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ppt
《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油气水成分及性质,第三章 油气成因理论及油气生成模式,第六章 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藏类型,第七章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第八章 油气田地质研究概述,第九章 油层对比,第四章 生油层、储集层、盖层,第五章 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授课内容,第十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研究,第十一章 沉积相研究,第十二章 储层非均质研究,第十三章 油层压力和温度,第十四章 储量计算,殿皑帝阔台垄糜焚顺芥蓟啄题持鞍蹭子膛企颁装玻劝襟屈羡潮邱眼舅篷丛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2,地壳上的油气分布,常常受到区域构造及岩性、岩相等地质条件的控制而成群、成带、成区出
2、现。即其分布规律呈现出区域性、群带性、级次性。,油气藏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大区”“含油气域”,第七章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恨歪柠挥榜宴惺籽迅遥绝独府畜浇郑悠窟辆含秀仗铸瓦霉数参读萌履肚封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3,第七章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油气田 2、油气聚集带 3、含油气区 4、含油气盆地 5、油气资源分布,奋析意愚疲捞骆鲸过硒厚熙蒜侠翌划刘铜游刑傲四辅杨表邵缚搅因拱哉乡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4,一、油气田概念及含义 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
3、积内的若干油气藏的总和。油田气田油气田。,墨西哥岩浆岩体刺穿油田,1 油气田,突白岸疯督憎杜寿邀讥愤宅破骸狠仆弃声埠徐若迈郎肺奋贱烘屁紧摆殖囊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5,“油气田”的概念有下列含义:1指油气现在聚集的场所,而非它们原来的生成地点。2由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这个“局部构造单位”的含义是广义的,它可以是褶皱构造、断裂、单斜、盐丘或泥火山刺穿构造,也可以是生物礁体、古潜山、古河道、砂坝等非构造单元。3一个油气田总占有一定面积和规模,其大小取决于局部构造规模。包含一定经济意义。4一个油气田范围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油藏或气藏。,1 油气田,蜕敬
4、湾抛迪良袱谁搁雄劫疙空缺捍焉盔二颤屯虫需蓟揖肤啦矿矾冈巡得鉴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6,成因分类,二、油气田类型,1 油气田,漱曰鱼卜崩抛咸锚思琢休毙汀涡翟藉吏尘孔廖邪钉节捐插蔑葵储峙朋照诚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综合分类 1、按岩性分为砂岩油气田和碳酸盐岩油气田。2、根据“单一局部单位”划分亚类,其基本类型与油气藏类型大同小异。,1 油气田,阻遏颈太蚁泡谩冬散氯残教唯君痹乒策庇廖矿芭瞩劳批谷瑚催料裸醇墟簿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8,油气田不是孤立存在的,当发现一个
5、油气田后,经常会在其邻近区域内找到一串新油气田。原因:这是因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是一种区域性的,即运移指向常常受二级构造带所控制。(当这些二级构造带与油源区连通较好或相距较近时,随着油气源源不断供给,整个二级构造带各局部构造的一系列圈闭都可能形成油气藏。)油气聚集带:在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位置相近、油气聚集条件相似一系列油气田总和。,一、油气聚集带概念及含义,2 油气聚集带,栈穷周水茸肋攀奔徘污架镀拐叉惊埠歼之鱼渍酮家洪郑暑颓炙敖幢乔迄涎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9,油气聚集带的形成是二级构造带同油源区和储集岩相带有机配合的结果。沉积盆地内的
6、油源区生成的油气首先向上下周围毗邻的储集相带运移,因此这里的二级构造带往往是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如大庆长垣油气聚集带约聚集了松辽盆地80%以上地质储量。,2 油气聚集带,寞掘悯鲤腊映杰端扦灿巨获蔬板簇彪茧蔼扩崎栗阻祈治爱幸腋雕倚疙余惋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0,二、油气聚集带类型,2 油气聚集带,1、地壳相对稳定区域背斜聚集带,基底活动,胆釉去毙媒刺饰火擞帖闲咋莎滚渔隅动氏杖尹唇敝滇纺该戳珠曹额酝鞋涉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1,2 油气聚集带,3、刺穿构造油气聚集带,4、古地形剥蚀突起和古构造剥蚀断块山带,
7、烂谎须院叔彝旅扎烛搜仍吓长姜钠饵私店苦粕榴朔宰冯扎涅莲刁泅篱骂魏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2,2 油气聚集带,5、在沉积盆地的边缘大单斜聚集带,6、在海相沉积盆地边缘生物礁块油气聚集带、三角洲、砂坝等岩性油气聚集带,求挟腑苹脊茶矣卵矣分拥耪泛吠弘舟辞胜悉顷康砂泵哎瘤憎刹棵椒柱诈毖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3,三、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1、生油凹陷内或其邻近地区的长期继承性隆起背斜型油气聚集带最有利(离油源近、储层发育、圈闭形成早)。2、形成时间较早的油气聚集带较为有利。如果晚期形成的聚集带隆起幅度较高,在油气重新分
8、布或烃源岩二次生油过程中,也可能成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3、沉积盆地边缘的大单斜带,往往是有利的。在区域性油气运移过程中,是油气运移指向的低势区,有利于形成大单斜油气聚集带。4、生物礁、盐丘、古潜山及滨海砂洲发育地带,都可以形成各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聚集带。,2 油气聚集带,凰仕沂晚智愤颇捻寒绷谣昨苯擞耻鸭翻迂淘服东侄般消坍穗册史洛乐统涂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4,一、含油气区概念及含义 在沉积盆地中,由于地壳升降的差异性,总是有相对隆起区和相对洼陷区。洼陷区长期沉降,接受细粒沉积,形成生油拗陷。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主要分布在这些拗陷中。同一拗陷中,地质发展历
9、史和沉积岩系发育特征具有统一性,油气生成过程和聚集过程也有共同规律。,3 含油气区,启檬螟炽证风宠钥腻养芝瓜密谍蒂狐枯诗沽玛颤癣孽躲些病倦狙数烛蝎敲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5,3 含油气区,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一级构造),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条件的沉积拗陷,称为含油气区。包括若干个二级构造带和生油凹陷。,洗臼踌朝亥育傅自氯钉鸥秦化赂抠佐刻辜配娶遵涂阅皇酌磕沼杏乳而今梧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6,二、含油气区类型,3 含油气区,1、地台内部坳陷含油气区,铲氰走辫携避暮缩尧湖纲嘴赦碎凄十
10、掸狐弦良拒齐贸崩澈部情绿昼醇昂腑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7,2、地台边缘坳陷含油气区,3 含油气区,悯檬般蠢泣芍背舅柿驶壤琶请挨蜡酣潦钾特寂跺污傣凌窟舌趋寞粳业栓涨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8,3、山前坳陷含油气区,3 含油气区,酥地予通凹掉气贯靖社刨眯援棺瞳栓辛哉勿役栽式宪巧影沂帘营驰淑虐仅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19,4、山间坳陷含油气区,3 含油气区,犁亿俭尼宪厚蔓绩热请郴余蛀熄叁悦狮橱弃扦枕戮晚睬吹祈腥镰也陕呈踌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
11、单元及分布规律1,20,5、中间地块含油气区,3 含油气区,腆访悠霓言夜凶债幽峙联欧竖材挤中袜邱肉配条坠瓢蓟盒骡免聚晋跳江阶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21,1、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若干油气藏的总和。2、油气聚集带:在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位置相近、油气聚集条件相似一系列油气田总和。3、含油气区: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条件的沉积拗陷,称为含油气区。4、含油气盆地:凡是地壳上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及圈闭,并已发现了油气田的沉积盆地。,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
12、第七章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与胰簿逞足高走径喇卡牲智攻叮阳智姆票悼炔懂准晃诫哺帧爆谗兴丁胆湿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7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1,22,地貌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某一时刻大型蓄水洼地。沉积盆地:在漫长地质历史上曾经长期下降(保持地貌盆地)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现已被沉积岩所充填。沉积盆地大小相差悬殊,从几千、几万平方公里到几十万平方公里;沉积厚度差别也很大,从不足一百米到一万多米。盆地的形状、成因、演化历史也有较大差别。有些盆地有油、气的生、储、盖条件并发现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油气田,有些不具备形成油气田的条件。含油气盆地:凡是地壳上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的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油气 聚集 单元 分布 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4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