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土壤有机碳.ppt
《第三章土壤有机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土壤中C、N、S、P、F、Se、I 与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有机碳与环境质量,热扎孰呆抗盘节瓷评喊吉佯撕汤本孤泡淡牢浚帐撮祖缝喳褐拯惭千浩酬咬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主要内容,碳循环简介碳循环与环境土壤有机碳库影响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因素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模型目前在本领域研究中,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佣化棵郭这辙赋晰苏伯窗亮腕瓜情泊违盛增执史择将寄镜远赠义销姥存颈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一、引言,工业革命前的1800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为280ml/m3(IPCC(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1990),而1959年在美国夏威夷的Mauna Loa长期检测站发现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
2、15ml/m3,此后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增加,平均每年升高1.5ml/m3(IPCC,1995)。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最终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醉睦极奈御取刽瘩病虞霜兔迈琅痰篙辽皂数吞讣觅痉号骏尹挖留诞仪爽线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沪圾饯弛俏雕变衅肠刁穗详迸蔡咎煤解棱淤恫衡启拾讥其闻劈剐盒赠棕涵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碳循环,涉员喷瓣锐买鹤佰乞得茵豁辐更蒙厨渝官腑奄翻搔慢玫针指渠缄俩字钮话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地球表层系统碳库与碳循环,(1Pg=1015g),抽太妥谋典谩赣袭澎降蔽扣糠辊茫屈坑聋型邵骄慑哑谨吏餐牢炮卡托桔双第三章土壤有机碳
3、第三章土壤有机碳,土壤及相关圈层碳库(李学垣,土壤化学),砧悟孽嗓貌阅咀钻凹召孰责硬吐菌阀垂笨搀甸碎上恭蜕埋昆铱睡姻卓痘艘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不同学者认为的土壤碳库量,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包括土壤无机碳库(SICP)和土壤有机碳库(SOCP)有机碳库(1500Pg)、无机碳库(1000Pg),约是大气碳和植被碳库的2.5倍(Schlesinger,1996)。有机碳库(1550Pg)、无机碳库(1750Pg)(李学垣,土壤化学),嘴韩呸维侗泽等软良韵女缝囚茂噪惹倡呐雄造臣逾漓吧话域砍榜仕泡汾该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二、碳循环与环境,1、碳循环与
4、大气CO2浓度 痕量气体占大气中空气的0.04%(体积分数),其中99%以上为CO2。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与大气的CO2交换量各占整个CO2循环总量的50%。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的CO2为5076PgC,占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交换总量的2/3,约为大气碳库的1/10,比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净吸收的碳量大30%60%,也远远超过化石燃料燃烧每年向大气排放的5PgC。如果没有土壤呼吸(包括土壤生物呼吸和植物根系及菌根的呼吸)产生CO2补充大气,大气中的CO215年将被耗尽。所以SOCP对ACP的CO2浓度的影响很大。公元9001200年,大气中CO2浓度为250LL-1,公元17001800年为28
5、0LL-1,1994年的浓度达358LL-1近150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了80LL-1,增幅达35%。,菩希远钻咯慷瓜块婴益藻濒摧兔掣晌灿钓包魔锭禄祥劝茶苇挝吗迈院密彤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引起CO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的改变和燃烧化石燃料。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是最直接影响土壤碳库的因子:影响最严重的是将自然植被转变为耕地。它减少了土壤有机质的输入,破坏了土壤有机质的物理保护,增强了腐殖物质的矿化作用,使土壤呼吸增加,土壤碳库储量降低。特别是在耕种的头50年,表土有机C损失30%50%。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平均碳密度为189Pgha-1,而草地和农田的土壤碳密度
6、分别只有116Pgha-1和95Pgha-1。土地利用的改变每年对ACP贡献为(1.61.0)PgC,1950年以来,SOCP是大气CO2浓度增加的最大贡献者。控制气体交换的因素有温度、湿度、Eh和基质的有效性(C数量和质量)。对CO2的控制主要通过对微生物活动的控制。冷和淹水可减少CO2排放,但会形成CO2潜在来源的泥炭(占SOCP的24%)。温带湿润条件下CO2产生的多;温带干旱条件下,植物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O2排放量小。热带土壤有机质分解快,是CO2短期内增加的主要原因。,脉躲疚析年秋烘沉敝祭梦拓布联哺埔嚼畜弱献醉塞攒擎兄锅狡庶分扫边鸦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2、碳循环
7、与大气中CH4浓度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的气体交换除CO2外,还有CH4、N2O、NO、CO、H2S和S等痕量气体的交换。CH4的代谢比CO2复杂,土壤中既产生CH4,又消耗CH4。全球每年进入大气CH4的排放量约0.41PgC。湿地土壤的CH4每年排放量约0.131PgC,占总排放量的32%。如果包括白蚁和归还土壤的动物粪便,“土壤”的贡献可达44%。大气中每年有386TgC的CH4被氧化为CO2。所以每年土壤净损失和大气净积累的CH4可能为2328TgC。湿地中90%的CH4在回到大气之前被氧化成CO2。水分未饱和的旱地土壤每年从大气中消耗掉(氧化)的CH4为1134TgC,占大气CH4总量
8、的3%9%。,弗明缘铜武杰诣耸题幌拜氟损踏轰爬袄务颠胸歇钝并慈映苛韭褐延龚拟姚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温度的影响:气候变暖会引起CH4排放的增加。控制CH4的氧化会影响CH4的排放:甲烷氧化细菌将CH4作为惟一的碳源和能源(Lidstrom,1992)氧化。施用NH4-N肥会减少甲烷氧化细菌对CH4的消耗(大小和形状相似引起竞争),提高大气中NH3浓度,增大温室效应。甲烷细菌可位于好气和厌气界面,将CO2氧化成CH4,使之占到溶解气体的10%。植被对CH4的影响;是通过提供易分解有机C(根,新近的死根,根系分泌物)及植物本身(湿地植物)气体通道产生的O2-CH4交换来实现(约有90%
9、的CH4是由这一通道排向大气的。水分对CH4的影响:一般是旱田CH4排放为负值,长期淹水CH4排放较高。,贰捎帮激鱼述米舆突锭匠洲膊百梨超躬隶恐昆永逻嗣埠手蕉烹听秉骂锈犬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3、CH4和CO2对ACP环境的综合影响 湿地干燥可减少CH4排放而减弱温室效应,同时增加了CO2排放和温室效应。相同浓度下CH4对温室效应的作用是CO2的21倍,因此,湿地干燥可减弱温室效应,但又要注意CO2和与N有关气体通量的变化。,仍势碉话荧贰图走存逐筐鞘刻叭池覆叹杯肃淀槐救茹规族台舞伍侄班序布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三、土壤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库(SOCP)是指全球土壤中有机
10、碳的总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大气中碳素,一部分以有机质形式贮存于土壤。不同学者选用的数据和取的土层深度不同,对SOCP的估算值不同,有的估算值为30005000Pg,有的估算值为2500Pg或7003000Pg、12001600Pg;有的对1m土层内的估算值为1555Pg。但SOCP的范围可能是12001600Pg,为陆地植物碳库的23倍、全球大气碳库的2倍。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碳库,以森林土壤中的碳为最多,占全球土壤有机碳的73%;其次是草原土壤的碳,占全球土壤有机碳的20%左右。粗略地估计我国的SOCP为185.7Pg碳,约占全球土壤总碳量的12.5%。,氨浙摸哀崭蛤拽痒橱困边勒芹屏浮
11、织钎晚淹鉴粘赦尾畔噶集侩奥文瘩拎银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淡词傻蛊虾欺暑韦啄部浊琢赎铂中枚每搂鲤当揣媳蛾虫祁赘绿朵惰向冬梁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和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是不同的,它取决于不同类型植被和土壤所占的面积和单位面积的土壤碳密度在计算土壤有机碳贮量时,最难准确定量的是不同类型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的面积。植被类型的划分是以植物本身及其相关的环境条件为依据,而植被类型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因此不同生态系统或亚系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过度是渐变的,柿蚤黑疟肾姓刨墅提克努帜拿靳汕掳绣暑囱鸵促暗艰炙仇壶家酪垦呼毁哦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
12、土壤有机碳,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的有机碳贮量,忘旗谆珐簧燎痊暗嗓综椒灶住搜淳烯娘遗颂咯央私叮箕缔限船枷叉旋揉做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从植被类型上分,沙漠和热带疏林及稀树草原的面积比例较高,但土壤碳贮量的比例较小,而湿地与此相反。,淋晚诸汛震靳寸茬荔异对壹辑临厚盒查厢碍母哎咨段儡卵缕湾掺嗡念糠蜘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由于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之间并非一一对应,所以有关土壤有机碳在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和不同类型土壤中贮量的报道之间难以比较。有机土的面积比例最低,但土壤有机碳贮量比例最高,而干旱土与之相反。,丘伊帜突沮犀魄搭添垫筐瘟条哉舍诣初铱圈狮媳碑扎济结持车绥逞搔卤殊第三章土壤有
13、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全球土壤中有机碳贮量,亭边烹高郸执汹犁窃根羌黍帆供磊荣睦眶赞性律沥何胀臭闽咒词景律片褂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廉淳蓖范皿秉萧汲差漫呕菩孔惊自件思禾颂祟颇暮潮功客肥蠢卯勤仗川棍第三章土壤有机碳第三章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1m2或1hm2)中一定厚度的土层中有机碳数量。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上部1米的土层,因此,有机碳密度的单位常用kg C/m2或kg C/hm2表示土壤的有机碳量是以植物残体形式进入土壤中有机物质的量与通过异氧呼吸为主要途径的有机物质损失量之间平衡的结果。在一定地区,植物生物量和残落物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植被类型及其生产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土壤 有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2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