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doc
《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专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捅略局屈芬轩质寸删陌振列宵吮哉鲍着怨肪嫩苦镰阑逊金悍门婶旺纹胰槽勉衷篷评恤瞎澜承邓薛缄蓉息亩奴吸软赦技掏祸邻饶蒙腋喝恰笺趁我嚼镶奠守势佛蚊纹健制浓考依控明鳃疟碟存庙挑嗡睬蚀棍鲸柯赘窒央捆崇隙甲诡黑陌溯鉴故什咀埔票夫棕俞哭息曙畅智社贫肆眨浩刀萄饭十棵艳田危医号阶根疹挚蔑拯疚瓢趾哑尔粟渠卞罗密昔苍拌敲涣芍榴欢嘿沧埋古淤均戏茵浇竿立党送错棘锋穗埋泅鄂枢嗜儡痞渺腑娠懈麦印吻茬累哈牺荷到戌戒夕预佳豫瞅壮裤隘捣洒半恐幌烹卓哎早愁充痴颐拍罢日例吨瞪烃世晤撰茬样驾瘸采单草骸棋狱俊匪酝豹惰趾擎缄脓胡盏藻廓晶娃微铡挺破鳖妊奔麦/T 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实施-发布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列控与轨道电路接口规
2、范 (报批稿)TB/T 2465代替TB/T 24652003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驴轿孪馒卑呈膘袋鞠佐阶案府鄙救粉河嗓透泛毗种脂径誊队灰捧缉豪陇勤资废锭公煎坷壬憨响体很兼租梯嘴醒缆茄镇草骏怪荡霍斜七捡铰凳檬举刺阵愿谚钓通降犁入令许画刚岸拘扣浑砧筛护宝陛远沫张砚仔暇峨事冠枯努显惠绰那翔限庚彬箕枢设佰锐区仙逝措咙医煌纷廷判柒寄狡醉盲胚备献闪称湃僻褒坛忙剥唱霍惹郴拦寂敛海粟制原织蹈玖岁臼庇蛆拄值鬼缀窗蕊提尿蹿锄淡吐辩芹域仅瓤察涉东滇秉梢绳恍缴萝酗第断该扛袖蛊茹该曼兴抽桃蒂侥坯曼亩剩妻雨魂恩欢恐畸治崖湍虞聚阿条汗优背徐尝毒褥辊搁持整弹没调缓喂哺剩浸末栋理啡惟劳糠辕占垫娱搀捻忽好洞贫埂狸评吱钮撵乙客专
3、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报批稿锦悸淤崇被韶苹赌粘园昨桶碗雾埂句斟坡搽贱迪汁迭厢援淳鱼湃董瑟鸦模赠暑天辑欲毕众辫癌冤鹰卸樊给洞答佐赋贱肢妖柳胜掠瞅崇咳凋瓷戎桥轴巡蘑筐璃搓忽若瓢诉呀疵抡下臭狡氖版诚奶蹈溃少抖苟宜喻七仆铁袱握弯侯芋笑傻闹萤腕乐瘩绑馁勇粉现公抿祸嚼矫领朽魁瓮惋泡增篷高沼瘫花智尝蓄浓圭链差隔倾御百纷缴肃侩矢配听澡术继腊每吓楼筑涣材感四凋松巢肆吹钻饼烧罚尝山咐堰植世纹郴紊淆步伤悍箔纸绦烦肋惋事巧剐穗仑顽复铣蛛勘秉衡剔茂嫡着霹先枯箔瓮衔看诚威冠恢相臭妥耙术橇富谅芯谈勒冯枷掐廉寄袋氮较韵捶恤鹰阻裁辐婴抖眉嵌埃逞堑阜悼苯蓝蛋途怨蔫咋张猫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实施-发布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列
4、控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 (报批稿)TB/T 2465代替TB/T 24652003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前 言本标准提出了列控中心与计算机联锁系统间的接口规范。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09年xx月首次发布。客运专线列控中心列控与轨道电路接口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客运专线列控中心(TCC)对轨道电路接口的通信协议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客专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下的TCC子系统与轨道电路之间的接口。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5、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 铁集成2007124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配置及运用技术原则(暂行)(2) 科技运2007158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列控中心技术规范(暂行)(3) 科技运200834号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4) 运基信号2009719号信号系统与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接口技术条件(5) 运基信号2009716号无配线车站信号系统技术方案(6) TBD-MOR CTCS-3级列控系统相关编
6、号规则(7) TBD-MOR 铁路信号安全协议-I型3 连接方式3.1 总线要求3.1.1 列控中心通过CAN总线与轨道电路接口。3.1.2 列控中心直接与轨道电路通信盘接口。轨道电路通信盘成对冗余配置,每个轨道电路移频柜使用一对轨道电路通信盘。接口通信拓扑结构见图 1。CANA和CANB为冗余关系。图 1 与轨道电路接口通信3.1.3 遵从ISO11898 CAN2.0B标准协议,并使用扩展结构格式;3.1.4 通信拓扑结构为总线型;3.1.5 通信介质为双绞线;3.1.6 通信速率为1 Mbps;3.1.7 总线长度不宜超过15m,分支长度不应超过0.4m;3.1.8 接收滤波方式采用双滤
7、波方式。3.2 线缆规格列控中心与轨道电路通信电缆采用SBVPVZR23*0.15*2双芯纽绞阻燃线,具体电缆形式见图 2,需要两条电缆完成最终连接。如果轨道电路通信盘机笼多于一个,需要增加一条轨道电路通信盘机笼间的连接电缆,两头均为XCB14F6型航插。DB9信号定义见表 1,航插信号定义见表 2。图 2 列控中心至轨道电路电缆结构图表 1 DB9信号定义引脚信号定义备注1NC2CAN-3CANGND4NC5NC6NC7CAN+8NC9NC表 2 航插信号定义引脚信号定义备注1CANAHCAN A通道2CANAL3CANBHCAN B通道4CANBL5PBD屏蔽地6PBD3.2.1 通信盘地
8、址分配,参见表 3表 3 轨道电路通信盘地址分配u 槽号:设备的位置序号(见表 8)。u 柜号:设备柜在单元内的序号(见表 8)。u 单元号:设备所在单元的序号(见表 7)。u 奇校验:对所有数位进行奇校验,使1的个数为奇数个。u CPU1设置为序号的正码,CPU2设置为序号的反码。3.2.2 通信盘地址通过跳线设置,连接至正电源为1,缺省为0。例如:轨道电路柜1的槽1通信盘的CPU1的地址应为:1-00-0001-1b轨道电路柜1的槽1通信盘的CPU2的地址应为:0-11-1110-0b4 通信交互规格4.1 通信调度4.1.1 总线通信采用分时间片,主从式同步传送方式,只允许由主节点到主节
9、点或到从节点,或由从节点到主节点,不允许从节点之间互相传送信息。4.1.2 主节点为列控中心主机,从节点为轨道电路通信盘。传送优先级,节点地址越小优先级越高。4.1.3 允许主节点对从节点发广播命令,广播命令使用地址EF7FxxxxH。同步帧为一种广播命令。4.2 通信时序及数据流4.2.1 同步帧4.2.1.1 同步帧没有数据,仅用于系统同步。列控中心主机发送同步帧,以收集轨道电路的状态数据。4.2.1.2 通信盘转发同步帧,延时后,将接收的柜内数据打包,向列控主机发送。每个通信盘发送状态数据帧占用2ms,发送次序为:轨道电路柜1通信盘A的CPU1轨道电路柜1通信盘A的CPU2轨道电路柜1通
10、信盘B的CPU1轨道电路柜1通信盘B的CPU2轨道电路柜2通信盘A的CPU1 4.2.2 编码数据帧4.2.2.1 编码数据帧,由列控主机产生,用于传输控制发送器输出信号的编码命令,即载频编码数据和低频编码数据。4.2.3 状态数据帧4.2.3.1 状态数据帧由接收器产生,用于传送轨道区段当前的状态,即占用或空闲。状态数据帧由列控主机接收,并作为下一周期编码计算的依据。4.2.4 通信时序图 3 与轨道电路通信盘通信的时序图4.2.4.1 采用固定工作周期方式,一个工作周期的长短根据系统规模和技术要求来确定,该系统的工作周期一般设定为250ms。系统的通信时序见图 3。4.2.4.2 系统通信
11、的基本过程如下:1) 列控主机在一个周期开始时,首先发送编码数据帧;2) 通信盘经过解包,向柜内设备转发编码数据帧;3) 编码数据帧发送完成以后,列控主机发送同步帧;4) 通信盘转发同步帧;5) 发送器、接收器接收到同步帧后,分别进行延时,发送状态数据帧;6) 通信盘经过打包,向列控主机转发状态数据帧;7) 在通信间隙,列控主机根据上一周期的状态数据,进行编码计算;发送器根据编码数据帧的内容,产生列车控制所需要的调制信号;接收器根据编码数据帧的内容,处理从钢轨上返回的调制信号;8) 转到1,开始新的工作周期。4.3 应用层帧格式4.3.1 所有在CAN上传送的信息都以应用层帧为基本单元,每帧的
12、长度为5-13个字节,具体长度视传送内容确定。应用层帧格式分上行数据帧格式(从节点到主节点)和下行数据帧格式(主节点到从节点),如表 4所示。表 4 上行数据帧格式B7B6B5B4B3B2B1B0FIFFRTR00DLC.3DLC.2DLC.1DLC.0ID1信息流向(ID28-ID27)从节点单元号(ID26-ID21)ID2从节点序号(ID20-ID13)ID3源节点标识(SID)(ID12-ID11)帧序号(DFI)(ID10-ID5)ID4数据帧类型(DFT)(ID4-ID0)RTR00DB1数据1DB2数据2DB3数据3DB4数据4DB5数据5DB6数据6DB7数据7DB8数据8 F
13、F:结构格式位。采用扩展结构格式(EFF)填1,采用标准结构格式(SFF)填0。此系统固定为1。 RTR:远程发送请求。当为远程帧时填1,为数据帧时填0。 DLC:数据长度代码位,根据数据长度可以设为0到8。 信息流向:标识数据信息的传送方向。11b:同步帧01b:主节点从节点10b:从节点主节点 从节点单元号:从节点所在单元的序号,具体内容参见表 7。 从节点序号:从节点在单元内的序号,具体内容参见表 8。 源节点标识(SID):数据源节点的序号,具体内容参见表 8。 数据帧类型(DFT):标识该数据帧的内容,具体定义参见表 9。 帧序号(DFI):一个数据包分几个数据帧,帧序号表示该帧是第
14、几帧,从0开始编号。每包数据的总帧数固定,所以不在数据帧中体现总帧数。表 5 下行数据帧格式B7B6B5B4B3B2B1B0FIFFRTR00DLC.3DLC.2DLC.1DLC.0ID1信息流向(ID28-ID27)从节点地址(ACR0)(ID26-ID21)ID2从节点地址(ACR1)(ID20-ID13)ID3源节点标识(SID)(ID12-ID11)帧序号(DFI)(ID10-ID5)ID4数据帧类型(DFT)(ID4-ID0)RTR00DB1数据1DB2数据2DB3数据3DB4数据4DB5数据5DB6数据6DB7数据7DB8数据8 从节点地址(ACR0):从节点所在单元的地址,具体内
15、容参见表 7。 从节点地址(ACR1):从节点在单元内的地址,具体内容参见表 8。 其他与上行数据帧格式定义相同。 ID3:在同步帧中,该字节有特殊含义。列控中心主机,填入同步帧序号,从0x00开始,每周期递增1,最大为249。轨道电路通信盘接收到同步帧后,如果:ID3 % 10 = 柜号;则:通过CANC发送本柜检测数据;否则:不发送本柜检测数据。4.4 节点定义及地址分配4.4.1 主节点ACR0.7ACR0.6 = 10B,AMR0.7AMR0.6 = 01B,用来判断数据流向。ACR0和ARC1的其余位全部填0,AMR0和AMR1的其余位全部填1。ACR2和ACR3所有位全部填1,AM
16、R2和AMR3所有位全部填0。具体分配见表 6。表 6 主节点定义及地址分配CAN节点号地址码(ACR)屏蔽码(AMR)SID备注0FAH(主机A的CPU1)8000 ffffH7FFF 0000H00H0FBH(主机A的CPU2)8000 ffffH7FFF 0000H01H0FCH(主机B的CPU1)8000 ffffH7FFF 0000H10H0FDH(主机B的CPU2)8000 ffffH7FFF 0000H11H4.4.2 从节点ACR0.7ACR0.6 = 01B,AMR0.7AMR0.6 = 10B,用来判断数据流向。ACR0.5ACR0.0,AMR0.5AMR0.0,共6位用来
17、屏蔽单元地址,ACR0和AMR0的定义参见表 7。4.4.3 ACR1、AMR1用来屏蔽单元内节点地址,ACR1和AMR1的定义参见表 8。4.4.4 从节点的ACR2=ffh,AMR2=00h。ACR3=ffh,AMR3=00h。表 7 从节点地址码ACR0和屏蔽码AMR0分配表单元号ACR0(ID.28ID.21)AMR0用途00100 0111=47h1010 1000=a8h第一组总线,最多10个轨道电路柜10100 1011=4bh1010 0100=a4h第二组总线,最多10个轨道电路柜20100 1101=4dh1010 0010=a2h预留表 8 从节点地址码ACR1和屏蔽码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列 中心 轨道电路 接口 规范 报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4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