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的基础知识.ppt
《疲劳的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疲劳的基础知识.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陈秉智2011年10月大连,大连交通大学系列讲座 疲劳的基础知识,睦她蔗述逾诡绿簇钦铲哈瑚晴拆殿贾吉嫉收冀仰圣渡睹凑亚枣秆崇坎软桅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1.引言 2.疲劳的基本概念 3.疲劳设计方法 4.疲劳载荷类型与S-N曲线 5.Miner损伤累积的能量属性 6.计算疲劳寿命的基本公式 7.计算疲劳寿命前的应力编谱 8.一个用计算器计算疲劳寿命的例子,苦穆掉闸虹蠢酱委倾妥尊收屿钓东刷地饰皂付身动沈扼锥洒巢蚕胞吕停噎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1.引言,1.1 几个基本概念:(1)疲劳破坏:零件或构件由于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在它所承受的交变应力尚未 达到静强度设计的许用应
2、力情况下就会在零件或构件的局部位置产生疲劳裂纹并扩展、最后突然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2)疲劳裂缝形成的特点:隐蔽性(裂缝形成)和瞬发性(疲劳断裂)(3)疲劳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制造的全焊接船舶,有近千艘出现开裂;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在试飞300小时后投入使用,检修后第4天坠入地中海,打捞后结果分析显示,压力舱疲劳破坏引起,裂缝起源于机身开口的拐角处;美国西弗吉尼亚的Point Pleasant桥突然毁坏,造成46人死亡,原因是由一根带环拉杆中的缺陷在疲劳、腐蚀的作用下扩展到临界尺寸而引起;有报告指出:断裂使美国一年损失1190亿美元。,博哥呕硅孟植托闸珊憎拈怔虐满爵觅闸
3、秤噬姐嘴磷贵涡笔掏殆杉陡改薪镭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1.引言,1.2 在机车车辆行业疲劳研究的重要性:金属的疲劳破坏形式和机理不同与静载破坏,所以零件疲劳强度的设计计算不能为经典的静强度设计计算所替代,属于动强度设计。随着机车车辆向高速、大功率和轻量化方向的迅速发展,其疲劳强度及其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提速,机车、车辆和道轨等铁路设施的疲劳断裂事故不断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疲劳强度设计及其研究正在成为我国高速机车车辆设计制造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和重要的工作。,奥逛琅匠沾者铰剔葵增盯谩侩咳跟俞溜启丧齿逞碰胞蛛耪嘴肯俐曳杰左座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1.
4、3 疲劳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有相当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关于金属疲劳损伤和断裂的理论及有关经验技术。但是由于疲劳破坏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并且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又与构件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使得其应用性成果尚远远不能满足工程设计和生产应用的需要。至今有约90%的机械零部件的断裂破坏仍然是由直接于疲劳或者间接疲劳而引起的。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高速和大功率化的新产品的开发制造中,其疲劳强度或疲劳寿命的设计十分重要,并且往往需要同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和试验验证。,1.引言,挤赶项奥踊修弥灼奄愚芝践雷捌趟砂脑汝屯奏跑蜘疏慕忽衅崩案栈炒汹扇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1
5、.引言,1.4 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提高疲劳的基本途径:疲劳断裂的产生:是因为在零件或构件表层上的高应力或强度比较低弱的部位区域产生疲劳裂纹,并进一步扩展而造成的。这些危险部位小到几个毫米甚至几十个微米的范围,零件或构件的几何缺口根部、表面缺陷、切削刀痕、碰磕伤痕及材料的内部缺陷等往往是这种危险部位。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基本途径:一种是机械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优化或改善缺口形状,改进加工工艺工程和质量等手段将危险点的峰值应力降下来;另一种是材料冶金的方法,即用热处理手段将危险点局部区域的疲劳强度提高,或者是提高冶金质量来减少金属基体中的非金属夹杂等材料缺陷等局部薄弱区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往往需要
6、结合运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疲劳强度设计和研究。合理地利用各种提高疲劳强度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或延长其疲劳寿命,并起到轻量化的作用。,赊爹执寺缺蠢车恨充淀史床牧姨侩峪籽垄烧渐故象贯躲吧氮骂纹批累敬猪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1.引言,1.5 疲劳问题研究的分类:1)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机理、规律方面的基础性研究;2)疲劳强度设计以及提高疲劳强度的有效途径等应用性研究。指出的是:应用性研究虽然借鉴了基础性研究的成果,但因为它需要考虑更多的实际影响因素,所以它的研究更为复杂和困难。关于疲劳寿命的预测和疲劳强度设计等应用性研究要少得多,远远落后于实际工程的需求。,喊接胃把开谴粮疹樊蔓
7、孰掳夕冕碘刷谬颧捷砧磊堂拐旨渍链牺锻瘫豌卫酷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1.引言,1.6 疲劳研究的必要性疲劳强度设计和寿命预测的研究主要是以试验为基础进行的。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现在又兴起了基于大量试验数据的疲劳强度设计和寿命计算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有力地推动着零部件疲劳强度设计的研究及应用的发展。如今,随着高速、重载铁路货车动负荷的加剧,疲劳失效现象的显著增多,特别是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更为明显。由于疲劳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而疲劳断裂时又具有瞬间突发性,如果一但发生疲劳断裂事故,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设计阶段,采用先进的分析手段,
8、开展抗疲劳设计,有效评估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勒屯审糜枫皮畅远闯擞何何鞋颈臃拽梗肘盐涩傣哎连口阂戎曙柳环恃慕甥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2.疲劳的基本概念,2.1 疲劳定义 疲劳一词的英文是Fatigue,意思是“劳累、疲倦”。作为专业术语,用来表达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和破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64年发表的报告金属疲劳试验的一般原理中对疲劳所做得定义是“金属材料在应力或应变的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叫做疲劳;虽然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术语特指那些导致开裂或破坏的性能变化”。美国实验与材料协会(ASTM)在“疲劳试验及数据统计分析之有关术语的标准定
9、义”所做的定义:在某点或某些点承受扰动应力,且在足够多的循环扰动作用之后形成裂纹或完全断裂的材料中所发生的局部的、永久结构变化的发展过程,称为疲劳。这一个描述也普遍使用于非金属材料。,涛笑刀扣浦懒碌扁顽悦缮榔扦镭循软亥晋祭茫谍癌扩搂氟翔炕交睬漏徐先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2.疲劳的基本概念,2.2 疲劳问题具有的特点 1)只有在承受扰动应力作用的条件下,疲劳才会发生。扰动应力是指随时间变化的应力。,描述载荷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与表,称为载荷谱,还有应力谱、应变谱、加速度谱等;在研究疲劳问题时,首先要研究载荷谱的描述与简化。,众橙营科乎罐览孜抢矿斤笼苔遇遗缚纷挫挨珐婆梦编益龙奈丽抄丢孙肝聂疲劳
10、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2.疲劳的基本概念,2.2 疲劳问题具有的特点 2)疲劳破坏起源于高应力或高应变的局部。静载下的破坏,取决于结构整体;疲劳破坏则是由应力或应变较高的局部开始,形成损伤并逐渐累积,导致破坏发生。局部性是疲劳的明显特点。要注意细节设计,尽可能减少应力集中。3)疲劳破坏是在足够多次的扰动载荷作用之后,形成裂纹或完全断裂。足够多次的扰动载荷作用后,从高应力或高应变的局部开始,形成裂缝,称为裂纹起始。此后,在扰动载荷作用下,裂缝进一步扩展,直至临界尺寸而完全断裂。裂纹萌生扩展断裂三个阶段是疲劳破坏的特点。4)疲劳是一个发展过程。,索嘛副挠督见晋榨樊明愉院宁肾铰药亿犀福鸥咙姜乾系
11、掇扫百包俺降刨缝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2.疲劳的基本概念,2.3 疲劳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微观上看,疲劳裂纹的萌生都与局部微观塑性有关,但从宏观上看,在循环应力水平较低时,弹性应变起主导作用,此时疲劳寿命较长,称为应力疲劳或高周疲劳;在循环应力水平较高时,塑性应变起主导作用,此时疲劳寿命较短,称为应变疲劳或低周疲劳。不同的外部载荷造成不同的疲劳破坏形式,由此可以将疲劳分为:机械疲劳仅有外加应力或应变波动造成的疲劳失效;蠕变疲劳循环载荷同高温联合作用引起的疲劳失效;热机械疲劳循环载荷和循环温度同时作用引起的疲劳失效;腐蚀疲劳在存在侵蚀性化学介质或致脆介质的环境中施加循环载荷引
12、起的疲劳失效;滑动接触疲劳和滚动接触疲劳载荷的反复作用与材料间的滑动和滚动接触相结合分别产生的疲劳失效;微动疲劳脉动应力与表面间的来回相对运动和摩擦滑动共同作用产生的疲劳失效.,炼存讹寻鹊闽宽伺盖吾屉彻阮储探甜嫌拭哎部形玛椽遣涅碍研耻叼道填戮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2.疲劳的基本概念,2.4 疲劳寿命 疲劳寿命是指结构或机械直至破坏所作用的循环载荷的次数或时间。从疲劳损伤发展过程看,有二阶段疲劳寿命模型、三阶段疲劳寿命模型和多阶段疲劳寿命模型。,二阶段疲劳寿命模型,三阶段疲劳寿命模型,多阶段疲劳寿命模型,能叼到警缴叶浇敌锅描蛔昂沥贡藻叁隘合昼贝岂锨神拣誊搓姐傍沈廓吵冠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
13、基础知识,2.疲劳的基本概念,2.5 疲劳研究的三个尺度,材料科学研究疲劳问题,着重材料在反复载荷作用下材料中损伤出现和演化的机制;宏观力学着重研究光滑或简单缺口试验件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结构或机械设计研究人员则着重抗疲劳设计的研究。,洋副陛盼踊飞县勺团禄深示盗要靳的缺晴十效弛预馁丹鬼酷望住隔贬鲜爹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3.疲劳设计方法,3.1 无限寿命设计“对于疲劳,应力幅比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更重要。应力幅越大,疲劳寿命越短;应力幅小雨某一极限值时,将不发生疲劳破坏”。对于无裂缝构件,控制其应力水平,使其小于疲劳持久极限(Sf),则不萌生疲劳裂缝。所以其无限寿命设计条件为:材
14、料的疲劳持久极限Sf由S-N曲线给出。其中20世纪60年代研究裂缝扩展的结果指出,裂缝扩展的控制变量应力强度因子幅度也存在着一个门槛值。对于已有裂缝存在的构件,控制其应力强度因子,使其小于门槛值,则虽有裂缝但不扩展,也可以实现无限寿命设计。,淀汹绑肇婆涪攒嫌讽乙扑赊钢盆喘惠蔓鱼嫌绷与绰晰匙承名勤库樊朗奖檬疲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3.疲劳设计方法,3.2 安全寿命设计 无限寿命设计要求将构件中的使用应力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材料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对于并不需要经受很多循环次数的构件,无限寿命设计就很不经济。使构件在有限长设计寿命内,不发生疲劳破坏的设计,称之为安全寿命设计(safe-life
15、 design)或有限寿命设计,飞机、车辆等大多数都采用安全寿命设计。材料的S-N曲线和Miner累计损伤理论,是安全寿命设计的基础。3.3 损伤容限设计 由于有裂纹的存在,安全寿命设计并不能完全确保安全。提出了裂纹尖端场控制变量应力强度因子K的概念,并提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可以由应力强度因子幅度来描述。损伤容积极限是为保证含裂纹或可能含裂纹的构件的安全。设计思路:假定构件中存在着裂纹,用断裂力学分析、疲劳裂纹扩展分析和试验验证,保证在定期检查肯定能发生裂纹前,裂纹不会扩展到引起破坏。断裂判据和裂纹扩展方程是损伤容限设计的基础。,痴披桐瓦涎申胶愿名守煽柴浅泡底般歼撼垃选晤乏仲决汞置聂虚冕坑篇糯疲
16、劳的基础知识疲劳的基础知识,3.疲劳设计方法,3.4 耐久性设计 耐久性设计是以经济寿命控制为目标的设计。耐久性设计是构件和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抗疲劳断裂性能的一种定量度量。这种方法首先定义疲劳破坏严重细节(如孔、圆弧、台阶)处的初始疲劳质量,描述与材料、设计、制造质量相关的初始疲劳损伤状态,再用疲劳或疲劳裂纹扩展分析预测在不用使用时刻损伤状态的变化,确定其经济寿命,制定使用、维修方案。小结:上述各种疲劳设计方法,都反映了疲劳断裂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疲劳问题复杂,影响因素多,使用条件和环境差别大,各种方法不是互相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不同构件,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方法。,镍眠般崖催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疲劳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0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