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合金.ppt
《第四章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合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合金.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合金,内容,马氏体相变共析转变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应用,固态相变的分类,固态相变,按热力学:一级、二级相变,按平衡状态,按原子迁移:扩散、非扩散型相变,按相变方式:有核、无核相变,伪共析相变贝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非平衡脱溶沉淀,同素异构转变平衡脱溶沉淀共析相变调幅分解有序化转变,平衡相变,非平衡相变,4.1 马氏体相变,4.1.1 扩散与相变,相变方式有核相变:通过形核 长大方式进行,新相与母相有界面,如奥氏体珠光体的转变。无核相变:以固溶体中的成分起伏为开端,通过成分起伏形成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但是两者无明显的界面(如调幅分解)。,从原子迁移情况 扩散型相变:相变过程中
2、伴随有元素的扩散,组成原子在较大范围迁移,相变速率较慢。如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无扩散型相变:以晶格畸变为主的位移型无扩散相变,如马氏体相变。,钢:含碳量小于2并含有某些其他元素的铁碳合金。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组元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也可以是化合物。固态下所形成的合金相基本上可分为固溶体和中间相两大类。固溶体:是以某一组元为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溶人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铁的两种晶体结构:体
3、心立方结构(存在于两个温度范围内,912以上称铁,1394以上称铁);面心立方结构(存在于9121394之间,称铁)碳在钢中的两种主要存在形式:溶入铁中与铁形成固溶体;另一是与铁形成铁碳化合物,称渗碳体(Fe3C)。碳溶于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溶于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最大溶解度为2.11。,共析碳钢C曲线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共析转变(珠光体转变),从固溶体母相中以相互协作的方式生长为结构、成分均不同于母相的两个新固相。形成铁素体、渗碳体交替分布的片层状共析组织,由于其经抛光、侵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而得名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的片层
4、间距和珠光体团示意图,珠光体转变示意图,马氏体转变的发展过程,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淬火(即将钢加热到高温后淬入水或油中急冷)的方法可以提高钢的硬度,经过淬火的钢制宝剑可以“削铁如泥”。十九世纪未期,人们才知道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内部相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钢的性能的变化。为了纪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德国冶金学家Adolph Martens,法国著名的冶金学家Osmond建议将钢经淬火所得高硬度相称为“马氏体”,并因此将得到马氏体相的转变过程称为马氏体转变。Martensite M马氏体,十九世纪未到二十世纪初主要局限于研究钢中的马氏体转变及转变所得产物马氏体。二十世
5、纪三十年代,人们用X射线结构分析的方法测得钢中马氏体是碳溶于-Fe而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中的固溶碳即原奥氏体中的固溶碳,因此,曾一度认为“所谓马氏体即碳在-Fe中的过饱和固溶”。曾经有人认为“马氏体转变与其它转变不同,是一个由快冷造成的内应力场所引起的切变过程”。四十年代前后,在Fe-Ni、Fe-Mn合金以及许多有色金属及合金中也发现了马氏体转变。不仅观察到冷却过程中发生的马氏体转变;同时也观察到了在加热过程中所发生的马氏体转变。由于这一新的发现,人们不得不把马氏体的定义修定为:“在冷却过程中所发生马氏体转变所得产物统称为马氏体”。把以晶格畸变为主的位移型无扩散相变统称为马氏体相变。,马
6、氏体转变的主要特性(一)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 马氏体转变有一上限温度,这一温度称为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也称为马氏体点,Ms表示。不同的材料Ms是不同的。马氏体转变还有一个下限温度,用Mf,当奥氏体过冷到Mf以下时转变也不能再进行了。称为马氏体转变的下限温度或马氏体终了点。也就是说马氏体转变是在MsMf之间进行的。一般钢材的Mf都低于室温,在生产中为了获得更多的马氏体,常采用深冷到室温以下的处理工艺,这种工艺方法称为冷处理。,(二)马氏体转变的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 马氏体转变时能在预先磨光的试样表面上形成有规则的表面浮凸。这说明马氏体的形成与母相奥氏体的宏观切变密切相关。,下图是三种不变平面
7、应变,图中的C既有膨胀又有切变,钢中马氏体转变即属于这一种。,显然,界面上的原子排列规律既同于马氏体,也同于奥氏体,这种界面称为共格界面。,(三)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马氏体转变只有点阵改组而无成份变化,转变时原子做有规律的整体迁移,每个原子移动的距离不超过一个原子间距,且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1、一些具有有序结构的合金发生马氏体转变后有序结构不发生变化;2、Fe-C合金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后,C原子的间隙位置保持不变;3、马氏体转变可以在相当低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且转变速度极快。例如:Fe-C、Fe-Ni合金,在-20-196之间一片马氏体形成的时间约510-5510-7 秒。,(四)马
8、氏体转变的位向关系及惯习面 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新旧两相之间保持着严格的晶体学位向关系,马氏体的不变平面被称为马氏体的惯习面,以平行于此面的母相的晶面指数表示。(五)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冷却时高温相可以转变为马氏体,加热时马氏体可以逆转变为高温相,而且转变都是以马氏体转变方式进行的。与 MsMf 相对应,逆转变有AsAf 分别表示逆转变的开始和终了温度。,马氏体转变的切变模型 M转变的无扩散性及在低温下仍以很高的速度进行等事实,都说明在相变过程中点阵的重组是由原子集体的、有规律的、近程迁动完成的,而无成份变化。因此,可以把M转变看作为晶体由一种结构通过切变转变为另一种结构过程。自从1942年
9、以来,由Bain开始,人们便根据M相变的特征,设想了各种相变机制。因为相变时母相发生明显的切变,所以早期提出的机制常常是从简单的切变过程推导出来的,企图通过简单的切变便可以得到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的M。,1、贝茵(Bain)模型 早在1942年Bain就注意到可以把面心立方点阵看成是轴比为c/a=1.41(即21/2:1)的体心正方点阵。同样,也可以把稳定的体心立方的铁素体看成是体心正方点阵,其轴比等于1。,Bain模型给出了点阵变化的清淅的模型,但不能解释宏观切变和惯习面的存在,也不能解释M内部的亚结构。,2、KS切变模型 库尔久莫夫和萨克斯测出含C为1.4%的碳钢中M与A存在的位向关系,即KS
10、关系,为了满足这一取向关系必须有点阵的切变。他们于1930年提出了轴比相当于1.06的点阵转换模型,即KS模型。首先考虑没有C存在的情况,设想A分以下几个步骤转变为M:,(1)在(111)面上沿-211方向产生第一次切变,第二层原子(B层原子)移动1/12-211,而更高层原子则按比例增加。但相邻两层原子的相对位移都是相同的。第一次切变角是1928。,(2)第二次切变:第二次切变是在(11-2)面上(垂直于(111)面),沿1-10方向产生1030的切变。第二次切变后,使顶角由120变为10930或60角增至7030。,(3)经两次切变后,再作一些小的调整,使晶面间距和测得结果相符合。由于没有
11、C原子存在,得到的是体心立方点阵的M。在有C原子存在的情况下,对于面心立方点阵改建为体心立方点时,两次切变量都略小一些,第一次为1515,第二次为9。,KS切变模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导出了所测得的点阵结构和位向关系,给出了面心立方的奥氏体点阵改建为体心正方马氏体点阵的清晰模型,但是惯习面和宏观切变与事实不符。,3、GT模型 格伦宁格和特赖雅诺于1949年提出的另一个两次切变模型。(1)首先在接近于(259)的面上发生均匀切变,产生整体的宏观变形,造成磨光的样品表面出现浮凸,并且确定了马氏体的惯习面。这个阶段的转变产物是复杂的三棱结构,还不是马氏体,不过它有一组晶面间距及原子排列和马氏体的(11
12、2)面相同。,(2)在(112)面的11-1方向发生12 13的第二次切变,这次切变限制在三棱点阵范围内,并且是宏观不均匀切变(均匀范围只有18个原子层)。对于第一次切变所形成的浮凸也没有可见的影响。经第二次切变后,点阵转变成体心立方点阵,取向和马氏体一样,晶面间距也差不多。(3)最后作一些微小的调整,使晶面间距和试验测得的符合。,均匀切边过程亦称可见切变,可以比较容易的从晶体的宏观表面浮凸确定。不均匀切变涉及到微观结构的变化,亦称不可见切变,不易直接测定。不均匀切变可以是在平行晶面上的滑移,也可以是往复的孪生形变。均匀切变不仅使单胞由正方变为斜方形,并且使晶体的外形由ABCD变为ABCD。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马氏体 相变 形状 记忆 合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