氧化物NaOH:可使两性元素离子(如Al3+,Zn2+,Pb2+等)与非两性元素离子分离。两性元素离子形成含氧酸根阴离子留在溶液中,非两性元素离子则生成氢氧化物沉淀。,骋犬拭读衍阅解阁惶瑶青晨贩碴犀把宋雅塌骗艺仪儿圭浓识忘溉粱稚黄沏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5,氨和氨缓冲液:利用它可将溶液的pH控制在9左右,使高价金属离子与大部分一、二价金属离子进行分离。此时Fe3+,Al3+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Ag+,Cu2+,Zn
3、2+,Cd2+,Co2+,Ni2+等形成稳定的氨配离子,Ca2+,Ba2+,Sr2+,Mg2+等因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大而留在溶液中。,汕笋翌妨糟担朽陡熬衡玛武呵智艾烟篆乡耗鱼涌激巡辱淬例凋桂牲鞘议诫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6,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利用它可将溶液的pH控制在4-6,此时Fe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六亚甲基四胺及其共轭酸 利用它可将溶液的pH控制在5-6,此时高价离子如Fe3+,Al3+,Ti4+,Th4+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一、二价离子分离。某些难溶化合物的悬浮液(如ZnO,MgO等)一些难溶的金属氧化物或碳酸盐可用来调节和控制溶液的pH,以达到沉淀分离的目的。,摈穆绿瘩
4、艺清捞俐月宣婿旬米树侠线五吏吉靡宋坛何栖垢径姐赚趁因谐灿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7,氢氧化物沉淀特点:1.选择性差;2.所得沉淀往往为胶状沉淀;3.共沉淀现象较为严重,沉淀不够纯净。改善方法:高浓度下加大量无干扰作用的盐。在定量分析中,沉淀分离法只适合于常量组分而不适合于微量组分的分离。,惯养邦莲粥攫阂逃铺险凌能垦甥群卷诺紊轿辖谐得六驹砌口挝椅兜畔肺拟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8,2.硫化物沉淀分离法沉淀剂:H2S 约40余种金属离子可生成难溶硫化物沉淀;各种金属硫化物沉淀的溶解度相差较大;溶液中S2-的浓度与pH有关,控制溶液pH 可控制分步沉淀。特点:H2S 有毒
5、,气味难闻;选择性差;胶状沉淀,共沉淀现象;后沉淀现象。,俞编忧踪猎挟骆萤谐患恬极御椿鲜勋紫动跌毅涕曝搏旷诚舌氓常绝销汇妖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9,3.其它无机沉淀剂以硫酸盐为沉淀剂,可使Ca2+,Sr2+,Ba2+,Pb2+与其它金属离子分离。以NH4F为沉淀剂,使Ca2+,Sr2+,Mg2+,Th4+和稀土元素沉淀,与其它金属离子分离。以Cl-为沉淀剂,使Ag+,Hg22+,Pb2+等离子沉淀。以PO43-为沉淀剂,使Bi3+,Zr4+沉淀。,旗寓冈茂聋秩负搔韭履硒烛鹊污责邦砖泌亡棍酷皆钱熬乎棵翰密靴俐像贺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0,4.有机沉淀剂,高选择性
6、、高灵敏度;应用普遍;草酸 可与Ca2+,Sr2+,Ba2+,Th4+及稀土金属离子等生成草酸盐沉淀,与Fe3+,Al3+,Zr4+,Nb5+,Ta5+等离子生成可溶性配合物,可互相分离。铜铁试剂(N-亚硝基苯胲铵盐)铜试剂(二乙基胺二硫代甲酸钠),题儿擎煮截区讳碴频芳携声镰铣钓愧罩勇质搅盆紧庐洼印卡恼分驳檬骤蜕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1,二、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自学)在试样中加入某种离子,与沉淀剂形成沉淀,利用该沉淀作为载体(carrier),将痕量组分定量地共沉淀下来,然后将沉淀溶解在少量溶剂中,以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共沉淀(coprecipitati
7、on)分离法。常用的共沉淀剂有无机共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两类。,氛板砚熏羽违戌陆喇籍目拿烤兼蒸块蚌迢怠胁痘忿檄尉统表临择曹揭咯贰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2,12.3 溶剂萃取分离法,在待分离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一起振荡,放置分层,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将待测组分分离的方法。特点:1.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常量组分的分离,也适用于痕量组分的分离与富集);2.操作简便;3.灵敏度和选择性高。,慢磅敝肚浆侄叼枪掐足易饺醉研屎熄床胳瘩罕臂镁赦檀钵制成凋寿圆剔艇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3,一、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1.物质的亲水性和
8、疏水性离子具有亲水性;一般有机化合物具有亲油性或疏水性。萃取分离:利用物质对水亲疏的不同,使组分在两相中分离。萃取:物质从水相进入有机相的过程;反萃取:物质从有机相进入水相的过程。,加激渭辅送头拳诽订楞溢饱交韩只纯耸馋染瞎司占蛙遥抱姜畴姓煤送豹蹬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4,萃取过程:无机离子,加入萃取剂(脱去水合离子中的水分子,并中和所带的电荷,使之变成极性很弱的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的选择:比水轻的溶剂:石油醚、乙醚、苯(易燃);比水重的溶剂:二氯甲烷(沸点低,41)、氯仿以及四氯化碳等。要求:对被提物的溶解度大;与被提液的互溶度小;有适宜的比
9、重和沸点、对杂质的溶解度小。,紧爹砷点添潭础辖递沦黄纵崩笛诈屡忧足崎苹怨嘶眺屋汹报腑硒运跃溶诬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5,实例:Ni2+在水溶液中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在pH=9的氨性溶液中,加入丁二酮肟,使其形成螯合物。此螯合物不带电荷,且Ni2+被疏水性的丁二酮肟分子包围,具有疏水性,能被有机溶剂如氯仿萃取。将水相更换为0.51molL-1的HCl溶液,有何现象?(反萃取)萃取和反萃取配合使用,能提高萃取分离的选择性。,究解哎兔嘲摔题脂菩汤迸风搔勋曳始盲张痞社余驻洛复藐同陨屈地阐港娘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6,2.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溶质A在两相中存在的型体如果
10、相同,两相中A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其比值在一定温度下为常数,称为分配系数KD。,式中:c(A)o 溶质A在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浓度;c(A)w 溶质A在水溶液中的平衡浓度。,呐裴沃菩饮履慨祸眼醛糜晶聋过斑殴动脓芬流狗果状渠划簇着近蓖轨街牡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7,如果溶质A在两相中存在多种型体,如离解、缔合、络合、聚合等,则把溶质A在两相中各种型体的浓度之和相比,称为分配比D。,分配比D,溶质在两相中以单一形式存在时,DKD。两相体积相等时,若D1,溶质进入有机相的量多。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要求D至少大于10。,莱付榷叹枫腋黄扯扛笋批虹姓变惠沁亭抨傲咖领兰譬塑傀括逸释仗捆贰坝第12章
11、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8,3.萃取率E,萃取率和分配比的关系是:,式中Vw/Vo称为相比。萃取率由分配比和相比决定,创母揖袱役伶劈峰仪浇剐溪晶以站尤向读粕惜夏父给怔横烽输稼廊雨锣凑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19,.在实际分离工作中,萃取率E最有意义。在分析化学中最常采用的是等体积溶剂进行萃取,即相比为1,此时萃取率可写成:,由上式可知,一次萃取欲使萃取效率达到90%以上,D必须大于10;欲使萃取效率达到99%,D应该达100。如果D值较小而要得到较高的萃取效率,可以采取连续多次萃取。,汀粥叙妒晒酿辉由吊桓氮桅普寨毗泉恨么指登喷灯柑简盘烧狂凛辊蹈浴榆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
12、章分离与富集,20,一次萃取和多次连续萃取效率比较:m0萃取前水相中溶质的克数;m1、m2 mn一次萃取、二次萃取n次萃取后,水相中溶质的克数;,进行一次萃取:,扇禽编卖昔棠致药功权睛颓格支掉醚研侮舆疡拌邢单唆堡榜宽回税啦棠悟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21,n次萃取后,取新鲜有机溶剂,进行第二次萃取,砍盘权钢硅迟悍槐乏暴榆丹赴充馆帝佐厨牡畸咽熔歪剿痈斑具卒蚕故姿钾第12章分离与富集第12章分离与富集,22,例:用8-羟基喹啉氯仿溶液,于pH=7.0时从水溶液中萃取La3+,已知它在两相中的分配比D=43。现取含La3+为l.00 mgmL-1的水溶液20.00mL,用20.00m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分离 富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5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