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doc
《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
2、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三、教学策略
3、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问题: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请问:(1)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是否相同?(2)你认为这两种上楼做功方法,从物
4、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为了描述做功的快慢,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功率。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所举事例可能有:人上高楼(如16层楼)时,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增强了生活与物理的联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新课教学(30分钟)一、功率概念的引入回忆以前我们是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用速度可以
5、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来类比,讲述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公式:功率=功/时间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则可以把上式写成P=W/t(板书)思考:类比速度的单位,功率的单位应该是什么?J/s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用字母w表示,是为了纪念英国的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在工程技术中,功率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kW)、兆瓦(MW),它们与瓦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换算关系:1kW=103W 1MW=106W练习:结合速度的定义、计算和单位,完成下列表格物理量速度功率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定义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
6、程计算公式单位m/s km/h介绍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6080W。例题: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速度单位是距离单位与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是m/s。功率的单位应该是功的单位与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应该是J/s。学生积极思考,完成表格。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物体做的功多,但做功用的时间较长,功率不一定大,A错。物体做功时间短,但做的功太小,功率也不一定大,B错。物体做功越快,其含义是做相等的功用的时间短,或相等
7、时间内做的功多,所以功率越大,C正确。物体做功时间长,而做的功如果太少,功率反而越小。运用类比,从科学方法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对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研究类似问题提供方法上的帮助。让学生区别做功快慢与做功多少,明白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功率的测量上课铃响了,你和你的同伴都从一楼爬到了四楼,你们俩的功率谁的大?如何测量你们爬楼的功率?思考:(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才能测出人的功率?(在学校里,人爬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利用一阶台阶的高度台阶数进行测量)。(2)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3)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怎样的?(4)设计出记录表格实验次数重力G/N台阶数n一级
8、台阶高度h/m时间t/s功率P/W12与同学合作,测量在不同情况下人的功率。想一想:还有哪些简便的方法可以测出人的功率?(如跳绳、俯卧撑等)。指导学生推导计算功率的另一公式:由 和 可得指出 对解决车、船的速度、功率、牵引力的问题较为方便。计算时注意“F”的单位是N,“v”的单位是m/s,此时“P”的单位才是W。公式 说明,当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当需要较大的牵引力时,要减小其行进的速度。汽车爬坡时,司机采取的换挡减速的办法,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例题:一辆小轿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若该小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6000N,求:(1)小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少?(2
9、)5秒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练习:一辆功率为45kW的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学生思考、讨论,明确需要测量人的重力或质量G、一级台阶的高度h、跳过的台阶数n、所用的时间t。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磅秤、秒表、刻度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于表格中。学生听讲并练习。通过估测人体登楼的功率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会用公式 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
10、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2功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概念。(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率的物理意义;能用公式P=W/t解答相关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功?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2、功的计算公
11、式是什么?功的单位?二、引入:在建筑工地,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请说说你的看法.思考:甲乙两同学分别将12块砖搬到二楼 ,是否做功?做多少功?谁做功快?带领学生归纳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a.做同样的功,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1 b.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如果做的功不同,时间也不相同,又怎样来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和学生一起回忆速度的定义并引入功率的概念。三、新课教学:(一)、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公式:p?wt P-功率-瓦特(W);W-功-焦耳(J);t-时间-秒(s)。1W=1J/s,1KW=
12、1000W。(二)、举例说明功率的物理意义: 1.运动员的功率70W表示什么意思? 功率70W表示运动员在1s内做了70J的功.2.功率70W和450W功率哪个大?做功哪个快?为什么? (450W=450J/s,70W=70J/s) 450W比70W功率大,做功快. 3.一些物体的功率。四、例题讲解例1.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7t,起重机在15s内把它提升到4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g=10N/kg) 例2.一架起重机在5分钟内把60000牛的中午匀速举高25米,它的功率是多少瓦?五、设计实验测功率小丽和爷爷想比一比谁上楼的功率大。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2 要用到哪些测量
13、工具?试些出功率的表达式。六、小结: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概念3、功率的公式4、功率的单位七、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B、做功的时间越短,则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 D、功率小,做功一定少2、某同学爬楼的功率是150W,表示该同学( ) A、每秒做功150W B、能做150J的功 C、1s的功率为150W D、1s内能做150J的功3、起重机将104N的重物匀速提高了8m,用了40s,求:(1)起重机做的功。 (2)起重机的功率。八、作业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3一教材分析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
14、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3.能应用功率的
15、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2、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二、
16、引入:我们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做功不但有一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做功快慢的问题。如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甲慢慢从一楼走到五楼,乙快速从一楼跑到五楼,尽管两人做的功一样多,但甲需较长时间,做功慢;乙需时间较短,做功快。比较做功快慢就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样,可以采用: a.做同样的功,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b.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 物理学上常采用b情况,一般都取“单位时间”。就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很显然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三、新课教学:阅读课本111页,钩出重点知识,在不懂之处打上问号。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公
17、式:p?wt P-功率-瓦特(W);W-功-焦耳(J);t-时间-秒(s)。 1W=1J/s,1KW=103W。 举例说明瓦特的物理意义。 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四、例题讲解例1.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是1t,起重机在20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5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W?合多少KW?(g=10N/kg) 例2.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重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多少J?,它的功率是多少W?合_KW.五、课堂练习(测) (每题10分,共
18、10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B、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 C、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2.下列都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A、W、J/sB、KW、PaC、W、N/mD、N/m2、Nm 3.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 A、2400WB、1200WC、20WD、50W 4.10kw的机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做的功是() A、10JB、2.4107JC、6105JD、104J 5.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W,它表示的意思是() A、这台机器1min做功是750WB、这台
19、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J C、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JD、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W6.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2:9B、2:1C、3:2D、3:1六、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3。七、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做功快慢教学设计4授课教师:吴 克 卫 单 位: 韩庙初中 时 间:20XX年2月19日 篇3:功率教学设计班 姓 学级: 09级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名: 马光辉 号: 40906281 功率教学设计功率教学设计【课题】功率【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 【课标分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
20、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标准是“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功率”这一节位置在“功”和“重力势能”之间。接上“功”的内容,对物体做功拓宽理解。后面的内容是功与能之间的期初衔接部分。“功率”的内容贯穿以后的整个物理学。本节内容风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功率。学
21、生要弄懂功率的概念和定义式,还有功率的单位。第二部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正确理解和判断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第三部分,功率与速度。根据公式推导,得到p=w/t=fv。让学生理解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学生分析】学生掌握了功的知识,并且学过速度,知道速率的定义。所以对功率的概念较容易理解。但对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会有不少问题。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针对性辅导,对与实际问题尽量分析透彻,让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用。二、过程与方法 1. 2.通常指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的运,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做功 快慢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