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内容:P11例7、做一做,P14练习二第6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1.020.20.450.60.80.1250.75900.250.40.0670.10.10.080.850.4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307+852504-200(1)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2)得出: 整数连乘的运算
2、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3)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二、尝试:学校图书室准备铺地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怎样知道100块瓷砖够不够呢?板书: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追问:0。9_0
3、。9是先求的什么?再乘100又求的是什么?4、那110块够吗?(学生独立尝试,可以怎样算?)(1)0.90.9110(2) 0.8110+81=0.81110=8.1+81=89.1(平方米)=89.1(平方米)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如何算的?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1)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2) 独立计算出结果。(3)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4)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三、运用:1、P14页7题(1) 出示: 50.41.95-1.83.760.25+25.8=50.
4、40.1=0.094+25.8=5.04=25.894(2)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3)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4) 集体订正。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19.46.12.33.254.76-7.83、P14页9题四、体验:今天都学了什么?五、作业:课堂作业本P50.92+3.9318.1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了解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运算方法的过程。2、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能解答三个数连乘计算的简单问题。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
5、,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难点:掌握连乘运算的运算顺序,应用连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 1、79+349-335(217-215)2、三年级植树234课,六年级植树的棵树是三年级的3倍,六年级植树多少课? 一、情景导入师:现在家里安装固定电话的少了,但在十几年前,固定电话可是我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咱们一起去看看,当年西王庄固定电话安装情况。二、师生合作,学习新课。 (1)题意分析1、图中的老伯伯在干什么呢?( 汇报西王庄20XX年固定电话安装情况。不过老伯伯还是挺风趣,没有直接告诉数量,而是让我们动脑动手算一算。) 2、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
6、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要求20XX年固定电话数量,首先得计算出什么?2、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师:题中给出2005年固话数量吗?看来还是要先求出2005年固话安装数量。它是一个“中间量”,起桥梁的作用。我们借线段图来分析下各年份安装的固话的数量关系。3、自己试着计算,然后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4、揭示课题含义师:像这样的两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这样的综合算式叫做连乘(板书)。师:连乘算式的计算顺序:从左向右。(板书)师:我这有两道连乘的计算题,谁来说说计算顺序,请在练习本上做一做。415912435(板演) 三、深度探索: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算出了固定电话安装
7、数量,学习了连乘的计算顺序,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老伯伯对你们非常满意,不过他还有一个新建楼房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一下。试一试:住楼问题。1、自己先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2、组内代表汇报 四、课堂练习:1、2524519324279851311(板演) 2、练一练:3题、2题 五、课堂总结:1、连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用连乘解决问题,应找出“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六、课下练习:练一练:第 1题、4题、5题。 七、板书设计:连乘关键:确定先算什么(中间量)例: 2462试一试:12585812= 144 2=608=4012=288(部)=480(户)=480(户)连乘计算
8、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3一、复习导入:1、首先出几道题咱们一起复习回忆原来学习过的整数运算的知识。(大屏幕展示)先自己快速浏览这三道题。然后找三个同学填空。(只有乘法算式的叫做“连乘”板书课题)能不能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一下运算顺序呢?(板书:从左到右、先乘后加、先乘后减)(同学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也这么帮,真不错)。板书完后,再重温一下运算顺序。2、谈话:刚才我们复习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其实,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运算。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三张纸
9、条,先抽出一张,它是一道什么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并固定在黑板上。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是一道什么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2、谈话:了解了运算顺序了,同学们能不能独立计算出它们的运算结果呢?(鼓励:认真的孩子最可爱,你愿做一个认真、可爱的孩子吗?老师希望同学们认真书写,细心计算,能做到吗?)汇报:学生边汇报结果,教师适当评价。3、出示例题7图示:图上是什么人?他在做什么?因为现在是数学课,所以老师提问几个数学问题:(1) 正方形地砖的面积怎么计算(2) 要想知道地面的面积有多大,应该怎么办?出示例题7的题目,自己读题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该怎么列式呢?思考后汇报,提问:0.9
10、_0.9求出的是什么?再乘100求出的又是什么?(在这个算式中,我们就用到了连乘)再看第二个问题:110块够吗?独立尝试完成。汇报结果,汇总两种可能性(如果学生想不出第二种方法,教师要适当提示)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就用到了连乘、和乘加两种运算)三、拓展练习:学习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后,出几个题目考一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1、选择(先小试牛刀)2、请你当小老师,下面的运算顺序对吗?3、先说出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4、小玲一家去逛公园,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能说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且知道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
11、结果仍然是多项式。2.会进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以及含有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混合运算。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难点:熟练地运用法则,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三家连锁店以相同的价格m(单位:元/瓶)销售某种商品,它们在一 个月内的销售量(单位:瓶)分别是a,b、c.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它们在这个月内销售这种商品总收入吗?二 探究新知让学生分析题意,得出两种解法:解法(一):先求三家连锁店的总销量,再求总收入,即总收入(单位:元)为:m(a+b+c)解法(二):先分
12、别求三家连锁店的收入,再求它们的和,即总收入(单位:元)为:ma+mb+mc 请学生探究和是否表示的结果一致?由于和表示同一个量,所以: m(a+b+c)=ma+mb+mc 。得出结论后再由乘法分配律公式(a+b)c=ac+bc从另一个角度推出结论m(a+b+c)=ma+mb+mc?想一想:你能由此总结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乘法法则吗?教师总结如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例题分析:分部讲解课本100页例5 的两道例题 (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提醒学生注意 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三深入探究(一)根据例题分析,启发学生总结单项式与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步连乘 实际问题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