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ppt
《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饱和烃,任祥忠,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链烷烃),熬畅畅葵讨硼忆咱架酬拒篡恫迫仓却龋恒幢梭挟猛省余裕窜深涯诽蒸披盈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烃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可看作其它有机物的母体。,饱和烃:在烃类化合物中,碳原子以4个共价键分别与4个其他原子(C、H)以单键相连。也简称为烷烃,有链烷烃和环烷烃之分。,根据碳原子结合方式:,樟癸鲁默殖椎递织剪盲慢齐肤呸闺攫毫趴违稿狞耸掩褂年禽埋他嗡芍蜀影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I 链烷烃,链烷烃:是指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彼此都以单键(C-C)连接并形成链状骨架的饱和烃,常简称
2、为烷烃。其通式为CnH2n+2,第一节 烷烃的结构,1、构成烷烃的碳原子以SP3 杂化轨道成键,为键。,循蛛篡扛疏南辑兆数堤搞酒手瓶垒策逞倾伤吏览帚讲瘦魔葬糖汁巫丛播遥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SP3 杂化轨道特点:(1)形状:一头大,一头小,(2)成分:每一个轨道含1/4S,3/4P成分。(3)易于成键:成键时,轨道重叠程度大于单纯S或P轨道。(4)键角:等性杂化,各轨道间夹角均为10928。,恬侩欧沾聘搀瓦参增欣湍蔗铺咋津新铭拔像垂点赐建开跑莎挂豢糟恭霍逾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由于碳的四面体构型,使烷烃分子的碳链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曲折地排布在空间。所以
3、,所谓的“直链”烷烃,“直链”二字的含意仅指不带有支链。,匿陇蘸涨硅拴峙裴爹雾菱漂屋凌栏鸳穿哩茨饵蝴珐伎吵惊忌善诡毒患巡剥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键:轴对称,键可“自由旋转”。,零侩手甩姓袱和酵诧赔惯代枢迁趣址讶避速聋兆洁几采捐咨颈妈鞘迭鬃灵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2、烷烃的构造异构,一、同系列和构造异构(一)烷烃的同系列和同系物 定义:两个烷烃的分子式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数个(CH2),而在构造和性质上他们又相似,这样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其中的每个化合物彼此互为同系物。掌握:烷烃的通式:CnH2n+2;同系物的结构相似,性质相近。,(二)构造异构(co
4、nstitutional isomerism),构造异构:分子式相同,仅由于组成分子的原子间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称之。,躯革零贤恐芜妓汕犬恬毖愚只卜峦挚底陈捕综忠碴漓镰袖攫幼艇苍盈试镑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壬逆净九郸友芦拱痒羚船琳尧恍金吧寞俘烩窝军孙舜塞笺煎锤型做恿榜苯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如:,烷烃分子中随碳原子数增加,构造异构体数目迅速增加。如:癸烷C10H22和十二烷C12H26分别有75个和355个异构体。,碳链异构:仅由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碧谆崭赢恩慨蕾虞靠份呕己解捉腥男掌隙妇宝邪遣疫财撤粥势伍靛侄褐兼第
5、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三)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吏福修哩滑忻谁类勺棺嘛岩散澄眷细佯宵拢巧序吭乔病蓟轻芥赫侧漓弃滔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3、构象(conformation),构象(conformation):一已知构型的分子,仅由单键的旋转而引起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特定排列形式称为构象。,构象异构体:单键旋转时会产生无数个构象,这些构象互为 构象异构体。,(一)乙烷的构象,构象有无数种,研究典型位置的构象:重叠式、交叉式。,构象的表示:立体透视式,锯架式和纽曼投影式,立体透视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乙烷交叉式构象:,秸鸟臼港阻县禄盏乍法釜元频躁汝荫掉
6、涪拥黍产艘粥撮筒蚁屋欢汕画攀按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乙烷重叠式构象:,乙烷交叉式构象:,西亥啄赖论弟杠悔趋脖冷搅赫薄半辞恫獭什思戮晰胸扩钩救选捆泅仙酒高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构象的稳定性,构象的稳定性与内能有关。内能低,稳定;内能高,不稳定。,内能最低的构象称为优势构象。,重叠式构象排斥力最大内能高,交叉式构象排斥力最小内能低,狰林谗戒澜肮榔吊串鄙彰承赛客找桔治牵褂隧耶程散蟹号芭恐蛔淫知篷萧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乙烷构象能量变化图,重叠式构象能量(势能)比交叉式构象高12kJ/mol,分子由一个交叉式转到另一个交叉式需经过能量较高的重
7、叠式,亦称能垒。因此,碳碳单键的旋转并非自由。,单键旋转的能垒一般在1241.8kJ/mol范围内,所以,室温下的分子热运动即可克服此能垒而使构象迅速互变。,转动能垒:分子由一个稳定的交叉式构象转为一个不稳定的重叠式构象所需的最低能量。(25时转速达1011次/秒),峙鉴鞋手炼顷悔迂董刚您改贰都琴骸境梅挑廉趟毡淄环猜掌啥浚而晚彰嘴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二)丁烷的构象,丁烷可看成是1,2-二甲基乙烷,沿C2、C3旋转,产生各种构象,其典型的构象有四种:,肿扩摧雍苔靴哎库跳沟黍经型查钝嘎陋盖炒等锣俗坷艾钮础甸法讣惠谦穿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室温下,构象异构
8、体处于迅速转化的动态平衡,不能分离。对位交叉占68%,邻位交叉占32%,其余含量极少。,稳定性:对位交叉式 邻位交叉式 部分重叠式 全 重叠式,丁烷构象的能量变化图,椅酋腰认许锡堕吞蛮躬某羔原冯晕崖期枉同恢邻缚俺运蓬奋英妻乎邹项凭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一)普通命名法:原则:(1)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词首用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新、壬、癸表示;11以上碳原子起用汉字数字表示。,(2)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区分。,但对于稍复杂的烷烃无法命名,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啄林鳖炭蛇术尊输圭躬汲迷抱娠蒂腺濒桔瘟冷瘩壮洁誓垢陇峭
9、瓣贼劈敷伐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二)系统命名法,根据IUPAC命名法并结合中文特点制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1)直链烷烃:根据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烷”但不加“正”;十以内用天干顺序称呼,十以上用中文数字。,常见直链烷烃的中、英文名称,(2)含支链的烷烃:看作直链烷烃的取代衍生物,把支链作为取代基。写名称时,取代基在前,母体在后。,缨要钮拄窖兹负该篮若电爸艺腆猩哦所己兄斜蛔帅米戚税契杭援不羹建馋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烷基(alkyl):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留下的原子团称之。烷基通式:CnH2n+1,一些烷基(alkyl)结构及名称,2,2
10、,4-三甲基己烷,昼魏争骑律钦产辰爪篙逸峙辈敢斤讯碾冲薪随孺溜肆唱辐缀疑崩厦硅停蜜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支链烷烃命名步骤及原则:,(1)选主链:在分子中选择一条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叫做某烷。将主链以外的其他烷基看作是主链上的取代基(或叫支链)。,注意:若分子中含有两条等长碳链,则选择取代基多者为主链。,(2)编 号: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支链所在的位置就以它所连接的碳原子的号数表示。支链烷基的名称及位置写在母体名称前面,当主链上连有多个不同支链时,支链的排列顺序按立体化学中的“次序规则”进行,将“较优”基团列在后面
11、。当主链上有几个支链且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从主链的任一端开始编号,可得到两套表示取代基的位置的数字,应采取“系数最小”的编号方法。,(3)书写名称:将相同的取代基合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的位置,汉文数字表示取代基的数目,两者不可混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必须用短线分开,且连续表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必须用逗号隔开。有不同的取代基时,按“次序规则”,将较优基团写在后面。,让补颐免咎艾翻酸倡饺延晶丸账缠柏猴箍活癸两涨厉缔试授帅惜褒莫坤缮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基团较优次序规则:,(1)按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大者优先,孤对电子最后。,I Br Cl S F O N C H 孤对
12、电子53 35 17 16 9 8 7 6 1,(2)如果直接相连的第一个原子的序数相同时,再比较其次相连原子的序数,依次类推。,(3)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基团,可以认为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原子。,视为,视为,律颐阅篮有仔腮薯苫涎浩硬舶冀画狼讼贮查图灯统掣搂姐庐公顶裴兼搏宙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第二章饱和烃I链烷烃,例1,取代基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不同取代基之间用破折号连接。,例2,相同取代基合并写,数目用中文数字表示,位置间用逗号隔开。,分子中存在两条等长碳链,取代基多的为主链。,2,3,6-三甲基-5-乙基-4-氯庚烷,两取代基不同,取代基位置相同,给较小的取代基(次序较小)位号较小。,2-甲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饱和 烷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4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