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
《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绪论整理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陈琦 刘儒徳 主编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光富主讲QQ:363870102Email:,参考书目,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2.张春兴编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3.(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 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4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6.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
2、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张爱卿著:现代教育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问题,1.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目的)人类的幼稚期长,可变性大,如不接受良好的教育,其人生全程很难获得完美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日益复杂,个体如不接受教育,将来将因为缺少生活能力而无以为生。2.人应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接受有关安身立命的知识技能教育;接受立身处世的人格教育。3.如何教人接受教育?(方法)传统:学生的学决定于教师的教现代:教师的教决定于学生的学(先应了解学生是否能学、愿学,然后设计如何教导学生学习),第一章绪论,本章目标要求1能解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2理解教育心理学
3、的研究内容及其基本作用。3能与语言解释清楚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4能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5能根据学校教育实际中的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6记住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7简要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程序。,本章内容提要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三)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五)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具体研究方法三、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二)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三)
4、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一)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二)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考研大纲知识点考查(2011),(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广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狭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学生与教师)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这一定义包含四层意思: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
5、第二,在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教师和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第三,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学与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方面。无论是学习中的心理活动还是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离开了教育过程就无从研究和无法理解它。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心理学不同于教育学,它不研究教育过程本身,而是着重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第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1.从学科范畴
6、来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2.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课题:学生如何有效学?教师如何有效教?学与教之间会产生怎样的交互作用?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学与教中,同时丰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三)教育心理学与临近学科的关系1.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以普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只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2.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3.与教育学的关系:侧重于研究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内容),学生,教师,环境,学生:学生心理、学习心理,环境:影响教师、学生心理,教师:教师心理、教学心理,评价/反思,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环境: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课堂纪律、气氛、师生关系、校风班风、同学关系、文化背景,媒介:实物、书本、板书、声像、计算机(搭配合理),内容:结构、难度(适于或略高于),修正,保证,核心,5,4,3,2,1,教育心理学从如下三个层面对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描述教育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特点;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规律;促进主体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学相长)。,(五)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作
8、用 首先,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此外,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2.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1999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分会认为21世纪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为:改革教育教学;教学系统设计;改善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学
9、习与教学的评价与发展;行为矫正、心理辅导与治疗;训练学习技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等。,(六)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般包括:概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简史学习心理:学习理论、方法、策略、知识习得、技能形成、学习动机教学心理: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有效教学差异心理:智力差异、人格差异、性别差异品德心理:品德的发展、形成教师心理:教师能力、领导方式、反馈方式、威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结论不因人而异2.教育性原则:一切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理论研究应着眼于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实际
10、问题4.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把握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二)研究中的变量实验研究中的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研究因果关系)因变量相关研究中的变量:预测变量(研究相关关系)被预测变量(效果变量),(三)具体研究方法1.描述性研究方法观察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
11、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2.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自然试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教育心理学中目前大量进行的是自然实验。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实验仪器所进行的实验。,3.质的研究质的研究主要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社会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及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的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个定义包括
12、如下几方面的意思:(1)研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2)研究者本人是研究工具,通过长期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从事研究,研究者本人的素质影响研究结果;(3)收集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如开放型访谈、参与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方法,一般不使用量表和其它测量工具;(4)结论或理论的形成采用归纳法;(5)采用主体间性的角度,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6)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互动的关系,要注意研究者的影响以及伦理关系。,质的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1)对问题看法的差异量的研究采用逻辑实证主义,而质的研究采用的是自然现象主义。(2)研究目的的差异量化研究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质的研
13、究探讨交互关系。(3)研究取向的差异量的研究采用演绎推理,质的研究擦用归纳推理。(4)研究者角色的差异量的研究研究者采用价值中立,质的研究研究者参与、互动。(5)研究结果推论的差异量的研究的结果是免情境限制普遍推论,质的研究结果是情境限制推论。,4.行动研究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1)定义: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是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2)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情境性: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合作性: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常常共同协作来完成一个课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绪论 整理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