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宝麦康,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与任务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与人类健康第四节 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第五节 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展望宝麦康五谷粉,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一、历史背景及原因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疾病模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回归自然的要求-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二、功能性食品发展的历史,中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食同源”、“食疗”、“食补”。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
2、020年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理功能的研究,以及对它的“缺乏症”的研究,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到它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并通过补充维生素而很快使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随后强化食品得到迅速发展。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种氨基酸中有8种必须通过食物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会造成负氮平衡而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为了规范强化食品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美国于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范围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加拿
3、大、菲律宾、欧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对强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强化指标、强化食品市场检查和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还曾规定了一些必须强化的食品,包括面粉、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条和大米等。,另外,营养专家对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不断拓宽了强化剂的范围,使得人类对食品强化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几十年来,通过在牛奶、奶油中强化维生素A和维生素D,防止了婴幼儿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偻病;以食用强化的碘盐来消除地方性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疾病;强化硒盐能防止克山病;在米面中强化维生素B1,使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病几乎绝迹;通
4、过必需氨基酸的强化,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节约大量蛋白质。可以说,强化食品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营养研究的基础理论与人类膳食营养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的典范。由于强化食品价格便宜,效果明显,食用方便,强化工艺简单,所以,强化食品有很大的市场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三、国内外功能食品的发展,德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历史与国家的饮食改善运动(1927)和饮食改善学院(1944)的发展史相关。毕业生遍布于德国的食品工厂、商店、医院、社区。对德国的保健食品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大型保健食品企业-Eden公司Schoenenberger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10%,2500多个品种。有会员店-销售
5、、咨询、指导。,美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20年代初已有雏形,1936年成立全国健康食品协会(NHFA),健康食品的销售额成倍增长,大多数食品企业已转向生产健康食品,品种15000种以上。,日本:起步虽晚,发展迅速。战后饮食的欧化,国民健康的危机,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增高。保健食品出现,1982年以前政府限制,1983年开始调查,1987年1月厚生省的食品卫生科设置“功能食品对策室”,加强政府指导力度,1987年4月出现“功能性食品”,同年先后成立“新开发食品安全评价研究会”“功能食品工业调查计划委员会”。保健食品成为日本食品工业独特高速成长领域。超
6、市设有保健食品专柜,专业人员解答问题、介绍知识。,我国:自古的“药食同源”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功效。1980年出现现代保健食品雏形,1984年协会成立,1992年有千家厂、2000种产品;1994年,3000家厂,3000产品;1996年规范管理,申报制度。,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与任务,一、功能食品的定义: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统性解释与展开最先使用该词。1989年4月厚生省进一步明确定义为:对人体能充分显示身体的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方面的工程化食品。1990年11月又提出“特殊保健用途食品”(
7、Food for Specified Health use)。,1、功能性食品概念:,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必须符合下面条件: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功能食品与药膳食品的区别,药膳食品是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性、五味、归经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为指导,针对病人表现出来的“证
8、”,根据“五味相调,味性相胜”的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调节病人。,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
9、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五味,就是甘、酸、苦、咸、辛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脉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经病,归入肺经;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疗手足抽搐的肝经病,归入肝经。所以归经是观察疗效后总结出来的。
10、一种药物而归入二经或数经的,说明它的治疗范围较大,例加杏仁入肺、大肠,能治疗肺经的咳嗽、大肠的大便燥结。泽泻入脾、胃、肾、膀胱,这四经有水湿的病,常用泽泻治疗。,功能食品与医药品有严格区别,1、药品是治病,功能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奏,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作用;2、功能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药品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3、功能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按机体正常需要摄取。2、基本要求作为食品,由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或成分构成,以通常形态和方法摄取。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健康食品,健康食品(Health Food):
11、欧洲诸国普遍采用的概念,增进健康为宗旨、采用天然材料、遵守健康原则、保证食品卫生与质量。其范围:1、含有充分的营养素2、补充膳食中缺少的营养素。3、特定需要的食品或滋补品,最好含有特殊的营养物质。4、以增强体质和美容为目的的食品。5、以维持和增进健康为目的,以天然原料为基础的食品。,营养增补剂,营养增补剂(Nutritional Supplement):美国于1994年10月在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营养增补剂、健康与教育法案”以取代“健康食品法案”,其要点:1、把草药、植物性物质与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同视为营养增补剂,可以补充到食品中。2、这类产品按使用说明食用,安全、无害。3、可以任何形
12、式上市(片剂、胶囊、粉剂等)4、可附功能性说明,但不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5、产品上市前,需要经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认定,包括文献资料在内的证据。,自然颜色相对较深、营养较丰富、结构较合理、具有一定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食物,经科学加工而成的一类食品,即强调黑色食品的自然性、营养性、功能性和科学性。常用的黑色食品有:黑米、黑麦、紫米、黑乔麦、黑豆、黑豆豉、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紫菜、发菜、海带、黑桑椹、黑枣、栗子、龙眼肉、黑葡萄、黑松子、乌骨鸡、黑海参、黑蚂蚁菜等等。,黑色食品,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
13、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二、功能性食品的分类,(一)根据消费对象分类1日常功能性食品用于普通人群的功能食品;用于特殊生理需要人群(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的功能食品;用于特殊工种人群(井下、高温、低温、运动员等)的功能食品;用于特殊病人群(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胃肠疾病等)的功能食品;用于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休闲、旅游、体育、登山、宇航、娱乐等)的功能食品。,(二)、根据保健功能: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调节血糖、改善胃肠功能、解毒、改善睡眠
14、、美容、改善营养性贫血、改善视力、促进泌乳、调节血压、改善骨质疏松等。、以产品形式来分类:、普通食品所固有的形式(糖果、酒、饮料、奶等)的功能食品;、片剂、粉剂、胶囊、口服液、袋泡茶等形式的功能食品。,(四)、根据科技水平1、第一代功能食品:又叫初级功能食品,根据食品中营养素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食品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主要是各类强化食品或滋补食品。2、第二代功能食品: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验,并保证其功能稳定可靠。3、第三代功能食品:在第二代功能食品基础上,还需确知具有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即功效成分
15、明确、含量应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实、临床效果肯定。,三、功效成分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到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或称为活性成分、功能因子。功能性因子的主要分类: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活性多糖类(植物活性多糖、真菌活性多糖、微生物活性多糖、动物酸性黏多糖);功能性低聚糖等。,2、活性多肽和活性蛋白质类:酪蛋白磷肽、降血压肽、谷胱甘肽、易消化吸收肽、免疫球蛋白、酶蛋白等。3、功能性脂类:功能性脂类包括ALA、EPA、DHA等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胆碱等。4、功能性维生素类: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生物类
16、黄酮等。5、功能性矿物及微量元素类包括钙、铁、锌、硒、锗、铬等。6、植物活性成分: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7、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四、功能食品的常用原料,一)、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原料:卫生部批准3批77种1种子类枣(大枣、酸枣、黑枣)、酸枣仁、刀豆、白扁豆、赤小豆、淡豆豉、杏仁(苦、甜)、桃仁、薏苡仁、火麻仁、郁李仁、砂仁、决明子、莱菔子、肉豆蔻、麦芽、龙眼肉、黑芝麻、胖大海、香榧子、芡实、莲子、白果(银杏种子)。2果类沙棘、枸杞子、栀子、山楂、桑葚、乌梅、佛手、木瓜、黄荆子、余甘子、罗汉果、益智、青果、香橼,陈皮,橘红、花椒、小茴香、黑胡椒、八角茴香。,3根茎类甘草、
17、葛根、白芷、肉桂、姜(干姜、生姜)、高良姜、百合、薤白、山药、鲜白茅根、鲜芦根、莴苣。4花草类金银花、红花、菊花、丁香、代代花、鱼腥草、蒲公英、薄荷、藿香、马齿苋、香莆、淡竹叶。5叶类:紫苏、桑叶、荷叶。6动物类:乌梢蛇、蝗蛇、蜂蜜、牡蛎、鸡内金。7菌类:茯苓。8藻类:昆布,(二)食品新资源品种,食品新资源管理的6类14个品种现已作为普通食品管理,它们也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常用原料。1.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2.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3.魔芋。4.刺梨。5.玫瑰茄。6.蚕蛹。,(三)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部分中草药,目前,卫生部允许使用部分
18、中草药来开发现阶段的功能性食品,例如: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地骨皮、当归、竹菇、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枚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
19、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桔、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注意事项,1.当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药时,其用量应控制在临床用量的50%以下。2.有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材,不宜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原料。3.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成药和已获得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不能 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4.传统中医药中典型强壮阳药材,不宜作为开发改善性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五、功效成分与营养素的相互关系,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健食品 起源 发展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