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
《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4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第五节 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第二节 区位与邻国,目录,第三节 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第四节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一、中国人口居世界第1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图1-1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一)人口大国,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 000多年,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12世纪初(北宋)时,人口超过1亿,18世纪至19世纪初人口连续突破2亿、3亿和4亿,到1949年,大陆人口达5.4亿,1995年突破12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12.95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
2、21。,(二)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数。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1970年为22.5。,1995年为21.0。,2000年为21.0。,2004年为20.4。,预计2040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7亿1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将降至16左右。,(三)土地大国,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104 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喜马拉雅山,国 名 陆地面积/km2 面积比较(中国为1)占世界面积的比例/%俄罗斯 17 075 400 1.78 11.4 加拿大 9 976 139
3、1.04 6.7 中国 9 600 000 1.00 6.5 美国 9 372 614 0.98 6.3 巴西 8 511 965 0.89 5.7 澳大利亚 7 682 300 0.80 5.2 印度 2 974 700 0.31 2.2 哈萨克斯坦 2 721 730 0.28 1.8 沙特阿拉伯 2 149 690 0.25 1.4 印度尼西亚 1 904 570 0.20 1.3 法国 551 600 0.06 0.37 日本 377 750 0.04 0.25 英国 244 100 0.03 0.16,表1-1 中国陆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一)经
4、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根据世界银行3年调整汇率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2.5和12.9,居世界第7位。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6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0.95 93万亿美元。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3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4.4%,居世界第六位。,图1-2 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二)近年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1年统计表明,粮食、肉类、钢、煤炭、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主要工农业产
5、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1999年,中国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肉类、蛋类、鱼类、钢、煤、化肥、水泥、电视机等工农业产品产量保持世界首位。1996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 000108 kg,2001年粮食总产量为4 526108 kg。1997年粮、棉、油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0.62倍、1.1倍和3.1倍;猪牛羊肉和奶类产量分别增长了4.6倍和6.1倍。2001年发电量为14 838 108 kWh,居世界第2位。2000年原油产量1.6108 t,列世界第5位;天然气产量277 108 m3,列世界第15位。1996年钢产量达10 124104 t,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跃居世界首位;200
6、1年产量达到15 163104 t。,(四)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1位,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1989年为56亿美元,1995年增加到736亿美元,至2000年增加到1 656亿美元。2001年迅速增加到了 2 122亿美元,在日本之后居世界第2位。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截止2006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已增至8750.2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五)中国吸收外资总额居世界第3位,发展中国家第1位,2005年中国吸收的外资维持在603亿美元的水平,仍为全球吸收外资大国,位列英、美之后,排名第三,也保持了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头号大国的地位,占发展中
7、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的近1/4。,1983200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5 064.6亿美元,年均增长22。“九五”期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2 898亿美元,占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半以上。1997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640亿元,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49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32位;到199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 25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0位;2001年增为5 09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6位。“九五”期间,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7 740亿美元。我
8、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十五”期间我国外贸连上新台阶,实现历史性飞跃,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2001年2005年11月,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4.6%,创下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最快纪录,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增长水平。200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1154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货物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进出口、出口总额均排世界第三位。2005年前11个月进出口总额已超过2004年全年,达1282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4000亿美元,(六)对外贸易居世界前列,(七)国际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7位,1997年国际旅游入境过夜人数达2 377万人次,居世界第6位。旅游外汇
9、收入达121亿美元,位居美、西、法、意、英、奥和德之后,居世界第8位。2000年,国际旅游入境过夜人数达3 12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62亿美元,国际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7位。2004年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跃居全球第位;旅游外汇收入2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居世界第7位。世界旅游大国地位得以确立。,返回目录,本节完!,地理位置,疆界,第二节 区位与疆域,区域的位置、规模(面积)、形状、疆界、权属(行政管理)等,是区域的基本要素。区域的位置是个相对的概念,是指特定的区域相对于某一特定参照系而言。区域空间规模(面积的大小),是区域性质、功能及其开发、发展的基础。
10、区域空间形状,是人类社会中各区域或聚落之间相互联系的历史产物,同时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国家作为特定区域,疆界与主权十分重要,而疆域的形态又是个历史产物。行政区域划分,这里指国家级区域下面的行政区域体系的建立,具有明确的政治意义。,1.半球位置:东方大国,陆地最集 中的1/4半球,受陆地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东方大国与南半球相比的巨大差异(流体右偏、四季变化相反),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经纬度位置:北亘荒漠,南依极高山,东南频海洋中纬度大国,98%的疆土位于20-50o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黑龙江江心 53o31,曾母暗沙N3o51,帕米尔高原东 73o22,耶
11、字界碑东南E135o03,5500km,5200km,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变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地理位置,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3.海陆位置:最大大陆与最大洋之间(海陆兼备),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 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 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 大农业与景观地带分异的基础,地理位置,4.在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优越,地理位置,疆界,陆地面积:96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土地大国,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海域面积:包括内
12、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共约300万km2,国土面积:960+300=1260(万km2),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建立海洋新秩序。这使我国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领海权由3海里扩至12海里 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将世界35.8%的世界海洋划归沿海各国 世界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面积,海岸线18000km岛屿岸线14000km与日、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目字型开发),疆界,边界与邻国,陆地边界长约2.2万千米;与15个国家相邻,有9个沿边省区(132个县市),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
13、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疆界,边境安全模式,我国政府实行和平睦邻友好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先后签订了中缅、中尼、中蒙、中朝、中阿、中老边界条约和中巴边界协定,1997年又与俄、哈、吉政府签署边界协定,中国陆上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和主要陆路通道示意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境贸易有较大发展。有铁路和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连接;有公路和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老挝沟通。此外,同周边国家还有定期航空线联系。,疆界,边境安全模式,疆界,国际性河流,我国陆地边境
14、有15条主要国际性河流,包括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等,新疆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阿克苏河等,西藏噶尔藏布-印度河、雅鲁葳布江等,云南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等到及广西的左河、北伦河等,国际河流的开发、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涉及与相邻国家的共同利益。这些河流的合理利用对我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意义重大。,疆界,海洋的重要性,从我国海域的区位、面积、资源、环境和沿海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考察、海洋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增强海洋观念、意识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的推动力量。,第三节 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一)前夏至周朝 l、
15、夏朝以前(公元前2l世纪以前)夏前的疆域位于现在的中国疆域内,自新石器时代就存在各远古民族间的交往,但疆域可能模糊。()诸夏的主要活动范围:“诸夏”(以黄、炎二帝为祖先的姬姓和姜姓两大部落)主要活动在关中平原、汾河流域、伊洛河平原、卫河平原等黄河中游地区,()九夷的主要活动范围:“九夷”(以太昊、少昊两大部落为首的部落群)主要活动在海岱之间的洙、涸、淮等沿河地带()三苗的主要活动范围:“三苗”主要活动汉水流域()越族的土要活动范围:“越(粤)族”主要活动在苏、浙、闽、粤、桂等东南沿海。,我国第一个王朝。夏人起源自西北方,迁居中原后主要活动在现在的陕、晋、豫交界地区(活动范围超出此地区),其中心
16、在现在的嵩、洛地区,疆域可能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夏族(夏族),是当时人数最多、居住最广、文化最高和进入阶级社会最早的民族,在当时中国的民族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夏朝时已存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的观念和称谓,2、夏朝时期,(1)夏人的疆域,3、商朝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商人以贝壳为装饰品,断发文身,似是起源于东方。商朝时,统治地域比夏朝扩大,北至阴(山)燕(山),南至长江流域,东达海,西至陇山。商朝迁都13次,但统治中心在亳、殷,主要活动中心地域在现在的豫中北部、陕东、鲁西、苏皖北部、晋冀南部。商代的主要民族是夏族,其他民族被古文献记载为“方”或“邦”,
17、如北部有土方、鬼方,西部有西戎、氏羌,东部有夷族集团,南部有荆、越(粤)等族。华夏族及四方的蛮、夷、戎、狄五大民族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大抵居住在南至长江流域,北至长城一线,中沿黄河上下的广大地区内,以华夏族为主体互相交往、融汇。,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立周,建都镐(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周朝以渭、泾、河、洛为腹心地带,疆域包括今华北和江推、江汉流域。,4、西周朝(公元前11世纪),(二)秦汉第一次大统一(公元前22l公元220年),l、秦代 秦的疆域,据史记始皇本纪载:“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羌中,南至北向户(今越南北部),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汉代疆域比秦大,东起
18、库页岛、朝鲜半岛和东海,西至巴尔喀什湖和葱岭(过去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以西,北到贝加尔湖,南抵南海及交趾(今越南北境)。,2、汉代,秦汉时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领土既包括汉族聚居地,也包括兄弟民族的区域。例如汉代西域都护府建立前的西域36国,东北诸夷和乌桓、鲜卑、挹娄,西方众羌、西南夷、南方众越和武陵南郡等蛮,其所活动和控制的区域,同样也是属于中国历史疆域的一部分。北方匈奴政权曾是与秦汉政权对峙的国家,但在南匈奴降汉以后,这部分匈奴人及其所居住的漠南地区就成为当时中国疆域的一部分。公元前1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行使有效的行政管辖,西域地区从此归入历史上中
19、国的版图。此外,秦汉时期还管辖过一部分今天的越南和朝鲜领土,这些地区构成了当时中国的一部分。,东汉以后,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分裂时期。其中曹魏曾管辖到西域地区,尽管范围与前朝不尽相同。西晋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的各种政权,凡是在原属秦、汉、西晋及魏、蜀、吴等前朝政权管辖范围内的,均应视作当时国内存在的政权之一。所统治的地域,自然也是历史上中国疆域的一部分。,隋朝于公元581年统一全国后,使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其疆域也有新的变动。初始,隋的北部和原属中国的西域地区为突厥人所占,583年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分后,一部分突厥人归顺隋朝。隋政权进而灭据甘南
20、、青海等地的吐谷浑部,在当地设置郡县,青海大部分归入中国版图。,(三)隋兴唐盛,1、隋朝,唐兴起后,重振国威。唐太宗李世民先后击破了东西突厥及东北方向的契丹、室韦等部,并设置郡县,从此漠北及东北等地域纳入了中国版图。西南方藏族所建的吐蕃政权,虽然是一个自行其政的政权,但与唐一度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后来虽占据了唐朝所属河陇及河西走廊以至西域等地,但也是建立在中国疆域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活动。唐代疆域,北界达到今哈萨克斯坦国境西伯利亚南部,西界至今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声威所及远至波斯湾,西南包括青藏,声威及乌茶国(印度奥里萨邦北部的古国名),南界控安南(今越南),印度和南洋诸国多朝贡,东部至海,有朝
21、鲜南境的新罗、日本人贡。历史上中国的威望,以唐朝极盛。,2、唐朝,唐灭以后的公元907960年,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相互更迭的王朝,史称五代。在这五个王朝中,开国君主出身于少数民族的有三位,即建立后唐和后汉的沙陀突厥人李存勖和刘知远,建立后晋的“西夷”突厥人石敬瑭。连同南方不断更迭的十个政权,五代十国时期在原唐朝疆域内由各民族所建的政权,均为当时中国政权和疆域的一部分。,五代十国时期,北宋时,中国又形成局部的统一,但同时存在的辽、西夏以及河西、西域诸政权,都是这个分裂时期的中国地方政权,它们的控制区域均在历史上中国疆域之内。公元1138年,南宋大部在江南,北方为金
22、。南宋的范围,东到海(包括岛屿),西抵岷山,南斥琼崖,北至淮、汉;金控制范围,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阴山大兴安岭以南,积石山以东(西夏属土除外),库页岛和朝鲜半岛以西。南宋与金的疆域,略过于北宋,但不及盛唐。,元朝统一中国并有所发展,如西藏从行政上正式归属元政府管辖。元朝的疆域超过盛唐,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其范围包括:现代的中国版图,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以东的西伯利亚,阿富汗的东北部、巴尔喀什湖至阿姆河以东地区,喀什米尔东部,锡金和不丹全境,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越南西北部。,(四)元朝疆域最大,元灭后建立的明代,其疆域虽远不及元,但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时它和从元朝分裂
23、出去的西域诸政权及漠北的蒙古、瓦剌等地方政权,都是当时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清代,1750年前的准噶尔汗国,也是建立在中国疆域上的一个自行其政的政权。经过康雍乾三代的经营,到乾隆时期已形成一个新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其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版图,加上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东包括库页岛)地区。另有琉球、朝鲜、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南洋群岛、中亚各国等藩国。,清代,l、沙俄的掠夺(1)1858年的中俄瑗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土地(2)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3)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4、和1881年的中俄伊犁条约割去伊塞克湖及其以西5l万平方公里土地2、蒙古的独立3、英、葡列强侵占香港、澳门4、中印边境问题,(五)鸦片战争后,中国疆域的缩小,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将全国领域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区域体系。,一、行政区域的划分原则,第四节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区域是政治性质的,所以区划首先考虑的是行政管理上的需要。与此相关的是,地域的面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一)政治原则,一般来说,面积大的人口少,而面积小的人口多;人口多面积小的是在沿海,而面积大人口少的多在边疆地区。,海南省其面积不大,人口亦不多,原因是由作为经济特区提到省级单位的。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
25、政区,是我国创造性的行政区域。,一个行政区域,应有一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核心区为依托,且其经济辐射范围遍及所管辖的区域。这样,有利于发挥政权效应,(二)经济原则,对于省级行政区,省内可能存在多个经济中心,但最大经济中心一般是省会。,一个行政区域内,行政机构所在地所依托的经济中心和经济核心区势力愈强,其辐射范围就愈大,对辖区的行政管理就愈方便。,现代完全从经济出发而划分的行政区,是各种经济特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行政区划有其继承性,(四)历史原则,行政区划有个演变过程,目前的划分可以说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尽管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行政区划将不断作出调整,但是历史因素是调整时必须给予以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区位 疆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4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