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推过程横向限位精度控制.doc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推过程横向限位精度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推过程横向限位精度控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 题 报 告题 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推横向限位精度控制报告人: 马东升 2013年 1月 10日一、文献综述连续梁是一种古老的结构体系,它具有变形小,结构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养护简易,抗震能力强等优点。而在50年代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虽是常被采用的一种体系,但跨径均在百米以下。当时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施工,费工费时,限材了它的发展。50年代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应用悬臂施工方法后,加速了它的发展步伐。预应力锚具结构的悬臂体系和悬臂施工方法相结合产生了T型刚构,在60年代,跨径100-200m范围内,几乎是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中的优胜方案。然而,这种结构,由于中间带铰,并对混疑土徐变
2、,收缩变形估计不足,又因温度影响等因素使结构在铰处形成明显折线变形状态,对行车不利。因此,对行车条件有利的连续梁获得了新的发展。对中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60年代初期,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的应用,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各种更完善的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使连续梁废弃了昂贵的满堂的施工方法而代之以经济有效的高度机械化施工方法,从而使连续梁方案获得新的竞争力,逐步在40-200m范围内占主要地位。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越宽阔河流的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都发挥了它的优势,往往取代其它体系而成为中选的优胜方案。连续梁桥向大跨度发展,巨型支座(支座反力3.9249.810MN)
3、的设计制造与支座的养护变成了关键问题。而T型刚构却在这方面具有无支座的优点。60年代后,因人们对铰的作用和如何控制结构变形作了研究,对它的缺陷作了预防措施,所以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T型刚构还仍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一个主要桥型。T型刚构体系在设计中不断改进,逐步与连续梁体系的优点相结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中等跨径范围,它更是千姿百态。无论在桥跨布置、梁、墩赴面形式,或是在体系上(吸取其它结构的优点)不断改进桥型布置,例如V形墩的连续梁体系、双薄壁墩连续梁体系。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40-60m的范围,已可以说占绝对优势。顶推法、移动模架法、逐孔架设法等施工方法经济快速,广泛应用也是关键因素
4、。连续梁的横截面形式在小跨径的城市高架桥中,为求最小建筑高度,常选用板式或肋板式截面,而在中、大跨径主要采用箱式截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尽可能加长悬臂桥面板而选用单箱截面,以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充分利用空间,并改善交通的分道行驶,适用于用于城市桥梁建设。顶推法施工的构思来源于钢梁的纵向拖拉施工法,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和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即在桥头沿桥轴线方向将逐段预制张拉的梁向前推出使之就位的桥梁施工方法。顶推法施工是通过千斤顶施加水平推力,借助滑道或滑块将梁逐段或整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更换正式支座。顶推法用水平千斤顶取代了卷扬机和滑车,用板式滑动支座取代了滚筒,改善了由于
5、卷扬机和滑车组启动时造成的冲击和滚筒的线支撑作用引起的应力集中。 单点顶推时集中顶推力H需满足HRi(fii),梁体才能移动。式中Ri为第i个桥墩滑道的瞬时支反力,fi为各支点相应的摩擦系数,为桥梁纵坡坡率,上坡顶推“+”,下坡顶推为“-”。多点顶推时FiRi(fii),梁体才能移动。式中Fi为第i个桥墩千斤顶所施加的力,Ri为第i个桥墩滑道的瞬时支反力。顶推法最早是1959年在奥地利的阿格尔桥上使用,其特点是:由于作业场所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于作业场上方设置顶棚而使施工不受天气影响,全天候施工。连续梁的顶推跨径3050m最为经济有利,如果跨径大于此值,则需要临时墩等辅助手段。逐段顶推施工宜在
6、等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中使用,也可在组合梁和斜拉桥的主梁上使用。用顶推法施工,设备简单,施工平稳,噪声低,施工质量好,可在深谷和宽深河道上的桥梁、高架桥以及等曲率曲线桥、带有曲线的桥和坡桥上采用。顶推施工的方法可分为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本文将对桥梁顶推法施工技术概述,详细分析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顶推法施工横向限位控制因素、主要形成原因,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纠偏保证措施,保证了箱梁顶推精确就位。箱梁的顶推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1、顶推段箱梁重25000 t,长212m,顶推轨迹为R=3500m的圆曲线和3.759上坡,顶推距离为213m。2、本桥上跨既有京包铁路、城铁十三号线,施工
7、场地狭窄,工艺复杂,顶推施工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控制性工序。在顶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主梁进行纠偏,使主梁轴线的偏差能保持在容许范围内。3、由于顶推重量大,轨迹复杂,施工中采用了新型MGE滑块,并在正式顶推前制作顶推试验段,进行新型滑块的试验研究和顶推牵引力的分析。4、采用高精度的自动手动双向控制牵引设备,保证顶推箱梁在顶进过程中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5、对顶推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偏位及时进行纠偏,并采取限位滚轴与纠偏千斤顶联合限位,有效保证了箱梁就位精确。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桥梁顶推施工过程,就是桥梁上部结构的结构体系和位置不断变化的过程,主梁各个位置的约束条件与内力、变形不
8、断地变化。为了能够有效保证主梁在整个顶推施工过程中的空间位置精确,就必须进行专项控制。1、通过施工监测与控制,为合理成桥状态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的严格监测和控制,准确给定和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优化施工工艺,简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精度,使成桥后的结构线型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2、借助现代测试技术,对实际箱梁结构进行测试,分析测试顶推中诸多影响因素,能掌握实际结构空间位置的真实状态;通过结构位置分析;发现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形,对那些偏差超差或薄弱环节采取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3、收集施工和成桥试验全过程的信息,为桥梁结构上跨顶推施工总结经验。4、确保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加快
9、顶推施工进度,实现顶推段主梁空间位置精确就位。为此需要在现有预应力连续箱梁顶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曲线、坡度连续梁桥顶推过程的横向限位精度控制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确保预应力连续箱梁顶推就位轴线偏差符合规范要求。三、研究方案(框架)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分工不明确管理及操作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工人操作不熟练机械设备陈旧,操作不可靠机械、设备方面的影响因素控制系统落后测量设备落后影响顶推就位精度的原因滑道易破坏变形限位纠偏装置易破坏变形工具、材料方面的影响因素临时墩易破坏滑块易破坏曲线上坡顶推工艺复杂滑道平整度差工艺、方法方面的影响因素前导梁长度大监控手段不完善箱梁顶推段预制精度底作业环境方面的影响
10、因素上跨城铁13#线、国铁京包线要点顶推均为夜间施工四、进度计划1、20121121至20130122根据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及有关指导,搜集相关材料,查阅有关文献,在充分理解工作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考虑研究方案、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出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2、20130123至20130206开题报告合格后,开始实施毕业设计。3、20130207至20130216撰写中期报告。接受指导教师对中期报告进行检查(中期检查)。4、20130228前,将经过指导教师检查同意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按规范格式打印。5、20130229至20130516撰写论文。6、20130517上交装订好的打印件
11、和准备的答辩ppt。五、指导教师意见论文选题结合现场实际,具有借鉴意义,准予开题,请尽量按进度实施。指导教师: 贾艳红 2013年1 月15 日中 期 报 告题目: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推横向限位精度控制报告人:马东升一、进展情况1、在充分理解工作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查阅有关文献,搜集了相关资料,学习了桥梁顶推施工的理论基础。2、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了解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研究的现状。3、明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制定了研究方案、进度计划。4、分析出影响桥梁顶推横向精度控制的原因,并确定可行性。论文后期安排:1、根据前期设计,加强与指导老师和现场人员交流,进一步完善设计。2、确定影响桥梁顶推
12、横向精度控制的主因,并制定改进措施。3、落实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效果,及时总结提高。4、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二、指导教师意见按进度计划进行下一阶段论文的撰写,注意论文的逻辑、条理。 指导教师: 贾艳红 2013年 2 月 19日结 题 验 收一、完成日期本论文于2013年5月15日完成。二、完成质量本论文将对桥梁顶推法施工技术概述,详细分析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顶推法施工横向限位控制因素、主要形成原因,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纠偏保证措施,保证了箱梁顶推精确就位。对桥梁顶推法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完成质量良好。三、存在问题1注意修改论文中的错别字,一定要按标准格式排版。 2注意论文中插
13、图的清晰及标注。四、结论论文结构完整,内容详实,整体达到结题要求,准予结题。可以正式打印上交。根据论文主要内容,及时准备答辩用PPT。指导教师:贾艳红 2013年 5 月 15 日中 文 摘 要大跨度斜连续梁大跨度连续梁顶推施工的设计理论、施工规范、施工控制措施为主的成套顶推技术的日益更新发展为研究背景。为了能够有效保证主梁在整个顶推施工过程中的空间位置精确,通过施工监测与控制,为合理成桥状态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的严格监测和控制,准确给定和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优化施工工艺,简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精度,使成桥后的结构线型设计要求。通过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顶推施工影响横向限位精度的
14、“人料机法环”五大因素进行辨识,并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的原因,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防控措施,并监督实施效果,确保了顶推段箱梁安全顺利就位。本工程自重25000t长212m混凝土箱梁,20天内顶推213m,就位偏差为:前端5mm,后端4mm,小于规范10mm要求,质量合格,确保了下一步挂索施工的顺利进行。并编制了企业预应力连续梁顶推作业要点卡片,通过对顶推施工横向偏差精度要点进行了控制验证,说明该标准化要点控制卡片的科学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指导意义。关键词:箱梁 顶推 横向 控制 AbstractLong span skew continuous girder of l
15、arge span continuous beam design theory, push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sures increasingly update complete sets of pus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girder in the jack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precise spatial posit
16、ion, by construction monitor and control, and provide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finished bridge state. Through stri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key parts and important step, accurate given and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information,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17、proces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linear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finished bridge. The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box girder incremental launching construction of transverse spacing accuracy man machine ring five big factors identification, and throug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箱梁顶推 过程 横向 限位 精度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1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