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数据库概述.ppt
《第一章数据库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数据库概述.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主讲:刘正琼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据库的地位,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数据库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领域愈来愈广。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军队物资管理;银行财务管理;铁路、民航飞机票预定系统;铁路车次调度系统
2、;宾馆、酒店房间预定系统;百货公司订购与销售系统;医院病房、病历管理;学校师资、教学、学生学籍管理;图书馆管理;政府部门的计划和统计系统;人口普查;气象预报;地震,勘探等大量数据的贮存和统计分析;公安部门罪犯档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商务等等都离不开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的地位,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信
3、息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信类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训练实际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练掌握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具备数据库的基本应用能力;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的原理知识和实用工具动手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教材、参考书及上机环境,教材 何玉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王珊、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春葆:数据库原
4、理与应用习题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宏主:SQL Server2000 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上机环境 SQL Server 2000,内容安排,第一章:数据库技术概论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理论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 第五章:数据库安全保护 第六章:SQL Server基础与使用,掌握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掌握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概念模型,E-R 图及常用的数据模型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第一章 数据库技术概论,学习目标:,第一章 数据库技术概论,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2 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1.4 数据库技术
5、的研究领域,1.1 数据库系统概述,一、四个基本概念,数据(Data)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狭义:数字(整数、实数、浮点数)广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学生档案、工作日志等;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密不可分的,1.数据,举例:学生档案中的学生记录(李明,男,1985,江苏,计算机,2005)语义: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系别、入学时间 解释:李明是个大学生,1985年出生,江苏人,2005年考入计算机系,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
6、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2.数据库,1.1 数据库系统概述,3、数据库管理系统,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DBMS的用途 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 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1.1 数据库系统概述,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 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库
7、的运行管理: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 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 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且在 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 库转储、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等。,1.1 数据库系统概述,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数据库系统构成,使用应用系统的人员,针对用户
8、需求开发的软件系统 如:学生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系统的各种工具如:VC、VB、Delphi、Java,数据管理软件如:Oracle、SQL Server,用于管理系统资源的软件如:Windows、Unix、Linux,数据库,应用系统,应用开发工具,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用户,用户,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工作人员,(1)DBA应参与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决定数据库的结 构和内容;(2)DBA负责定义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负责分配用户对 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和口令管理;(3)DBA负责监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的运行,负责系统的维 护和数据恢复工作。(4)作为一个中介和用户交互。特
9、别对于大型数据库系统,DBA极为重要。对于常见的微机数据库系统,通常只有一个用户,常常不设DBA,DBA的职责由应用程序员或终端用户代替。,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这一阶段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硬件中的外存只有卡片、纸带、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设备。软件只有汇编语言,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特点:(1)数据不保存(2)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数据不共享,1.人工管理阶段(50年代中期以前),(4)数据
10、不具有独立性 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格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必须对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2.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大量用于信息管理。硬件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一般称为 文件系统。,特点:(1)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2)数据由文件系统统一管理(3)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数据文件(4)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缺点:(1)数据冗余度大各数据文件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数据不能共享。(2)数据独
11、立性低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一旦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必须修改相应的应用程序。而应用程序发生变化,如改用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也需修改数据结构。(3)数据一致性差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各自管理,在进行更新操作时,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2.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财务处,后勤处,教务处,学工处,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开始),60年代后期,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规模更加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硬件方面出现了大容量磁盘,使计算机联机存取大量数据成为可能;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开发应用系统的的需要。为解决多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需求,出
12、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2)数据结构化 这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3.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开始),(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这是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最大改进,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当前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库中的数据。这样便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避免了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住址,出身,学位,学分,补贴,教务处,后勤处,学工部,财务处,数据库系
13、统的特点,(2)数据结构化 这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3.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开始),(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这是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最大改进,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当前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库中的数据。这样便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避免了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例:要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系统包含如下数据,并 分别对应三个文件。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若采用文件处理方式
14、,因为文件系统只表示记录内部的联系,而不涉及不同文件记录之间的联系,要想查找某个学生的学号、姓名、所选课程的名称和成绩,必须编写一段不很简单的程序来实现。而采用数据库方式,数据库系统不仅描述数据本身,还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上述查询可以非常容易地联机查到。,3.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开始),3.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开始),(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的独立性是指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例如,增加一些列,或改变列的顺序等,应用程序可以不必改变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
15、程序也不必改变。例如,改变存储设备和增加新的存储设备,或改变数据的存储组织方式,如从顺序存储改为链表存储,应用程序不必改变。,3.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开始),(4)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A)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控制:防止不合法使用数据造成数据的泄露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机密;B)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一些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C)并发(concurrency)控制:多用户同时存取或修改数据库时,防止相互干扰而提供给用户不正确的数据,并使数据库受到破坏。D)数据恢复(recovery):当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
16、可靠时,系 统有能力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最近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正确性是指数据的合法性,如年龄属于数值型数据,只能含0,1,9,不能含字母或特殊符号;,有效性是指数据是否在其定义的有效范围,如月份只能用112之间的正整数表示;,相容性是指表示同一事实的两个数据应相同,如一个人不能有两个性别。,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容易为人所理解 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概念模型(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
17、用户的观点来 对数据和信息建模。数据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抽象过程-两步抽象 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1.2.1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三个要素
18、组成。,1.2.2 概念模型,1.概念模型的用途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2.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 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1.2.2 概念模型,3.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1)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如一个学生、一份合同、一种材料等。(2)实体集(Entity Set):性质相同的同型实体的集合。如一班学生。(3)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数据库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