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目标.ppt
《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目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目标.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5,中国近代史,1,中学历史课程目标,2023/6/5,中国近代史,2,中国历史课程网,2023/6/5,中国近代史,3,宗旨公民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时代的要求、国情的特点和中学生主动有效的发展为宗旨,充分考虑社会环境、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学科领域等实践要素和现实条件,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发展在认识历史及其相关问题时,正确、积极的意识方向、范围和视角。,2023/6/5,中国近代史,4,六大历史意识,传承文明,爱护文物的责任意识历史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是物化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传承人
2、类文明,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的全球意识中华文明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振兴祖国,跻身世界前列,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觉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求真意识根据史料来确定史实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在史料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发掘、发现或存疑,养成实事求是、实证研究的态度。,2023/6/5,中国近代史,5,六大历史意识,设身处地,移情神入的历史意识必须把历史人物、事实、成果等放到当时或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精神等具体的社会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思考和比较,理解或解释其发展的轨迹和现实意义。社会进步,共创文明的发
3、展意识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全世界各族人民求生存、求发展的交融冲突、创新进步和不断解放自己的过程,多样性、阶段性和普遍联系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多元意识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我们已知的历史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随着新的发现和探究逐渐接近客观历史。必须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兼容并蓄更多的探索和思考。,2023/6/5,中国近代史,6,三维目标预期的学习效果,为此,中学历史课程要使学生在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与基本线索,各主要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互相连系,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脉络与趋势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接受与研究、自主与合作、读书与考
4、察等基本学习方式,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问题的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人类多元文明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注意,在以下目标中,标“”者为初、高中阶段共同的目标。两个阶段的区别在于所学内容或掌握程度的不同;标“”者为高中阶段的目标。,2023/6/5,中国近代史,7,知识与技能,1、知道史学界基本确认的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为主干的,并对中学生的成长最具认识、智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意义的历史事实及其过程。知道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关键的或主要的作为;知道最重大的历史事实及其突出的或主要的过程;知
5、道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及其杰出的或主要的贡献;知道上列史实最主要的横向社会联系;知道上列史实最基本的纵向历史脉络。,2023/6/5,中国近代史,8,2、能按适合已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理解史学如何运用背景、条件、原因、动机(或目的)、特征、性质、结果(或作用)、影响、意义等解释和评价上列史实及其过程。能区分哪些是作者对客观史实及其过程的描述,哪些是(或含有)作者主观认识的表述、解释或评价;能把上列史实及其过程的整体表述、解释或评价分析为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能把上列史实及其过程的分散表述、解释或评价综合为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或总体;能归纳和比较上列史实及其过程的表述、解释和评价,指出其主要的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聂幼犁 中学历史 课程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1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