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演示文稿.ppt
《第一章绪论演示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绪论演示文稿.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标:,了解组织行为学在国外的发展背景和历史了解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模型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2,3,“我的期望”卡,姓名:学号:我的期望1 2345,4,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5,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2、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3、以权变态度(contingency approach)来看待人及其组织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6,一、组织行为学的早期发展,早期劳资关系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7,两种管理者,科学管理理
2、论的发展导致了两种管理者 法约尔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明茨伯格的三类管理角色(人际、信息、决策)罗伯特.卡茨的三种管理技能(技术、人际、概念)弗雷得.路桑斯的两类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以在组织内部晋升速度来衡量 有效的管理者以所取得的绩效和下级的拥护来衡量 科学管理“应该”理性管理 行为管理“愿意”人性管理,8,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工业心理学之父”,1912年心理学和工业效率:,()寻求如何使人们的智能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最适合;()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从每个人的工作中获得最大和最令人满意的产出;()企业如何去影响工人,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得最好
3、的结果。,莉莲吉尔布里思1914年管理心理学,(1)把早期的心理学概念应用到科学管理实践中去。(2)她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3)在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工人,并且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要。(4)工人很多的不满,并不是因为工作的单调,而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工人的关心不够。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9,10,二、霍桑实验,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r)、FJ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berger)“霍桑效应”(1927-1932)(1)把人看作是社会的人即经营企业不只是机器和生产方法。(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
4、满足度,提高职工的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11,梅奥等人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 Theory),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s)目前比较流行把这个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微观、宏观组织行为学,12,三、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19351937年周先庚关于职工提合理化建议2.1935年陈立撰写和出版了工业心理学概观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已逐步开展工程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的研究 4.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起步。中国行为科学学会成
5、立于1985年 5.中科院工业心理研究所、杭州大学工业心理专业;人才测评;著作,四、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90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发展新动态:(1)组织变革(包括领导行为研究)(2)强调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3)更加关注国家目标。(4)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13,14,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15,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16,1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是长久不衰的课题。(2)激励问题是微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组织变革问题是宏观
6、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二、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它们在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源方面是一致的。小资料:瑞士联邦工业大学为毕业生开设应急的管理心理学课程,18,19,2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外在行为,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全国劳模李素丽先进事迹简介李素丽,女,1962年生,北京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 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员,1998年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工作。,21,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全国劳模李素丽先进事迹简介,1992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1993年晋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绪论 演示 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