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探究文本内涵.ppt
《第四节探究文本内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探究文本内涵.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探究文本内涵,体验与探究,真题体验(2011四川达州)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5题。(12分)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国时期有名的“和氏璧”价值连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并由宰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的玉文化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此时的作品,集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为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之为玉节。
2、由此可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玉,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把玉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故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楼”、“玉堂”均指华丽的宫殿或住宅。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神秘。玉,是权力的象征。除了玉玺外,“金科玉律”用来指不可变更的法律。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如“化干戈为玉帛”。助人成功用“玉成”一词。至于玉色纯净,质地坚密,常用来比喻节操,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外,
3、玉还被广泛用来描写大自然的景色。“风花雪月”中,除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风”之外,后三者都常用“玉”来吟咏赞颂:槐树花朴素洁白,便有了“玉树”之称。一些纯白素雅的花,常在其名前冠以“玉”字,如玉兰花、玉茗(白山茶花)等。以“玉龙”来比喻漫天大雪,多么壮观!,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因而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运用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把玉制成丰富多样的器物、饰品等,借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鱼形玉器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zh)文化”,到了唐代、宋代开始盛行。特别是明、清两代,鱼形玉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最常见的是把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代表着美好和富足;还有的玉器把佛手、寿桃
4、和石榴雕刻在一起,称为“三多”,意指多福、多寿、多子。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只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微小的浪花。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只要是根植于民族的土壤,能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等特质的都可以名之曰文化,且大有发掘光大之必要。(选文有删改),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玉”文化的内涵。(3分)_ _ 答案玉是君子的象征;玉和金一样,是宝贵的象征;玉,是权力的象征;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玉,又是和平的象征。(只要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全分。)2结合语境,填空(2分)(1)文章第段引用管子的话是为了说明:_ _。(2)文章第段加横线的“后三者”指代:
5、_ _。答案(2分)(1)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2)花雪月。(每小题1分),3第段“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一句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_ _。答案(2分)不能,如去掉后句意就变成了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只有玉文化了,与实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或“之一”是说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不只是玉文化,还有其他的形式,语言准确。4结合第段的相关知识,请你写出“莲花和鲤鱼雕刻在一起”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意义,并作简要的说明。(3分)象征意义:答:_(请用四字词语作答)说明:答:_ 答案(3分)示例:连年有余(1分)玉,是吉庆、祥和、幸福等精神美的象征,“莲”与“连”谐音,“鱼”与
6、“余”谐音,“莲花”和“鲤鱼”代表着美好、富足,所以这种造型的玉器的象征意义是“连年有余”。(2分),5.【迁移拓展】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别名秋菊、九华、帝 女花、笑靥。因其花开于晚秋且浓香扑鼻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 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倍受历代诗人的亲睐。(2分)唐元稹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 花开尽更无花。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现代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1)请你结合诗歌摘录中的有关描述,说说菊花象征了哪些精神品质?(1分)。_ _(2)结合选
7、文相关内容,推断“菊文化”形成的原因。(1分)_ _ 答案(2分)(1)从诗中发现:菊花开在深秋不与百花争艳,耐霜抗寒,是高洁脱俗、恬静淡泊、坚贞顽强的精神象征。(2)凡是能够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审美的事物都可以形成文化。像菊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彩纷呈的美丽,还有默默的感动,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道德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文化。(每小题1分),考点涵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中考命题将会更进一步贯彻新课标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
8、、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等理念将进一步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体现出来。近几年中考不断增加开放性试题。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主题,是教育肩负着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开放性试题承载着创新的火花,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放性试题既有开放的一面,立足于“灵活”,留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考生能够充分张扬个性,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有限制的一面,即关于内容、形式等,提出显性或隐性的要求,成为评定答案的重要依据。,整合与点拨,应考链接 探究能力是新课标考试大纲中提出的一种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是指对某
9、些问题进行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的探讨和研究。“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探究既不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也不是对艺术性的评说鉴赏,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探究侧重于作品人文性,只有注重了探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实。1文本研讨类。这类试题研讨的话题往往结合对文本中某一个内容的理解来进行,答案指向比较明确,我们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提炼相关要点作答。2个性解读类。这种题型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它是文本研讨式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是必须如前所述要有一个“度”,与文本不即不
10、离。3技巧分析类。要求学生就作者行文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探究,有的还要问作者这样的表达技巧给你写作的启示。4知识积淀类。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但前提是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答案组织得好不好往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5联系现实类。这种题型命题人要求考生联系现实结合文本作者的观点、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探究。,典型例题,【例1】(2010山东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人体内的“联合国”曹明华 你也许不一定意识到,你身上大约100万亿个细胞中,只有10%是真正属于人类的。而其余的90%,完全被外来者占据着,包括细菌、真菌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在你的眼睫毛
11、上,有一种微型的小蠕螨。它们长年累月地在那儿饮食起居、交配、繁殖,从不离开除了极偶然地,趁你夜间熟睡,它们悄悄地离开你的眼睫毛到你脸上作一次夜间散步。假如你不经常刷牙,你会在牙齿表面有一层300到500个细胞厚度的细菌膜。它们在你牙齿一出生时就赶来报到,而一直要等到你的全口牙齿全都掉完才悄然离开。同时,在构成我们人体最根本的基因组中,大约有1/12是由在千百万年以前感染过我们祖先的某些病毒的DNA构成的。它们诡谲地将自己的“拷贝”塞嵌入我们人体的基因组内,从而可能引发我们体内基因变异等一系列新型的遗传性疾病。,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着的生态系统,没有绝对的健康,只有相对的平衡。因为在
12、我们人体这个由为数众多的外来户居住着的小小“联合国”里,很难有长久的和平。只有在动态中求平衡,不断地进行调解,又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再由一段段短暂的安宁组成较为长久的相容和共存。现代西方医学虽然在战术上极其精到,而在战略上,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反倒是中国传统的中医,虽未精确到计算出人体上有90%的细胞为外来居住者,却智慧地悟出了要有一个“联合国”式的和平机构,它反对像西医那样动不动就用医疗器械来一场歼灭战。好的中医是一门不断地在动态中调节人体各方面平衡的艺术,它和西医的区别,有点像“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如今,已经有愈来愈多受西医训练的人,开始探索并接受了日益流行的“整体医学”观念:每一
13、个人都存在他/她自身的“人体能量场”,而这一人体能量场又置于宇宙能量场之中。对这种能量场的调节和平衡,是维护健康的关键。西方“整体医学”所行走的方向,与我们的中国传统医学,有“殊途同归”之妙。,但是,无论西医中医、庸医神医,一个不变的规律是:没有一个医生是能够对他的每一个病人下承诺的。我还深深记得那个用一副七味的草药便治愈了我顽固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他为我看病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后来,我才得知他同时还在看着几个重症癌症病人一个人真正的病因,与一个人的起居、性格、环境等等因素互相纠缠着,当这种纠缠到了一定程度后,无论西医中医,庸医神医,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一位医生所说:有些
14、病要看西医,有些病要看中医,还有些病要看上帝,而大多数时候,则要靠我们自己。(文汇报2009 年7 月27 日,有删改),1选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三种,并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3分)_ _ 答案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等。举例子:如第段用人的眼睫毛、牙齿甚至基因组中,都有细菌长期“占据”的现象,说明人体内存在大量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事实。列数字:如第段中,用“100万亿”“10%”“90%”等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人体内存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数量。打比方:如将人体的“生态系统”比喻为“联合国”,形象地说明了人体内各种细胞间的平衡关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15、的生动、形象性特征。引用:如末尾引用一位医生的话,说明医生的作用是有限的。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如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引用等。点评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判定能力。说明方法本身要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鉴别文本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的一个重要方法。,2作者在文章末尾引用了一位医生的话“有些病要看西医,有些病要看中医,还有些病要看上帝,而大多数时候,则要靠我们自己”。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大多数时候,则要靠我们自己”的理解。(4分)_ _ 答案多数情况下,维护健康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调节身体内部各方面的平衡。解析“看中医、看西医、看上帝”这些都是客
16、观因素,而真正决定健康状况的还应该是我们自己,因为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持久地锻炼与保护。只有自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内部各方面调节平衡了,身体才能健康。点评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解答这类问题,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全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3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人体“生态系统”及其与健康的关系。B只要我们经常刷牙,在我们的牙齿表面就不会存在细菌。C选文前四段和第段之间存在逻辑关系,顺序不能调换。D西方“整体医学”发展的方向与中国传统医学是一致的。答案B 解析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牙齿表面的细菌“在你牙齿一出生时就赶来报到,而
17、一直要等到你的满口牙齿全部掉完才悄悄离开”,即使经常刷牙,也不会提前离开。回答时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分析。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这个问题,要审清题意,回读原文,注意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从文中找出答案即可。也可采用筛选的方式。,【例2】(2009浙江义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人生可以创新王伟勇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的孩子,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
18、,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新的。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社会来说,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
19、,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有眼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十分投入地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力和态度。而对成人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
20、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选自2009年6月科学24小时,有改动)【相关链接】材料一:据统计,在GPA(相当于平均成绩)的表现上,中国学生普遍比美国学生高。在美国学生来看,中国学生知识广博,学习用功刻苦。然而,在一次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称的创新大赛中,虽
21、然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但是美国学生获奖质量更高。材料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发现苹果里藏有一颗漂亮的星星,而有几十年切苹果经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朋友将苹果一刀切开,在苹果的切口果真显现出一颗清晰的五角星。原来母亲习惯于纵切,而小朋友用的是横切。,4第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3分)_ _ 答案平凡的人把普通的事做得很好。(3分,意思对即给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理解句子含意,首先要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结合文中女主人所做的事可得出答案“平凡的人把普通的事做得很好”。,5文中说“我们
22、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你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例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方法。(4分)_ _ 答案例:问题:课堂上不会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方法:勇于思考,大胆、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在课堂上不善于提出不同见解。方法:学会积极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提出不同意见。问题:缺少独立思考,抄袭作业。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刻苦钻研。问题:重视书本学习,缺少实践活动。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问题:缺少创新氛围。方法:学校、社会应积极营创新氛围,如开展创新大赛等活动。(4分,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探究 文本 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