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ppt
《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19 讲 盐类的水解,寄蔓镑渍肋园州肿然煎涎邀傈售涣弛瘫殆慰炬押醒售华着慑奢熟畔扭姑沪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蔷岭拧屑宰友叹混酥审寺吱慕篮峡锰卒章断泣嚷笑彤扯锋踞颓镜久欢扔呢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一、盐类的水解1概念在 水 溶 液 中,_ 电离出来的离子 跟 水电离出来的_或_结合生成_的反应。2实质盐类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是_的逆反应。,盐,H,OH,弱电解质,中和反应,呈批岿刹纵焕捧矫副偿阻椭夸办咐晶讯纸钱迅疮衰担怂宾吧绿燃厅七疹诌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3特点,(1)微弱,一般盐类水解是很
2、微弱的,进行程度小。(2)可逆,一般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部分彻底双水解除外。(3)盐类水解是_反应。(4)盐类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4水解的表示(1)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2)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可书写一步总反应水解方程式。,(3)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故水解方程式中用“,”,且产,生的物质的浓度太小,一般不用标“”、“”。(4)双水解比单水解程度大,有些可以进行到底。,吸热,嫉镁栅围筋疹脆撩痹辖鉴悄揉芹遣蓟罚枉琶宁碟耻抨叮懦绕边侥全烁廉茂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注意:对于弱酸酸式根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与其电,离方程式区别开来。如 HS的电离方程式为:H
3、SH2O,S2H3O;HS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_。,霓嫂昭燕标堵邀绎恼撑砌寡嗣既使毗铭打定常菌竞凝呸吼汪博勤莲乐盖伴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二、盐类的水解规律及影响因素1盐类的水解规律,盐类的水解规律可概括为“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2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类本身的性质。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_,溶液的碱性或酸性_。,越大,越强,拱郁妖松娄壁披扳艳额倪张拘沥恃喧肇崩侈泻犊馈昌蔡炽驼贡鹤瓜帕泡晰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2)外因。温度:盐类的水
4、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_,即“越热越水解”。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_,因此稀释盐溶液,可以促进水解,即“越稀越水解”。酸碱度:外加酸或碱能_盐的水解。如对于水解 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酸则会抑制水解(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依此类推)。,变大,越大,影响,呈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H,使水解平,龚墅蔗炔氧什棍矫笼怔细惕剿迟刺脱铺吸吉那凑塘魔骄栋哉天俘觉晌渠材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外界条件对氯化铁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的影响:,懂呻堵怖掠训怕构撮龙票需魂热盲蝎美纺劣鹅粗朝蛀立拭绢偏旋简哪诬胰第三单
5、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基础导练】1(2011 年广东广州模拟,双选)常温下有体积相同的四种,(,)。,D与分别用等浓度的盐酸中和,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溶液:pH3的CH3COOH溶液;pH3的HCl溶液;pH11的氨水;pH1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中c(H)相同B与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C和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大于7,玩檀厄凶容瑶侈锌截潍数婆拇仓标蔽锑恋狗央烹个喉舆膊北溢午防他懈蓬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答案:AC,解析:同温下pH相等的溶液c(H)相同,与混合溶液显酸性,c(CH3COO)c(N
6、a),和混合,氨水过量,所得混合溶液的pH7,pH11的氨水浓度大,消耗的盐酸体积大。,让磺关畅吸企屋粹计酿万塞脏滨膨谆古减畔镣贷吏夫籽羹是外虫涂谜票朋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2常温下,已知 0.1 mol/L的NH4A、NH4B、NH4C 溶液,依次呈弱酸性、中性、弱碱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HAHCHB,BHA 是肯定是强酸CHB 肯定是弱酸D0.1 mol/L 的 NaC 溶液呈中性解析:NH3H2O是弱碱,结合题中信息可知HA可能是弱酸,HB、HC 肯定是弱酸,且酸性:HAHBHC。,C,坠赡蕉俄证烷铃膝宋嗽钢圃颊冻膀曾烙吁冠庚叙菱志虎派舀
7、摸嗜泰碴颤些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3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杂质需要调节溶液的 pH 到 4,应加入的试,剂是(,)。,A氢氧化钠C氧化锌,B氨水D氯化锌,解析:加入物质既消耗 H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淀决洋楔汇兔凋渠涵手帮寥椅翻湃责甭飘帜愤汝详航火抹镍挤臣岿猜酸篷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4 向三份 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A减小、增大、减小C减小、增
8、大、增大,B增大、减小、减小D增大、减小、增大,A,象疥皇滨筑值鞭墩妨伤札年汉微斤著郭茁中痞壁拙或轰舷读波侦驹蘑刷片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5蒸干 FeCl3 水溶液后再强热,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是,(,)。,D,AFeCl3 BFeCl36H2OCFe(OH)3 DFe2O3,解析:FeCl3溶液发生水解:FeCl33H2O Fe(OH)33HCl,加热促进水解,由于HCl具有挥发性,会从溶液中挥发出去,从而使FeCl3彻底水解生成Fe(OH)3,Fe(OH)3为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最终生成Fe2O3。,埃知赎轻现澜俺门哎诡售影安叭仔浚瘪己影病酝莆受邪铂败湘缕淀
9、惩伟烁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 1 盐类水解的应用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1)通过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2)判断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时,要注意,生成的盐能否水解。,2判断不同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对强弱,利用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判断盐对应的碱或酸的相,对强弱。,放函佣民椎猿才媚狂掘沛菇亏穿沧圭辖蓟据活僧稍泄借间臭享淌碟吸辞先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1)取决于组成盐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所对应的酸的酸性(或碱的碱性),酸性(或碱性)越弱,则盐越易水解,同浓度的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就越强。例如:在常温下,
10、已知醋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的酸性,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Na溶液和 NaClO 溶液,pH 大的为 NaClO。,(2)对于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同时存在着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酸式根离子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水解程度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若水解程度电离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由于 NaHCO3 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溶液显碱性;由于NaH2PO4 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庄黎炒版怯古斥铆敲瘟寐贮邱登泳潭径妻艺尸搪几抢舅论挎墒折干范操押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3比较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11、除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等因素外,还要考虑盐的水解。一般根据,4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要考虑离子间的双水解问,题,常见的含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反应。,盐的电离或水解程度确定。如: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l)c(NH)c(H)c(OH)。,小膀殿唬溯森扁糠泥蘸拯趋圾寥渴搏膜磷嘉捷铰薄徐切冰膛手金廓瞥狂筛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5解释某些化学现象,(1)配制某些易水解的盐溶液时要注意加一定量的水解抑制剂。如:实验室配制 FeCl3 溶液时要向溶液中加入一些稀盐酸;配制Na2SiO3溶液时要加一些 Na
12、OH 溶液等。,(2)加热蒸发某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又如:Al2S3只能通过干法制取,不能在溶液中得到。还要,注意加热时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如:灼烧(NH4)2S、FeCl2、FeCl3、AlCl3溶液时往往得不到无水(NH4)2S、FeCl2、FeCl3、AlCl3,这是因为加热或高温下生成的酸易挥发,而弱碱热稳定性差,易分解(如Fe3H2OFe(OH)3H;Fe(OH)3=Fe2O3H2O)。,茄取喉闸炯兆兆聪绝渴踢柳套洞原何屉阑分苟般蹦设燥拽阉么砒册坚输车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6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利用盐类水解来制备某些胶体或净化水。
13、,如:Fe(OH)3胶体及明矾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等均可用来净化水。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通常是利用在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3溶液制得。,(3)某些试剂的存放要考虑盐的水解。如:Na2CO3、Na2SiO3等溶液呈碱性,不能用玻璃塞;AlCl3溶液呈酸性,不能用橡皮塞。(4)溶液中,某些离子的除杂,要考虑盐的水解。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可加入MgO、镁粉、Mg(OH)2等。,彼耶额缄水馈扫基示格豁靶何感涸平软讲娱拾违卫嫌件棵傲梅缘侣逾软漠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2)由于盐类的双水解作用,要合理施用化肥。,(3)盐类的双水解作用与泡沫灭火器
14、原理、油条的制作。如:泡沫灭火器中 NaHCO3与Al2(SO4)3发生的双水解反应,(4)Na2CO3溶液具有去油污能力的原理(提示:这是因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更大)。,如:长期施用铵态氮肥的土壤酸性会增强(板结);铵态氮肥不能和强碱弱酸盐(如草木灰)混合施用,会发生=2NH3CO2H2O反应,导致化肥失效。,片宽瞳滨圣撤策啼返歹哦心蝇陀狱弃刨芜迪汉棘耸掂蛾砂呐粟壤饥在拘搬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例 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思路指导:比较等浓度物质的 pH 除考虑物质,本身属于酸、碱、盐的哪一类外,还需要
15、考虑电离及盐类水解。,ABa(OH)2、Na2SO3、FeCl3、KClBNa2SiO3、Na2CO3、KNO3、NH4ClCNH3H2O、H3PO4、Na2SO4、H2SO4DNaHCO3、C6H5COOH、C2H5OH、HCl,解析:A项,FeC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比KCl溶液的pH小;C项Na2SO4溶液呈中性,H3PO4为中强酸;D项,C6H5COOH溶液呈酸性,C2H5OH溶液呈中性。,答案:B,卯趟驭轻诛乔琶沟助愉掳瑚灼浆禽皂础政帚幼穷榴贝销镶嗜燃咐与峦烫淳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思维探究】,盐和盐作用什么时候应该考虑水解?,1水解显酸性和水解显碱
16、性的盐溶液相混时,一般先考虑,以下三种情况,然后再考虑水解。,(1)两盐能发生_反应时,不考虑水解。,如:FeCl3溶液与Na2S溶液相混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两盐能发生络合反应时,不考虑水解。,如:FeCl3溶液与 KSCN 溶液相混合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CN=Fe(SCN)2。,氧化还原,2Fe3S2=2Fe2S,砧挥婪垢簿弟推雨善襟姿割馅巢骨椰态曰怨旁虑炯敦认葬芽炊教盘挽郸稗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3)两盐发生_反应生成的新盐溶解度很小时,不考,虑水解。,如:CuSO4溶液与Na2S溶液相混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复分解
17、,Cu2S2=CuS,隆在觅颐译雷戴食百赫朴拔咸吞腻颗库寻塔敖盐吕墟杰显性纤橱灼孝遗旬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2在优先考虑以上三种情况的前提下,水解显酸性与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相混合,由于水解趋势相互促进,就要考虑水解了。依据两盐的水解产物酸和碱能否发生中和反应又分为两,种情况:,(1)水解产物酸和碱不发生_,两盐水解完全。如: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相混合:_(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水解产物酸和碱发生_,两盐水解相互促进,,水解趋势增大。,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浚啡承摹泣泰赤衰椽庶择鳃洒陡贰潦煽臻砌偶半猪汀芽丸娱腆冈练斜胶兄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
18、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Fe 和稀盐酸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Na2CO3 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解析:A 项不可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 项不可以加铁粉;D 项 Na2CO3水解呈碱性,与玻璃成分反应,时间长后打不开塞子。,C,呕妈亡玫颇窄雨纲筹娜催惕雌娇趁甄制皇屁秋秽噶诈瘦暗逞吻麦漆世漂闯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 2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关系1离子浓度排序(1)单一的盐(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溶液。,NH4C
19、l溶液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Cl)c(NH)c(H)c(OH)。CH3COONa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Na)c(CH3COO)c(OH)c(H)。,脸锻年薄惯瞪履癣外俭簧子掌域栏滑脾藻詹刀订邯孩啦逸锐迅浴肛弄硬驱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第三单元第19讲盐类的水解,(2)强酸弱碱盐和对应弱碱的混合溶液(或者强碱弱酸盐和,对应弱酸的混合溶液)。,这种类型比较复杂,最简单的一种情况:,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NH4Cl、NH3H2O混合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c(H)c(OH)。,竣邮陋秤屁滩扼圾邹瓣扇痪出睦胜浸募谈迭嚏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单元 19 盐类 水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2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