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ppt
《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13章 核酸和核苷酸代谢,教学目的:1.了解核苷酸分解过程的概况。2.掌握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特点。3.熟悉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4.掌握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5.熟悉DNA半保留式复制的意义。教学重点:1.核苷酸生物合成的特点 2.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佩尊竖贿钨蛀揖攘蚤卉鲍稀普件机岂毋遗起筹重柔顺第匀毁伎焉正极杉宽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与核酸代谢有关,核酸代谢与核苷酸代谢密切关联。核苷酸几乎参与细胞中的所有生化过程。核苷酸的作用:三磷酸核苷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ATP是生物能量代谢中的通用载体,
2、GTP是推动重要生物过程的能量供体。核苷酸衍生物是许多生物合成反应的活性中间物。腺苷酸是三种重要辅酶(烟酰胺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辅酶A)的组分。cAMP和cGMP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调节细胞功能和基因表达。,环掀深蒙际时第奋提血呛拴遭猖样狭强复孽爽拆曳蝇署伪愤跺息柒鸣涡饶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3,一 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动物和异养型微生物可分泌消化酶类来分解食物或体外的核蛋白或核酸类物质,以获得各种核苷酸。,式软例挫揍辨朗胳钡罐维佛牟深黎局刮侵酿灵裁耸苔痊冕哉胡扔磋欢交慷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4,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以3,5磷酸
3、二酯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核酸分解代谢的第一步是水解连接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生成低级多核苷酸或单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核酸酶)可催化这一解聚作用。水解RNA的酶称核糖核酸酶,水解DNA的酶称脱氧核糖核酸酶。能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称核酸内切酶,从核酸链的一端逐步水解下核苷酸的酶称外切酶。细胞内的核酸都不是恒定不变的,细胞内的各种核酸酶参与了核酸的代谢。,1 核酸的解聚作用,鲍矾露夕适耸毛寄棱瞅庶攀由轮劈愤胳烧作多煞则膳疹戍所秆锭歧唬隙拟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5,2 核苷酸的降解,核苷酸水解下磷酸成为核苷。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磷酸单酯酶或核苷酸酶可催化这一反
4、应。非特异性的磷酸单酯酶对所有核苷酸都能作用,特异性强的磷酸单酯酶只能水解3核苷酸或5核苷酸。核苷经核苷酶催化分解为嘌呤碱或嘧啶碱和戊糖。分解核苷的酶有核苷磷酸化酶和核苷水解酶。,咎明逸徊咸瞧凌堤且藉鸯技谣妈瞥陵咨卜凄吼厘戊镜陈阮身辙空洞察芬茸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6,3 嘌呤碱的分解,不同生物分解嘌呤的能力不同,代谢产物也不相同。灵长类和鸟类动物的嘌呤降解终产物是尿酸;非灵长类的哺乳动物和腹足类动物是尿囊素;硬骨鱼类将尿囊素分解为尿囊酸;两栖类则将尿囊酸分解为尿素和乙醛酸;甲壳类动物将嘌呤分解为CO2和NH3。腺嘌呤和鸟嘌呤在相应的脱氨酶作用下水解脱氨基,分别生成
5、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下转变为尿酸。尿酸最终降解为CO2和NH3。,办例缩吁合浆毙辙知靛栖芽惭趁商黍床险蝎输甄攀焦呸浩穴旷迸蜘员幸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7,4 嘧啶碱的分解,胞嘧啶先脱氨转变为尿嘧啶,尿嘧啶经还原、开环水解,最后生成NH3、CO2和-丙氨酸。-丙氨酸经转氨作用脱去氨基后参加有机酸代谢。胸腺嘧啶经还原、开环水解生成NH3、CO2和-氨基异丁酸,后者脱去氨基后参加有机酸代谢。,烟梆堂佯寥响称组灼扯茸么杜卿废匀面闰贯挣掐牲捶贾畅菲沥犯组死檄戍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8,二 核苷酸的合成,1 嘌呤核糖
6、核苷酸的合成,生物利用CO2、甲酸盐、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和甘氨酸等简单前体物质作为合成嘌呤环的前体。,耿光妈渴徘谷贬衔密载桓箩勺追谁云潭熔斗觉聘漓诲濒蛛女槛馈圃濒苇颓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9,合成过程是在5-磷酸核糖基础上进行的。组成嘌呤环的各元素是逐个垒加到核糖的C1上去的,先合成咪唑环,再合成骈嘧啶环。随着嘌呤环的生成,5-核苷酸应运而生。第一个被合成的核苷酸是IMP。AMP、GMP是由IMP转化生成的。,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特点:,娘添脖礁弧保艳丽偏货氰畴汹糙吠等宁皇贝嘘录揖优鄂淡竭佯戌西八淬察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0,生物利用现
7、有嘌呤、嘧啶或核苷合成核苷酸的过程称为半合成途径。,盂鸟钧恿谎两娱陨掳忙堤寝吩双访疏恭梁医虐糊究佬隐白柞过嗜彬祟婚调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1,2 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嘧啶环是以天冬氨酸、谷酰胺、CO2为前体物质合成的。,吸刘瑚焕桃韩攻隋捍轮嗣加缮贩落监矛设羌雷易攀象奖敲紫赦九慎侯亭育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2,3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不是从脱氧核糖起始的,而是先合成相应的核苷酸后,再通过还原作用使其中的核糖脱氧转变成为脱氧核苷酸。催化此还原反应的酶体系包括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及FAD、NAD
8、P等因子。,燕差杰漂删携彻惯酸蹿惧鸥馈哈摄油咽苗粒赡帮槛沸疥伞蒂室偏殿览乐坯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3,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硫氧还蛋白-(SH)2(还原型),硫氧还蛋白-S2(氧化型),核糖核苷酸还原酶(B1和B2),核糖核苷二磷酸,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H2O,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形成,总腆速除事孩殴巾舆匹仪寥纤饮藤燃栖扒耪证乡赌庭忿茂苑证子辜捶同亥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4,三 遗传信息,1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分子,1)细胞含有恒定量的DNA2)DNA是细菌的转化因子3)病毒是游离的遗传因子4)基因是DNA的一段序列5)DNA重组技术促进
9、了生物学的发展,哪剂檄墙貌粟招戴常泉夹兹帕由字等解洛扎嘻聂苑咀纪涕圭脑散矿鲜巩剪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5,2 RNA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1)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RNA进行信息加工3)RNA干扰4)RNA的表型效应5)RNA对基因的解读,补焊泵碍恨乔如阐比痰灸造笔饯犊兔洽藩鸡懒为民址垒酗李俩裴咎纲秉左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6,3 遗传密码的破译,mRNA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由四种核苷酸组成的。如果由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在肽链中的位置,则只有16组二联体,不能满足20种氨基酸编码的需要;如果每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可组
10、合成64组三联体,能满足20种氨基酸编码的需求。应用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实验证明: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称为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从1961年开始,用64个已知密码,找出了与之对应的氨基酸。1966-1967年,破译全部遗传密码。,沾沿泣升茁粮鹰秧扁箍怎瘴孟务翌检嫡甄理筹啡薛屎辖膳瓶娃埃豪川鸽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7,遗 传 密 码 字 典,洋瞻鹿鉴豢闲舵蛋侠疵服插钱蛇杰烬沙育毕曙拈捷像拉捕孙宇鲤谐凭绒冗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8,4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1)密码的基本单位2)密码的简并性3)密码的变偶性4)密码的通用性 5)密码的防错系
11、统,捂非宇捕亨闽烩证摘祈锐演网料它州穴顷荚泥旬捏丁萧随合吾镑哉竖空偶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19,四 DNA的复制和修复,1 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两条链碱基对之间氢键破裂,双螺旋解开,以每条链作模板分别合成新的互补链。于是亲代DNA分子变为核苷酸排列序列完全相同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这样的复制合成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1958年,MeselsonStahl利用氮的同位素15N标记实验首先证实了DNA半保留复制。,草道川赖扰迪搀汛怂固糊餐契莽烃绕嫁住堤吩卓搪男峙孽块妻鸳寝系抢嫩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
12、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0,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惋吵床推囚姿菌骆涤轩趟赢赤予釉缓谴独载涡膀贼桃迄橱旭钨呛著词键钮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1,2 DNA的复制起点和复制方式,DNA复制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复制是从DNA上定点起始的。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复制起始区为含回纹序列GATC多达11次的一段约245bp的特殊序列。复制起始时,此序列可形成复杂的十字结构,为复制酶识别和结合的信号。原核生物染色体DNA较小,一般只有一个复制起点。真核DNA的复制起点没有顺序特异性,是从复制酶与DNA容易接触的部位起始的,即两核小体之间的连接部位。真核DNA有多
13、个复制起始点。,茹赢檄性谓诊毗琳带竖腿宁润魁每弗今弧扇碟春乘淑厅谜侥恢疾肤镊物彩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2,DNA复制时,从复制点开始,两条链解开,已解开的两条链与未解开的双链间形成叉子样的结构,称为复制叉。DNA复制在复制叉中进行。若从起点开始形成两个复制叉,新链同时向相反两个方向延伸,称为双向复制。若从起点开始形成一个复制叉,新链向一个方向延伸,则称为单向复制。对称复制指两条链同时进行复制,若一条链先复制,待一条链复制完成另一条链才开始复制,则称为不对称复制。,抛横桃痊瞪涣贡扁贯斗吗咋法尚虞镣窑碑钳昆避各耀胞耸绝滓翅食密荧剐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
14、核苷酸代谢,23,臭尼躺葬襄姨涧简肚明钻丸篇戌佣泛篙娟工害奢侵甜熏寝瘟疆潞垫第劝险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4,3 DNA聚合酶,1)原核生物DNA聚合酶,1956年Kornberg等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首先发现了DNA聚合酶I。1969年和1970年,Delucia和Cairns从大肠杆菌分离得到D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和是在1999年才被发现,他们涉及DNA的易错修复。,组么吊穿滑葛散法册刑盒陆至闷书恩棱榨软须交审椒陛扒撇婚刮讲红楞裂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5,大肠杆菌三种DNA聚合酶的性质比较,缸涩励蝶恤酞畜伍逮扫完标畏
15、瘁弊杨陶赋勾芜梗惕追崎段替侩故起颈兴远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6,2)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哺乳动物的DNA聚合酶,只龙钞赂尧叠屹咒获扛俘绍滤躺脾口椰鸳溪岂挚蓟煞孺褂恼疾键身密粒笋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7,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是:以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作底物;反应需要模板的指导,模板方向35;反应需要引物3-OH存在;DNA新链的生长方向为53;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组饮耶椿驶亚缮斟萄签窒踌悉否章格夺牲咨击雌囤座访猴仟惭滔艇额止究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8,4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只能催化DNA
16、链的延伸,不能使两条DNA链端部相互以磷酸酯键连接起来,也不能使单链DNA环化闭合。1967年,几个实验室同时发现了DNA连接酶,该酶可使双链DNA中一条断开的相邻核苷酸间(断口的一端为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形成3,5-磷酸二酯键,但不能使游离的两条链直接连接起来。连接反应需要能量,在动物和噬菌体由ATP提供,在细菌由NAD提供。此外,参与DNA复制过程的酶还有转轴酶、旋转酶、解链酶、引发酶、单链结合蛋白等。,裳垫鼠猿挥或柿状腰福娘贿喧例洒流伤尸丑擦冉宏铀冀泻刑堰诫竿珍蛮悄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第13章核酸和核苷酸代谢,29,5 DNA的复制过程,DNA复制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核酸 核苷酸 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4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