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管理专题.ppt
《危化品安全管理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安全管理专题.ppt(1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一、危险化学品及其危害,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共七大类。具体包括:危险化学品列入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剧毒化学品目录和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害:指化学品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程度;健康危害:指接触后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大小;环境危害:指化学
2、品对环境影响的危害程度。爆炸事故的特点与危害 爆炸事故具有以下特点:突发性爆炸往往在瞬间发生,难以预料;复杂性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灾害范围及后果各异,相差悬殊;严重性爆炸事故的破坏性大,往往是摧毁性的,造成惨重损失。爆炸事故的破坏作用有:冲击波破坏,灼烧破坏,由于爆炸而飞散的固体碎片可能击伤人员或砸坏物体、由于爆炸还可能形成地震波的破坏等。其中冲击波的破坏最为主要,破坏作用也最大。,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性(固有危险性评估),(P40-42)(一)危险性分类、特性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21项。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1项易
3、燃气体 第2项不燃气体 第3项有毒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1项 低闪点液体 第2项 中闪点液体 第3项 高闪点液体,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l项易燃固体 第2项自燃物品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氧化剂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毒害品 第2项感染性物品第7类 放射性物品第8类 腐蚀品 第1项酸性腐蚀品 第2项碱性腐蚀品 第3项其它腐蚀品,1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
4、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1)按其爆炸性的大小,爆炸品分五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2)爆炸品具有以下特性:爆炸性强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敏感度高 爆炸品对热、火花、撞击、摩擦、冲击波等敏感、极易发生爆炸。,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
5、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 oC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2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C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6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如下:(1)可压缩性 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会压缩成液态。(2)膨胀性 气体在光照或受热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剧,体积增大,若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气体受
6、热的温度越高,其膨胀后形成的压力越大。一般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盛装在密闭的容器内,如果受高温、日晒,气体极易膨胀产生很大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时就会造成爆炸事故。(3)易燃可燃气体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发生燃烧爆炸。(4)除具有易燃性、毒性外,还有刺激性、致敏性、腐蚀性、窒息性等。,3 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C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低闪点液体闪点一18;中闪点液体一18C闪点23C;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易燃液体具有以
7、下特性:(1)易挥发性 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沸点低、闪点低、挥发性强的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当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2)易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具有流动和扩散性,大部分粘度较小,易流动,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口(3)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表面蒸气压同时随之增加,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在密闭容器中贮存时,常常会出现鼓桶或挥发现象,如果体积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4)带电性 大部分易燃液体为非极性物质,在管道,贮罐、槽车、油船的输送、灌装、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所带的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火花,有引起
8、燃烧和爆炸的危险。(5)毒害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和系统有毒性作用。,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易燃固体主要特性如下:(1)易燃性 易燃固体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2
9、)可分散性与氧化性 固体具有可分散性。一般来讲,物质的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分散性就越强。当固体粒度小于OOlmm时,可悬浮于空气中,这样能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氧化作用。固体的可分散性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但主要还是受物质比表面积的影响,比表面积越大,和空气的接触机会就越多,氧化作用也就越容易,燃烧也就越快,则具有爆炸危险性。另外,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如赤磷与氯酸钾接触,硫磺粉与氯酸钾或过氧化钠接触,均易立即发生燃烧爆炸。,(3)热分解性 某些易燃固体受热后不熔融,而发生分解现象。有的受热后边熔融边分解,如硝酸铵(NH4N03)在分解过程中,往往放出NH3或
10、N02、NO等有毒气体。一般来说,热分解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危险性的大小,受热分解温度越低的物质,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4)对撞击、摩擦的敏感性 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例如:赤磷、闪光粉等受摩擦、震动、撞击等也能起火燃烧甚至爆炸。(5)毒害性 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性。如:二硝基苯、二硝基苯酚、硫磺、五硫化二磷等。,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如下。(1)极易氧化 自燃的发生是由于物质的白行发热和散热速度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使热量积蓄的结果。自燃物品多具有容易氧化、分解的性质,且燃点较低。在未发生自燃前,一般都经过缓慢的氧化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热量,当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积热
11、使温度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时便会自发地着火燃烧。凡能促进氧化的一切因素均能促进自燃。空气、受热、受潮、氧化剂、强酸、金属粉末等能与自燃物品发生化学反应或对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它们都是促使自燃物品自燃的因素。(2)易分解 某些自燃物质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空气中会自行分解,积蓄的分解热也会引起自燃,如硝化纤维素、塞璐璐、硝化甘油等。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如下:(1)遇水或酸反应性强 遇水、潮湿空气、酸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爆炸。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或(2)腐蚀性或毒性强 某些遇湿易燃物品具有腐蚀性或毒性,如硼氢类化合物、金属磷化,物等。,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
12、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两项: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特性如下:(1)氧化剂中的无机过氧化物均含有过氧基(0-0-),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原子氧,其余的氧化剂则分别含有高价态的氯、溴、氮、硫、锰、铬等元素,这些高价态的元素都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因此氧化剂最突出的性质是遇易
13、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2)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特别是有机过氧化物分子组成中的过氧基(一0一伊一)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原子氧,而且有机过氧化物本身就是可燃物,易着火燃烧,受热分解的生成物又均为气体,更易引起爆炸。所以,有机过氧化物比无机氧化剂有更大的火灾爆炸危险。,(3)许多氧化剂如氯酸盐类、硝酸盐类、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储运中要轻装轻卸,以免增加其爆炸性。(4)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甚至发生爆炸。例如过氧化钠(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遇硫酸立即发生爆炸。这
14、些氧化剂不得与酸类接触,也不可用酸碱灭火剂灭火。(5)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钾)等,遇水分解出氧气和热量,有助燃作用,使可燃物燃烧,甚至爆炸。这些氧化剂应防止受潮,灭火时严禁用水、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扑救。(6)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例如铬酸酐、重铬酸盐等既有毒性,又会烧伤皮肤;活性金属的过氧化物有较强的腐蚀性。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7)有些氧化剂与其他氧化剂接触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大景热而引起燃烧爆炸。如亚硝酸盐、次亚氯酸盐等遇到比它强的氧化剂时显示还原性,发生剧烈反应而导致危险。所以各种氧化剂亦不可任意混储混运。,6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
15、指进人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具体指标 经口: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 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 mgkg 吸人:LC5010mgL(粉尘、烟雾)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毒害品的主特性如下:(1)溶解性 很多毒害品水溶性或脂溶性较强。毒害品在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因为易于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更易被人吸收而引起中毒。如氯化钡易溶于水,对人体危害大,而硫酸钡不溶于
16、水和脂肪,故无毒。但有的毒物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脂肪,这类物质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2)挥发性 大多数有机毒害品挥发性较强,易引起蒸气的吸人中毒。毒物的挥发性越强,导致中毒的机会越多。一般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性越强,空气中存在的浓度高,易发生中毒。(3)分散性 固体毒物颗粒越小,分散性越好,特别是一些悬浮于空气中的毒物颗粒,更易吸入肺泡而中毒。,LD50和LC50半数致死量或浓度: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浓度。此通过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8 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
17、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 mm年的固体或液体。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其它腐蚀品。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腐蚀品具有以下特性:(1)强烈的腐蚀性 它对人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车辆、船舶的金属结构都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腐蚀并遭受破坏。(2)氧化性 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漂白粉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燃烧。(3)稀释放热性 多种腐蚀品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易燃液体四处飞溅造成人体灼伤。,(二)化学品固有危险性评估 1 化学品的危险性 化学品主要有以下危险性:(1)爆炸性;(2)
18、燃烧性;(3)氧化性;(4)毒性、刺激性、麻醉性、致敏性、窒息性、到癌性;(5)腐蚀性;(6)放射性;(7)高压气体危险性。,2 化学品固有危险性评估 化学品固有危险性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试验评估和资料评估。(1)试验评估 该评估方法主要用于新化学品或无实验数据的化学品。评估依据为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书中列出了各种危险性的评估试验方法与判据。如评估某化学品是否具有爆炸性,一般需经过一系列试验确定,如隔板试验、克南试验、时间一压力试验、内部点火试验等,若要得出完整的爆炸性类、项,则需进行7个系列的试验。同理对化学品燃烧性(包括自燃性、遇湿易燃性)、氧化性、腐蚀性等均有相
19、应方法。(2)资料评估 通过资料数据对化学品进行评估是化学品危险性评估的主要方法。1)有明确危险性分类的化学品(GB 12268、GB 13690品名表中有该物质)查询GB 12268、GB 13690、铁路、公路、水路危规及联合国桔皮书,查出其危规号、UN号、主、次危险性。如甲醇危规号为32058,UN号为1230、主危险为易燃,次危险为有毒。,通过安全技术说明书、数据库查阅其他危险性。如甲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的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可致盲;短时少量吸人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可出现脱脂、皮炎等。结论:对化学品得出综合评估结论。如甲醇危险性评估结论如下:本
20、品易燃、有毒、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易发生燃烧爆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的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可致盲;短时少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可出现脱脂、皮炎等。本品属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规号为32058,UN号为1230。2)无明确危险性分类 确定物质状态及可能具有的危险性 气体:燃烧性、毒性;液体:爆炸性、燃烧性(包括自燃性和遇湿易燃性)、氧化性、毒性、放射性、腐蚀性;固体:爆炸性、燃烧性(包括自燃性和遇湿易燃性)、氧化性、毒性、放射性、腐蚀性。根据分类判据确定可能具有的危险性 查阅各种资料或通过试验获取物质分类数据,并进行分类,明确主、次
21、危险。结论 对化学品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经营安全要求,P42-50(一)储存危化品的分类和法规标准 仓库建筑防火及养护技术要求,易燃易爆商品、腐蚀性商品、毒害性商品三类。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主要法规标准: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易燃易爆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二)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审批条件 条例第
22、八条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方式、设施;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有符合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1)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方式、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要求 P44 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方式、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物、储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储存场所的电气设施、储存场所通风或湿度调节、禁配要求、储存方式、安全设施、报警装置等,建筑物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l5603-1995)要求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它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
23、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的要求。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l8265-2000)要求危险化学品的库房建筑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的要求;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建筑屋架应根据所存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和危险等级采用木结构、钢结构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砖墙、石墙、混凝土墙及钢筋混凝土墙;库房门应为铁门或本质外包铁皮,采用外开式。设置高侧窗(剧毒物品仓库的窗户应加设铁护栏);毒害性、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易燃易爆性危险化学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三级。爆炸品应储存于一级轻顶耐火建筑内,低、中闪点液体、一级易燃固体、自燃物品、
2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应储存于一级耐火建筑的库房内。,储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 储存地点及建筑结构的设置,除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储存场所的电气设施 储存场所的电气安装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的要求。危险化学品储存建筑物、场所消防用电设备应能够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或建筑物内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都应符合安全要求。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备(避雷设备要实现有效覆盖)。,储存场所通风或湿度调节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防护措施。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通排风系
25、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分隔。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C,不得使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禁配要求 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禁忌物料混合储存。,储存方式 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三种储存方式。隔离储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问的储存方式。隔开储存: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化品 安全管理 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8921.html