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五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11、读通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小作者家乡的美。2、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五花山的美。2、从美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在感受五花山美的同时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3、对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训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出示表示颜色的词语(2)五花山的春、夏、秋的图片进行欣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词语?2、还知道有哪些描写山的词语。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出的课文。4、对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仿佛看到了这是一座怎样的山? 二.初步感知课文。指
2、导朗读第4自然段。1、轻声有感情朗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看看文中的五花山是怎样的。2、回想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3、课文最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季节?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找找在这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划出来。5、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美美地读一读。(出示课件)6、在这些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就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美美地读一读。7、分别指导朗读这些句子,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可打乱顺序指导) (1) 表示金黄色的句子。请一位学生读句子。师:读了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金色的阳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纱) 师:对,就带着这样的美再去读一读
3、这句?(请一位学生读)师:在你的读的时候,你们眼前有没有出现这美丽的画面,当我们读*时,把自己的心融入到*里去,自然就会把*读好来。(请几位学生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把我们也带进了这神奇美丽的五花山。还有谁喜欢的颜色的句子来读一读?(2) 表示杏黄色的句子。请一位学生读句子。师:是呀,秋天的五花山不仅美丽,而且还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景象,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喜悦的心情。师:同学们你们尽情地想象一下,山上哪些东西会象熟透的杏和梨。 师:在你们读这一句时,你们发现了吗这是用了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师:你们在看课外书时有没有积累过这样的比喻句? (3) 表示火红色的句子。请一位学生读句子
4、。师:很好,树林跳舞,火苗跳跃,作者不仅把树林比喻成了火苗,还把树林和火苗当作了人来写,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老师这儿也有这样的几句话。(出示课件)(4) 表示紫红的句子。请一位学生读句子。师:你们见过紫红色吗?你们再想想什么是剧场里的紫绒暮布,在今天上课的地方找一找有没有,看前台的这幕布不正是紫绒幕布吗?8、这么美的文字,大家想读吗?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在这几句话里有一个共同的词是什么?提出“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词来造句,进行语言Y这B的训练。9、大自然真神奇,让我们走进多彩世界,感受自然自在,我们一起去欣赏这神奇美丽的五花山。欣赏五花山的图片。(出示课件,生边欣
5、赏师边朗诵:多么美的五花山,落叶松的金黄,枫叶的红,红松的绿,好像一枝大自然的神笔在大地上作的一幅艳丽的水彩画。)10、是呀!五颜六色的五花山多么美呀!优美的句子多么令人神往,使人陶醉,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份美。(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师生共读)三、学习最后一段。1、五花山就是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知道?2、齐读最后一段。(学习省略号,作者还省略了哪些颜色呢?谁来补充?)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春、夏、的五花山的颜色的不同和相同。1、五花山的秋天是五颜六色的,那么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又有什么共同的颜色呢?请同学们默读二、三自然段。2、他们共同的颜色都是绿色,那么它们绿的相同吗?哪不同?3、我们
6、通过朗读来区分这不同的绿。4、我们来看看春夏这两个季节绿的到底如何不同?(出示课件,欣赏这两种不同的绿)5、五花山不仅秋天美丽,而且春天和夏天也别有风味,我们一起把春、夏、秋连起来读一读好吗?)6、生齐读二四自然段,再次感受这语言文字的优美。五、总结。1、读到这老师想写一句话送给大家:淡妆浓抹皆是绿,五颜六色总关情。2、请大家带着赞叹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3、大自然是神奇的,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神奇的,以后我们都要多多地来用这优美的语言文字把祖国神奇的景色给描述出来,好吗?五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2一、课文分析(一)内容理解五花山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游记散文。作品记叙了作者秋游
7、五花山的所见所感。(二)写作特点五花山这篇*,紧扣题目,选择典型景物,突出五花山色彩斑斓的特点。秋天观赏五花山,最抢眼的应该是色彩。作者按照游踪,移步换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突出景物,自然流畅地由点到面、由缓渐急地展现出来。(三)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花山的特点来写景的;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花山的壮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4、积累好词佳句。(四)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五花山的美丽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五花山不同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二、课时安排:此课为略读课,安排3课时。(
8、一)第一课时:(主要讲解词语)1、课前测验。2、导入新课。3、随文讲解词语。4、讲解形似字、多音字、疑难字。5、小结。6、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二)第二课时:(主要讲解课文第一、第二、第三部分)1、课前测评。2、导入新课。3、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老师点评。4、讲解内容(“走进五花山”“登上五花山”“辞别五花山”)5、小结。6、布置作业(详见导学案)。(三)第三课时:(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课生字词及让学生学会仿写句子)1、课前测评。2、导入新课。3、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老师点评。4、造句、仿写句子。5、说一说,完成课后“思考理解”三、“积累运用”四。6、小结。7、布置作业(详
9、见导学案)五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3五花山教学设计五沟中心小学陈朝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渗透朗读方法,通过朗读领悟作者对树林颜色的生动表现,初步懂得适当运用联想的手法能使*更生动、具体,并仿写片段。3、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领悟作者对树林颜色的生动表现,初步明白适当运用比喻、联想的手法能使*更生动、具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在黑龙江的伊春市,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山,名叫五花山。想不想欣赏那里的美景。生齐说:想。那让我们先睹为
10、快吧。播放课件:五花山风景看了五花山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蒋卫民去美丽的五花山游览一番。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叫五花山呢?师:答案在哪里呢?生:在课文中。师:怎样才能找到答案呢?生: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二、初读感知:1、生自由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反馈:出示词语绿油彩染绿秋霜一簇簇紫绒幕布五颜六色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现在知道为什么叫五花山了吗?课文里有一句话已经最能“概括”说明为什么称之为五花山的句子。快,拿起笔来,把它画下来。3、反馈并出示句子: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
11、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指名读,齐读。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五颜六色)你能给五颜六色换个词吗?(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颜六色是形容五花山哪个季节的?(秋天)三、品读课文重点段落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找一找秋天的五花山有哪些颜色?圈出来。指生说。生:金黄色,杏黄色,火红色,紫红紫红,翠绿2、你喜欢什么颜色,用横线划出句子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喜欢。按顺序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金黄色: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指生读。 为什么喜欢金黄色?这样耀眼、明亮的金黄色,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阳光)在凉爽
12、的秋天,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温暖,舒适)。真的是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吗?(不是),这是作者的想象。看到的景色,再加上想象,语句是不是更生动形象了?(是)。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多人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一阵刺眼;从你朗读中我感觉眼睛都睁不开来了;从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温暖和舒适。)师小结:同学们,作者看到金黄色的树林,想到了金色的阳光,像这样看到一种事物,联想到有关的另一种事物的写作方法叫:联想。用上联想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句子变得更美。读的时候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秋天的五花山还有什么颜色?杏黄色;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
13、和梨; (指名喜欢这个颜色的学生读)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着这样丰收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你的喜悦吧 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真觉得你就想马上去采摘这些果子啦。)火红色: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美?(用了比喻写的非常生动,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 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男生齐读)紫红紫红: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这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注意重复紫红这个词还有幕布,可提醒学生。颜色浓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你读的让我真觉得眼前一片红啊)翠绿: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
14、那么翠绿。 能读一读吗?我听出来了,你读的非常坚定,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读啊? (松柏不畏严寒)是的,所以千百年来松柏就成了坚强品质的一个象征了(齐读) 是的,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了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松柏不怕秋霜,依然(翠绿)。引读,所以这所有颜色融为一片就是五颜六色了。学到这儿大家想不想再亲眼看看五花山的美景,请大家欣赏摄影家相机下的五花山,播放课件。五花山美不美?作家写的美,摄影家拍的美,相信我们能读的更美。 师配乐范读指名配乐读。四、比较学习春、夏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五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花山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