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园林艺术结课论文.docx
《大学园林艺术结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园林艺术结课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凡尔赛宫苑赏析园林艺术结课论文 凡尔赛宫苑和颐和园对比赏析 园林艺术结课论文 学院:土建 学号:11231234 姓名:张璐 摘要:园林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因此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以凡尔赛宫苑和颐和园为例,赏析园林艺术,并对比中西园林的差异。关键词:古典园林 凡尔赛宫苑 对比 赏析 颐和园 文化园林来自于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是文化的升华,富强的体现,因为她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这不难从世界园林发展史中看出,园林文化发展强盛的国家,都曾经独霸天下,创造过属于自己的时代。如中国,希腊,罗马,意大利。而今,园林却不仅限于深宫大院,宫闱殿阁,名山大川,而广泛建
2、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 同时,由于地区文化差异,地理环境差异等原因,中西方园林更是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是由于其一面环山一面靠海的相对独立的环境,而奉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制度,更是在亚欧大陆的土地上坐拥了一千多年的独霸地位,反观西方,因为其土地狭小,民族众多,则一直处于争战中,在战乱中寻找自由,在竞争中寻求发展。一、 中国园林代表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 造园艺术水平历经千年历史达到“ 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物我并融的境界。且影响了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地区园林艺
3、术的发展, 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中独树一帜, 占据重要的地位。所有建筑样式的产生和发展, 都是时代生活方式, 生产技术水平以及文化审美意识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 就有有宅必有园, 有园必有的传统居住观念, 也因封建统治阶级贪图奢华而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旷世恒久的园林艺术作品。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追求几何美, 但在对待城市、宫殿、寺院等建筑的布局方面, 却也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而中国园林建筑和其它类型的建筑无论从情趣上和构图原则上,所呈现的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大都采用亭、台、廊、榭等自然成趣的建筑形式。它强调的有法而无定式即不为任何清规戒律所羁伴
4、。而最忌坠人案臼与故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建筑构图所持有的那种明晰性条理性在园林建筑中却很少体现。而回环曲折, 参差错落, 忽而洞开, 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常可赋予园林建筑的无限的变化。中国古典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颐和园。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5、,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
6、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1、颐和园的理水工程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古代造园者基于对自然河湖溪涧的艺术概括,以聚或分的方式,构成湖海、池沼、溪涧、泉源等水体,并以山石点缀为驳岸、石矶、港汊,表现出水面的平远辽阔或水径的曲折幽邃。措施: 疏导水源,引自玉泉
7、山水 挖大型人工湖 在湖中修建长提和岛屿 开凿人工河后溪河2、颐和园的叠山工程叠山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是造园者运用土石营造小尺度的峰、峦、岫、壑、谷、悬崖、峭壁等形象,构成园林中的山景,形成峰回路转,洞壑幽深的山林野趣。措施: 对瓮山山形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山环水抱的好风水形态 在瓮山上创造天然山水的全部主要形态:冈、岭、峰、峦、岩、谷、洞、谷、峡、壁、屏、湖、河、溪、泉、渚、涧、瀑等,构成了有序列的完整的山形水系。 在叠山工程中讲究“虽为人做,宛自天开”的手法,有意的保留瓮山的部分天然地貌3、颐和园的建筑工程园林建筑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园林建筑的有无是区别园林与天然风景
8、区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与风景景观的紧密结合是园林建筑的基本特征,也是区别其他建筑类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措施: 景观建筑采用了“因山筑室”“以寺包山”的方式,以大报恩寺为中心,佛香阁为标志建筑,构成全园风景的主体和观赏中心 全园建筑群共101处,大多仿江南名景:谐趣园无锡寄畅园,昆明湖西堤西湖苏堤,后市买卖街江南市肆,南湖岛望蟾阁武昌黄鹤楼4、颐和园的花木工程花木是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常用的造景手段,将主体建筑烘托的巍峨壮美,是表达景观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措施: 针对北方地区寒冷、干旱、风沙大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适当种植当地花木 采取树群与树林大面积的配值法,大量种植树木 因地
9、制宜种植不同的植物,使园中出现多种不同风貌的自然景观 庭院花木配置以珍贵的四季花木为主,以植物的吉祥寓意烘托宫廷浓郁的生活氛围 利用北山南湖的独特小气候种植珍稀树木5、颐和园的景观布局颐和园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二、 西方园林之最凡尔赛宫苑17世纪下半叶,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号称“太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园林艺术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8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