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交往礼仪.ppt
《第三章交往礼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交往礼仪.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交往礼仪,2,导言: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在社会生活中,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换言之,他就不会是一位正常人。真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里如欲生存、发展,那么不管他是否愿意,都必须以各种形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因为没有交往,就难以合作;没有合作,就难以生存、发展。,3,人际交往应如何做?,1.积极参与、及时总结经验,摄取教训 2.学习其它具体的交往礼仪,加以适用,4,白金法则(交往的基本法则),在人际交往中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满足对方什么亚历三大德拉博士和奥康纳博士(美国,1987年),
2、5,白金法则要点现代交往行为要合法交往以对方为中心白金法则涉及到的问题是什么?有效的沟通良性的互动处理人际关系要注意什么?要换位思考有效沟通,6,尊重妇女,就是尊重人类的母亲。男人爱老婆,就是爱自己。人际交往中怎样实现有效沟通?沟通的规则:看对象讲规矩;了解人尊敬人。如何学习白金法则?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你要做多大的事,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三不烦:昨天过去了,没有必要再烦(拿得起放不下叫压力;拿得起放得下叫助力)明天没有到来,暂时烦不着现在正在度过,不能烦,7,生命是宝贵的活着是幸福的工作是美丽的从来不拿自己折磨别人;从来不拿别人折磨自己;让大家都喜欢你往往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争取让多数人喜欢我们;
3、如何调整心态:接受别人你不能改变天气,你能改变心情,8,布吉林;三A法则:要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就必须善于向别 人表达“善良、尊重、友善”之意。三A法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Accept:接收对方(做人刻薄的人;严于律人,宽于待己;自以为是;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接收对方的要点:接收交往对象、接收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接受交往对方的交际礼仪。(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9,Appreciate:重视对方(有些人重视对方,重视别人的毛病;)Admire:赞美对方(对对方的优点给与正面肯定)在压力大的时候想一想三A法则,要坚持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美对方。这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规范。,10,相见礼仪五
4、要素,1、称呼2、介绍3、行礼4、交换名片5、交谈,11,第一节 称呼,称呼: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12,热点透视,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8日第2版叫“老师”还是“主任”?称“同学”还是“部长”?大学校园里我们该如何称呼一方观点:叫“老师”、“同学”更亲切反方观点:叫“院长”“主席”与社会接轨 专家:让“官本位”文化远离校园林学院报道.avi,13,案例,职场新人刘燕燕,进入单位第一天,领导带领她认识部门新同事,她应该如何称呼新同事?资历老的员工如何开口刘师傅年近60,工作经验丰富,在同事中的口碑也不错,但职位却仍处一般。单位里的胡经理比他后入职很多年,年纪也不大,
5、还曾经跟刘师傅做过学徒。刘师傅应该怎样称呼胡经理?,14,福建惠安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平中国大学、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任教,并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军委、中央秘书处、中央政治研究室等机构工作。在此期间有中国四大家族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等政治论著,成为在中共党内有影响的理论宣传家之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中共八大后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及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总编辑等职。著有毛泽东论中国革命等书,并协助毛泽东起草过一些党的文
6、件。文化大革命期间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积极参与林彪、江青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开除党籍。年月被捕。作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年月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年。年月日卒于北京。,15,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在着手写陈伯达传记时,必须采访陈伯达,采访时究竟怎样称呼陈伯达,叶永烈颇费了一番心思。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叶永烈辗转反侧,明天见到了陈伯达到底该叫他什么呢?叫他陈伯达同志,不合适,因为陈伯达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叫他老陈,也不行,因为陈伯达已经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而自己才四十八岁,究竟应怎样称呼他
7、呢,突然叶永烈灵机一动,称呼他陈老,这是再恰当不过的称呼了,果然,第二天采访时,叶永烈一声“陈老”的亲切得体的称呼,令陈伯达听了感动万分,眼里充满了泪花。,16,(一)生活的称呼,1、对亲属的称呼(1)常规(2)特例谦称和敬称,面对外人,对亲属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谦称或敬称:家父、舍弟;尊母、令堂2、对朋友、熟人称呼(1)敬称:你(您),周老,何公姓名:一般的同事、同学的关系,平辈的朋友、(2)姓名称呼平辈的朋友、熟人,均可以互称姓名;在姓前加上“大”“老”“小”;对同性朋友、熟人,若关系亲密,可以直呼名。异姓一般不可直呼其名,17,(二)工作中的称呼,称呼职务:仅称职务、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在
8、职务之前加上姓名(及其正式)称呼职称:称呼学衔:一般硕士、学士不能称呼学衔称呼职业:教师、律师;小姐、女士、先生;称呼姓名:小品.avi,18,(三)外交中的称呼,1、一般性规律(1)先生、小姐、女士、夫人(商务中不用);国际商务交往中不称行政职务。(2)政务中一是称职务,二是对其地位较高者称“阁下”例:总理先生阁下但在美国、德国、墨西哥没有称阁下之习。(3)称军衔:将军、上校、下士。(4)对宗教界人士称神职:牧师、神父、(5)对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称呼上应对尊重对方。陛下、殿下、公爵2、国别性差异(1)英、美国家:名在前,姓在后,例:理查德.尼克松,与英美人士交往,一般应称姓氏并加上“先生
9、”“小姐”(2)俄罗斯:首为本名,次为父名,末为姓氏,例: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是列宁的原名.(3)日本: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例小泽 一郎”“板本 龙太郎”与他们交往一般称其姓,再加上“先生”“小姐”,19,二、几种称呼的正确使用,(一)同志。志同道合者才称同志。如政治信仰、理想、爱好等相同者,都可称为同志。我国同志这个称呼流行于建国后,这一词已成为我国大陆公民彼此之间最普通、常用的称呼。这一称呼不分男女、长幼、地位高低,除了亲属之外,所有人都可以称同志。今天,在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称谓的使用率相对减少,因此在使用同志一词时应有所区别。如在同一党内,同一组织内,对解放军和国内的普通公民,
10、这一称呼皆可使用。但对于儿童,对于具有不同政治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国家的人,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20,(二)老师,这一词原义是尊称传授文化、知识、技术的人,后泛指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说明,在古代“老师”这一称呼已泛指所有值得学习的人。现代社会,老师这一称谓一般用于学校中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技术的教师。目前,老师这一称谓在社会上也比较流行,有时人们出于对交际对象的学识、经验或某一方面的敬佩、尊重,常常以“姓+老师”来称呼对方,尤其在文艺界比较常见,这种称谓,交际的对方一般会感到受到了尊重,心情比较舒畅。,21,(三)先生,在我国古代,一般称父兄、老师为先生,
11、也有称郎中(医生)、道士等为先生的。有些地区还有已婚妇女对自己的丈夫或称别人家的丈夫为先生的,现在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仍这样使用。建国后,先生一词则很少使用,有时只有对教师称为先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先生”一词有流行起来,不过,其概念已与以前有所不同。目前,先生一词泛指所有的成年男子。在西方国家,对成年男子一般都称呼先生。不过也有例外,如在美国,12岁以上的男子就可以称先生;在日本,对身份高的女子也称先生。在我国知识界,也喜欢对有学问的女子称先生。先生这一称谓大方得体,即显示了彼此的尊重,又有彼此平等之意,有利于提高交际效果。,22,(四)师傅,这一词原意是指对工、商、戏剧行业
12、中传授技艺的人的一种尊称,后泛指对所有有技艺的人的称谓。到了五六十年代,师傅这一词在社会中比较流行,有虚心请教、尊敬对方之意。但师傅这一称呼大多用于非知识界的人士。师傅这一称呼一般不用于称呼有职称、有学位的人,否则可能会产生误解,有漠视之嫌。在现代交际中,采用师傅这一称谓已基本恢复其愿意,即称呼工、商、戏剧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但是,在我国北方使用比较频繁,人们对不认识的人都称呼师傅,因此“康师傅”方便面卖得那么火就不足为怪了!,23,(五)小姐,现代汉语词典中,“小姐”解释为:旧时对未婚女子的称呼;母家的人对已出嫁的人也称为小姐。“小姐”这一称谓在我国可谓冷热几十年,宠辱一口间,颇体现出了中国
13、特色。五十多年前,一个女性如能被人称为小姐,那么她不是大家闺秀也是文化丽人。小姐这两个字,一般人是配不上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一说呢?,24,(五)小姐,二十多年前,“小姐”一词臭了,你叫人一声小姐,不但被叫者不高兴,叫人者也要倒霉。那时男女老少流行统称同志,小姐是被批判的“封资修”的东西。十几年前,面对年轻的女子,你再称一声“小姐”,对方不仅沾沾自喜,还会感到受宠若惊,“小姐”一词被国家公务员条例列为国家公务员的指定礼貌用语。,25,(五)小姐,然而在今天,“小姐”一词又贬值了。北京一男士携妻购物,女店员笑容可掬:“先生,您给小姐买点什么?”这位妻子当即相斥:“你才是小姐呢
14、。”小姐沾了“三陪”的光,成了“黄”称。而在国外,“小姐”这个称呼不知叫了多少年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对未婚女子的称呼,而且你如果对年龄偏大的女士叫一声小姐,对方不但不会责怪你,还会心里暗暗高兴呢!因为这样有夸它年轻之意,它往往愿意接受。,26,称呼三点注意,要遵守常规要区分场合要入乡随俗要照顾被称呼者个人习惯,27,三、称呼的技巧,(一)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二)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三)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28,四、称呼的禁忌,1.错误称呼:误读“仇、查、盖g”,误会(未婚女子称“夫人”)2.过时称呼:3.不通行的称呼:师傅、伙计 4.不恰当的行业称呼 5.庸俗低级的称呼 6.绰号,29,
15、有所不为的称呼,1、无称呼2、替代性称呼3、容易引起误会的称呼4、地方性称呼5、不适当的简称,30,第二节 介绍,31,案例:甲女陪外公司乙女进入本公司会客厅,本公司甲男正在恭候.甲女首先把甲男介绍给客人:“这是我们公司的刘总.”然后向自己人介绍客人:“这是四方公司的谢总.”上述介绍有无错误?一、什么是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也可以说,介绍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出发点。介绍有几种形式?1、自我介绍:主动趋前介绍自己给别人2、介绍他人:把一个人引见给其他人3、集体介绍:为一个人以上的众人所做的介绍,32,二、做介绍要注意的要点,介绍时机介绍的主
16、角介绍的方式自我介绍1.avi,33,三、自我介绍的要点,1、什么情况下做自我介绍?想了解对方情况时;想向别人说明自己的情况 如遇到下列情况时,自我介绍就是很有必要的:(1)与不相识者相处一室。(2)不相识者对自己很有兴趣。(3)他人请求自己作自我介绍。(4)在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共处。(5)打算介入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6)求助的对象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7)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8)在旅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而又有必要与人接触。(9)初次登门拜访不相识的人。(10)遇到秘书挡驾,或是请不相识者转告。(11)初次利用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标语、传单,向社会公
17、众进行自我推介、自我宣传时。(12)利用社交媒介,如信函、电话、电报、传真、电子信函,与其他不相识者进行联络时。(13)应聘求职时,34,2、自我介绍的内容,(1)应酬式的自我介绍。这种自我介绍的方式最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如“您好!我叫迈克。”它适合于一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如途中邂逅、宴会现场、舞会、通电话时。它的对象,主要是一般接触的交往人。(2)工作式的自我介绍。工作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本人姓名、供职的单位以及部门、担负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三项。姓名。应当一口报出,不可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单位。供职的单位及部门,如可能最好全部报出,具体工作部门有时可以暂不报出。
18、职务。担负的职务或从事具体工作,有职务最好报出职务,职务较低或者无职务,则可报出目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举个例子,可以说:“我叫唐果,是大秦广告公司的公关部经理。”,35,2、自我介绍的内容,(3)交流式的自我介绍。也叫社交式自我介绍或沟通式自我介绍,是一种刻意寻求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的沟通,希望对方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建立联系的自我介绍。适用于在社交活动中,大体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以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等。如:“我的名字叫王光,是里润公司副总裁。10年前,我和您先生是大学同学。”采访.avi(4)礼仪式的自我介绍。这是一种表示对交往对象友好、敬意的自我介绍。适用于
19、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正规的场合。内容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项。自我介绍时,还应多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语,以示自己尊敬交往对象。如:“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叫宋玉,是精英文化公司的部经理。值此之际,谨代表本公司热烈欢迎各位来宾莅临指导,谢谢大家的支持。”ljc.avi,36,2、自我介绍的内容,(5)问答式的自我介绍。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这种方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在普通性交际应酬场合,它也时有所见。举例来说,对方发问:“这位先生贵姓?”回答:“免贵姓张,弓长张。”,37,3、自我介绍分寸,(1)注意时间进行自我介绍一定要力求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通常以
20、半分钟左右为佳,如无特殊情况最好不要长于1分钟。为了提高效率,在作自我介绍时,可利用名片、介绍信等资料加以辅助。采访.avi自我介绍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进行自我介绍,最好选择在对方有兴趣、有空闲、情绪好、干扰少、有要求之时。如果对方兴趣不高、工作很忙、干扰较大、心情不好、没有要求、休息用餐或正忙于其他交际之时,则不太适合进行自我介绍。,38,3、自我介绍分寸,(2)讲究态度态度要保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整体上讲求落落大方,笑容可掬。充满信心和勇气。忌讳亡自菲薄、心怀怯意。要敢于正视对方的双眼,显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语气自然,语速正常,语言清晰。生硬冷漠的语气、过快过慢的语速,或者含糊不清
21、的语音,都会严重影响自我介绍的形象。,39,3、自我介绍分寸,(3)追求真实。进行自我介绍时所表达的各项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过分谦虚,一味贬低自己去计好别人,或者自吹自擂,夸大其词,都是不足取的。,40,二、介绍他人,1、谁当介绍人,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社交场合中的长者家庭聚会中的女主人公务交往中的公关人员(礼宾有员、文秘人员、接待人员),41,他人介绍的时机,在家中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在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来访者。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陪同亲友,前去拜会亲友不相识者。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
22、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交际圈。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42,他人介绍的顺序,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知情权”的规则。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43,他人介绍的注意事项,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人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2、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3、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
23、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44,他人介绍的注意事项,4、在宴会、会议桌、谈判桌上,视情况介绍人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5、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握手,并且彼此问候对方。问候语有“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久仰大名、幸会幸会”,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做自我介绍。,45,1、集体介绍的时机,1、规模较大的社交聚会,有多方参加,各方均可能有多人,为双方做介绍。2、大型的公务活动,参加者不止一方,而各方不止一人。3、涉外交往活动,参加活动的宾主双方皆
24、不止一人。4、正式的大型宴会,主持人一方人员与来宾均不止一人。5、演讲、报告、比赛,参加者不止一人。6、会见、会谈,各方参加者不止一人。7、婚礼、生日晚会,当事人与来宾双方均不止一人。8、举行会议,应邀前来的与会者往往不止一人。9、接待参观、访问者,来宾不止一人。,46,二、集体介绍的顺序,1、少数服从多数,当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时,应先介绍人数较少的一方。2、强调地位、身份。若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存在差异,虽人数较少或只一人,也应将其放在尊贵的位置,最后加以介绍。3、单向介绍。在演讲、报告、比赛、会议、会见时,往往只需要将主角介绍给广大参加者。4、人数多一方的介绍。若一方人数较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交往 礼仪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