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ppt课件000001.ppt
《第一章绪论ppt课件00000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绪论ppt课件000001.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其机制,及用免疫方法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科。,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架马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免疫学是一门前沿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其内容新颖、繁杂、抽象,涉及细胞生物学、分 子生物学、遗传学问题,较深奥,难学要求:掌握:要求理解记忆,融会贯通 熟悉:要求理解,记忆 了解:初步理解内容(目录):1 章是简介概况,浏览了解,初步印象 29章是基础部分,重点精读,系统记忆 1014章是
2、应用部分,前后联系,比较总结,绪论要求:1、掌握免疫的概念2、了解免疫科学的诞生与发展3、掌握自然免疫和获得免疫的概念4、掌握免疫应答的特点、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克隆选择理论的概念5、了解免疫学的应用实践6、了解免疫学的分支学科及其发展,第一节 免疫学的由来和发展,1.1.1 疾病的传染与免疫,immunity(免疫,免疫的)来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原意是免除服役或免除课税。免疫在微生物学指免除瘟疫(原始概念),即对传染因子的再次感染有抵抗力,是机体在初次感染后产生了免疫应答。,免疫学起源Jenner1798年牛痘苗的发现人痘接种术(1617世纪):天花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烧、乏力、恶
3、心呕吐和严重皮疹,无药可治。宋朝中医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将痊愈后的天花患者的痂皮,研成粉末,吹进健康儿童的鼻子。,3天,5天,7天,天花发病过程,天花病人局部痂皮磨成粉,鼻吸入,预防儿童天花,中国古代“种人痘”,(1617世纪),牛痘苗的发现(18世纪)英国医生Jenner观察到挤奶女工患牛痘后不易得天花,通过实验确证牛痘苗可预防天花,对人体无害,为传染病的预防开创了人工免疫的先声。弥补了人痘苗的不足,且可在实验室大量生产,于1804年传入我国后代替了人痘苗。,1721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夫人将人痘法传入英国,把接种人痘者移居天花流行区,发现接种者均获得抵抗力。,Edward Jenn
4、er(1749-1823),Jenner种牛痘图,免疫的现代概念: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即机体区分自身和异己的功能。,1.1.2 免疫科学的诞生和发展,1.1.2.1 免疫学的创立(经典免疫学时期)自发明牛痘后,免疫学停滞了一个世纪。19世纪微生物学在法国Pasteur和德国Koch解决了细菌的分离培养,为人工菌苗的制备创造了条件。1880年巴斯德关于鸡霍乱预防作用的报道是免疫学诞生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重要成就有: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1880);抗毒素的发现(E von Behring,1890);补体的发现(J Bordet,1895);血清学方法的建立;免疫化学的研
5、究;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的最大贡献 1880年,Pasteur发现鸡霍乱杆菌的接种方法(老化的霍乱杆菌);1881年,Pasteur应用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杆菌减毒疫苗(死菌苗);1885年,Pasteur在兔体内连续传代获得了减毒株,制备了狂犬疫苗(活菌苗)。巴氏减毒菌苗的发明为实验免疫学建立了基础。,Louis Pasteur 1822-1895,France路易斯.巴斯德,抗毒素1890年,德国学者E von Behring 在Koch研究所应用白喉外毒素(白喉杆菌产生)给动物免疫,发现血清中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将免疫血清转移给正常动物也有中和外
6、毒素作用。被动免疫法很快应用于临床治疗(1891年)。于190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利用类毒素制备抗白喉及破伤风毒素血清,补体的发现1895年,比利时人J Bordet。Bordet发现溶菌现象中补体和抗体的作用。将新鲜免疫血清60加热30分钟丧失溶菌能力。在新鲜免疫血清内存在两种不同物质与溶菌有关:一种对热稳定溶菌素即抗体,有特异性;一种对热不稳定非特异性成分、补体,具有溶菌或溶胞作用,以抗体存在为前体。,朱尔斯.鲍迪特:比利时人,1919年若贝尔奖金,血清学方法的建立 在抗毒素发现后10年中,在免疫血清中发现有溶菌素、凝集素、沉淀素等特异性组分,并能与其相应细胞或细菌发生反应。1900
7、年,P Ehrlich 抗体形成概念 1896年,M von Gruber,H.E Durham 凝集反应(抗体在体外凝集细菌)1897年,P Kraus 沉淀反应1906年,A.P von Wassermann 补体结合反应。,抗体生成理论(体液免疫学说)1897年,德国P Ehrlich抗毒素分子存在于细胞表面上,当外毒素进入体内后与之特异结合,并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抗毒素分子,自细胞表面脱落入血流,即是抗毒素。,Ehrlich,免疫化学的研究 1917年,K Landsteiner 应用人工抗原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发现了ABO血型)1929年,M Heidelberger 抗原抗体反
8、应的定量研究1934年,JR Marrack 抗原抗体反应格子学说1938年,AW Tiselius,EA Kabat 血清蛋白电泳技术 丙种球蛋白1941年,AH Coons 免疫荧光技术1942年,JT Freund 佐剂1955年,P Grabar 免疫电泳 抗体分子不均一性,1.1.2.2 科学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至60年代,近代免疫生物学的进展和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否定了免疫反应是单纯的化学过程的学说,认为是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普遍生物学现象。,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的成功;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学技术的
9、发展(改进了血清学技术,建立间接血凝反应以及免疫标记技术等)。,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性的成功(型超敏反应)Koch在发现结核杆菌后,企图用注射的方法达到免疫接种的目的,结果异常,引起了局部组织坏死。这一现象具有特异性但与抗体产生无关。证明了机体免疫性除能产生体液免疫外还能形成细胞免疫。,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1945年,RD Owen)异卵双生小牛内有两种血型红细胞共存,为血型细胞镶嵌现象。不同血型细胞在彼此体内互不引起免疫反应(移植排斥现象)。后来在小鼠体内成功地人工诱导耐受,给予Burnet学说以有力的支持。经典免疫学的观点受到严重挑战,免疫学进入了免疫生物学时期。,克隆选择理论(1958,J
10、erne和Burnet),(1)T细胞和B细胞无数的特异性在与外来抗原接触前就已存在。(2)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表面有抗原特异性受体,且每个淋巴细胞只带一种特异性受体。(3)当抗原表位与特异性淋巴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活化特异性的淋巴细胞,使其分化增殖成为一个淋巴细胞克隆,释放各种产物,发挥免疫效应。(4)能特异识别机体“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在淋巴系统发育成熟前就被清除,以后不会诱导免疫应答成为“克隆流产”。,阐明了抗体产生机制,解答了对抗原的识别、免疫记忆的形成、自身耐受的建立以及自身免疫的发生等现象。,Burnet,1.1.3 现代免疫学时期,天然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使免疫学从抗
11、感染免疫发展为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藉以维持机体稳定性的生物学概念。,60年代的重要发现1证明了胸腺和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建立了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组织学和细胞学基础。1957年,Glick 早期摘除鸡的腔上囊组织可影响抗体的产生1961年,Miller,Good 胸腺与细胞免疫1965年,Gowan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1969年,Claman,Mitchell T和B细胞亚群的概念,2对抗体的结构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40年代,抗体的血清球蛋白性质;50年代,RR Porter木瓜蛋白酶水解抗体球蛋白分子抗体活性片段;GM Edelman 证明球蛋白是多肽链组成的60年代,统一抗体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绪论 ppt 课件 00000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