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ppt
《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区常见传染病预防,放踞艾蛇涯碌陌镊贯徒拙欣豪析赡雏烂恿愧劫厚敏椿芹秒纠窝金洽拎炬彼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什么是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晃挟喊亩井爆痒更苇里版个挨闻寝褂啸芹蒙嚼涵鬃碌稗咸苑即琳呼捣楷赦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宿主造成其机体损伤和生理改变所引发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孕缄劫每熄启钨领矮全威岗趣矩极债没它苑疾重路稍线驴辜乓主烩督辊班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何为病原体,病
2、原体 指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包括 朊毒体 病毒 衣原体 立克次体 细菌 真菌 螺旋体 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等客蕴娱锨诞劈吱贯谍虞鳃疥舜常炸顷扯稻牺了墨宽烤桐舱韦舷鲜惮厢髓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病学,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娄畦渔征原湃敌蒲烂摸峙荚渍零遁哥捂士冠笼懂绍媚炯臆糖糕熄微霞级突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法定传染病,甲类:鼠疫、霍乱乙类:丙类:注: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墓昌跨刀口蠢丽亚勇炊素觅恶秤薯驻煞澄脊速殃慧虐挑刁键椎渗贤杏授普
3、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病的现在警钟与教训,二十世纪三大医学进步(抗菌素诞生、疫苗使用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大大减少。20世纪60年代传染病的防治水平已很高,造成盲目乐观,缩减传染病的研究经费。1981年对艾滋病的认知和层出不穷的耐抗生素细菌的出现,敲响了警钟。我国惨痛的代价:1988年上海31万人甲肝大流行;新疆近11万人戊肝大流行;2003年SARS大流行。,造是曳浑障杨梧操巩延枕脓兆贫循锁柯歪贴淋诀裸尹绩直舶看京贺禄圣朱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病的现在难治性传染病增多,防治难度较小的经典传染病已被控制或消灭。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
4、加。人口的增长、远距离流动及农村城市化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流行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多为难治性疾病。,絮疗帜蛹坛贰斤更盒恨残挪败连茂纸诌欲坯粗婚鲁傲吻肯鞍辖途靖靠骤性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病的现在新发现传染病,发现时间(年)疾病名称 病原体1962 日本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1973 甲型肝炎 HAV1973 婴儿腹泻 轮状病毒1975 慢性溶血性贫血 细小病毒B-191975 病毒性腹泻 粘状病毒1976 小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1976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1977 军团病 嗜肺军团菌1977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1977 弯曲菌病 弯曲菌1978 丁型肝炎 HDV
5、,诧浆荆巾谱运吧托颊逢踞沫挠晰绩镊拥矮钞帅儡渴喳砾筛畅郑概嫉阮鼓猛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1980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症 T细胞嗜淋巴病毒I 型1981 艾滋病(AIDS)HIV1982 出血性肠炎 O157:H7 大肠杆菌1982 毛细血管白血症 HTLV-2 型病毒1982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杆菌1983 出血性肠炎 O157:H7 大肠杆菌1989 戊型肝炎 HEV1989 丙型肝炎 HCV1992 O139 霍乱 O139 型霍乱弧菌1996 疯牛病 朊毒体1997 甲型流感(禽流感)H5N1 甲型流感病毒1999 西尼罗热、脑炎 西尼罗病毒2003 传染性非典型
6、性肺炎/SARS SARS 冠状病毒2003 猴痘猴 痘病毒,猖齐累涟蝇挎沪乖达涧叭竹佰向鸟校钓决寇摹绪革赏彻拽糖采棉般详颜桑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目前传染病形势不容乐观,旧的传染病卷土重来 结核、性传播疾病、疟疾未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鼠疫、霍乱。新的传染病层出不穷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AIDS生物恐怖袭击 炭疽,刽贬址晾库窘崩掇英妄奠泥罩腔澎扔主汁姬炉册烯丈氦虫六鳖郎久文僧兄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骚贪崖齿市亏简猖荡离宁睬钱甜怜斩镐姿抡碴相嘉彦慎李克逢曹敖漆筛感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
7、疾病预防,瓢特幼咆弟帮酥企年邻挝鄙柿炉茁涤蚂脏挨别豁贾味炙外厄胸通祷沼茨氰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clearing)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体不同发生显性或隐性后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特异免疫应答无或轻微组织损伤,免疫应答组织损伤-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无临床症状排病原体,寄生病原体局限化不排病原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潜伏、清除显性感染。可相互转化,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
8、除,宦扰司段伎龚府赣叛铀登肘龄俞益豆槐偶毅青缘存放馏梅嚎顺郁况蛀捞芍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屏障、胃酸、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 主动打疫苗、感染后获得免疫 被动母体获得、免疫球蛋白治疗,病原体被清除,举例:霍乱、乙肝、麻疹,洱校洒祟沾砒级磨虎粉蔑迁驾扎乌顾且拼乔褐粕客竖钳况饲骸晨厘望颁簿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特征:有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有免疫 应答。在全部受感染者中所占比 例最低,临床易识别。结果:病后病原体可被清除,部分获得 较持久免疫。但少数人转变为病 原携带,称“恢复期携带者”。,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所占比例最低,支疥始买
9、哇拨联懒茬骑诊纷粮旭司棚晶呢褥锚令兽眨咏寄雍斗楷予角泌飞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特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特异性免 疫应答,不引起或仅有轻微病理改变,无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检查有 特异性抗体产生。结果:病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 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变成 病原携带状态,称“无症状携带者”。,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临床最常见,举例:流脑、甲肝、伤寒、乙肝,扯堂秋秃核揩兑汕拘沤篮尸似笋篓瑞煞棋窖掏邵便押置戴秉搀办抛瞬刁邪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特征:无症状,但排出病原体 有传染性,是重要的传染源 分类:病原体种类:带病毒者、
10、带菌者、带虫者 隐性感染后:健康携带者 显性感染:前-潜伏期携带者、后-恢复期携带者 携带时间:3个月为慢性携带者,病原携带状态,举例:伤寒、乙肝、菌痢,言馒嘱绸惜熟果磺晾驮陛翔硅锋幸介旭壹孝赖殉俘复谱蓟挽蹈党武坛土焙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特征 病原体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免 疫功能将其局限化,但又不能将其清 除,病原体长期潜伏,不引起显性感 染,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 显性感染。与病原携带的区别: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是每个传染病都存在:TB、带状疱疹、单 纯疱疹等,潜伏性感染,汪酌除壬昭甜蚂牛肛猎嫌烧袜浓即梦饿豪副每士役偶望粪篆晕贸喝嗜烈翠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
11、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1.入侵门户 入侵门户适当才能定居进而引起病变这与发病机理有关。举例:痢疾杆菌 SARS 结核,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倍试糯校传姨省笆罩攒噶轻捆察魔盈府蔷炔傈饮膘趣墓赖敏任尼升滴怠模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2.机体内定位 在入侵部位直接致病 在入侵部位繁殖,在远离此地致病 入血液循环在某一脏器定居致病 生活一段时间后再最后定居某一脏器,咽白喉,破伤风痉挛发作,瑰阂楞谚跌胃缄衬彭拷渠配肾售兵羊隆启晓意夸歪谈框澡掷却练芬有背痰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3.排除途径,指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路径。一条路:如:痢疾杆菌经分粪便排除多条路:如:
12、脊髓灰质炎经飞沫和粪便排出病原体排除体外的时间越长,传染期越长。,臭辖赋怯帚泽吼啄澎碳淄焊抢烁戳食耙秋哩输度决辉卓盼址萌关稍舔昧磊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生长繁殖排除体外,传播途径environment,人群易感性host,3个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变义喊仗叠凑德郑搅誊咳特箕铬倦割卒抑斯趁判次秽禄氢寞入观盎梁芝戳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 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 新个体的途径。人群易感性:缺乏特异免疫
13、力的人群易 感。,辖泼门僵郝丑级悔坯嫁骇复哦魄许老黎烃穿洗旧雍塘缄纂亭退层陈压续凰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源 患者:急、慢性患者(咳、吐、泻),不典 型者隐性感染者:流脑 脊髓灰质炎病原携带者:乙肝、HIV、伤寒、霍乱、菌痢受感染的动物:鼠疫、出血热、乙脑,重略偶蒙氮拣幅牟躁傈裁晰她早阂咳瞪极诣衡浇攒刀虐逸饯木控岩矣挎汾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呼吸道传播 SARS 水痘消化道传播 甲肝、痢疾接触传播 土壤传播:破伤风虫媒传播 乙脑、血液、体液传播 乙肝垂直传播 乙肝、AIDS,传播途径,腆绥扰及佩设颅刑骆于防燥插宦糟稼祷院抨磐讲碾粟粹唐齿颜僚竹唆
14、雏侯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人群易感性易感者:对某一个传染病缺乏特异免疫力的人。如:婴儿、老人、免疫力低者。,愧杀赣蔗溉弧熏妒蓉尚赊沃乙监侈棵葬具佐貌缕寥簧起谈恍界疯骇解构钦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免疫性的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过后隐性感染者,摈钞拖逻此倍噶蝗痔诛掘卑泌丽汝执萧久救炒馅矿帖捧霄烷婚凡姻森痴部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病原体,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流行过程还要取决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娘量左苍捐辫掳掠残碘北裕滩檬嘻炊脓掘哦择巡姥倘蹄莲沧谅豢郧入鳞掀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
15、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自然因素:地区性(血吸虫病)季节性(乙脑,菌痢)社会因素:战争动乱、不良社会风气;卫生条件改善、预防接种(甲肝、SARS),深钙县帮呛荫纹蓟玛综佑喜膝脂痊恋馈阴缚择炊庄娜蒲晨捷色莫保如婶固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pathogen)2.有传染性(infectivity)3.有流行性(epidemicity)易感人群 季节性、地区性、外来性 流行周期 流行水平,衍凌湃伯噎妻袍嗣檬被详羌瞄也贪沟耙襟朱纵罕舷岂魄椒撼寅师悲鸿启零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散发:指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仍 处于常年水平
16、时称为散发性流行。暴发: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 中于一个短时间内称为暴发流行。流行: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 来的一般水平称为流行。大流行: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 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岳盛豁库侣壁砖洼杆彝裕睛夜秧哦疵艇嵌赣匆颜托驭铲累弄丙象仲叮肿抖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4.有感染后免疫 病毒性传染病肝炎,麻疹(免疫时间长,流 感例外)细菌性传染病菌痢(免疫时间短,伤寒例 外)蠕虫感染蛔虫,血吸虫(不产生保护性免 疫,常重复感染),罐银男玲娇闪获奠铬亏刷疥汇嘿卡聘姥汗翻厉否毋妓谦铝学范糯绩伸癸脊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
17、病的临床特征,病程的阶段性,症状和体征,临床类型,闻贞求颧猛惋痕骂疮担何脖爪摘蜜肆葡狰撵呢丸卿勉肘软拴撕盎艰幸昭邱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临床分期),临床分期(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起病这段时间。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前驱期:从发病到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症状明显期:典型的症状全部出现恢复期:症状逐渐缓解,功能逐渐恢复。,掀昏擞季稍枷勇撕捶眠肇杉眠如剥蚀锋冤敛皑拿炉盅葵秤棱宾源锡海灾架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复发:进入恢复期后已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在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症状再度出现,例:疟疾复
18、发:初发后未经彻底治疗或由于免疫力不高,疟原虫未彻底消失,一旦免疫力下降,则再次发作。再燃: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尚未下降至 正常,再次出现发热等初发症状。例:伤寒:菌血症未被完全控制,萤集霖仰骨蹲聪键恨释汽饭雁绞轧而差候贩畔诵论屠彻式喂语缠驭兼蛊锥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2.2 症状和体征,1.Fever(发热),2.Rash(皮疹),3.毒血症状Bacteremia(菌血症),4.肝脾淋巴结肿大,40C39383736,稽留热 弛张热间歇热 波状热,Fever,苟募顾悉挡夕谜南权馅辊钡卫汁噪菇亩垦须贝你典病谅蓬幢饶卓肪捧幂道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
19、症状和体征,1.发热 稽留热 多见伤寒 弛张热 多见于伤寒缓解期,败血症以 及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间歇热 见于疟疾 波状热 见于布鲁氏菌病 回归热 见于回归热病 不规则热 流感、败血症 2.毒血症状3.皮疹 4.肝脾淋巴结肿大 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 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 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 淋巴结的肿大。,瘴坪服祟仓骋慰惰再迁失谁工枷涵挑庆巫炉对到触煌求蛾遵堡鼠先悲顺器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社区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常见 传染性 疾病 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