撘石教学的设计理念.doc
《撘石教学的设计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撘石教学的设计理念.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撘石教学的设计理念 撘石教学的设计理念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21 搭石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
2、乡的搭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生1:什么是搭石?生2:搭石搭在哪?生3:搭石是干什么用的?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相信书中总会有大家需要的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好读的词语或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2、反馈字词:谴责 懒惰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溪水猛涨 脱鞋绾裤 理所当然 俩人师:课文里的生字词都读准确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出示词语)同桌互读有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词语吗?生1:“俩”念li。生2:“脱鞋绾裤”的“绾”师:
3、“绾”是什么意思?生3:把裤子卷起来。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脱鞋绾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呢?生:就会着凉感冒。师:那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可见搭石是这么重要啊! 师:还有要提醒的词语吗?生:谴责师:放到课文的句子里读一读。谴责这里的人懒惰,就是
4、在生:称赞勤劳。(齐读句子)师:还有要提醒的词语吗?生:人影绰绰的绰。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别忘了字典这个好朋友啊!“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师:不错,那“人影绰绰”又是什么意思呢?生:人的影子的姿态柔美。师: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师:“绰绰有余”的意思就是“很宽裕,用不完”。把这个词写在书上,积累下来吧!3、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怎么摆搭石,第三段和第四段写了人们怎么走搭
5、石。师:那第一段呢?生:写了什么是搭石。师:那就是知搭石。最后一段呢?生:赞美搭石。师:课文就是围绕这些内容来写的。能完整的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生: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搭石,人们怎么摆搭石、走搭石,最后赞美了搭石。(三)再读课文,深入体验:1、再读第一段,你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搭石呢?师:能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生:就是放在小溪里的石头,方便大家过小溪用的。(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2、搭石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么美,他觉得,搭石(引读)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3、那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
6、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生:我觉得“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很美。师:你能想象的出,这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会怎么想?生1:我得把这搭石搭好。生2:要不别人走到这该掉水里了。师:你不是急着赶路吗?生:可是,如果我走了,别人就不方便了,所以不管多急,也得搭好了搭石再走。师:原来家乡人心里想的是别人啊!(齐读句子)生:我觉得人们走搭石很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让我们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现在我们就走在了(生齐)搭石上,别忘了,这搭石原本就是(生齐)天然的石块,踩上去难免会(生齐)有所活动,所以家乡有句俗语叫(生齐)
7、“紧走搭石慢过桥。”可要小心了。师:我们来合作。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5: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于是就发出了生:踏踏的声音。师: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没有。师:没有人指挥,大家走的又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能读出这种美吗? (生练读,指名读)师:同学们,刚才走搭石的时候,你都仿佛看
8、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树的影子倒映在小溪上,随着水波荡漾。生2: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生3: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生4:我还看到了水中的小鱼。师: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生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师: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这么美妙的画卷中吗?(配乐齐读)(四)总结:是呀,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乐美、画面美,更有家乡人们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说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那么,搭石上还有哪些美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搭石教学反思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一幅
9、幅生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到这些美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1、落实大语文观。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中心句,让学生重点体会三幅感人画面,去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进行感悟。以“美”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从看的见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见的人性美、情感美,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发现美,感悟、体会美,抒发、表达美。课堂上的三读中心句,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2、扎实落实字词教学。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词中认,放在句子中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字、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既有利于掌
10、握音形义,又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了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在教学“脱鞋绾裤”一词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而理解“人影绰绰”时,又借助于字典突破难点。3、注重激发兴趣。我在导入中,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作者的家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深深地体会到了美,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学也就在这浓浓的美中开展起来了。而在理解“协调有序”的时候,我又让学生模拟走搭石的一群人,通过朗读,来“身临其境”的体会,从而由衷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协调有序”。我还让学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语,想象画面,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一次次地朗读、积累、感悟,品
11、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过程,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存在以下不足:1、对于上了点年岁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学生的想象还不够丰富,体会的还不够深刻。2、调控和组织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撘石教学的设计理念2教学目标: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2.运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创设情境、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
12、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4、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难点:运用创设情境、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句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指名汇报,交流。3、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
13、说。4、教学并指导理解“脱鞋绾裤”的意思,体会搭石给人们带来的方便。5、齐读什么是搭石。6、这些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搭石铺在水中,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7、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师相机板书)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1、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什么样的风景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3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体会老人的心灵美。四、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课时一、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交流句一:“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
14、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齐读句一1、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2、从哪些词体会到美?根据汇报课件打红三个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3、分男女生读词。体会“协调有序”的节奏美:师生合作读句子。全班分成两组合作读。汇报板块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 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姿态柔美”的意思。)“绰绰有余”的“绰”又
15、是什么意思?(是“宽裕;富裕”)再读读这两个词。边读边想象画面。读了这两个词,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谈体会)出示画面,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两个词?(指名读)(全班读)(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指名朗读。齐读。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节奏美、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一道风景二、指名汇报,全班交流。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美?随文学习“伏”字,齐读三遍。“伏”是什么意思?指名上台演示伏的动作。相机理解“理所当然”的意思。拓展说话,假如还有什么人来走搭石,谁总会怎么做?(出示课件)再读课文描写家乡美景的自然段,再次去感受家乡的美。三、交流两个比喻句,谈感受。两个
16、比喻句抒发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结尾又借搭石来赞美家乡人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的优秀品质。四、指导感情朗读全文。五、总结。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板书设计:6、搭石景美搭石 一道风景撘石教学的设计理念3【教材解读】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
17、、感受美。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1、揭题,读题:“搭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书不厌百回读”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遇到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自己开始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并想想什么是“搭石”?3、交流: 读词语,由生字组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理念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