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603号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六月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 建设项目主要变更内容21.3 方案比选51.4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5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6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6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83.1 简要工程分析8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83.3 主
2、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93.4 对法定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113.5 主要防治保护措施113.6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23.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123.8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33.9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133.10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3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45 联系方式15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位于位于防城港港口规划的第三港区牛头航道及西贤航道东侧
3、(见图1.1-1),原设计建设规模为1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水工建筑物按5万吨级泊位预留),年通过能力95万吨,其中进口金属矿35万吨,出口非金属矿60万吨,主体工程包括泊位1个、紧接码头前沿,左边依次布置3个142m90m出口非金属矿石堆场,右边依次布置3个46.5m90m进口金属矿石堆场,左、右边各布置2个预留堆场,堆场面积50895m2,预留堆场33000m2,铁路装卸线690米,以及辅助配套工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我单位于2005年1月编制完成,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于2005年3月21日以桂环管字200571号“关于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环境影响
4、报告书的批复”对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十七泊位码头整体工程于2007年2月完工,现工程处于试运行阶段。后因市场发展需要,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对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装卸货种进行了调整,原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调整为有色金属为主的大宗散货进口,码头水工仍按5万吨级建设。近年来,随着广西深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不断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越共同构建“两廊一圈”等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得广西沿海港口在我国政治经济战略部署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得益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近年来广西沿海港口
5、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防城港为主、钦州港和北海港共同发展的格局,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7年10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指出:我区沿海港口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通往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出海口,不仅吸引产业向沿海集聚,还将承担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及工业制成品的对外运输任务。2010年3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广西北部湾总体规划指出:近年来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运输货物以大宗散货为主,是西南地区能源、原材料和非金属矿石等大宗物资转运的重要枢纽。其中对防城港域的功能定位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
6、的重要枢纽,将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成为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在试运行过程中,防城港第十七泊位原确定的集装箱和件杂货运量严重不足,而煤炭等散货货运量需求却大幅增加,根据相关规划,为了满足腹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适应市场变化,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对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装卸货种进行了调整,并请示了防城港市港口建设管理办公室。随着港区散货吞吐量的增加,现有港区扬尘大幅增加,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召集防城港务集团及相关部门专门就港区扬尘治理问题召开了常务会议,提出了加快专业化码头建设,采取专业措施集中管理治理扬尘货物。1.2 建设项目主要变更内容1.2.1 原环评批复工程概况第十七泊
7、位码头为1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水工结构均按靠泊5万吨级船舶设计),建设近期拟定年通过能力95万吨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石,其中金属矿为澳大利亚矿粉,非金属矿为磷矿,主体工程包括泊位1个、堆场6个,预留堆场3.3万平方米,铁路装卸线690米以及辅助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1677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293.85万元。1.2.2 变更工程概况变更后,工程建设规模及运量均未发生变化,仍为1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水工结构均按靠泊5万吨级船舶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维持95万吨不变变更的主要内容为:因市场发展需要,对货种进行了调整(由原有金属矿及非金属矿进出口调整为有色金属进口),将原有分散的堆场布置变更为垂直于岸线
8、的4块长条形大堆场。沿垂直于岸线方向布置2条铁路装卸线,散货堆场面积约92023。原设计金属矿及非金属矿石装卸工艺取消,码头全部进口以铜精矿为主的有色金属矿,港区内水平运输由变更前的装载机输送变为皮带机运输,货物堆取料由堆取料机进行,码头装卸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可降低港区内散货水平运输带来的粉尘污染。19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图1.1-1 工程地理位置图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2.4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仍为1677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增至1684.5万元。1.2.5 工程变更一览表工程变更前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1。表1.2-1
9、 第十七泊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变更前变更后备注1码头岸线长度m262.5262.52泊位数/吨级个/DWT1/10000(兼顾50000)1/10000(兼顾50000)规模不变3吞吐量104t91117货种变更,原金属矿、非金属矿变更为有色金属专用4陆域面积m2181125191450原矩形变为不规则形5库场面积m28389592023由原有6块堆场变更为4块散货堆场6铁路进港线/装卸线条1/12/27装卸机械10t30m门座起重机台2/原自卸车水平运输改为皮带输送20t自卸车台8/ZL50装载机台4/铲车台3/推耙机1/门机台/7带式给料机台/7皮带输送机条/5堆料机台/2装载机
10、台/108作业天数天3303309定 员人10110110总投资估算万元1677216772.防城港第十七泊位码头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3 方案比选项目已建成,为补办变更手续,无比选方案。1.4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4.1 法律法规本项目建设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敏感区域,所处海域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174号),主导功能为港口、工业用海,属四类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4.2 产业政策本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第9号令),“
11、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及以上)建设”为鼓励发展的项目,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1.4.3 与防城港总体规划相符性根据本工程位于防城港总体规划规划的第二港区内,其中第二港区主要承担集装箱和部分件杂货运输任务,并直接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近期建设应从多用途和通用散杂泊位起步,逐步向集装箱泊位过渡。本工程建设多用途和通用散杂泊位,符合规划要求,建议根据规划要求,尽快向集装箱泊位过渡,以减轻港口作业粉尘污染。1.4.4 与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相符性根据2010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防城港第十七泊位位于防城港域渔湾港区第二作业区,该作业区港区为承担干散货、集装箱和
12、部分件杂货运输的综合性作业区,其中9#、10#泊位发展集装箱运输,11#17#泊位发展通用散货运输。作业区规划岸线2470m,2.57万吨级泊位9个,陆域面积290公顷,年通过能力1040万吨。防城港第十七泊位为通用散货泊位,符合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海水环境现状本次评价采用项目附近的防城港口区的2011年例行监测数据,各项污染指标均能满足其功能区划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四类标准要求,海水水质较工程建设前未有明显变化。2.1.2 环境空气现状工程建成前后,本工程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的SO2和NO2的日平均浓度都
13、没有出现超标现象,且变化不大,工程建成前,防城港市总悬浮颗粒物背景浓度较高,监测的市人民医院和港口区第一小学均超标,是由于城区附近港区进行建设,施工扬尘导致总悬浮颗粒物超标。工程建成后,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均不超标,说明现有建成散货港区运营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2.1.3 港区粉尘无组织排放港区场界处大海粮油及22泊位处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的浓度限值要求,现有散货港区无组织排放达标。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确定大气评价范围为工程中
14、心,直径为5.0km的圆形区域。图2.2-1 工程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图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简要工程分析项目已建成,无建设期污染分析内容。工程货种变更后主要带来粉尘污染及含尘污水的产生。3.1.1 建设期污染分析项目已建成,无建设期污染分析内容。3.1.2 营运期污染分析 环境空气港口在采取措施后的,粉尘产生量为62.7t/a,采取措施后排放量为17.8t/a,较变更前粉尘排放量减少14.7t/a。 水环境由于委托第三方进行装卸及机械,减少含油污水产生量3560 m3/a,石油类产生量减少0.0178t/a;由于采用干式吸尘,含尘污水产生量减少10616t
15、/a,SS减少10.6t/a。 固体废物由于货种变更,散货尘泥产生量减少50 t/a。3.1.2 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环境合理性分析项目已建成,无施工期环境影响。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原报告书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场界外的插排尾村、市人民医院及港口区第一小学。项目变更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要求,原环境保护目标不在评价范围内,新增保护目标江山半岛牛头村、大海粮油及防城港中储粮仓储有限公司等3处敏感目标,详见表3.2-1及图2.2-1。表3.2-1 工程主要大气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序号保护区域或对象方位与距离范围与规模环境功能码头装卸中心堆场中
16、心1牛头村西北,1730m西北,1980m30户,约100人一类2大海粮油东北,1970m东北,1900m日榨大豆7500吨、日加工毛油1900吨、日灌装小包装油400吨粮油加工企业3防城港中储粮仓储有限公司东北,1477m东北,1348m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大豆、油脂、油菜籽等粮油产品的接收、存储管理业务,总仓容为8万吨粮食仓储企业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 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查阅,现17#泊位生活污水处理站尚未建设,建议按照原环评报告书及批复要求,尽快实施17#泊位生活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用。17泊位采用防水油布覆盖堆垛,堆场裸露区域由于装卸过程可能洒落部分
17、粉尘,配备一台干式吸尘车对洒落粉尘进行收集,无码头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水及堆场径流雨水产生。待与本工程配套的城市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能力建成后再将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3.3.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程变更后有色金属矿采用油布覆盖、洒水降尘,堆场洒水、绿化等的综合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其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如下: TSP影响分析逐时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TSP最大地面浓度值为0.0648mg/m3,较未采取措施前降低96%;对牛头村的TSP小时浓度影响最大,为0.0022mg/m3,占现状浓度的贡献率为3.2%。逐日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颗粒物最大地面浓度值为0.0375mg/m3,较未采取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城港 第十七 泊位 码头 工程 变更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