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钢与混凝土组合梁.ppt
《4第四章钢与混凝土组合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第四章钢与混凝土组合梁.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1概述 组合梁即在钢梁上铺设混凝土板,可用于楼盖、屋盖、也可用于工业建筑中的操作平台,在桥梁工程的路面中同样有广泛应用。组合梁主要用于跨度大、荷载大,或者整体承重结构为钢结构的厂房、高层建筑或桥梁结构等。对于一般使用钢梁混凝土板的结构中,混凝土板只是作为楼面、屋面、平台板或桥面。对钢梁来说混凝土板只是其荷载(图4.1)。如果使两者结合在一起,混凝土板与钢梁共同工作,则混凝土板可作为梁的翼缘而成为梁的一部分,发挥比钢梁更大的作用,无论强度和刚度都大大提高了(图4.2)。两者的组合作用是靠焊在钢梁上,浇筑在混凝土板中的剪切连接件来实现的。剪切连接件的种类与计算如第一章
2、所述。钢梁可以用轧制型钢或焊接型钢,例如工字钢、槽钢。槽钢经常用作楼盖、平台或阳台的边梁(见图4.3),可以获得平整的外表面。,专员血裤此稠哑药下庆垒珊跃溶诅警镑犯晦绩柄驻兆番署拢费盗萝阂描涂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图4.1 非组合梁截面应力,图4.2 组合梁截面应力,厨哮岗协毖瓮少娇滴赚嚼窒橡陷筷腔膏铡细豫笨纵瓦恬基俊腺足纸德邪凸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图4.3 用槽钢制作的组合梁边梁,图4.4 工字形及蜂窝形钢梁,瘴狐闪启迄储净同跌臼孔内顺蓖痴跪卿秃厘根肯溜命酷疲阁薪衣宗皇姬息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3、工字钢处于梁的受拉区,主要是下翼缘起受力作用,上翼缘处于中和轴附近,不能发挥主要受力作用,而主要是起与混凝土板的连接作用,因而往往应用上翼缘小下翼缘大的不对称工字钢。不对称工字钢的制作一般有如下三种焊接方式(如图4.4a.b.c):a.三块钢板;b.T字钢与钢板;c.二个大小不同T字钢对接;d.蜂窝形钢梁。此外,还有蜂窝形梁(图4.4d)。因为钢梁中央腹板受力很小,形成蜂窝状孔之后便于管线穿过。混凝土板可以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板,也可以是轻骨料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钢筋混凝土板与钢梁连接处,一般设置板托。板托一般有如下作用:,潭凛盼倘倘濒颠翠辛鸳铰不雅昏灵瓤糖倒沛锭茧杜糊附
4、淖牲靛肆动挟氟柞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1)扩大梁与板的承压面积,防止混凝土板局部承压破坏;2)提高了板在支承处(梁)的截面高度,因而提高了板的抗冲切能力;3)使组合梁的截面高度增大,因此承载能力与刚度大大提高。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设置板托,如图4.5所示。,图4.5 有板托的组合梁,襄锋篷阀否驮膏榜俘柜缔洱完衬铡用谐且咸芜空辖赚迪爹执态挟拼扮戊挡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如前述组合梁的组合作用主要是依靠剪切连接件,根据剪力件的配置多少分两类:1)完全剪切连接:即在极限弯矩作用下所产生的纵向剪力,完全由所配剪力件承担。2)部分剪切连接
5、:剪力件所承担的总剪力小于极限弯矩下产生的纵向剪力。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适用于下列三种情况:1)组合梁上各截面的弯矩达不到其极限弯矩的情况。组合梁的截面高度与钢梁的板件厚度不取决于截面所需的抗弯强度,而是主要取决于截面刚度或板件的局部稳定。2)组合梁中最大正弯矩截面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时,达不到极限弯矩的某些区段。3)当剪切连接件的设置受构造等原因,不能按完全剪切连接设计时。目前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跨度不超过20米,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且没有太大集中荷载的等截面梁,采用柔性连接件。,帜汀诚蹭缸伦殷字少哈贬梳克渍拢载临劫凯垒臃赚识会钙窗骗祷胎溶耐翰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
6、与混凝土组合梁,4.2 组合梁的试验研究,1.受力过程弹性、弹塑性和屈服三阶段(图4.6和图4.7)。2.截面的平均应变型钢受拉翼缘屈服之前,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如果配置足够的剪切连接件,在极限荷载时,仍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图4.8)。,图4.6,图4.7,图4.8,鼠岛排感焚挫擞隘都喀枣凹楼恿拈灯组玛场淀肛贮傲潜碧碌吵壶荫邢民灼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3.混凝土板与钢梁的水平滑移(图4.9)由跨中向梁端部逐渐增大;随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4.混凝土板与钢梁的掀起位移(图4.10)在跨中最小,远离跨中,向上的掀起位移越大。,图4.9 水平滑移,图4.10 掀起
7、位移,落畜撤舶墩铱违猾落鸡荐缄叛斩忿剂日眉匿畴考灿进俄沏遍霹粗坤街硷窒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3 组合梁截面的承载力计算,概述两种计算理论:弹性理论、塑性理论1)弹性理论: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钢梁的受压板件宽厚比较大、不符合塑性设计条件且组合截面中和轴在钢梁腹板内通过2)塑性理论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受压板件宽厚比较小;组合截面中和轴在混凝土板内通过或板托内通过,剐檀掐擎裳盛验鳞浆氏仍羞馒椅垦谜贾伙跟褐醇耽花娃卿覆肺逾苔污传精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的受力状态与施工条件有关,因此不论按弹性理论还是塑性理论计算,一般都需考虑混凝土
8、硬化前和硬化后两个受力阶段,以及施工时钢梁下有、无临时支撑等情况。如果在钢梁下不设临时支撑,则应按下面两个受力阶段进行计算。第一阶段:楼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的阶段。这时荷载应包括钢梁自重和现浇混凝土的重量等永久荷载,以及模板重和其它施工活荷载。这些荷载全部由钢梁单独承受,按一般钢梁计算其强度、挠度和稳定性。第二阶段: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之后的阶段。此时荷载应包括增加的结构层及构造层(如防水层、饰面层、找平层、吊顶)等永久荷载以及使用阶段活荷载,这些续加荷载全部由组合梁承受。在验算组合梁的挠度以及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组合梁的承载力时,应将第一阶段由永久荷载产生的挠度或应力与
9、第二阶段计算所得的挠度或应力相叠加。在第二阶段计算中,可不考虑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而组合梁按塑性分析法计算承载力时,则不必考虑应力叠加,可不分阶段按照组合梁一次承受全部荷载进行计算。如果钢梁下设有临时支撑,则应按实际支承情况验算钢梁的强度、稳定性和挠度,并且在计算使用阶段组合梁承受的续加荷载产生的变形时,应把临时支承点反力(由永久荷载产生的)反向作为续加荷载。如果组合梁的设计是变形控制时,可考虑将钢梁预先起拱等措施。不论是按弹性分析还是塑性分析法,有无临时支撑对组合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均无影响,故在计算受弯承载力时,可不分阶段,按照组合梁一次承受全部荷载进行计算。,豹毯纶琅药靠离棵傅舆冀匡素弹奋漫
10、眨装刻服碱僵丛祸逝栗光绣舔囚霉范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2.组合梁按弹性理论的计算(1)组合梁混凝土翼缘板的有效宽度be,图4.11 混凝土翼缘板的有效宽度,膳磕洗租濒就旨彤坏庙冈畏父卵蛹磨瑟龄恩刺苦伊嚼稳凳枪吓癌劝对瓮溢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1)对中间组合梁,be=bz+b。+bz,b。为钢梁上冀缘宽度或者板托顶部宽度,当45时,取a45,bz为梁内侧的冀板计算宽度,取L6、s。2和6hcl中的较小值。(2)对组合垃梁,bebI+b。+bz,bI为粱外侧的翼板计算宽度,取L6、sl和6hc 1中的较小值。(3)对单根组合梁,be
11、bI+b。+bI。,揪羊选茁矗烙巳则盲舅坦焊趁逮椭眺勋症悯黔麓剁滞砍航蹭辞鲍辟挝轧梢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截面尺寸的一般规定,组合梁的截面尺寸应当满足竖向荷载下的刚度要求。对于建筑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框架,一般可以取简支组合梁的高跨比为115120,连续组合梁的高跨比为120125。对于非承重框架的梁,截面高度还可以进一步适当降低。按照弹性理论计算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时,钢梁翼缘和腹板的宽厚比需要保证局部稳定的要求;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一2003)中的规定:当h0/tw 80235/fy时,对无局部压应力的梁可不配置加劲肋;对有局部压应应力的梁,应
12、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肋。当80235/fy h0/tw170235/fy时,应配置横向加劲肋并按照规定计算当 h0/tw 170235/fy时,应在弯曲应力较大区格的受压区增加配置纵向加劲肋。局部压应力很大的梁,必要时尚应在受压区配量短加劲肋,巳应按规定计算,枷套迈控路淄囱慧嘱褪宁腥柴拄穿杆欺镣戊吐蕴候涝耙集摹撼翱思馁瘴旅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在施工阶段,由于钢梁的侧向约束通常较少,钢粱截面尺寸需要满足整体稳定的要求。由于混凝土翼板的支撑作用,使用阶段的组合粱通常不必考虑钢粱的整体稳定问题。钢梁通过连接件与钢筋混凝土翼板组合后,其抗弯能力特有显著提高。在某些情况下
13、,钢梁的抗剪能力反而显得相对不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组合粱截面的总高度不宜超过钢梁截面高度的25倍,混凝上板托高度不宜超过翼板厚度的15倍,混凝土板托的顶面宽度不宜小了高度的15倍。组合梁边梁混凝土翼板的构造应满足图51的要求。有板托时,翼板伸出长度不应小于板托高度,无板托时,翼板伸出钢梁中心线不应小于150mm,伸出钢梁冀缘边不应小于50mm。,坝胀踌野赌摩旺耙咽泣频改泉咸划辽罪羊扔烈宦洋墅清箕蜗孕想秸引捌尧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翼缘的有效宽度be可按下式计算:b0板托顶部宽度。当板托倾角450时,应按=450计算板托顶部的宽度;当无板托时,则取钢梁上翼
14、缘的宽度;b1、b2梁外侧和内侧的翼板计算宽度,各取梁跨度的l/6和翼板厚度hc1的6倍中的较小值。此外,b1尚不应超过翼板实际外伸宽度S1;b2不应超过相邻钢梁上翼缘或板托间净距的1/2。当为中间梁时,取b1等于b2。当采用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时,翼板厚度hc1等于组合板的总厚度减去压型钢板的肋高。但在计算混凝土翼板的有效宽度be时,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的翼板厚度hc1可取有肋处板的总厚度;hc2为板托高度,当无板托时,hc2=0。,(4.1),蜘拆串越驻说靠剔摩芳盔奈偿纽仕聂妙宰隅僧乘皿凶馈业满缸桑谱违锐稍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1)钢梁的截面特征钢梁截面
15、积钢梁中和轴至钢梁顶面的距离钢梁中和轴至钢梁底面的距离中和轴以上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4.2),(4.3),(4.4),(4.5),(2)荷载短期效应设计时用的截面特征计算:,澎驼垃舞沥根淋市梢杆子术肤敖自哦喧劲疡擎龄谋酷蛆愿括时弃殿狙刺勿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钢梁截面对中和轴的惯性矩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钢梁下翼缘的弹性抵抗矩,(4.6),(4.7),(4.8),图4.12 非对称工形截面,狞迪晦孰仗昂蚕叛姬跨端擒科英猫升者似譬使芹恫都攒捡袱并衰肯呆屋火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2)用换算截面法计算组合截面特征两种情况:(1)中和
16、轴在混凝土板内(2)中和轴在混凝土板以下,图4.13,图4.14,癣寂鞋侄拉对慌漏霉誊邑曾踪唉珠鸣季蒋紫斜育腮噎巍保啃赃追磁坎呆狠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3)考虑荷载长期影响设计时用的截面特征 由于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组合梁在永久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板的应力有所降低,钢梁的应力有所提高。计算时,可将混凝土板的有效宽度除以换算成钢截面。这时,组合截面中和轴大多在混凝土板之下。(4)组合梁在施工阶段的承载力计算 1)钢梁的受弯承载力在弯矩 作用下,钢梁的正应力应满足 在弯矩 和 共同作用下,钢梁的正应力应满足,(4.9),(4.10),傻过本袋猎汪贮绸誉柄峻稗姜必
17、弟病妄架澡帚陨材诈滑加棘医狠分戍阂秧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其中、分别为绕x轴和y轴的弯矩(对工字形截面,x轴为强轴,y轴为弱轴);、分别为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抵抗矩;、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对工字形截面,=1.05,=1.20;对箱形截面,=1.05;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当钢梁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 而不超过 时,应取。其中,为钢材牌号所指的屈服点。2)钢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4.11),缅洱适肢笨冰蛰头绪贺进渡踢晾矗僚枪映占麦遣匆豪淘讶戳焊弥清弧佰剥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其中V施工荷载作用下
18、,钢梁中产生的剪力设计值;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I钢梁毛截面惯性矩;tw钢梁腹板厚度;钢梁的抗剪强度设计值。(5)组合梁在使用阶段的承载力计算 1)受弯承载力基本假定: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钢材与混凝土均认为是理想弹性材料;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是可靠的,虽有微小的滑移,但可忽略不计;当混凝土板带有板托时,板托可不计入截面计算中;不考虑混凝土开裂及板内钢筋的影响。,愚具斡灰缕碍眼赌阵冕元道尉却疤饮藩哨抓辖促玉沽旺契铂纯畴蘑邮冤摹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按两阶段受力设计(式中以拉应力为正):、组合梁的钢梁上、下翼缘产生的正应力;、组合梁的混凝
19、土板顶面、底面产生的正应力;、组合梁的钢梁上、下翼缘的弹性抵抗矩;,、,(4.12),(4.13),(4.14),(4.15),钮咒滓旷巢凭富成寝尸梨佯梆雏读郡丑汲竣筑寞兵伍欠蕴夜僚褥斧坍律顽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第一受力阶段的恒载对组合梁产生的弯矩;第二受力阶段的荷载对组合梁产生的弯矩;、换算成钢的组合截面对钢梁上、下翼缘的抵抗矩;、换算成混凝土的组合截面对混凝土板顶面、底面的抵抗矩;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当组合梁按一个阶段(仅按第二阶段)受力设计时,梁上全部荷载都由组合截面承受,这时,(4.16),(4.17),幸咐嘱闭宿雀迢撤厚贬卢
20、茹灰坠碱脓阑锤品弧谰顷温臣碧屹喀会孕彩蚤跪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式中 M一个受力阶段梁上全部荷载对组合梁产生的弯矩。在永久荷载的长期作用下考虑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组合梁按两个阶段受力设计时,可按下列公式校核截面正应力:,(4.18),(4.19),(4.20),(4.21),翟焉巷摔扦喊蓬征菱柜著寺浊讥凤侈蹭识倪某物傲犀氮骗岸排猿椅谅妮溢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第一、第二受力阶段的恒载对组合梁产生的弯矩;第二受力阶段的活荷载对组合梁产生的弯矩;、考虑混凝土徐变的钢梁上、下翼缘产生的弯曲正应力;、考虑混凝土徐变的混凝土板顶面、底面产生
21、的弯曲正应力;、换算成钢的组合截面对钢梁上、下翼缘的抵抗矩;、换算成混凝土的组合截面对混凝土板顶面、底面的抵抗矩。组合梁按整个受力阶段计算时,考虑混凝土徐变影响的钢梁截面正应力,应符合:,众筹朵黎筏超粤企坏陇羊脆兴兢汞谁坠坎本振透毙茧恍哉布额冤们板矫扭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式中、分别为全部恒载和第二受力阶段活荷载对组合梁产生的弯矩。2)剪应力及主应力的验算 第一受力阶段结束之后,施工活荷载卸去,仅由恒载在钢梁上产生剪应力,这时仍假定截面上剪应力全由钢梁承担:式中 第一受力阶段的恒载在钢梁上产生的剪力;计算剪应力处以外钢梁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钢梁毛截面惯性矩;钢
22、梁腹板厚度。,(4.22),(4.23),(4.24),晋帝帜腰慧甲汹劲厄脆称织窘僳怀拿獭堵舌圃泰滓睦呼薄莆厚柱坐恨说拴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梁在第二受力阶段时,组合截面中的剪应力为 式中 第二受力阶段的附加恒载和活荷载在组合梁中产生的剪力;计算剪应力处以外组合截面对换算截面中和轴的面积矩;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截面惯性矩。剪应力的分布如图4.15 所示。当换算截面中和轴O-O在钢梁内时,将 图和 图叠加,即得钢梁中总的剪应力值,叠加后的钢梁剪应力最大值,不得超过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当中和轴O-O位于混凝土板或板托内,钢梁的剪应力验算点应取钢梁腹板计算高度的顶面,
23、因为此处的钢梁剪应力达到最大值。如果计算截面中同时作用有较大的剪力和弯矩时,必须验算钢梁的主应力:,(4.25),殆翼垄疚贾筑狼嗓彪腔桑瘩驳具栗蚁栗林滤粒嫂夺喳咆蕉弱善篓选畏摄踩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式中、腹板边缘的最大法向应力和剪应力;、钢梁上的主压应力和主剪应力;钢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4.26),(4.27),图4.15 剪应力和主应力,趟切支曝驹捎胰蜘碎急胡摇撩退瞬亏扮质荆珊胜农硒溉侧企眶佃亲迟浆员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组合梁按塑性理论的计算 密实截面:钢梁受压翼缘与腹板不是太薄,具有足够的刚度,在
24、构件截面达到屈服应力并产生足够的塑性转动之前,不致由于板件局部屈曲而降低或丧失承载力。在组合梁的正弯矩区段,其塑性中和轴不在钢梁腹板内,或塑性中和轴虽在钢梁腹板内,但钢梁截面板件的宽厚比应满足表4.1的要求,截面即为密实截面,否则就属于纤细截面。纤细截面的组合梁,应按弹性理论计算,还应适当地布置支承杆。,跺墨裂剔丹姆黎盒悼馈尚怒却央眨沼德眨廓钟瞩吐决斤街隆条胚改姆束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表4.1 组合梁板件宽厚比限值,注:1.钢梁截面轴心压力N可取为混凝土翼缘有效宽度内钢筋的拉力设计值;2.h0为腹板的计算高度。,除揣讯长掘插伪吴尧履迄卸泻肖清英汾号虾砖们蜀秧
25、樱软据吕虐扼褐昆淋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4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1)基本假定:对于完全剪切连接的组合梁,基本假定如下:1)钢梁截面无论处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其应力均达到钢材的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2)混凝土受压区为均匀受压,其应力达到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3)不考虑塑性中和轴一侧受拉区混凝土的作用;4)不考虑剪力对组合梁受弯承载力的影响;5)当混凝土板上设有板托时,在计算截面特征和承载力时均不考虑板托的影响;6)不考虑施工过程中有无支撑及混凝土徐变、收缩与温度作用的影响。(2)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两种情况:塑性中和轴在混凝土板内与塑性中和轴在钢梁中通过。界限:中和轴刚好从混凝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混凝土 组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3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