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教学课件.ppt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教学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主讲教师:傅丰林 刘雪芳,第2页,使用说明,课程适用对象:计算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配套文字教材殷瑞祥: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学时:60(30+30)内容:电工学+电子学,第3页,目录,绪 论第一篇 电路基本理论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第2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第3章 交流稳态电路分析第4章 暂态电路分析,第4页,目录(续),第二篇 模拟电子技术第5章 半导体器件基础与二极管电路第6章 晶体管放大电路基础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电路第8章 信号产生电路第9章 直流电源附录附录1 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附录2 应用EWB
2、进行电子电路分析设计,课程要求,了解:熟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概念清楚,原理明白,并具有分析和计算能力。掌握:比“理解”要求更高,有的知识必须记住。,Why What How,学习要求,课堂:听讲与理解、适当笔记课后:认真读书、完成作业实验:充分准备、勇于实践 学会使用仿真软件,成绩给定,平时成绩:作业:每章交一次点名:不定期抽点名期中考试,期末卷面成绩,E-mail:Tel:18066808742,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9,本章教学内容,1.1 电路组成与功能1.2 电路模型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电位、功率1.4 基本电路元件模型1.5
3、电路的工作状态与元件额定值1.6 基尔霍夫定律,作业4、8、10、11、15、17、18,10,本章内容概述,先修基础:物理学,主要内容:电路模型的概念、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电路的工作状态,基本电路元件及其特性,集中参数电路的拓扑约束关系基尔霍夫定律。这些内容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础。,重点:深刻理解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极性和参考方向的意义,强化电路模型的概念,牢固掌握集中参数电路的基本约束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伏安特性约束。,11,1-1 电路的组成与功能,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用电设备或元器件(称为负载)与供电设备(称为电源)通过导线连接而构成的提供给电荷流动的通路。电路的组成为电路工作提
4、供能量的电源;在电能作用下完成电路功能的用电设备或元器件;连接电源和用电设备的导线;控制电源接入的开关等。例如我们常用的照明电路。,12,1-1 电路的组成与功能(续),电路的功能客观上电路提供了电荷流动的通路,电荷携带着电能在电路中流动,从电源带走电能,而在用电元器件中又释放电能,根据电路的工作场合和工作目的,电路主要有下列作用:能量传输 将电源的电能传输给用电设备(负载)。能量转换 将传输到负载的电能根据需要转换成其它形式 的能量,如光、声、热、机械能等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载体)-信号-电路-终端-(去载体)-信息(电流或电压),信号(接受)-电路-信号(已经放大、去噪、合成),13
5、,1.2 电路模型,为什么要引入电路模型?Why构成实际电路的元器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给分析和设计带来困难。只有对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建立了数学模型,才可能对电路进行深入分析。例:手电筒电路(p4 图1-2-1),14,1.2 电路模型(续1),什么是电路模型?What对实际电路的特性进行分析、抽象,将电路的主要性能用数学方法表达出来,再利用一些具有特定、理想化特性的元件(理想元件)重构出来的电路,称为原电路的模型。电路模型反映了原电路工作的主要特性,并且这些特性是已经数学化了的,便于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电路模型中,构成电路的不再是千差万别的各种实际元器件,而是数量有限的理想元件,具有很好的规范
6、性。有利于设计、交流。构成电路模型的理想元件数量应尽可能少,否则,电路模型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15,1.2 电路模型(续2),怎样建立电路模型?How对电路中的每个元器件特性建立数学模型。用理想元件实现每个元器件的特性,构成元器件的电路模型。把所有元器件的电路模型按照原电路结构连接起来,形成电路的模型。,16,1.2 电路模型(续3),常用理想元件种类,电荷 q,磁通,电压 u,电流 i,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忆阻元件,17,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流及其表示方式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路中电荷流动量的度量,它表示单位时间流过电路中某一截面的净电荷量。电荷流动不仅有数量,也有方向
7、,因此电流是具有方向的。规定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称为真实方向)。分析电路时用箭头或双下标来指定电流的方向。,负电荷流向,q+,q-,18,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1),电流(续)电流的符号和单位电流的符号:电路中用 I 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i 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表示:每秒钟流过1C的净电荷。,19,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2),电流(续)电流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之前,电流的真实方向一般是未知的。用代数量来表示有方向的电流。符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为了用代数量表示电流,我们必须事先规定一个参考
8、(即符号为正时电流的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中用箭头标示。,20,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3),电流(续)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定义的,而电流的真实方向则是受电路约束客观存在并确定的。当参考方向设的与真实方向一致时,电流的代数值符号为正;反之为负。若分析电路后确定的电流符号为正,则表明电流的真实方向就是参考方向;反之亦然。,21,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4),电流(续)电流的测量实验和工程中采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电流表必须串接在被测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由电流表接线方式决定“+”接线柱指向“-”接线柱,22,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5),电压、电位、电动势电
9、压的概念电场是一种位场,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位能。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电位能称为该点的电位。它表示外力将单位正电荷从参考点(0电位)移动到该点所作的功。单位为伏特(V)=1 焦耳(J)/库仑(C),用 v 或 V 表示,a 点电位,b 点电位,23,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6),电压(续)电压的概念 电路(电场)中两点(如a与b)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用 u 或 U 表示,单位也是伏特(V),ab两点之间电压,电压 uab 表示单位正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点所失去的电位能,因此常也称为电压降。,失去电位能Wa-Wb,24,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7),电压(续)电压的方向
10、(极性)电路(电场)中,只有定义了参考点,电位才有意义。电压是一个相对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电压表示的是电位下降,也存在方向(又称为极性),规定电位下降的方向为电压的真实方向。电位实际上是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25,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8),电压(续)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压具有方向性,不能单用数值来表示,必须同时标定其方向。在对电路分析之前显然不能确定电压的真实方向。两点之间电压只可能有两个方向,可先假设电压的方向,数值的正、负表示真实方向与假设方向之间的关系。称此假设的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用箭头(或+/号)在电路中标出。有了参考方向,带方向的电压变量就转变成
11、了代数量。,或,26,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9),电压(续)电压的测量实验和工程中采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电压表必须和被测支路并联。电压的参考方向由电压表接线方式决定“+”接线柱指向“”接线柱,27,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10),关于电位:利用电位的概念,可以简化电路图,也可使计算更为简单。在电子电路中,为简化电路,一般不画出直流电源,而只标出各点的电位值。例:求图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I,28,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11),关联参考方向 同一电路元件上既有电流参考方向,也有电压参考方向。都是人为假设出来的,两者之间没有实际联系。为了分析方便,同一电路元件或电路部分,电压和电
12、流的参考方向采用一致的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向。如无特别需要,一般采用关联的参考方向。这样在电路中只需要标出一个参考方向。,第29页,第29页,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12),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符号与单位电功率是电路元件消耗电能快慢的度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路元件消耗的电场能量。电路中用 P 或 p 表示电功率,按照定义 p(或 P)=dW/dt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焦耳(J)/秒(s)。功率的计算采用关联参考方向时,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必须加上负号!,30,1.3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续13),电源和负载的概念若某元件电功率大于零,在电路中消耗电能,表现为负载。若某元件电功率小于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模拟 电子技术 第二 教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