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ppt
《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 基础知识与诊治原则,第一部分心血管系统基础知识,1.结构功能与心输出量2.心律失常与心输出量,(一)心血管结构与心输出量,1.正常心脏血管结构和心输出量,动脉 心输出量 收缩心脏 舒张静脉 静脉回流,2.结构性心血管疾病常见类型,1)后天性心脏疾病:心内膜:心脏瓣膜病 心肌病:原发或继发性 心外膜:心包炎2)先天性心脏病:室缺、房缺、动脉导管 未闭、F4 或F33)大血管疾病:主动脉缩窄,瓣膜狭窄或流出道梗阻:1)影响心脏舒张期充盈(如二尖瓣/三尖瓣狭窄)2)收缩期血流灌注(如主/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F4或 F3),血液流入或流出受阻心输出量减少,瓣膜关闭不全或左右室
2、存在分流(房缺、室缺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心脏舒张或收缩期血液返流,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心脏扩大-代偿期心输出量减少不明显,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哪个更危险?,心包疾病:造成心包内压力增加影响静脉回流:脉压差减小、休克颈静脉怒张、肺淤血奇脉、吸停脉,缩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积液或急性心包损伤心输出量减少,3.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具有细胞内外脂质聚集的特点,外观呈黄色粥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后果,正常,脂肪条纹,纤维斑块,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缺血或出血性中风,危重的下肢缺血,临床无症状,猝死,稳定性心绞痛、间歇性跛行、TIA,不稳定性心绞痛,4.原发
3、性或继发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心输出量减少,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发展,从心血管疾病结构的角度判断围手术期危险性,急性心肌损伤(如AMI、重症心肌炎)最危险慢性心肌病变(如OMI、心肌病、心绞痛或各种原因引起 的大心脏或LVEF小于40%)潜在危险极大严重瓣膜狭窄或流出道梗阻手术耐受性差结构性心脏病(瓣膜病、先心病、高血压等)代偿期危险性较低诱因如何:低钾、低镁等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有无甲亢?,(二)心律失常与心输出量,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X心率(HR)心率(HR)是调节CO的主要因子(约70%)心房心室之间、左右心室之间的协调作
4、用对维持CO非常重要心室舒缩功能起关键作用(6070),1.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心率(尤其是心室率)快慢是的最关键因素心率4045bpm以下或超过160180bpm危险P波和QRS之间的关系P波多QRS波少可能是传导阻滞或房性心动过速,反之为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的宽度QRS波增宽见于室性心律失常、预激或束支阻滞,2.从心电图的角度判断危险程度,发作时心率快(160-180bpm),伴大汗、头晕眼花、口干、面色苍白以及四肢冰冷等血液动力学改变,需要积极处理反复黑朦、晕厥或阿斯发作等严重血液动力学异常,随时可以发生室颤或猝死,危险程度很高,心律失常的严重后果,心率60100bpm;ST段下移不
5、超过0.05mv,上移不超过0.10mv;P-R间期0.120.20s;QRS 小于0.12s;QT间期0.36s048s,正常心电图各波形的意义,正常12导联心电图?,室早二联律,频发房性早搏,左心室肥厚伴劳损,缺血性胸痛患者显著的ST段下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广泛的ST段下移,前壁心肌梗死存在显著ST段抬高(表现为“墓碑”样 R波),II导联,窦速和室上速,?,?,心房颤动,室速(单形性、多形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多形性室速恶化成心室颤动,严重的窦缓(心率40bpm很少见)窦性停搏4.4s后产生交界性逸搏,II度I 型房室阻滞,II度II型房室阻滞,III度房室阻滞:心房和心室之间相互
6、无传导、心房和心室收缩完全无关。P波与QRS波无关、心房率超过心室率。His束起搏产生窄的QRS波(上图)、而更远起搏点产生宽QRS波(下图)。箭头表明P波。,从心律失常角度分析心血管危险性:,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哪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早搏、室上速?室速?房颤?心室率是多少?,第二部分:手术前的一般评估,1、在中年以上的患者中,约有25%-50%的非心脏性手术的围手术期死亡是心血管并发症所致。2、术前心脏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评价主要针对辨别潜在严重心脏疾病。贫血亦可使患者处于围术前高危状态。3、除了弄清业已存在的心脏病以外,还必须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稳定性和既往的治疗,
7、其他有助于确定心脏危险性的包括心功能、年龄、伴发病(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肾功能不全)和手术类型(血管手术、长时间和颈部手术危险性较高)。,一、急诊手术,急诊非心脏手术时,手术前的评估只能简单而有重点地进行:比如检查心血管的重要体征、机体血容量状况、电解质平衡情况、红细胞比容、尿液分析、肾脏功能且心电图检查。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则有待于手术后进行。,二、对于择期手术:则有必要对患者术前全面的评估,特别不能轻视病史的采集。对下列活动性心脏病状况一定要进行评估和治疗。,1、非常危险的活动性心脏病,1)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不稳定或严重心绞痛或近期(730天之间)心肌梗死2)失代偿性心力衰竭:NYHA
8、心功能IV或恶化或新发心力衰竭3)严重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IIII型AVB、IIIAVB症状性或新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室率难以控制的室上速(包括房颤静息时心室率超过100bpm)症状性心动过缓4)严重心脏瓣膜病:严重主动脉瓣膜狭窄(平均压力差超过40mmHg,瓣口面积小于1.0cm2或有症状)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进展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先兆性晕厥或心力衰竭)将心肌梗死或心电图异常Q波视为一项临床危险因子,而急性期心肌梗死(7天以内)或新近期(730天)心肌梗死被视为活动性心脏病,2007年ACC/AHA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解读:这种评估是为了达到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状况,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9、对于存在高危危险因素者,应积极治疗,除非是紧急情况,均应延期或取消手术。,1、缺血性心脏疾病2、代偿性或既往心力衰竭病史3、脑血管疾病病史4、糖尿病5、肾功能不全,2、临床危险因素(中等危险的预测因素),2007年ACC/AHA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解读:有中等危险因素者,肯定会增加围手术期的心血管并发症,应认真处理。,次要危险因素高龄(超过70岁)心电图异常(左心室肥厚、左束支阻滞或ST-T改变)非窦性心律(如心房颤动)未控制的高血压,3、心血管疾病的标志(次要危险因素),2007年ACC/AHA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解读 没有证据上述因子独立增加围手术期风险,但多种因子存在要高度怀疑冠
10、心病,第三部份,非心脏手术对心脏的影响,指南根据手术性质、大小等因素对非心脏手术进行了危险分层。(一)高危:(心脏危险性5%)1、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手术。2、周围血管手术。(二)中危:(心脏危险性5%)1、颈动脉内膜剥离术。2、头颈部手术。3、腹腔与胸腔手术-4、矫形手术。5、前列腺手术.(三)低危:(心脏危险性1%)1、内镜操作.2、浅表操作.3、白内障手术-4、乳腺手术。5、床旁的手术。,解读:手术相关性危险与2个重要因素有关:手术类型本身和手术操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手术时间大于5小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液体丢失与心脏事件的增加有密切关系;但术后体液重新分布对术后心脏时间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心血管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10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