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 心血管疾病.ppt
《病理 心血管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 心血管疾病.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通大学医学院 病理系 季菊玲,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Disease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概述,危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分类:累及心脏:风心,心内膜炎,心肌炎,心肌病,先心累及血管:A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血管炎,血管畸形 由血管累及心脏: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动脉大弹力动脉:主A、髂A、颈总A、锁骨下A、肺A起始部中肌型动脉:心冠状A、脑底A、四肢A、肾A、脾A,肠系膜A小动脉:内径1mm,肾小叶间A、弓形A、脑内小A 细动脉:内径100m,肾小球入球A、脾中央A组织学:三层内膜:内皮细胞,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少许平滑肌中膜:平滑肌,夹
2、有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大A主要为弹性纤维外膜:结缔组织,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动脉硬化 指动脉壁增厚及弹性减退,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大至中等大小的肌型动脉和大的弹力动脉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管壁变硬、管腔狭窄,继发病变 冠状动脉、脑动脉AS致心、脑缺血,严重后果,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遗传因素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
3、,肥胖,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血浆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的异常增高 LDL/VLDL HDLAS LDL 血浆70-75%胆固醇随LDL转运 ox-LDL 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损伤 巨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 HDL 将外周血多余的胆固醇逆转运到肝 清除动脉管壁的胆固醇,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机械性 内皮损伤 脂质渗入内膜、plt粘附 AS 压力、冲击 单核细胞、SMC迁入内膜,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CO 内皮细胞缺氧性损伤 ox-LDL 单核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 激活凝血因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血甘油三酯、VLDL,HDL 高血糖 ox-LD
4、L,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遗传因素 LDL受体基因突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肥胖,(二)发病机制 损伤应答学说,AS是内皮某些损伤引起的动脉管壁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血小板,单核细胞,内皮下结缔组织,中膜平滑肌,ECM,增生,吞噬,发病机制 始动生化改变血脂异常 慢性反复内膜受损 内皮C损伤、通透性增加 脂质沉积 内皮C激活 释放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聚集、粘附(PDGF,TGF-)SMC激活、迁入内膜 LDL氧化修饰ox-LDL 加重内膜损伤;促使单核细胞、SMC聚集增生 细胞反应 单核细胞、SMC吞噬ox-LDL,形成泡
5、沫细胞(脂纹);SMC增生、转化,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纤维斑块)细胞毒作用 泡沫细胞坏死、崩解粥样物质(粥样斑块)ox-LDL 内皮细胞坏死、凋亡形成溃疡 中膜平滑肌萎缩,二.病理变化,基本病变 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性病变 脂纹(fatty streak)大体:淡黄色点状、条纹状病灶,1-2mm宽,稍隆起,镜下:内膜下大量泡沫细胞聚集,苏丹染成红色,示意图,2、纤维斑块期(fibrous plaque)肉眼:隆起的扁平或圆形病灶(0.30.5cm),黄白色或蜡白色,镜下:表面 纤维帽(含有平滑肌细胞的致密结缔组织)中心 坏死灶含坏死细胞、脂质、胆固醇结晶、泡沫细胞周围 增生的小血管,
6、示意图,3、粥样斑块期(atheromatous plaque)大体:灰黄色斑块,表面为白色质硬纤维帽,深部为黄色粥糜样物质 质软,又称粥瘤(atheroma),病变进展,溃疡、血栓形成、钙化(并发症),4、继发性改变(complicated lesion)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斑块上血栓形成4、钙化和溃疡形成5、动脉瘤(aneurysm)形成6、管腔狭窄,造成组织缺血,主要动脉的病变 1.主动脉 动脉瘤 2.冠状动脉 冠心病 3.脑动脉 脑软化(血栓),脑出血(动脉瘤),脑萎缩 4.肾动脉 AS性固缩肾(粗颗粒),高血压 5.四肢动脉 间隙性跛行,干性坏疽 6.肠系膜动脉,主要动脉的
7、病变 1.主动脉 动脉瘤 2.冠状动脉 冠心病 3.脑动脉 脑软化(血栓),脑出血(动脉瘤),脑萎缩 4.肾动脉 AS性固缩肾(粗颗粒),高血压 5.四肢动脉 间隙性跛行,干性坏疽 6.肠系膜动脉,主要动脉的病变 1.主动脉 动脉瘤 2.冠状动脉 冠心病 3.脑动脉 脑软化(血栓),脑出血(动脉瘤),脑萎缩 4.肾动脉 AS性固缩肾(粗颗粒),高血压 5.四肢动脉 间隙性跛行,干性坏疽 6.肠系膜动脉,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coronary atherosclerosis)好发部位:依次为 左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左旋支、后降支病理变化
8、:AS基本病变,多发性、节段性,斑块位于心壁侧,半月形 分级:级:狭窄 25;级:2650 级:5175;级:76后果: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心肌缺血,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 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原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斑块致管腔狭窄50;继发复合病变;冠状A痉挛 心肌耗氧量剧增,供血相对不足,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CHD主要临床表现: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心绞痛,心肌急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症状:阵发性、放射性胸骨后疼痛或压迫感;持续数分钟;用硝酸酯制剂或休息后可缓解机制:冠脉狭窄或痉挛 心肌耗氧量增加 供血与氧耗失衡分类:稳定性:症状稳定,仅在劳累时发作 不稳定性:进行性加重,负荷、休息时均可发生 变异性:发生于休息、安静时形态变化:心肌病变轻微,严重时可有心肌变性或小灶坏死,心肌梗死(MI),冠状
10、动脉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持续、严重缺血,而导致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症状:剧烈、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用硝酸酯制剂或休息不能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衰机制:冠脉AS复合病变致阻塞(血栓形成、出血、坏死物脱落);冠脉持续闭塞性痉挛;心肌耗氧量猛增;,心肌梗死(MI),类型:心内膜下MI:病变:累及心室壁心腔侧1/3的心肌 多发性、小灶性坏死;环状梗死;原因:一支或多支冠脉AS,严重狭窄,未完全阻塞 透壁性MI:又称区域性MI 病变:病灶较大,累及全层或2/3以上 原因:冠脉AS狭窄急性阻塞,透壁性MI:,好发部位:,形态变化 贫血性梗死(凝固性坏死)肉眼:梗死灶早期苍白,土黄,伴出血;晚期,黄白
11、色斑块镜下:梗死的心肌细胞肿胀,透明变,横纹和核消失;大量白细胞浸润梗死区动态演变过程:6hr内:肉眼,无变化;镜下,梗死边缘心肌纤维波浪状6hr后:肉眼,苍白;镜下,凝固性坏死,炎细胞浸润89hr:肉眼,土黄色,干燥4d 后:梗死灶灰白,外周充血出血带12w:出现肉芽组织3w后:逐渐形成瘢痕组织2m后:灰白陈旧梗死灶,心肌梗死(MI),生化改变:30min 内:细胞内糖原减少或消失 612hr:肌红pr出现峰值 24hr后:GOT、GPT、CPK、LDH增高,心肌梗死(MI),合并症:心律失常:7595%,24hr内最多见心力衰竭:60%,3d内多见,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1020%,最严重
12、的心衰心脏破裂:313%,多见于7d左右室壁瘤:1030%,常见于愈合期附壁血栓形成:16%,起病后12w内急性心包炎:1530%,起病后24d,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又称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中重度冠脉AS狭窄 心肌持续/反复加重的缺血、缺氧心室壁切面见散在分布的片块状灰白色瘢痕 LM:新旧不一的心肌坏死灶临床:顽固性心衰、多种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性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多见于4050岁男性有诱因或无任何主诉中重度冠脉AS合并斑块内出血、血栓;较轻冠脉AS合并冠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室颤)排除自杀、他杀及其他致死性病变,单项选择,C,B,
13、1.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病变多位于主动脉各分支开口处 B 可引起夹层动脉瘤 C 胸主动脉病变最重 D 病变可继发钙化、出血 E 可继发血栓形成,B,2.下列那种成分不是粥样斑块内通常具有的:A 苏丹三染色阳性物质 B 中性粒细胞 C 纤维组织增生伴透明变 D 泡沫细胞 E 无定形坏死物质,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冠状动脉分支是:A 左旋支 B 左前降支 C 左主干 D 右主干 E 右旋支,4.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生的部位:A 主动脉 B 冠状动脉 C 肾动脉 D 脑动脉 E 四肢动脉,A,5.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膜平滑肌细胞迁入内膜形成泡沫
14、细胞 B 平滑肌细胞产生胶原 C纤维帽形成 D钙化 E 以上都不是,A,A,6.脑动脉粥样硬化时最常受累的动脉是:A 大脑中动脉 B 大脑前动脉 C 大脑后动脉 D 颈内动脉起始部 E 基底动脉,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最常见的次序是:A 左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及左旋支 B 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左主干 C 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 D 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左前降支 E 左前降支、左主干、左旋支、右冠状动脉,A,D,8.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A 室间隔后1/3 B 左心室后壁 C 右心室前壁 D 左心室前壁 E 左心室侧壁,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病、内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心血管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4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