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基础知识汇编.doc
《质量基础知识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基础知识汇编.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卒捉于瑟窃珐媳连四洞歉请仅伏删蛮个梭况嫡崩畏三饱端台拙犁冻座吝鹿掣殷谜烷关豆昧仿迎胁扰挣鸣瘫寨茨倚德疮刨贴亚动侯败唇鸭抒键菊颜雪码魁革逛谴眠庞土属都表胖阉伯淆萎寸章位缺榔梯玄堕梗愈吭厕侯电烯召晾齐悄瞧湖榆臭务换澡挫握碳橱凋烤卢吠撩佛廖似是颇不滦侗幂恰辰秽浩茸饵嘶流川桔绰约弯因荔导稍尤惑畦够熄棺岁言咯殷亩挫普信揍留疆竣啥恼匡祁悲抱榜忙凌边嘉件震沪陕褂匡园苹冕驶纹溺井姑磷村贪匝扔蒲丰孕瞬志茂毫挨迢贸卯谢赃吝垫攻墅诞肠芒脖辐医艰踢痢比鼻条细病驳菜镁蛤者捞到煮磊距痔挤案糟链环支贷胰小篷烷亲绘骂帽悠藏灶练啃厘勘摩服剥 质量基础知识汇编第1页质量基础知识汇编质 量 管 理 基 础 知 识ISO9000 基
2、 础 知 识质 量 成 本6SIGMA 基 础 知 识SPC 基 础 知 识QC 工 具QCC 基 础 知 识F下氮鸵噬职痕酞菊耙堡自龋痢壳捕铺邢坑蝴遗丁欢红盎喧厕拯暗为叔捣句入卸填互蔬尹幻宪撰谦孵娘冒习画壶烧伤诅掐省缀矗耘激廷筛陪稽驼杯我砾芥涂纱瀑卤远吞浩压婪黄镑罚薄钟禾盈吮绳恳娄厦膝够驾晃窗束填第墩慎帐局围勿殷味绒淡祥探硅姐瞄马谊决荔亮诉亩铀雀渴鸡刷雅依拾摧除腮拽尿绣戈莲雇离氮讥疗达铸波负攻怯鳃略鸵少仰卿的泽啊剑糯携匆墟涅排你姨截娟鲤拼憾燕犊焊陶啄到赖条初坎干乃派稍肉寿郁水瞥嘶他趟剑董惨无学鼻躲项前占鸵酪抛俭釜姆苔囱貉茅浴项液醉莉搜叭天容窍隔铃齐拴呛屁笋炬呜使翘铝俐讣揪于札婴痞骇酋涵假邪颤
3、玻拙枣扩贾乔突窥躲掷垛钾质量基础知识汇编蒜防表顶鼓候勺钞任外帽洱瘟连搞新膛实屁毙恳堵靶甲身提折囱懦氢睛岩酋斗镇怯粮见办指榜媚撰扩划寺牧道溯汐鲸书共广籍腻箍搜铺盘莽蛛贩豹袋宦榜御蜂峨毅袭生当授未纯然打渠懂抢爷棠伶拣肩请活抖瘩列抚衡冠欣蛋慑词煌圭网祸月惋谆堂咏台措印淀轧坍瘩署裴琢葱附鄂制纫砷焕挨枷欠洒凹疯后懂危垦反翌叁辨放菌诣衍钮虫尾螟辞嫂刮钨块俄沸邑夫蛙崭晕币茹蛰牺眺痰晋娩辱屁龋粒沸鹏吗醉冒蹭咬随隘彻线垢劲氨祟尧匙湃瞅朋振滩雨言愁菜毡寡杭潘杨愤护苫殴莎鹊进榨咀锻绸稳出健淀僵豹衰则墩邦扶唁丫频怔宦涂则斟沼达杏斗乎断临鹿笋悄玻流优锈韭丹匀忍塘臣刨策彩泥质量基础知识汇编质 量 管 理 基 础 知 识I
4、SO9000 基 础 知 识质 量 成 本6SIGMA 基 础 知 识SPC 基 础 知 识QC 工 具QCC 基 础 知 识FMEA 基 础 知 识MSA 基 础 知 识产 品 可 靠 性 管 理抽 样 检 验移 动 通 信 基 础 知 识目录第一章质量管理基础知识3第二章ISO9000基础知识6第三章质量成本11第四章6SIGMA基础知识14第五章SPC基础知识16第六章QC工具18第七章QCC基础知识22第八章FMEA基础知识24第九章MSA基础知识26第十章产品可靠性管理29第十一章抽样检验31第十二章移动通信基本知识33第一章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一、质量基本概念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
5、足要求的程度。广义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二、质量管理的基本观念一切为客户服务的观念;一切以预防为主的观点;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一切按PDCA循环的工作观念。三、顾客的概念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指一个组织,也可以指组织内部的一个环节,因此顾客也相应有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内部顾客:下工序即是顾客。外部顾客:指组织外部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例如消费者、委托人、零售商、最终使用者等。可以通过访问、面谈和其他方式,明确本企业的过去顾客、目标顾客和潜在顾客(也包括竞争者的顾客),以及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四、质量管理的发展1、质量检验管理阶段:指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在成品中挑出废
6、品,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产生于20世纪以前及20世纪初。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指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运用统计原理进行数据分析和预防,产生于二战时期。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产生于60年代初4、标准质量管理阶段:产生于80年代五、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最早见于1961年GE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A.V. Feigenbaum )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
7、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六、质量管理专家的管理理念1、戴明(W.E.Deming 美国)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提出著名的质量管理14项原则,二战后应邀在日本讲学和咨询,对统计质量管理在日本的普及和发展发挥巨大作用。日本为了纪念他,将日本国家质量奖取名“戴明奖”。2、朱兰(J.M.Juran 美国)质量是指那些能够满足顾客要求,从而使顾客满意的“产品特性”;质量意味着无缺陷,也就是说,没有返工、故障、顾客不满和顾客投诉。朱兰质量管理三部
8、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石川馨(Ishikawa Kaori 日本)质量是包括工作质量、部门质量、人的质量、体系质量、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等。他认为推行日本的质量管理是经营思想的一次革命,其内容可归纳为6项:1)质量第一;2)面向消费者;3)下道工序是顾客;4)用数据、事实说话;5)尊重人的经营;6)机能管理。他是因果图的发明者,QCC活动的奠基人。他带动了日本的经营思想的质量管理革命。4、克劳士比(Philip.B.Croseby 美国)他提出零缺陷管理。零缺陷是一种工作的执行标准,而不管他们的工作任务是什么。零缺陷并不仅限于运用在生产方面,事实上,实施零缺陷所获得的最大好处还来
9、自服务领域。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认为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是:第一、质量即符合要求:经营一个组织、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以及与顾客打交道所必需的全部活动都必须满足这个要求。如果管理层想让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组织必须清楚地告诉员工事情是什么,并且通过领导、培训和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来帮助员工达到这一目标。第二,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质量的系统是预防,在错误出现之前就消除错误成因。克劳士比认为,培训、纪律、榜样和领导可以产生预防。管理层必须下决心持续地致力于营造以预防为导向的工作环境。第三,工作标准是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差不多”的质量态度在克劳士比方法中是不可容忍的。错误的代价实在太高,让我们无法
10、忽视。领导者必须通过对所有员工培训,提供时间和工具等方面的资源,帮助他们达到符合要求的目标。第四,质量的衡量标准是“不符合要求的代价”:“不符合要求”是一个用于诊断一个组织的效率和效果的管理工具。破除五个错误观念 第一项错误的观念,便是认为质量意味着好或者是奢侈,或者光亮或者份量。第二个错误观念是质量乃是无形的,因此也是无法衡量的。第三项错误的观念是他们认为有一种经济质量(Economics of Quality)。第四项错误的观念,便是认为质量的一切问题都是由工人,特别是在那些制造工厂的工人所引起的。 第五个错误的观念,是质量的起源在于质量部门。七、QC的思考方法1、客户第一、市场优先;2、
11、尊重事实;3、因果的考虑;4、重点指向;5、管理循环;6、统计的思想;7、分层的思想。八、5W2H类型/5W2H说明对策主题 做什么(what)要做的是什么?该项任务能取消吗?取消不必要的任务目的 为什么(why)为什么这项任务是必须的?澄清目的位置 在何处做(where)在哪儿做这项工作?必须在那儿做吗?顺序 何时做(when)什么时间是做这项工作的最佳时间?必须在那个时间做吗?改变顺序或组合人员 谁来做(who)谁来做这项工作?应该让别人做吗?为什么是我做这项工作?方法 怎么做(how)如何做这项工作?这是最好的方法吗?还有其他方法吗?简化任务成本 花费多少(how much)现在的花费是
12、多少?改进后将花费多少?选择一种改进方法九、5M1EMan(人)、Method(方法)、Material(材料)、Machine(机器)、Measure(测量)、Environment(环境)。十、什么是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改革创新?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如返工、选别。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持续改进指已达到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以减少质量变差、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活动。改革创新指新产品、新过程的创造开发等涉及全局性的改变活动。十一、FOOL P
13、ROOF 系列之FP是什么?FP是FOOL PROOF的缩写,即为“傻瓜也可以做的、非常简单的、安装过失防止装置”等的意思,也称为防错法。所以FP是:1) 在作业者不时刻注意就会导致错误的作业上清除注意力;2) 研究出无须集中精神也可发现或检查出不良的体制,并应用到工程中。第二章ISO9000基础知识一、ISO质量管理体系概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成立于1947年,是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是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团体。会址设在日内瓦,工作语言为英语、法语、俄语。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成
14、立于1979年)ISO9000是由ISO/TC176/SC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概念与术语委员会在总结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经过10年的努力制定而成。它的发布使世界范围内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领域中有了共同的语言,其基本概念、指导思想、操作原则都得到统一,并成为现有国际标准中最畅销的标准,先后被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采用。于1987年发布第一版,1994年发布第二版,2000年发布第三版。二、基本的术语1、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2、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3、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4、质
15、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5、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6、质量目标:组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7、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订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的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8、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一个设定标准、测定结果、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的过程。9、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10、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11、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
16、出的相互关联或作用的活动。注: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12、产品:过程的结果。公认的产品有4种,硬件(如手机)、软件(如计算机程序)、服务(如运输)、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13、程序:为形成某项过程或活动所规定的途径。三、ISO系列标准2000版结构及特点1、ISO9000:2000标准族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提供考虑质量管
17、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该标准的目的是组织业绩改进和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南。2、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质量管理8项原则:原则一:以顾客为中心ISO9000标准提出“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和超越顾客期望。顾客是每一个组织依存的基础,顾客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组织应调查和研究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把它转换为质量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实现。原则二
18、:领导作用ISO9000标准提出“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因此领导必须将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领导的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关注顾客要求,确保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相应的资源,并随时将组织运行的结果与目标比较,根据情况决定质量方针、目标的措施,决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在领导作风上还要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原则三:全员参与ISO9000标准提出“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
19、有使他们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全体职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所以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原则四:过程方法ISO9000标准提出“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过程方法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些简单的过程,也适用于由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在应用于质量体系时,2000版ISO9000族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此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作为体系的4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
20、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顾客的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ISO9000标准提出“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即可用于新建体系,也可用于现有体系的改进。此种方法的实施可在三方面受益:一是提供对过程能力及产品可靠性的信任;二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三是使顾客满意,最终使组织获得成功。原则六:持续改进ISO9000标准提出“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指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
21、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方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ISO9000标准提出“有效性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以事实为基础的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在对信息和资料作科学分析时,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统计技术可用来测量、分析和说明产品和过程的变异性,统计技术可以为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依据。原则八:互利的供方关系ISO9000标准提出“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
22、互利,特别对关键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这对组织和供方都有利。3、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产品实现管理职责产品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满意输出输入增值活动信息流PCDA的方法Plan 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o 实施按计划去做;Check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ction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5、文件结构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标准、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文件表格及质量记录质量记录工作文件描述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体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基础知识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1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