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强制执行通则.ppt
《第十九章强制执行通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章强制执行通则.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九章 强制执行通则,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一、民事执行的概念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依据执行依据,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的民事权利的活动。,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二、民事执行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民事执行作以下分类:(一)终局执行与保全执行(二)金钱执行与非金钱执行(三)直接执行、间接执行与替代执行(四)对人执行与对物执行(五)一般执行与个别执行,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三、民事执行行为(一)民事执行行为的含义 民事执行行为是执行机关基于债权人的申请,运用国家公权力,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以实现债权人权利的公法上行为。
2、,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二)民事执行行为的性质 归纳起来,学者们对民事执行行为或民事执行权的性质有以下不同观点:1.司法行为说。2.行政行为说。3.折衷说。,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三)有瑕疵的执行行为 民事执行行为违背法律规定的要件、程序或方法,或者执行行为虽然符合法律规定,但执行结果不符合债权人在实体法上的权利关系,这种执行行为称为有瑕疵的执行行为。其中,违背法律规定的要件、程序或方法的执行行为,属于违法执行行为。执行结果不符合债权人在实体法上的权利关系的执行行为,属于不当执行行为。,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四、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 1.执行合法原则。即民事执行活动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依据
3、,依法定程序和方式并遵守实体法的规定进行。2.执行当事人不平等原则。执行当事人不平等原则,与审判程序中的当事人平等原则相对,是指执行债权人和债务人地位不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差别。,3.执行适度原则。是指实现民事执行目的的执行措施必须是有必要而适度的。4.执行及时原则。执行及时原则体现了民事执行程序的基本价值要求。民事执行是一种与司法行为有密切联系的司法强制行为,追求效率是民事执行的最高追求。5.执行穷尽原则。所谓“执行穷尽”,是指法院根据债权人的请求,为了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穷尽各种执行方法、措施和途径,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审计,依法采取了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
4、等执行行为,在履行了上述程序后仍不能满足债权人权利的,法院才能裁定终结执行程序。,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五、民事执行法 民事执行法是规定执行机关的组织,及其运用强制力实施执行行为的程序规范的总和。包括执行法院的组织、权限,执行当事人的能力、资格,执行行为的程序、要件等内容。,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二)民事执行法的性质1.强行法2.普通法 3.公法 4.程序法,第一节 民事执行概述,(三)民事执行法的立法体例民事执行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立法体例:1.并入民事诉讼法2.编入破产法3.制定单行法,第二节 执行主体与执行标的,一、执行主体(一)执行主体概述 执行主体,是在执行法律关系中,依照执行法律规定
5、,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并能够引起执行程序发生、变更或终结的组织或个人。执行主体包括执行机关、执行当事人和执行参与人。,(二)执行机关 1.执行机关的设置 2.执行机关的组成人员(1)执行员(2)庭(局)长(3)院长(4)书记员(5)司法警察 3.执行争议的协调4.执行监督,(三)执行当事人 1.执行当事人的含义 具有给付内容的执行依据上所确定的债权人与债务人即为执行当事人。2.执行承担法律文书生效后,在执行程序中,案外人因实体法上的原因承受执行当事人地位,享有申请执行人的权利或者承担被执行人的义务。被执行人发生执行承担的情形有:(1)当事人死亡(2)被执行主体的变更或追加,(四)执行参与人 执
6、行参与人是指法院和执行当事人以外的参与执行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协助执行人、执行见证人、被执行人的家属以及代理人和翻译人员等。,二、执行标的(一)执行标的概念法院强制执行行为所指向的对象,为执行标的,又称执行客体。(二)财产执行的标的财产执行标的有两类,一类是物,一类是可替代的行为。1.有体物2.无形财产权,3.豁免执行的财产 被执行人的财产,原则上均可强制执行。但实体法和程序法基于保障社会安全或债务人的生存、维护社会公益或第三人利益、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等考虑,对于被执行人的特定财产,执行法院不得采取执行措施。此即为执行财产的豁免。(1)有体物的执行豁免范围(2)无形财产权的执行豁免范围,(三)
7、行为执行的标的完成行为的执行中,执行标的是被执行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四)人身执行的标的在现代法制国家,仅允许在例外情况下允许以人身为执行标的:1.人的身体2.人的自由,第三节 执行依据与执行管辖,一、执行依据(一)执行依据的概念和特征 执行依据是执行机关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是由有关机构依法出具的、载明债权人享有一定债权,债权人可据以请求执行的法律文书。执行依据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它是已经生效(即确定)的法律文书;(2)它是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规定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不具有给付内容,或虽有给付内容但法律规定不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不能成为执行依据。,(二)执行依据的种类 1.法
8、院制作的法律文书(1)确定的判决(2)确定的裁定(3)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支付令(4)法院许可执行的裁定或命令 2、法律规定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1)仲裁裁决(2)公证债权文书,二、执行管辖(一)级别管辖(二)地域管辖 所谓执行程序中的地域管辖,是指执行案件应由执行标的物所在地或被执行人应履行的行为地法院管辖;如果应执行的标的物所在地或被执行人应履行的行为地不明确的,则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法院管辖。,习题选练:2005年司法考试题,80.下列关于执行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执行程序都是因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的B.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C
9、.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具有确定性和给付性的特点D.具有执行力的裁判文书由作出该裁判文书的法院负责执行,习题选练:2005年司法考试题,44.甲诉乙侵权一案经某市东区法院一审终结,判决乙赔偿甲6万元。乙向该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了乙的上诉请求。乙居住在该市南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但其在该市西区集贸市场存有价值5万元的货物。甲应当向下列哪一个法院申请执行?A.该市东区法院B.该市南区法院C.该市西区法院D.该市中级法院,习题选练:2004年司法考试题,50北京A区的甲公司与上海B区的乙公司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A区人民法院判决乙公司向甲公司赔偿损失10万元。判决生效后,乙公司未自动
10、履行,甲公司遂向A区法院申请执行。A区法院立案后委托乙公司所在地的B区人民法院代为执行。B区法院接到委托执行书后,发现乙公司早已资不抵债,无财产可供执行。对此,下列哪一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A由B区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并及时告知A区法院B由B区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并及时告知A区法院CB区法院应及时函告A区法院,由A区法院裁定中止执行 DB区法院应及时函告A区法院,由A区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第四节 执行和解与执行担保,一、执行和解(一)执行和解的概念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作出相互谅解和让步,就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有关内容达成协议,即执行和解协议,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活动。(二)
11、执行和解的性质1.私法行为说 2.诉讼行为说 3.两行为并存说,(三)执行和解的内容和效力 1.执行和解的内容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一般包括:(1)变更履行的主体。(2)标的物以及其数额的变更。(3)履行期限的延长。(4)履行方式的变更。2.执行和解的效力 和解协议仅发生拘束执行当事人的效力 和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四)适用执行和解应注意的问题 1.执行和解应当遵循自愿、平等的原则。2.执行和解协议是一个附条件的合同,不宜把它理解为实践性合同。3.按照当前的法律规定,执行和解协议属于执行程序中的特殊产物,不具有可诉性。4.执行期间的恢复应当根据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规定进行判断。,习题选练:200
12、7年司法考试题,42在执行程序中,甲和乙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将判决中确定的乙向甲偿还1万元人民币改为给付价值相当的化肥、农药。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甲以化肥质量不好向法院提出恢复执行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和解协议无效,应恢复执行原判决B和解协议有效,但甲反悔后应恢复执行原判决 C和解协议已履行完毕,应执行回转D和解协议已履行完毕,法院应作执行结案处理,习题选练:2004年司法考试题,48甲公司根据生效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开始后,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约定:将80万元债务减少为70万,协议生效之日起1个月内还清。协议生效1个月后,乙公司并未履行协议的约定。下列做法哪一
13、个是正确的?A甲就乙违反协议的行为,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B由法院执行和解协议C由法院依职权恢复原判决的执行D甲向法院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执行,习题选练:2002年司法考试题,66.张中阳因房屋出租与王辉发生纠纷并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王辉一个月内迁出张中阳的房屋。一个月后王辉拒不腾房,张中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张中阳欲与王辉和解,将房子卖给王辉,他就有关事宜询问了法院的执行人员。执行人员的下列解答,哪些是正确的?A.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要和解就必须先撤回执行申请B.双方当事人应在执行完毕后签订新合同而不应在执行过程中和解C,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执行中自愿达成和解协议D.如果王辉不履行和解
14、协议的内容,张中阳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二、执行担保(一)执行担保及其适用条件执行担保应当具备下列要件:(1)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申请。(2)有确定的、足额的财产担保或有担保能力的保证人。(二)执行担保的法律性质执行担保属于司法程序中的担保,是被执行人向法院提供担保,执行担保体现的是公法上的强制执行法律关系,不同于担保法规定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担保合同。,(三)执行担保的法律效力1.执行担保不当然引起暂缓执行的后果,是否暂缓执行以及暂缓执行的期限由法院决定。2.因执行担保而决定暂缓执行产生的法律效果3.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义务的法律效果,习题选练:2003年司法考试题,69.甲公司诉乙公司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九 强制执行 通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1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