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凝固技术与理论的进展.ppt
《定向凝固技术与理论的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向凝固技术与理论的进展.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向凝固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主要内容,定向凝固技术的应用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历程定向凝固技术的新进展定向凝固技术的比较和分析定向凝固理论研究的进展,材料的使用性能是由其组织形态来决定的。因此包括成分调整在内,人们通过控制 材料的制备过程以获得理想的组织从而使材料具有所希望的使用性能,控制凝固过程已成为提高传统材料的性能和开发新材料的重要途径。定向凝固技术由于能得到一些具有 特殊取向的组织和优异性能的材料,因而自它诞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广泛 地应用于高温合金、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以及自身复合材料的生产。同时,由于定向凝固技术 的出现,也为凝固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实
2、验基础(由于理论处理过程的简单化),因为 在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梯度和凝固速率这两个重要的凝固参数能够独立变化,从而可以 分别研究它们对凝固过程的影响,定向凝固技术的应用 消除横向晶界 控制晶体生长方向 控制第二相的形状、大小和分布 凝固理论研究的有力工具,2,传统的定向凝固技术,6,根据成分过冷理论,要使合金定向凝固得到平面凝固组织,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性质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前者包括溶质量、液相线斜率和溶质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后者包括温度梯度和凝固速率。如被研究的合金成分已定,则靠工艺参数的选择来控制凝固组织,其中固液界界面液相一侧的温度梯度是最关键,所以人们都致力于提高温度梯度,可以说定向凝固技
3、术的发展历史是不断提高设备温度梯度的历史,大的温度梯度可以得到理想的合金组织和性能,又可以允许加快凝固速率,提高设备利用率。,7,保证金属单向散热,绝对避免在侧面型壁生核及长出新晶体 减小成分过冷 提高浇注温度 提高铸型温度 加热固-液界面前沿的液体 减小金属液体的生核能力 提高液体的纯洁性 减少氧化 吸氧或夹杂,(一)发热剂法,定向凝固技术研究历程,3,发热剂金属熔体固液界面结晶器铸锭水冷铜盘冷却水,9,发热剂法是定向凝固中最原始的一种方法,为了造成一个温度梯度,零件模壳放在一个水冷铜底座上,并在顶部加发热剂。成本低,但无法保证重复性,难以生产高质量的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二)功率降低法,
4、4,11,加热时上下两部分感应圈全部通电,在模壳内建立起所需要的温度场,然后浇入过热的合金溶液。下部感应圈停电,调节输入上部感应圈的功率,使之产生一个轴向温度梯度。这种工艺可达到的温度梯度最小,在10oC/cm左右,制出的合金叶片长度受到限制,并且柱状晶之间的平行度差,(三)快速凝固法,5,13,多出一个拉锭机构,用移动模壳加强散热条件浇入合金后达到热稳定及开始在冷却底座表面生成一薄层固态金属,然后模壳以预定速度经过感应器底部的辐射挡板从加热器中移出。前段凝固阶段,热量散失是通过水冷底座的对流传热为主,离开结晶器一定距离后,转为以辐射为主。,14,挡板的作用 模壳移动时辐射热的损失降至最小,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向 凝固 技术 理论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