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概述.ppt
《第8章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概述.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章 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实训教程,2023/6/5,2,说明:,本课件的配套教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实训 出版社 编著如果选用本套教材,并需要完整的各章课件,请与作者联系。电话:E-mail:通信地址:,2023/6/5,3,第8章 局域网组建,本章学习要点:了解讨论了综合布线的模块划分、功能特点和设计要领了解综合布线的标准掌握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测试的方法和要求了解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材料的特性,2023/6/5,4,8.1 组建目标和需求分析,组建目标 需求分析,2023/6/5,5,8.1.1 组建目标,要组建一个局域网,首先应解决的是要建一个什么样的网,即建网目标是什么。确定局域网组建
2、目标一般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现有网络资源状况 通常要将现有的网络资源纳入组建的局域网,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2.网络应用目标 根据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应用目标。通常应建成企业内部网(Intranet)系统,要提供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FTP服务、远程访问服务等功能。要明确是否建立与Internet的连接。,2023/6/5,6,8.1.1 组建目标,3.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要尽可能满足用户未来业务增长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有利于系统的升级,保护用户的投资。4.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 现代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复杂,往往涉及到不同
3、的计算机硬件、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根据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需求,充分保证网上资源的安全,方便用户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和控制。,2023/6/5,7,8.1.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要了解用户组建网络的要求和目标,网络规划的过程应从这里开始,也应该回到这里。需求分析最终应得出对网络系统的五个方面的明确定义:1.网络的地理分布 确定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以及网络结点数量和位置、站点间的最大距离、用户群组织、特殊需求和限制。这是网络通信介质选用、子网/虚拟网络划分、网络拓扑和路由设计的重要依据。1.用户设备类
4、型 明确计算机主机、网络服务器、终端和模拟设备系统的软硬件类型及其兼容性。2.网络服务 确定网络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虚拟终端等服务的系统需求。3.通信类型和通信量 明确网络数据、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的通信类型和通信量。,2023/6/5,8,8.1.2 需求分析,4.网络带宽和网络服务质量 确定网络带宽(Bandwidth)、数据速率、延迟(Delay)、吞吐率(Throughput)、可靠性(Reliablity),以及是否支持多媒体数据通信、支持实时视频传输和视频点播。5.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 明确网络安全的系统需求,明确网络管理范围、网络管理对象和用户对网络管理功
5、能的需求。网络管理功能涉及网络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五个方面。需求分析是网络组建的基础。除了应明确上述五个方面的定义外,需求分析还要考虑机房的环境(温度、湿度及抗干扰性)和位置需求、网络设备的电气(电源、接地、防雷击)特性、网络管理和应用人员的状况、用户未来发展的需求等诸多方面。,2023/6/5,9,8.1.2 需求分析,局域网可能涉及到许多部门管理应用人员,这就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需求,然后加以归纳和分析。用户的需求很可能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或者用户会不断追加一些新的要求,这都是难免的。减少麻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为用户提出一些合理而可行的建议,告诉用户哪些是可
6、行的、哪些是难以实现的、哪些是现阶段根本无法实现的。,2023/6/5,10,8.2 规划和设计,规划设计 网络文档,2023/6/5,11,8.2.1 规划,局域网组建的规划工作应以建网目标和需求分析为基础,结合用户实际,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科学地进行。网络的规划应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网络系统结构、设备、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必须符合现代发展的需要,过于陈旧的东西不但功能差,也很难找到配套的设备和技术。网络系统应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易于升级和更新。在不影响技术先进性的情况下,要尽量选用同种类型、规格或体系结构的网络产品,以方便与原有网络及设备实现较通畅的互联和兼容。,2023/6/5,1
7、2,8.2.1 规划,规划工作要解决网络组建过程中整体建设与局部建设、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做法是根据用户近期的功能要求和中远期发展的需求,把握网络设备、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用户经济状况综合考虑。在进行网络规划时,必须依原先确定的目标做出恰当的决定,包括:(1)网络系统和硬件结构的评估与选择;(2)网络操作系统的评估与选择;(3)网络应用软件的评估与选择。网络规划采取的策略通常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2023/6/5,13,8.2.2 设计,根据国内外网络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任何网络建设的方案设计必须坚持先进性、成熟性、标准性、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8、的准则。1.先进性、成熟性和标准性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建设通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投入对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都是巨大的。因此,必须保证设计所选择的方案在技术上是先进的,所选择的设备和技术在数年内不落后;同时,要尽量保证所选用技术的标准性和成熟性。符合国际标准化的设备和技术可保证多种设备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和对前期投资的保护。,2023/6/5,14,8.2.2 设计,2.安全性和可靠性 网上连接有大量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工作站,涉及到的用户数量多、分布广,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应用的需要,符合必须的安全
9、级别,通常最低的安全级别为C2级。应该考虑购置必须的网络安全软件和硬件,如防火墙、防病毒的软硬件,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和故障恢复能力。开发的应用软件应具有严格的分级权限管理,防止非法用户越权使用系统资源。可靠性是指系统设计时,应考虑是否要长期不间断地运行、数据是否需要双机备份或分布式存储、故障后恢复的措施等。3.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在网络设备、端口、连接范围等方面的扩展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保护用户投资,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平滑的可扩展性,应选择具有良好互连性、互通性及互操作性的设备和软件产品。,2023/6/5,15,8.2.2 设计,4.经济性和实用性 要认真进行技
10、术选型和产品选型,所选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以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网络设计要注重实用,切忌片面追求最新,可以分阶段建设,做到建成即可使用,而非做成试验品。一般地,网络设计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产生相应的文档:网络拓扑结构及路由方案;网络协议、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方案;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工作站选用;网络操作系统、用户端操作系统选用;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方案;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综合布线系统方案;系统测试方案;系统试运行和验收方案。,2023/6/5,16,8.2.3 网络文档,网络文档是描述网络组建目标、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安装、测试、验收、使用和维护等重要信息的
11、文档。网络文档产生于网络组建与安装过程之中,在网络使用和维护阶段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目前,还没有一个网络文档标准。通常,网络文档由网络结构文档、网络布线文档、网络系统文档等三种类别的文档组成。1.网络结构文档 其主要内容有:(1)网络拓扑结构图;(2)网络设备配置图;(3)IP地址分配表。,2023/6/5,17,8.2.3 网络文档,2.网络布线文档 其主要内容有:(1)网络布线逻辑图;(2)网络布线工程图;(3)测试报告;(4)配线架与信息插座对照表;(5)配线架与HUB接口对照表。3.网络系统文档 其主要内容有:(1)服务器文档;(2)网络设备文档;(3)网络应用软件文档;(4)用户使用
12、权限表。,2023/6/5,18,8.3 综合布线工程,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综合布线工程测试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材料,2023/6/5,19,8.3.1 综合布线,综合布线(Generic Cabling,GC)是一个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的信息高速传输通道,其组成部件包括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通信介质、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适配器、插座和插头)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互连多种不同应用系统的设备,如模拟式或数字式的公共系统设备,也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和视频设备。综合布线模块划分 综合布线的特
13、点 综合布线设计要领 综合布线标准,2023/6/5,20,8.3.1 综合布线,1.综合布线模块划分(1)工作区 是放置应用系统终端设备的地方,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2)水平子系统 是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并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3)干线子系统 由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4)设备间 是在建筑物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其应用系统设备的场所(5)管理区 是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区域,它采用交连和互连等方式,管理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6)建筑群干线子系统 由连接各个建筑物的线缆和相关支持硬件组成。,2023/6/
14、5,21,8.3.1 综合布线,2.综合布线的特点(1)兼容性(2)开放性(3)灵活性(4)可靠性(5)先进性(6)经济性,2023/6/5,22,8.3.1 综合布线,3.综合布线设计要领 国际通信技术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综合布线也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逐步完善而趋向成熟。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的综合布线期间,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干线大多数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间,更换或扩充比较容易;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天花板或管道里,施工难度大,还可能损坏建筑结构,影响整体美观。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可以采取“总体设计,分布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
15、”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水平布线时,要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缩短布线周期。,2023/6/5,23,8.3.1 综合布线,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七个步骤:(1)分析用户需求;(2)获取建筑物平面图;(3)系统结构设计;(4)布线路由设计;(5)可行性论证;(6)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7)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为了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可以将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测试及验收资料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起来。全面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来进行建筑物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布线路由设计,收集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的参数、编码等一系列的数据登录入库,让用户单位的
16、技术人员参与综合布线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对今后管理维护综合布线大有用处。,2023/6/5,24,8.3.1 综合布线,目前,已出台的综合布线及其产品、线缆、测试标准及规范主要有:(1)EIA/TIA 568 商业建筑物布线标准。(2)EIA/TIA 569 商业建筑物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3)EIA/TIA 570 住宅电信布线标准。(4)EIA/TIA 606 商业建筑物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5)EIA/TIA 607 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规范。(6)EIA/TIA TSB-67 现场测试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规范。(7)EIA/TIA TSB-72 集中式光纤布线指南。(8)EI
17、A/TIA TSB-75 开放式办公环境水平布线标准。(9)EIA/TIA TSB-95 支持1000Base-T的5类布线附加传输性能指南。(10)ISO/IEC 11801 国际布线标准。(11)EN 50173 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布线标 准。(12)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3)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23/6/5,25,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工作区设计 水平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设计 管理区设计 建筑群干线子系统设计,2023/6/5,2
18、6,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1.工作区设计 工作区的终端设备可用工作区线缆(通常为接插软线)直接与工作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相连接,有的终端设备需要选择适当的适配器或平衡/非平衡转换器进行转换才能连接到信息插座上。适配器是一种使不同尺寸或不同类型的插头与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相匹配,提供引线的重新排列,允许大对数电缆分成较小的对数,把电缆连接到应用系统的设备接口的器件。,2023/6/5,27,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工作区选用适配器应符合下列要求:在设备连接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可以用专用接插电缆或适配器;当在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服务时,应用“Y”型适配器;在水平子系统中选用
19、的电缆类别不同于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时,应采用适配器;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应采用适配器;为提高网络的兼容性,可用适配器;根据工作区内不同的电气终端设备,可配备相应的适配器。在工作区设计时要注意:工作区线缆、楼层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或跳线总长度不应超过10m;接插软线或跳线最大长度为5m,且在整个建筑物内应与各子系统中的线缆一致;RJ-45插座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距离地面30cm以上。,2023/6/5,28,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2.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结构的一部分,它由配线间到信息插座的电缆和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等组成,
20、其线缆通常沿楼层的地板或吊顶布线。水平子系统应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用户对工程提出的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对于终端将来可能要增加、移动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水平子系统宜采用4对双绞电缆。在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可采用光缆及相关连接硬件。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的要求,应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装置上进行连接,构成语音、数据、图像、楼宇监控等系统并进行管理。,2023/6/5,29,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在水平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水平子系统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其线缆一端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端接,另一端与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相
21、连接;水平子系统的每个工作区域最少有二条4对电缆,可分别用于数据和语音传输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电缆或光缆)最大长度为90m;水平线缆走向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扩充;布线方式可选用直接埋管式(在建筑物混凝土内预置布线管道)、走天花板吊顶内线槽布线、适合大开间及后打隔断的地面线槽方式;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插座;使用5类线连接的8针信息插座可用于100Mbps高速率信息传输系统;光缆连接的多媒体信息插座用于综合型高速率信息传输系统;不同类型的信号应规定在相应的线缆对上传输,并且用统一的色标表示,以便于在交叉连接处进行链路管理。,2023/6/5,30,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3.干线子系统设计
22、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或管理区与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干线是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的主馈线缆,是楼层之间垂直线缆的统称。通常综合布线由主配线架、分配线架和信息插座等基本单元经线缆连接组成。主配线架放在设备间,分配线架放在楼层配线间,信息插座安装在工作区。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在分配线架与信息插座之间也可设置中间交叉配线架。连接主配线架和分配线架的线缆称为干线,连接分配线架和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称为水平线。在干线子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干线线缆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以便于综合布线的路由管理;干线子系统线缆是建筑物内的干线通信线缆,并非一定要垂直布置;通
23、常将设备间的主配线架放在建筑物的中部附近使线缆的距离最短;建筑物主配线架到楼层分配线架之间的布线距离不应超过500m;干线子系统线缆类型通常为单模光缆、多模光缆和双绞电缆;采用5类双绞电缆时,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的高速应用系统,布线距离不宜超过90 m。,2023/6/5,31,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4.设备间设计 设备间是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可放置综合布线的进出线配线硬件及语音、数据、图像、楼宇控制等应用系统的设备。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综合布线规模和管理方式以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等进行综合考虑。在设备间设计时要
24、注意:设备间应尽量建在建筑物平面及其综合布线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在高层建筑物内,设备间可设置在第二、三层,高度为318m;设备间的主要设备可放在一起,也可分别设置;通常应把与综合布线密切相关的硬件或设备放在设备间;计算机网络系统互连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离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2023/6/5,32,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设备间内的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计算机用房设计可按国家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和GB2888-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执行;数字程控交换设备用房设计可按CECS09:89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执行;楼
25、宇控制设备用房可参照国家标准GB2888-89执行;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尘埃、噪声、电磁场干扰等必须符合相应设计规范的要求;设备间内供电可采用直接供电和不间断供电相结合的方式;各设备应选用铜芯电缆,严禁铜、铝混用;设备间电源所有接头均应镀铅锡处理、冷压连接;供电容量可设计为设备间所有设备用电标称值总和的3倍,2023/6/5,33,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5.管理区设计 管理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的区域称为管理区,由配线间的线缆、配线架及相关接插软线等组成。在每个配线间及设备间中都有管理区,综合布线管理人员可以在配线区域调整交接方式使得有可能或重新安排线路路由,其传输线路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1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