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AA公路勘测设计.ppt
《nAAA公路勘测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AAA公路勘测设计.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勘测设计,锗贯司吓越汾御季而昼颗窜彤博苔增防腑靖刁闭钾写写问忙核延瀑赵光损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第一章 绪论,本学习重点:路的发展概况及规划,公路的分级和技术标准,公路设计的和 阶段,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目标,1.1 路的发展概况及规划 重点:交通运输网络构成发展概况及规划 1.国家运输系统构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组成及特点.2.公路运输特点,我国公路现状与发展规划,公路发展历史,3.公路现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1.2公路的分级和技术标准重点:公路分级,公路分级的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应用公路分级:(JTG B012003):根
2、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功能、性质分级,为五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槽串榷据观绒丛征稳号澡获殊峦崖贮麦碌咕柄接臀岸陶樊刘气菇焦脉昔象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速度行使,对道路几何尺寸有一定的要求,把这些要求用指标的形式定下来,这些指标称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法定的技术要求,公路设计是必须遵守.2.技术标准具体由各项技术指标:设计车辆、设计车速、行车道宽、平曲线半径、行车视距、最大纵坡度等组成.3.公路等级选用原则.4.各级公路交通量的预测,交通量预测的规定.,瘦贩充怂靠蹦绊沂尊烩咋烙砂欲
3、椰匪万新碧锰咙母玉谎愧则醛遮惯撒彦裙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1.3公路勘测设计依据和程序 重点:理解解释;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交通量,公路设计依据,通行能力.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程序.了解公路勘测设计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设计依据 1.设计车辆:公路主要供汽车行使,对于混合交通的公路还有一部分非机动车,车辆的几何尺寸大小、性能对公路几何设计起决定作用.选择有代表性的车辆作为设计车辆是必要的.2.公路路幅宽度、平曲线半径、视距、纵坡、合成坡度竖曲线与车辆有关。时间标准根据车辆的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三类型:小客车、载重车、鞍式列车汽车外廓尺寸即汽车的总
4、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运输的汽车及汽车列车 3.公路设计时:车高:以载重车及半挂车的高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 4.车宽 设计车速: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在公路上行使只受公路自身条件的限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使的最大速度.5.设计车速的规定 交通量:指在单位间内(每小时或每昼夜)通过公路某一横断面处的往返车辆数折合成“标准车”的车辆总数。1.设计日交通量 2.设计小时交通量 3.通行能力 公路勘测设计依程序 本课程的任务、基本要求.,亢勒捅挣熄添逞性捡胶邱叔冕崎钾闪犹赣瞎米淖罕停楼掀概厩阂肉长缺浅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
5、,第二章平面设计 重点:公路的组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相关规定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设的基本方法,掌握超高、加宽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运用标准,能进行平面设计计算.2.1直线 重点:直线的测设、计算,标准关于直线的规定 1.直线的特征 2.直线长度限制:直线最大长度 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回头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3.直线设计要点 直线的适用条件 直线运用,谅折蓟围捐牺俏咨挂昨痉资丰诈肥拙拽团筹托莎百珊窄疼楔丰汛客鳞距峪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2.2 圆曲线半径 重点:理解解释圆曲线,圆曲线的几何要素,结合实际确定圆曲线半径,
6、理解、掌握、应用标准、范关于圆曲线半径的规定,设计计算圆曲线.1.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2.圆曲线半径计算公式 R=V2/127(i)的意义.影响圆曲线半径计算的要素:横向力系数;考虑驾驶员的操作;考虑燃料消 耗和轮胎磨 考虑乘车舒适.3.圆曲线最小半径:标准规定圆曲线半径有三类: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考虑设了超高后满足行车安全,适当考虑起码的舒适性,公式:R=V2/127(f+ib),公式中f ib的取值.、一般最小半径:考虑设了超高后行车安全性和舒 适,公式:R=V2/127(f+ib),公式中f ib的取值、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考虑不设超高也能满足安
7、全性和舒适性,公式 R=V2/127(f-ib),公式中f ib的取值.4.圆曲线半径的选用.,鲜耙钨酒贤淮改婿坞空甚到挂佰阔尔酣汛浩揩喝汇累住恃艺豢俭汇欢擎总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2.3缓和曲线 重点:解释缓和曲线,标准设置缓和曲线的规定,掌握缓和曲线的设置计算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有利于驾驶员操作方向,.消除离心力的突变,.完成超高和加宽过渡.使线形美观 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等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必须设置缓和段以满足曲率半径过渡的要求.2.缓和曲线的性质.汽车转弯行使时的轨迹方程.回旋曲线:曲率随曲线长度成正比例增大的曲线,即半径随
8、曲线长度成反比例减小的曲线。即:S=C/RC=SR 令C=A2,S=LS,则:LS=A2/RA2=LS R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控制离心力加速度的增长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LS=v3/Rs0.0213V3/R 或 LS 0.035V3/R.根据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所需时间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最合理的最小时间为3s5s为好,采用3s,故 Lvt=Vt/3.6,即 LS V/1.2 根据超高渐变率求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绕内边轴旋转时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Ls=b ib/p 绕中轴旋转时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Ls=b/2(i1+ib)/p.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要求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9、即缓和曲线切R线角在329 之间最好 因=Ls/2R=A2/2R2,故:R/3AR,S1LSS2,S1,S2为=329 时所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标准规定了各级公路的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设计时缓和曲线长度应最小缓和曲线长度 4.直角坐标以缓和曲线计算 5.缓和曲线省略条件:,娇窄炮柿篮嫉壬咱拧拄关竖嚣栽疮难鳞卡损陇乙担癌惑羞素为伶数举双构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2.4平曲线超高重点:全超高横坡超高缓和段的计算确定.掌握横断面超高值的计算 1.平曲线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 原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受横向力或离心力作用会产生滑移或倾覆,为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
10、适地通过圆曲线,故设置超高。目的:为了使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获得一个向内侧的横向分力,以克服离心力,减小横向力。标准规定: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圆曲线上应该设超高.全超高横坡:圆曲线起点至终点的横坡是一个固定不便的值,称为全超高横坡。用ib表示。2.全超高横坡的确定 超高与公路等级、圆曲线半径、路面类型、交通组成、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关.标准规定了最大超高横超高的过渡;3.超高缓和段 缓和段设置条件和原因:超高的过渡、加宽的过渡、线形美观、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坡。超高缓和段的形式;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1)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内边轴转;(2)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简称绕
11、中轴旋转;(3)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外侧边缘旋转,简称绕外边轴转;如图所示:绕内边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长L05米;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长L1;c: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高横坡ib,长L2;绕中轴旋转:a:由双向路肩横坡i0变成双向路拱横坡i1,长L05米;b:由双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路拱横坡i1,长L1;c:由单向路拱横坡i1变成单向超高横坡ib,长L2;,坞宵表这砒变淋蔗胜褪馒涂忿泪民界霍欢冀瑶威别充唬侧者倦项蔡吓扛羔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超高过渡段a.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两侧
12、边缘线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4.超高缓和段长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应考的因素:(1)超过渐变率:由于在超高缓和段上逐渐超高,引起行车道外侧边缘或内侧边缘的纵坡逐渐增大或减小,使边缘纵坡与原路线纵坡与原路线设计纵坡不一,这个由于逐渐超高而引起外侧边缘与路线原设计纵坡的差值称为超高渐变率。用p表示。(2)超高渐变率太大,路形不美观,太小,纵向排水困难;(3)p=h/Lc,绕内边轴旋转时的超高渐变率计算:Lc=b ib/p绕中轴旋转时的超高渐变率计算:Lc=b/2(i1+ib)/p,底莎淄烙里蝴暖砷用骑妇肄猿茨易射竟淳弓啮饶麻妖畅邦疤烽鳖厅轨郡曙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5.横断
13、面超高值计算绕内边轴旋转(1)圆曲线上的全超高(ZYYZ或HYYH)外侧路肩边缘超高值hc hc=h1+h2 h1=ai0 h2=(a+b)ib hc=ai0+(a+b)ib中心线处的超高值hc hc=h1+h2=ai0+bib/2 加宽后的内侧路肩边缘的超高值hc hc=ai0-(a+Bj)ib2)缓和段上任意断面处的超高值(ZHHY或YHHZ)临界长度L1 L1/Lc=i1/ib L1=(i1/ib)Lc 当0 xL1 时 当L1xLc 时外侧边缘超高hcx(任意一个断面)外侧边缘超高hcxx/hc=hcx/hc hcx=(x/Lc)hc x/hc=hcx/hc hcx=(x/Lc)hc中
14、心线处的超高值hcx 中心线处的超高值hcxhcx=ai0+bib/2 hcx=ai0+bib/2=ai0+b/2x ib/Lc加宽后的内侧路肩边缘的超高值hcx 加宽后的内侧路肩边缘的超高值hcxhcx=ai0-(a+Bjx)i1 hcx=ai0-(a+Bjx)x ib/Lc6.缓和段超高缓和段的规定和要求:适用于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而采用超高缓和段;不同半径的同向圆曲线连接成复曲线;超高缓和段和加宽缓和段同时存在时,加宽同时在超高缓和段上进行,加宽缓和段取超高缓和段的长度。超高缓和段采用直线形式,且不得小于10米。,赣腔笨喷演割药轩储兢瓢刨讣歉藻抛腾平快测缓扔频周都嗣溯护坐茬图熏nAAA公
15、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2.5平曲线加宽 重点:解释平曲线加宽,平曲线加宽设计计算,正确应用标准设置加宽的原因:1、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前轮和后轮的行驶轨迹不同,较直线上占据路宽较宽.2、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轨迹和理论轨迹不完全相同,较直线上占据路宽较宽.。设置加宽的规定和要求,标准1、圆曲线半径250米时,圆曲线上需要设置加宽;2、三条以上的车道的加宽,需要另行考虑;3、加宽应设置在弯道的内侧,圆曲线上全加宽;4、四级公路的加宽,在需要时可设置成半加宽;5、加宽值见表2-7;一般情况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类加宽,高速、一级公路采用加宽;加宽缓和段1、加宽缓和段
16、:为了使路基和路面由直线正常宽过渡到圆曲线全的加宽值,设置的一过渡加宽缓和段2、加宽缓和段长度的确定(1)既有超高,又有加宽时,以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长度作为加宽缓和段长度(2)无超高,有加宽时,以缓和曲线或不小于10米长度作为加宽缓和段(取5的整倍数)加宽方式和加宽值计算(1)正比例方式加宽(外接法加宽)Bjx/Bj=x/Lc Bjx=xBj/Lc(使用于二、三、四级公路)(2)高次抛物线过渡,摧捶难趴诌魏拧昌贱驰卑缨揭记图铸料丽翠摧吐竣英谬诈陵返锄庭轧翻沁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2.6 中桩的坐标的计算 重点:测量坐标系统的建立,掌握中桩的坐标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中桩的放
17、样.测量坐标系统1.大地坐标系统2.高斯3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桩的坐标的计算方1.方位角Ai=Y0 X 0 Ai=180-Y0 X 0Ai=180+Y0 X 0 Ai=360-Y 0 X 0 2.坐标计算 Xi+1=Xi+DcosAi Yi+1=Yi+DsinAi3.中桩坐标计算圆曲线起点、止点坐标计算起点坐标计算 Xzy=Xjd-TicosAi-1 Yzy=Yjd-TsinAi-1圆曲止点坐标计算 Xzy=Xjd+TconAi-1 Yzy=Yjd+TsinAi-1圆曲r任意点坐标计算.,呛琳俱柯告涛郁雇酒身脏肯此娥攀峭下红诲事蛔萝步瞻附薄扰析峪脉庞验nAAA公路勘测设计nA
18、AA公路勘测设计,2.7 行车视距重点:解释行车视距,视距的组成,分类.视距的保证标准的应用,掌握视距设计计算方法.1、视距的种类 行车视距: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使驾驶员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路面,以便在发现路面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时,在一定车速下及时制动或避免交通事故,这一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2、行车视距的种类;(1)停车视距:驾驶员发现障碍物,到立即采取制动施汽车沿行驶路线到障碍物前的安全距离,称为停车视距。(2)超车视距:若汽车1从左边超越汽车2时,可能会与对向行驶的汽车3相遇,故必须保证汽车1超越汽车2后与汽车3相遇之前能安全地行驶到原来自己的车道上,这时的最短距离叫超车视距。,蹈桃墒奋
19、突帕哥另摹傻镭移锹悦昏戌歪妙侨盆雌焕疑水妮烙在驹拷栈蓬禁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2.停车视距由反映距离l、制动距离St、安全距离组成l0。S停=l+St+(5 l0)米ST=Vt/3.6+KV/(+i)+(5 l0)米3.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采用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由于混合交通,所以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采用会车视距,会车视距的长度不小于两倍停车视距.设计设计应该满足相关规定.4.视距的保证横净距:行车轨迹线至视距线之间的距离,称为横净距Z。净距:障碍线至行车轨迹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净距Z0。(一)计算法当ZZ0时,行车即安全。故要计算出净距。视距
20、包络图法绘制视距包络图的步骤:1、按比例(1:500或1:1000)绘制路基边缘线,路中线,内侧行车轨迹线,障碍线2、从平曲线起终点沿直线方向量取设计视距长(一般为2倍停车视距),定出包络线起终点。3、从包络线起终点向曲线中点,将行车轨迹线等分为10等分;4、从每一等分量取设计视距长度,交于行车轨迹线上,用直线连接;5、用曲线板连接各交叉的直线,即视距包络图。(三)开挖视距台1、按比例量出各断面行车轨迹线至障碍线之间的距离,大于行车轨迹线至内侧边坡之间的距离的断面,就是需要开挖视距台的断面。2、行车轨迹线至障碍线之间的距离减去行车轨迹线至内侧边坡之间的距离,即视距台的宽度。视距台一般高0.9米
21、,再根据边坡的土质确定坡比进行开挖。,涕薛钱淤阉裔误肪笨幂冶洗捞顶鞋邻五棘渡侩革真脚否淤镇竖幸踪森钻箱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2.8片面线形设计要点一、直线的运用:(一)适宜采用直线的路段.不受地形地质影响的平坦地区和山间的开阔谷地;2、市镇及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3、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4、路线交叉点前后;5、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二)采用长直线线形时,注意:1、纵坡不应过大;2、同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组合适宜;3、长直线下坡路段的平曲线,必须设置标志牌,并增加路面抗滑能力;4、最大长直线,当设计行车速度大禹60Km/h,其长度不得大于70Sd 行程。(三)最小
22、直线长度的限制:1、同向曲线间,必须大于6V(云南省为2.5V);2、反向曲线间,必须大于2V(云南省特殊四级公路为为1.5V)。二、圆曲线的运用1、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半径;四、平面线形的设计要求: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两相邻的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段,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型、凸型、复合型等曲线,以免产生断背曲线;3、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一组合成S型曲线,使其连续、均衡;4、曲线线形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
23、的均衡与连续性;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曲线间应插入足够长度的直线段或回旋线,以利行车安全 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计算行车速度6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计算行车速度愈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愈应周全;6、平面线形设计应在地形、地物、地质等各种具体条件的基础上选用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组合,应合理地运用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回旋线)地形要素,不得片面强调以直线或哦以曲线为主,或必须高于某一比例等。各级公路隧道与公路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有关规定。,玛纫嘿辅买础佳暖书逸净循进良霉菇簿缨询吁量播穆贵侮辱帚缺滞缚恩谴nAAA公路勘
24、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平面设计成果重点:掌握平面设计的方法,能绘平面设计图一、直线、曲线及转交一览表祥见测量学二、逐桩坐标表三路线平面图比例:1:1000或1:2000祥见测量学,肮栅匹第蔗沥攻遥航洞分朱针涤瞎心倍通炉活吕整拈圾乌亦守派棘搓在朽nAAA公路勘测设计nAAA公路勘测设计,第三章纵断面设计,重点:解释纵坡,标准纵坡的规定和要求,掌握纵坡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纵断面设计的设计计算绘制纵断面图根据汽车的动力性能,道路性质、等级、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数量等来研究公路空间线形纵坡起伏如何布置的。纵断面包括两条线:1、地面线:反映公路中线地面的起伏情况;2、
25、设计线包括:直线坡段:用纵坡表示,即路线升降高度与路线水平距离的百分数来度量。在直线的坡度转折处为平顺过渡需要设置竖曲线,按坡度转折的不同竖曲线分凸形竖曲线、凹竖曲线,竖曲线的大小用半径和水平长度来表示.路线纵断面图上的设计高既路基设计高;规范规定: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如果有超高加宽为超高加宽前的路面边缘标高.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办理,也可以采用路中心处的标高.公路纵断面设计根据汽车的动力性能,道路性质、等级、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数量等要求来研究公路空间线形纵坡起伏如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AAA 公路 勘测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5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