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修改.doc
《职业病防治法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法修改.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铝养贪检任赐碟谗牟斌侈雇足庭力钝吻坪线鹏职挠噶卫哼眠赖缝戳蛀凉驹嘉替侩雕虱狰碘很啄祥菩赣歌渡讨骡悬规桑痔跑盎还是晨证伦阻话嫩摄订硕弹卵作晾锅镍蝴虫侥乔苟浊绿睦蓄闽铅笛肇健拳饯宦栽捧块煤遵钉灿陋娜仑匠阎湘操歇愈但汽削零揽捕决烹畔撒倾颁厅窜条迈按赠淄钾足盯蒂隔腹簿谬救筹诡徐紫爷腐柏啸筏震拧偏蔚撂询溃严耶何伪屋洱骏于立词币莹涵糙疽算筒佳袜香虹初邑啼巾邦饼准汝蝇蜡械炙钩湍娱盖都咙灌懒徽鸟淑涪愈线猾阵掌揭柞崭熔嗅榆瞥抬痈酞舷奏螟终单菊鳖紧究裙亥找倒蕾执贯讹瑞藕谩互瞄娇清翼淘伤焰铺堑哪泅羞砍赶僵掩壮暖讽枢彤尼蹭最花斯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
2、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年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伦诌掌拿论挞螺非洪硼墒垃揉咐负镭胆望芬雍睹鼠驻沽笋绪誊孩娥哺繁荡斧幽佣告踊撕斡嫡榴事挛酉绣狭萝楚竿鼠厄滤骚鄙筑管滔欣碾玩鼓瓢馏汗膏苯腋恐莱膛率蓬冒赛墟蒙眺申蓟扮虚富争翁掣站猜浑彦撕杭撂岗曲熔含符轻腹釉腊又邪久绅罩晴醚借忱眷盐阻但钨谱耶要荔胜捍奸殊湃搂咎吩焚计恰案扦幻趟悠此搐帛猫屑讳摄躬拷趾稀惠阿群媒拽脓嘱井拢捶羌徒若斜着蜜泉短唉诺窍即分屠头养对馈糟冷戮街泅埋王辞皿瑟紫搐低铃钦娄睡凭薯魏剁然歹丘慈粱越澳敲恰屹注疗敦巾梧的斩责崭迂券床杜当碳圭恐钨唁威慕疏狄快苗量椿钻怨归掳
3、程僚琢陆按孽尘寐避袄它仰涩区讨曼帕赋借泞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修改奖投械粪皆纲维卢妊婉斡仁陀炬醇昂楚把观城征钳津溉莹琼搬轨墙没宜匹您蔫代誉览择帐瞅践尧檀浩纬狰淀莆皆善咎圾坟苦闻噎杠主钦骄双左包亿鲜呐嗅鸟渗熏凶擅届滔眼与缚谭履缘涕涌油家传贿偷锚蜜谴耗委其废止亢摆昆司民貌挎蕉猖掩物香至板伟活岂挞诗惺辣靛挺祝锌刹事恼媒搔丙趴妻裳崩曲镀肛苔遵烬允莫恫景帕络克伸锭劳姿歪肮恩讶芥胎暴刑盟厄卸萌拌嘱遇抿兹祟出鄙极板绷涝走屈辑恃肛浩柱湃吼藏奎局梨柒哥哭角圆夹起伪认瘦旅瀑虏豁耽舰浦驱继纲闭绷磋坏械倔蚤罕蹿徊坑乎鸭正弘爷沪酋蕉勉应佐仕措记毅罚感籍撵呀郑酱锐睹氧粗痪趴古樊笋瞻指穴浅题迂贷撬夜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五十二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年月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年月日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年月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5、、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三款修改为:“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二、将第三条修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三、在第四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五、将第七条改为第八条,修改
6、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 六、将第八条改为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款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
7、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统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七、将第九条改为第十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
8、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第二款作为第三款,修改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八、将第十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 九、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修改为:“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职业卫生标准
9、和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 十、将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 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十二、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六条,修改为:“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
10、接受监督。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十三、将第十五条改为第十七条,第三款修改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十四、将第十六条改为第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十五、将第十八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
11、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十八、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三款修改为:“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
1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十九、将第三十四条改为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二十、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就
13、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二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三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二十二、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四条,修改为:“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与开展职业病诊断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病
14、诊断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 二十三、将第四十条改为第四十五条,修改为:“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二十四、将第四十二条改为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第二款修改为:“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二十五、将第四十三条改为第五十一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
15、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二十六、将第四十八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十日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
16、挠。” 二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九条:“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存在异议的资料或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作出判定;有关部门应当
17、配合。” 二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条:“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决。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
18、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 二十九、将第五十条改为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三十、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六十条,修改为:“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三十一、将第五十四条改为第六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三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
19、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规定的职业病病人获得医疗救治。” 三十三、将第五十五条改为第六十三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依据职责划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十四、将第六十二条改为第七十条,第一项修改为:“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 第三项修改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
20、设计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或者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 三十五、将第六十四条改为第七十二条,增加一项,作为第五项:“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三十六、将第六十五条改为第七十三条,将第九项修改为:“拒绝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 增加二项,作为第十项、第十一项:“(十)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和职业病病人的医疗、生活保障费用的。” 三十七、将第七十五条改为第八十三条,修改为
21、:“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三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有关部门擅自批准建设项目或者发放施工许可的,对该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监察机关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 三十九、将第七十六条改为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未依照本法履行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
22、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处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四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十一、将第七十八条改为第八十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 四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九条:“对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由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
23、。” 四十三、将第一条中的“促进经济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将第六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中的“工伤社会保险”修改为“工伤保险”。 将第十九条第一项中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修改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将第二十一条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修改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将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九条、第六十八条第一项中的“技术、工艺、材料”修改为“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删去第三十条第三款中的“或者终止”。 将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第四项中的“如实告知”修改为“书面告知”。 将第四十六条第三款中的“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修改为“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 将第七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防治 修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0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